登陆注册
9659000000019

第19章 错过胡适一百年(2)

与大规模批判相反的是,关于胡适的思想,殷海光、李敖等人有着高度的评价。在殷海光看来,胡适的这种思想,就是开放的社会(open society)里开放的自我(openself)所具有的思想。整个的西方社会,就是浸润在这种思想之中。所以,实质说来,整个的西方社会大致生活在胡适思想中。或者说:胡适思想大致是从整个西方社会的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同样,李敖在《播种者胡适》一文中写道:显然的,以胡适今天所处的地位来看,他还不是一个过时的人。过时的人社会早把他遗弃,至少不再重视他。……我们知道他还是一个毁誉交加的新闻人物,可笑的是乱骂胡适之的人和乱捧他的人一样,统统抓不到痒处!一个稍有现代化头脑的人,一看就知道胡适思想只不过是一个“开放社会”(open society)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说他叛道离经则可,说他洪水猛兽则未必。基本在某几点上,我们还嫌他太保守、太旧式,想不到这些平淡无奇的起码言论居然还不为人所容,这真是中国社会的大悲哀!

李敖说,“我真希望胡适之是过了时的人了。胡适之不过时证明了我们四十年来没进步。学术与时代的进步对个人来得快才好;学术与时代赶过胡适之总比还让胡适之卖老命来得好。胡适之是一个豪迈的人,他若能看到学术与时代跑到他前面,他又何吝于自己是个落伍者?”

关于胡适与他的思想,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有一段精彩的点评,摘录如下:一次在背后看他打麻将,我忽有所悟。胡氏抓了一手杂牌,连呼:“不成气候,不成气候!”可是“好张子”却不断地来,他东拼西凑,手忙脚乱,结果还是和不了牌。原来胡适之这位启蒙大师就是这样东拼西凑,手忙脚乱。再看他下家,那位女士慢条斯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她正在摸“清一色”,所以不管“好张子,坏张子”,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其实“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又岂止胡家这位女客。在胡氏有生之年里,各党派、各学派、各宗师……哪一个不是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呢?!胸有成竹,取舍分明,所以他们没有胡适之那样博学多才,他们也就没有胡适之那样手忙脚乱了!

时光倒流一百年,读后大笑,我笑出了眼泪。

(本文写于2001年底,正式发表于《同舟共进》杂志2008年第7期)

吃吃喝喝的民主

熊培云

卡尔·波普尔说,“人类历史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

一个社会的民主历程同样包含了各种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进步。

由于民主与社会生活的这种紧密联系,在我们考察民主的生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那些生长于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而本文所要关注的正是那些为许多宏大叙事论者所不愿提及却又在真刀实枪地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吃吃喝喝”。

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实践并非只是建立起一种简单的投票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所谓民主精神的“间歇性发作”。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

饮品中流淌江河

中国人习惯用“源远流长”来概括自己的文明。和世界上许多文明一样,饮料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且不说进化论相信人是从水里一点点变出来的,回顾有史可载的文明,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文明古国无一不是择水而居。

水是人类最早的饮品。随着文明的发展,水不断地被赋予意义。在中国,除了洪水记忆之外,诸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摸着石头过河”等等都印证了水与文明进程息息相关。至于《红楼梦》里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更说明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水”就是“茫茫人海”。

托尔斯泰曾经在《酒色与生命》里质问人们拒绝清醒:喝酒是为了窒息自己的良心。无疑,中国历史是充满了酒气的,其中既有天子呼来不上船也不上床的才子佳人,亦有像魏晋刘伶那样的自我放逐者——整日醉醺醺,像个村干部,还让人扛一把锄头跟在后面,嘱咐“死便埋我”。

为什么人们愿意通过饮料来寻欢作乐?美国作家汤姆·斯丹迪奇在《六个瓶子里的历史》一书里对此作了细致的分析。以酒为例,在斯丹迪奇看来,这种饮品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它是均质物,只要是同一坛子里的酒,每个人得到的都是一样的。在这方面,它比鱼肉更有优势。

显然,这种便于分享的特性使饮品天然地获得了进入公共生活的通行证。与此同时,这种开放性与流动性意味着一旦有人下了药,所有饮用者都会中毒。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在共饮时产生一种“同壶共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公共精神。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古今中外的“梁山好汉”们在搞“和谐黑社会”时要大碗喝酒、开香槟庆贺。尽管椅子上早已排出了座次的高低,但在喝酒时大家觉得自己还是平等的。

今天,包括咖啡、茶、酒、可乐在内的各种饮品可以轻而易举地抵达世界每一个角落。如上所述,饮料的作用并不限于解渴,它同样作为一种完备的意义系统在参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当反全球化人士将象征“美国势力”的可口可乐打翻在地,我们不难看到饮料被赋予了一种怎样的文化内涵。它们汇成一条条看不见的江河,在社会中载浮载沉、见证各自的命运。

从雅典到罗马,两种饮酒方式

埃斯库罗斯说:“铜器是外貌的镜子,葡萄酒是思想的镜子。”显然,古希腊人更钟情于葡萄酒。在他们看来,只有野蛮人才喝啤酒。不过,具体到饮酒方式上,同样钟情葡萄酒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古希腊人的交际酒会是一种类似现代沙龙的聚会,人们相聚畅饮,分组辩论,展示各自的才情与立场。酒的均质与平等以及人们约定俗成地从同一个容器中取酒,无疑使古希腊的交际酒会具有某种民主的品格。

据说苏格拉底能饮善辩,当时也经常光顾这种交际酒会,而且当别人都喝醉时,他能保持清醒。柏拉图因此称赞他能够通过葡萄酒寻找真理,却又不为美酒所奴役。不过,在柏拉图看来,更多的人并不配享受美酒。在《理想国》中他反对民主,认为把过多的权力放到民众手中会导致无政府状态,更多人“饮少辄醉”,不配享有民主的美酒——而且,只有专制才能改变这种无政府状态,恢复社会秩序。

罗马人曾经慨叹自己征服了希腊,却被希腊文化打败了。这句话多少有些言过其实。显然,他们虽然继承了希腊人喝葡萄酒的风俗,却没有继承希腊人的民主精神。

在取代希腊人成为地中海霸主后,罗马人很快将葡萄酒分出了三六九等。希腊人的交际酒会是平等的论坛,人们一边讨论哲学与人生,一边在公用的容器中取酒;而罗马人却在酒宴上为不同地位的人修筑了阶梯,大家在自己的碗里掺水兑酒,不再有公共的调酒器。与此同时,阔绰的主人还会带上仆人,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或许有人说,酒是个好东西。然而,在罗马时代,这个本可由世人共享的“好东西”,却因为程序的差异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差别难免让人想起古中国人发明了“阴阳壶”。这种壶的外表与普通壶并无区别,在宴会上也被视为一个公共的容器;不同的是壶内被分隔成两半,可以一半装美酒,一半装毒酒。在这里,“阴阳壶”更像是一个隐喻。人们将“喝着相同的酒”视为一种平等,为此甚至激动得抱头痛哭,然而,在不合理的制度或人为安排下,任何貌似平等的东西都有可能被破坏。设若装在“阴阳壶”里的美酒被人下了毒,那些未曾领略“民主美酒”的人,完全可能遭到“二次迫害”:他们不仅在肉体上中了“冒牌民主”的毒,更会在精神上得出一个“民主是毒药”的结论,仓皇逃离现场。

同类推荐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谭慧编著的《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分为基本行政公文、规章制度、通用文书、会议文书、传播文书、专用书信、法律文书、经贸文书、社交文书等九个类别,以“实用”为出版理念,内容涉及各类公文的概述、写作模板和常用语汇。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公文种类,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公文写作方面的帮助。本书集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通俗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俗易懂、体例新颖,一册在手,必能帮助您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
热门推荐
  • 洛迦山的雷音

    洛迦山的雷音

    《洛迦山的雷音》是《阎浮提四部曲》的第一部,叙述了一个借助异界力量敛财的中国男子为了避免被逮捕所做的抗争,并影响世界格局的故事。该作者被梦境启发产生了写作的想法,进过多年构思,终于将第一部作品呈现在作者面前。四部曲书名分别为:《洛迦山的雷音》,《雷音岛的伽蓝》,《伽蓝寺的青灯》和《花海~庄严》,四部曲内容涉及各国谍报、地缘政治、宗教灵修、外星势力、星际战争、人类的发源及终结,以及包括整个地球从发展到毁灭的恢宏画卷,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人类史诗。
  • 茶神传

    茶神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深

    情深

    因为不爱所以就算你把心掏出来给他,他都会嫌你做作。你为了他所付出的,所承受的都不重要,只要他能对你好一点,但是不爱就是不爱啊,无论你做什么他都不会感动,因为不爱是他给你判的死刑
  • 请听,天气预报

    请听,天气预报

    本书作品内容以动物童话为主,有的写小动物的成长过程,有的写小动物的自然之趣,有的写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信赖。
  • 我在异世界变成了鹿女这件事

    我在异世界变成了鹿女这件事

    前世悲惨的人生已经结束,现在迎来的是我转生来异世界的第二世,虽然变成了妹子而且还不完全是人,但对我来说,能够像这样地活着那就足够了。可是……本来应该是无忧无虑生活着的我……为什么会遇上这么多变故啦!!!
  • 阿婆女娃

    阿婆女娃

    我只是想跟你说一个故事,一个深藏我心里多年的故事........曾云鹏对王淑雪说,抛弃你那些天真的想法吧,既然出了学校就不会有人把你当孩子小心的保护着。被命运的枷锁紧扣着咽喉,王淑雪在不停的挣扎,不停的反抗,不愿就此被命运嘲弄。总有一天她会站在命运的肩上服侍它的渺小,终有一天她会摆脱命运的枷锁嘲笑它的无力!即使现在的她不过是一条在泥土中翻滚的蚯蚓而已,蚯蚓也会有见到阳光的一天。
  • 花错田:相府千金

    花错田:相府千金

    剪一片秋的叶/落霞飞天/剪一个冬的雪/白雾茫茫/剪一棵草的籽/绿郁葱葱/秋啊/那离别的秋天/带走漫天的绿叶/随秋风起舞/落下一片夏的花瓣/于地/于是/脚踩在秋叶/与花瓣雨之下/沐浴漫天的飞花/梦想/升起的地方/有太阳在高歌/亲爱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轻轻盈盈走过/这思念的秋/剪一颗秋的眼泪/迷茫前方的路/拾起相思的红豆/寄在你的书签里/飘走我的心/我的情
  • 从前有簿悟空传

    从前有簿悟空传

    “如果生命的最后一刻能重新找回失落的一切,那么一切都值得。”“别怪师傅,好吗?”他举起金箍棒高高纵起,向西方的苍穹。“为了我的名字!”————悟空传同人
  • 飘香剑雨

    飘香剑雨

    叱咤江湖的铁戟温侯吕南人竟然死了?如果不是从不离身的宝马坐骑留在护城河边,任谁也不会相信吕南人竟然身受重伤溺死在河中。然而,随着天争教、天毒教、天媚教一一入主中原武林,神秘高手伊风只身与“三天教”对抗,一场震动江湖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而结局往往是人们意料之外的……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