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000000017

第17章 民主与专制的百年迷途

邵建

自《新青年》声张民主与科学,“民主”一词业已形成国人的世纪情结。此一情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至今依然有增无减。但《新青年》所倡导的民主导向是有问题的,它把专制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却忽略了民主自身亦有走向专制的可能。此一可能对于20世纪来说,业已成为历史。问题是,由此导致的历史苦果,至今并未使得参与这一历史构成的人所明白,当然也包括长期以来的我们。

1999年,比五四还年长两岁的李锐先生为纪念五四80周年,著文《又谈德先生》。

该文的立论是:“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是的,把民主和专制对立起来,乃是当年《新青年》的作业;以民主反专制,更是由《新青年》发变而成的历史走向。在这一历史洪流中,无数的李锐和李锐们走上了以反专制为诉求的民主革命的道路。结果,一个世纪下来,当五四90周年时,我们依然没有走出《新青年》的历史格局,依然在这一格局中千呼万唤“德先生”,依然希图借五四之力,还民主之魂,驱专制之鬼。既如此,这个“德先生”就不仅是一种世纪情结了,更是一种我们到今天也未化解开的“世纪症结”。

解开这一症结,我以为,当把历史推到《新青年》之前,回到梁启超那个时代的公民常识和政治常识。1915年6月,亦即《新青年》诞生前的三个月,商务印书馆为中学生推出了一本类似公民教科书的《法制概要》。在介绍“国家”问题时,教材紧扣“国体”与“政体”而展开。这样的介绍框架、思路和内容,主要来自辛亥革命前的梁启超以及包括他在内的立宪派。梁氏的思想作为法制常识普及给中学生,但它显然不如后起的《新青年》那样喧嚣夺人。在《新青年》看来,推翻专制,靠的是民主。因此它呼唤“直接行动”的国民运动乃至国民革命。但梁启超至少在辛亥前就指出,民主本身即有走向专制的可能,尤其是它需要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实现时。

在梁氏等立宪派看来,国家政治权力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表述,如果国体用以表述“权力属于谁”,政体表述的则是“权力如何用(或:权力运用的表现形式)”。就国体而言,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主权在君”的君主国,如俄国、中国;一是“主权在民”的民主国,如美国、法国。就政体言,也有两种形式,即专制与立宪。

专制政体在权力运用上是权力者对于政权的全部垄断,立宪不然,它是打破垄断,把政权分解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且它们俱受宪法制约。如果以这样的政治构成来看,《新青年》的“民主与专制”就不是对立的概念,它们不在一个范畴。真正和“民主”对立的是“君主”而不是“专制”;正如和“专制”对立的是“立宪”而不是君主。这就意味着作为国体概念的民主除了与君主对立外,它和政体范畴中的“专制与立宪”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也没有必然的对立,亦即它同时具有立宪和专制的两种可能。李锐先生的“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是由《新青年》导出的一个政治学误区,它直到今天还让我们认为:民主与专制势不两立,只要实现民主,专制就不复存在。

这不妨是一个逻辑矩阵,它上面两只角是国体中的“君主”与“民主”,下面两只角是政体中的“专制”与“立宪”。这四只角可以构成国体与政体间的逻辑交叉有四种。

君主国体既可以是专制政体,即君主专制(如俄国);也可以是立宪政体,即君主立宪(如英国)。同样,民主国体也可以既是立宪政体,即民主立宪(如美国),又可以是专制政体,即民主专制(如纳粹德国)。美、德同为民主国,美国的民主在制度上具有立宪性;纳粹虽凭选票上台,但,它的民主不是立宪民主而是专制民主。由于权力俱在希特勒之手,因此,这样的专制可称“民主专制”。“民主专制”这个词,我个人以为是梁启超的独特贡献,据我自己的阅读,它也许最早出现在1906年的《开明专制论》中。

当近世学者大都认为国家形态大略有民主立宪、君主立宪和君主专制时,梁启超独辟蹊径地指出:“专制者不独君主国,而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则等于非立宪)。”非立宪的政体即专制政体。当一个国家获得民主后,如果权力运作没有做到法治意义上的“限权”与“分权”,它就是专制政体。有意味的是,如果考查20世纪方始出现的新型专制即“极权主义专制”,可以看到,无论是“左”的极权如前苏联,还是右的极权如希特勒,俱出自号称为民主的国家,而无一例是君主国。

一个世纪以来,国人如此痛恨专制,却不知道,在反专制的道路上,至少有立宪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式。比较之下,立宪的方式是改良,它不触动国体;民主的方式必须改变国体,因而是革命。革命的问题在于,革命者很难在成功之后做到自我立宪。当然,有这样一种理论,认为国体决定政体,比如君主必然专制,民主必然反专制。其实不然,解决国体问题,无以保证同时解决政体问题。倒是反过来,从政体问题入手,最后则必然触动国体的根基。以英国为例,保留君主的名分和权力,但条件是必须以议会限制君权。结果,看起来,国体未变,但,立宪之下,君就成了“虚君”,权却掌握在民的手里。

梁启超将此称为无革命之名有革命之实,即形式上依然保持君的地位,但制度的性质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此可见,只要走上立宪的道路,民主其实是迟早的事。但,这个命题不能反过来,即只要是民主,就一定走向反专制或非专制。专制与否,只在立宪与否。如果立宪的根本是限权,那些经过疾风暴雨般的革命从而获致权力的民主国家,依其惯性,权力只会更放纵,却无以反身自噬。当年,梁启超言及“民主的专制国家”时,举例就是英国革命后的克伦威尔政权和法国革命后的罗伯斯庇尔政权。待至后来苏俄出现,所谓革命不过是更换了权力者,权力的性质却没有变。甚至,和当年君主的权力相比,其权力远远超过它,直接垄断社会的一切。这样的民主,声称主权在民,但因为没有立宪,民便成了“虚民”(这个词是我的一位朋友的说法,很准确)。

这样就可以看出梁启超的高明。辛亥革命前,他一人在《新民丛报》上和孙党往复辩论,力反革命而坚挺立宪。梁启超除了担心国体变更而于政体无补外,按照一位日本学者的看法(佐藤慎一),梁启超的忧虑还在于“民主专制比君主专制更加危险”。

“因为在民主专制下,由政治家煽动操纵的民意肆意地用暴力破坏既存的社会秩序而创造出无秩序状态,而且可以以民意为名使其正当化。”(《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从后来的历史看,梁启超的担心一概变成了现实。

这是晚清革命党和立宪党的不同,革命党的革命首先是推翻满清(三民主义第一条就是排满的民族主义,梁启超将此称之为“种族革命”),而梁启超的立宪党才是和种族革命相对应的政治革命的反专制。在反专制的路径上,梁氏坚持认为政体比国体更重要,换言之,则立宪比民主更重要。用民主反专制,却可能走向专制,甚至是极权式的专制;但用立宪反专制,专制则无遁身之余地(哪怕国权仍然象征性地在君主之手)。梁启超明察如此。然而,在精神影响上,主导20世纪的,不是梁启超,而是《新青年》(亦即不是政体的改革,而是国体的革命)。北洋以后的中国历史是沿着《新青年》的方向延伸的,梁启超早已被历史边缘化,尽管他对历史的未来有着惊人的洞见。

“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业已构成一个百年迷途,我们至今尚未知返。如果《新青年》为其首途,那么,在政治学的识见上,《新青年》及其时代,委实是梁启超时代的倒退。当年,梁启超们解决了的问题,《新青年》却又把它搅混了。《新青年》的政治误区在于,北洋时代并不是专制时代,尽管有袁世凯、段祺瑞等人的独断专行,但这种擅权不是制度意义上的专制。《新青年》鼓吹民主,发起国民运动,后来更发展为推翻北洋的国民革命。那些读着《新青年》的青年们纷纷南下,投入国民革命的洪流,结果,非专制的北洋给推翻了,迎来的却是货真价实的专制(国民党一党专制)。受五四精神影响,李锐那一代人(比如李慎之、李普等)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为反国民党专制,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于是,种瓜得瓜,1949年,历史终于迎来了另一种政体,这就是毛泽东称谓的“人民民主专政”,但民主化的艰难历程昭示,其离完全的民主尚有距离……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同类推荐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热门推荐
  • 帝业凰妃

    帝业凰妃

    黄泉碧落,未央倾覆,入骨相思可知否?她是自小无忧的安乐郡主,遇见他才懂得痴情苦。他是冰冷蛰伏的人质皇子,伤了她方明白终生误。慕容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祁城娶他不过是一场权谋,他从没有爱过她。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她用半生得到了他的回眸,却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她说,世间太凉薄,莫多情!
  • 回忆守候

    回忆守候

    也许,你的生命中会出现这样一个人:你爱他,犹如嫩叶依傍乔木而生,盼望着终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乔木,为他遮挡风雨,共度一生。也许,你的生命中会出现这样一个人:他爱你,从一开始的静默、关注到守候,这个历程漫长而悠久,他理解你,包容你。对于你的过去,他没有过多的不满与抱怨,而是安慰你:没关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也许,你的生命中会同时出现这两个人:你爱他,而另一个他,爱你。
  • 一宠成瘾:大牌娇妻咱聊聊

    一宠成瘾:大牌娇妻咱聊聊

    魅惑系女王玩转商场,玩腻后一脚踏进娱乐圈何人敢挡,瞧那笑得妩媚多情的影后大惹,您还缺男宠吗?商界帝王大手一掀,说好的优雅谪仙去哪儿了?气场全开,一声大喝:“我的女人谁敢窥视?”亲爱的,请问您的高冷范呢?
  • 复仇公主的的华丽来袭

    复仇公主的的华丽来袭

    小时候没有能力保护家人,而受到了伤害,发誓定要变强并且一定会回来复仇,如今还是她们复仇之时。
  • 倚道

    倚道

    出生在大家族的王赫,为了梦想带着饭桶丫鬟来到了凌霄峰,一段轻松爆笑的修仙之旅就此开始。性格古怪的美女师傅,侏儒的掌门,好赌的众位长老。本故事情节生动,节操饱满。
  • 青梅滚滚来

    青梅滚滚来

    我是一个胖妞。可谁说胖妞不能爱!羞涩与我无关!在我执着追求男神的路上,却没发现身边藏了一只大饿狼!
  • 来自神界的你

    来自神界的你

    开新书啦~~缭乱红尘,做都市《大君王》
  • 宠妻无度:吾皇本妖娆

    宠妻无度:吾皇本妖娆

    在妖皇塔呆了几千年的妖皇殿下在无聊到极点,几乎忍不住想要摧毁妖皇塔的时候,再一睁眼,居然变成了一只半妖的小老虎,那一刻她的心情是极度雀跃的。但是...等等,似乎有些不对,这些喜欢动不动就欺侮她几下,整天取笑她的人是谁啊?!知不知道,她可是...哎哎?她是谁来着?---------------------------------------------------------------临风:千年万年又如何,只待吾王重临这三千繁华。天英:你若想重登王位,我助你。你若想逍遥山水,我陪你。海禹:你是王者也好,半妖也罢,我只知道你是小舞,我的小舞。当沉睡的记忆苏醒时,她终究要为天下,为爱人,一战为王!
  • 萌咪闹翻天

    萌咪闹翻天

    我,是妖界之王,遭人暗算,被打回原型。可他,却是当今太子。他不想子继父业,只想寻一个心爱之人,隐居山林,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我和他,注定不是同一类人,也注定不能在一起。“为什么不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呢?”萧遥问。我嘲讽的笑笑,眼角滑下一行泪:“遵循了有怎么样,我和他就能在一起吗?我是妖,他是人,我们注定不可能。既然如此,何不早点放手呢。”直到——他笑着:“你好,妖王大人,我是恪诂。”我灿烂一笑:“你好,我是茗忻。”
  • 这世界消失了,你的声音

    这世界消失了,你的声音

    “起床了哦。再不起来太阳可是要晒屁股了。”听着身边的人的声音,感觉到臀部被拍了两下,身体缩了缩,更向被窝里面钻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