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900000038

第38章 参考文献(2)

23.杨学锋:《站在更高起点做好跨世纪对外宣传工作》,《理论界》,1999年5期。

24.赵灵敏:《对外文化交流:喧嚣背后的思考》,《南风窗》,2005年4期。

25.张清敏:《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外交评论》2006年1期。

26.孙家正:《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求是》,2006年1期。

27.赵启正:《中国对外传播存在严重逆差》,《中国文化报》,2006年3月10日。

28.赵启正:《谈外宣的几个问题》,《对外大传播》,1998年第7期。

29.沈望舒:《软实力叩响中国之门》,《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5期。

30.沈苏儒:《开展“软实力”与对外传播的研究》,《对外大传播》,2006年7期。

31.江泽民:《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第1版。

32.爱泼斯坦:《我为新中国而无比自豪》,载《人民日报》1995年4月20日。

33.沈孝泉:《中国与世界的一次握手》,载《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38期。

34.曾河山:《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对外大传播》,2007年2期。

35.胡智锋:《影视文化三论》,《现代传播》2000年5期。

36.赵顺国:《“感知中国”——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8期。

37.《进一步提高我国媒体对外宣传的有效性》,《中国记者》2004年2期。

学位论文

1.李岩:《人民网英文版对外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牟汉杰:《试论CCTV—国际频道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3.丛贝贝:《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媒——兼论CCTV-4的内容与样态》(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付颖:《跨文化视角看网络时代的国际广播:“国际在线”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贺伟:《新华社对外宣传报道对外影响力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徐江:《当代中国电视对外宣传节目媒介生态状况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王叙:《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传播学思考》(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郭习松:《中国对外网络传播发展策略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刚果民主共和国〕姆文当卡:《中国媒体对外报道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邱世兵:《当前我国对外宣传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刘蕾:《新形势下对外宣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缪开金:《中国文化外交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3.孙红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外交》(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门艳玲:《中国文化外交初探》(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5.刘磊:《新世纪中国文化外交研究》(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于明玲:《21世纪的中国文化外交措施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7.杨莹:《中国英文对外宣传期刊的发展与传播策略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8.刘海燕:《对外宣传与传播策略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英文文献:

1.J.M.Mitchell,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London:Allen&;Unwin Ltd,1986.

2.Philip H.Coombs,the Fourth Dimension of Foreign Policy: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4.

3.MiltonC.Cummings,Jr.Cutural Diplomacy and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 survey,paper presented to the Center for Arts and Cultural,2003.

4.Harold Lasswell,Propaganda Technique in World War I,The MIT Press;New Ed edition(April 15,1971).

5.Mohammadi Ali(ed),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Sage Publications,London,1991.

6.Gudykunst,Wi11iam B.and Bel la Mody,(ed),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econd edition,Sage Publication s,2002.

7.Harvey B.Feigenbaum,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Diplomacy Center for Art and Culture,Washington D.C.,2002.

8.Herbert Passim,China’s Culture Diplomacy New York:Frederick A.Praeger Publishers,1990.

9.Ishwer C.Ojha,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an Age of Transition:The Diplomacy of Cultural Despair,Beacon Press,1969.

10.Jongsuk Chay(ed.),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90.

11.Kevin Mulcahy,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Unpublished paper on file at the Center for Art and Culture,Washington D.C.,2000.

12.Kevin Mulcahy,Cultural Protectionism V.Cultural Imperialism,Unpublished paper on file at the Center for Art and Culture,Washington D.C.,2000.

13.Michael Hunt,Ideology and U.S.Foreign Policy,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14.Milton C.Cummings,Cultural Diplomacy and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 survey Center for Art and Culture,Washington D.C.,2003.

15.Morrell Held and Lawrence.S Kaplan,Culture and Diplomacy:the American Experience,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77.

16.Peter J.Katzenstein(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7.Valerie M.Hudson(ed.),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Inc,1997.

同类推荐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轩缘帝国

    轩缘帝国

    这是史上第一部“网络游戏公会发展史”类小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名叫“轩缘”的网游公会的真实历史……从2005年至今,多少传说与离奇并存、多少光荣与使命并驱、多少阴谋与仇恨并行……这个游戏公会界的绝对帝国,鼎盛时期拥有将近5000名会员、语音频道每日千余人的在线率、一个门户网站与两个专业级论坛、13个独立军团与5个嫡系军团,更还有各种媒体、游戏厂商运营商认证的多个“NO.1”等等……简介不好看,那么……请直接看故事吧……最近开办书迷群:423597756
  • 养小院

    养小院

    何为“养小”?反正不是你认为的那个养小。她们叛逆而鲜活,在大众眼中神秘而英姿飒爽。她们用最美好的年纪体验着一场人生的不可思议。
  • 第二世界之征途

    第二世界之征途

    女蜗为智脑,三国为游戏生涯、成长生涯,称霸的基础,梦幻现实的结合,开启双线争霸的铁血场景。主角被父被爱人杀害后重生两年前,迎接他的将是什么呢?独毒在2月9日建了一个书群,专门用于讨论情节与人物,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加入。群号:414911310.
  • 好歹我来过

    好歹我来过

    还是初二年级的季时雨就已经开始对班上公认的大帅哥林悉展开的火热的倒追。死缠烂打不要脸被她诠释的淋漓尽致。和林悉分分合合数次,毕业悄然而至。季时雨随父母去了外省开始艰辛的异地恋。最后在她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回到了林悉身边,用最后的时间去陪伴他。
  • 枪神纪之梦幻神域

    枪神纪之梦幻神域

    在故事中星语是一名刚毕业的高中生,已经计划好去南海岛度假的,可是“神”告诉他,你上辈子的使命还未完成!然后就被坑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为了生存下去只能让自己变的更强!这是梦的呼唤?还是心的呐喊?
  • 妖娆魔妃

    妖娆魔妃

    顾盼盼为救同伴身死,醒来后发现自己被活埋,身边还有一个男人与她同穴。眼看一个俊男要香消玉陨,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是保存实力,还是见义勇为?貌丑花痴,无才无德,未婚同居,谋杀亲夫,这样的自己活得还真是招人恨……丞相之女,紫阳王妃,身份贵不可摧……未婚夫想不开要和她比谁先死,这样的脑疾无药可医的人救不救?谁知道,这世人眼中艳羡的一切,却因为隐形富庶家产引来寄于家门篱下的表姐处心积虑的谋害。欲联合他人灭她满门,这样的狼子野心该不该杀?为了护家人,保家业,她开始狠下心肠,步步算计,斗表姐,除情敌。此世誓要活得风生水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兰陵珺

    兰陵珺

    南北朝时期,北齐风雨飘摇,君主荒淫,高氏家族内部为争皇位,勾心斗角,频频重演弑兄的历史,一位飘零在外的贵族嫡女步步成长,最终夺回自己的名位,并唤起兰陵王最深的爱恋..她--若菱本为贵族荥阳郑氏的嫡女,但因家族内乱,为救同胞妹妹而被人拐失,少小离失家人,沦为奴隶她--郑氏二女,兰陵王妃,若菱同胞妹,从小地位优越,万人宠,世人只知道其温柔贤惠,可不知是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之人他--兰陵王继承其母绝美容貌,但却因身份卑微而备受歧视,隐忍的他过早地承担这世间的阴暗,也过早地懂得如何伪装,温柔的笑容后是嗜血的屠杀和毁灭他--宇文邕,从小地位显赫,不懂什么是爱,错失若菱是他一辈子的殇...
  • 学院惊魂夜

    学院惊魂夜

    人,是有两面性的。每个人都是人格分裂塑造者,当一个在做坏事时,另一个是否会觉察到呢?事发生在某大校园里。每个大学总有它神秘莫测的一面。正因为有这些奇怪而又灵异的事件发生,生命才会如此精彩“不要,放开我救我救我”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名女大学生在洗澡堂里狂叫救命,她看到了什么?当每个水笼头都流出鲜红的液体时,那将是预告着什么发生?
  • 泾皋藏稿

    泾皋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君哑妃:逆天大小姐

    魔君哑妃:逆天大小姐

    她是二十二世纪的金牌特工,却穿越到被未婚夫间接害死的战王府大小姐。废柴?哑巴?没关系,身怀奇异金色种子,她就不信自己称霸不了这个世界!他,人前谪仙一枚,人后却是冷酷的魔君。第一次,他撞破正在沐浴的她。第二次,她不小心割断他的腰带。既然他看了她,她也看了回去,也算扯平了。可是,魔君大人,你为什么要缠着我不放!某男露出完美的笑容,不急不慢的吐出六个字,“你要对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