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7500000002

第2章 美国电视游戏节目创新案例解读(1)

主讲人:苗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兼职教授,《当代电影》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知名电视策划人。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电视文化学。主要著作:《电视文化学》、《电视艺术哲学》、《中美电视艺术比较》、《美国经典电视栏目》、《魏忠贤专权术研究》、《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译著)、《理解电视》(译著)等。

整理者:齐福长、何洪涛、黄芷葳、李炜填、付颖姝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国外几个游戏节目的创新实例,供大家参考。

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美国,电视游戏节目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曾经非常兴盛,但是由于当时的“大洋丑闻”等原因,到了60年代,在主流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游戏节目几乎就销声匿迹了。而在欧洲呢,游戏节目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作为一种主流节目形式存在的。可是,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家说起游戏节目,一方面认为电视游戏节目也是电视节目一个很主要的类型——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里有两大册书,名字就叫Game Show,美国人出的,说明出现过相当多的这样的形式。但是这样的形式很少有适合在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出现的,大部分是辛迪加节目。

按照美国人的观点,主流电视频道(早期是三大电视网,后来扩展到六大电视网)在黄金时段主要播出的内容,在60年代以前就是电视剧,70年代以后开始有所谓的新闻杂志节目,但是游戏节目始终没有登上大雅之堂。到90年代末期,情况出现了一个转机,电视游戏节目忽然又复兴了。这种复兴一方面表现在电视游戏节目的种类非常多,另外一方面表现为这些节目成功地占据了主流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而且产生出很多新的样式、新的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真人秀”这种类型。应该说,不管是经典的游戏节目——也就是依然在演播室里制作、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的游戏节目,还是新兴的真人秀,都体现了世界范围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创新动向,很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我们就通过八个当代电视游戏节目的实例,来看看当代的电视节目创新理念和手段。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三条救命线

首先我想讲讲《谁想成为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这个节目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节目,因为它首先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由英国人创建的这么一个模板。在1999年,当时的ABC(美国广播公司)可以说是在被NBC和CBS前后夹击——大家知道,那个时候NBC的电视剧非常火,而CBS一方面有非常厉害的电视剧,另一方面它的新闻杂志《六十分钟》(60 Minutes)、《四十八小时》(48 Hours)等在黄金时段都有相当高的收视率。那么在这种夹击下,ABC可以说是“狗急跳墙”。为什么说是“狗急跳墙”呢?因为按照当时美国电视从业者的观念,恐怕怎么也不能想到你会用一个相当老气的旧样式——游戏节目——来和两大对手对抗。总而言之,ABC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想到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购买了英国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版权。

美国人一般习惯一周做一期节目,包括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多数情况下也是用这样一个形式来播的。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小时》这样一个连续性这么强的节目在美国也是安安稳稳地一周播一集,有的时候中间有特殊情况,时间段被占领,就干脆不播,隔一周再播。24集整整播了9个月,如果我们同学们在那儿看节目,估计都急死了,恨不得Down下来以后连着看才过瘾——可是美国人就这样。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ABC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一出来,它就安排每周播放四集,这是很不同寻常的一个做法。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个样式相当老的节目居然在ABC大获全胜。在1999年末至2000年初这段时间,我们看一看AC尼尔森的收视率排行榜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周榜上的前四名都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无非就是第一名《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周五版,第二名《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周四版……无非是这样的排列略有不同。可以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占领了美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排行榜的前四位,并始终保持延续。

这种情况不单使美国电视行业人士大跌眼镜,就连很多文化学者也搞不清楚,觉得太奇怪了——不过这也反过来证明了一个我们一直在讲的道理,就是电视观众的收视倾向永远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谁想研究这个东西,你就准备不断地接受迎头痛击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节目的成功还是值得我们分析的。

这是一个老式的、标准的闯关型的游戏。什么叫闯关型的游戏呢?一般的电视游戏节目就这么几种,一个人玩的就是所谓闯关,这种闯关其实是一种相当古老的主题,几乎所有民族在自己的史诗啊、神话故事啊里都有这样的主题:一个英雄为了得到一件宝贝——这个宝贝可以是一笔财富、一个能够拯救国家的宝物、一个美女、一本武林秘籍……不管什么东西,反正这东西很重要——他为了得到这个宝贝呢,就必须经过一道一道的关口、一次一次的考验。这个考验对他的勇气、意志力、体力、智力等各个方面都是一个挑战。英雄当然是没有问题,一步一步地闯过关之后,最终得到宝物。这其实是传统的叙事中非常常见的主题,这种主题呢,在电视游戏节目中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非常火暴,风行一时的《六万四千美元问答》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式。40年前这种方式就很盛行了。具体来说呢,这个节目经过层层选拔选出10名选手,一道题的快速抢答,谁答对了、速度最快,谁就可以进入这个节目了。它和我们中国直接Copy人家的那个《开心词典》有点不同,早期的《开心词典》是一个经典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模式,除了没有一百万美元,其他什么都有。这个节目不同的就是它的第一阶段的题是二选一,第二阶段三选一,第三阶段四选一,第四阶段五选一……而这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呢,各个阶段题目是由易到难,但是所有的选项都是四选一这么一种形式。当参赛者每答对一道题的时候,他就得到一定数量的奖金,这个奖金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最后第15道题答对了,就获得一百万。其中还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说当你遇到一道新题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答了,就停在这里了,那么你以前所得的奖金就归你了。但是如果你答错了,在第一阶段就归零,什么也没有,在第二阶段你可以得到16000美元,第三阶段可能是32000美元。反正是你进入一个阶段,你所得的钱数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你会掉到一个台阶上,不至于掉到底。但是总而言之这样的一个节目呢,我们看一看比较老的五六十年代的节目,它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这个节目有什么创新呢?最主要的就是在它的过程当中加了三条救命线,就是加了三个新的环节。这个也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模式能够卖出版权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不人家不买他这个模板。钱数不是一个创新概念,三条救命线却是这个节目的创新概念。选手可以有一次机会去掉一半选项,当你完全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你也没有其他的拯救手段的时候,你可以在剩下的两个里蒙一次,蒙对的概率是50%。第二条救命线就是现场求救,当遇到一个属于流行文化的问题,而选手在这方面又不太在行或者不太确定的时候,他通常会选这条线。由现场的观众按那个表决器,如果它是属于一个流行文化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观众选的多的那个选项就是正确的,当然也有时候会出现各个选项支持率差不多的情况,那就比较痛苦了。最后一条救命线呢,就是给朋友打电话。会预先安排一个求助对象,你在30秒之内把你的问题问出来并且让他回答,你可以按照他的来回答也可以不按照他的来回答。

那么这三条救命线,一方面给了选手一个救助机会,在这样一个寻宝母题里加了一个救助母题,也是在这种传统历史叙事里经常遇到的。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这个戏剧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任何一个选手来讲,答题相对来讲比较刻板,也就是说,一个选手自己选择的、独特的东西很难表现。当然了,上个世纪50年代也出现了一些答题高手,一方面他们什么都知道,另外一方面他们很善于表演,明明是很有把握的题他们也沉思半天,然后结结巴巴地说出来。但是毕竟是被动的。这三条救命线,因为是掌握在选手自己手里,有的选手很会用这三条线,有的就不是很会用。用得好不好,效果大不一样。这样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反映选手个性、塑造人物的这么一面。我们看到在利用这三条线的时候,选手确实是各有各的风采。

节目在美国开播了两三周以后,出现了第一个获得一百万美元的获奖者。那位是一个确实很了不起的选手,当他答第15道题的时候,他还有一次给朋友打电话求助的机会,然后他说,我要用这个机会。主持人问,“你跟谁通话?”他说,“我要跟我父亲通话。”于是打通了电话。现场观众就都等着他问,可是他没有问,他在电话里说,“老爸,我在《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现场,我拿到一百万美元了,你祝贺我吧!”他爸爸就祝贺了他一下,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方式他用得很奇怪,但是又用得很富戏剧性。这说明他非常胸有成竹,对答案很有底。这个时候主持人问,“你还没拿到呢,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他回答了。主持人说,“你答对了”,然后纸花掉下来,一百万美元到手。所以其实这三条救命线的运用,是可以发挥选手的这种个性特点的。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样一个节目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环节的创新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其实跟很古老的40年前的老式电视游戏节目在样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奖金更高,场景更炫,加上了一些访谈性内容来塑造人物。这些都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但是新的环节就让节目面貌有所改变,而且有效地提升了节目吸引力。所以一些新环节,不是整体的变化而是局部的变化,也可以使节目产生很新的状态。

《最弱环节》: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引入游戏现场

我们再来看看《最弱环节》。

在2000年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情况,就是在很多地方,凡是有两个以上的电视台、电视网互相激烈竞争的,都会出现一个台在播本地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另外一个台就在播本地版的《最弱环节》的现象。比如说香港在2001年的时候,无线在播《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亚视就在播《一笔OUT消》,其实那个节目就是香港版的《最弱环节》,所以这两个节目就形成共生的这么一个局面。

《最弱环节》最初也是由英国人创造的,它从外部形态来看,是一个在演播室进行的半个小时就能结束的节目。本身它是一个传统古典的游戏节目,但是它又和一般的传统游戏节目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把社会人际关系模拟到智力竞赛当中了。通过对制度的安排,也就是对规则的安排,使得这些过去只是单一答题的参赛选手有了区别。

(有看过《一笔OUT消》或者《智者为王》的吗?)

《智者为王》是中国内地版的节目,一般是八个或者六个选手参加。一个节目如果有多个人参加的话,一般是采取争先赛的方式。什么叫争先赛?就是跟田径比赛一样,看谁跑得最快。谁答题最多,谁得分最多,谁就获得胜利。像美国著名的辛迪加节目《幸运之轮》就是这样,三个人,谁分最高谁就是胜利者。但是在这个《最弱环节》里面呢,它把参赛的这八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就是虽然是一伙人,但是是一队人。它是采取累计积分制,主持人用半分钟或者一分钟进行一轮的问答,问题不是很难,但是速度非常快,然后回答者如果答对了,第一个挣一百块,第二个答对了挣两百块,第三个四百块……就这么累计下去。如果某个人答错了,前面累计的钱就没了。但是有一个补救办法,就是如果你对自己没信心,你可以在没问问题的时候说一声“存钱”,那前面的钱就存起来了,但是你又要从一百块钱开始。

大家就可以明白,这样的方式给了每个人一个选择的余地,但是又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你特别有信心,可以一直这么摞着答,从理论上来说,一个队如果一直累计答对的话呢,一场可以累计一百多万,但是实际上谁都没有拿到过那么多钱。因为有的人比较小心,每次都存钱,存了钱就永远归你了,但是你的起点总是一百,就很低,没有涨的余地。

每答完一轮,主持人都会对选手进行一番评价,通常都是骂得狗血喷头,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他会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其实就是在挑拨离间。有的人其实答得挺好的,他嫌人家存钱太多,有的人存钱不多他又嫌人家存钱太少,反正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后由选手内部淘汰。

同类推荐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热门推荐
  • 天诛弑神

    天诛弑神

    曾经天才,却因为一次偶遇,让他再次成为天才。世间万物一切皆是浮云,只有实力方可征服一切!我是谁?这片天地我乃主宰!什么炼丹、炼器,我样样精通!新浪微博名:Lucky枫枫枫QQ群:230795689(交流情节、人物等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喜欢你以后

    喜欢你以后

    乔蔚雅长得不是多么好看,身材还不咋滴,小小的个子,而且身上肉还挺多,但是她想得很美啊,她在开学注册的那一天,就注定被散发着光芒的他吸引……纪南晨从来不知道不被人关注的感受是什么,拔萃的长相和天才的大脑,让他从小到大都活在光芒之下,在他的认知中,喜欢自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隔壁班的那个小胖子,不要再憋着了,喜欢我就说出来啊……但是我不会告诉你,我也挺喜欢你的……
  • 暗术

    暗术

    我不是人,也不是鬼行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混沌度日直到我决定,翻开那本尘封已久的,暗术!
  •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你的七年痒不痒?你和你的他是否正罹患以下症状?你在他眼前晃荡,他视而不见;他在你眼前晃荡,你心里骂他犯贱;脾气点火就着,恨不能一拍两散;到后来干脆省点儿力气,懒得生气;夜里失眠多梦,白天恍如做梦;他背着你睡,你看着天花板睡;你抱他他抱你,就像左手抱右手;有一天,你惊觉你和他有半个月或一个月没做爱了,而此时,你的梦里、你的心里出现了另一张异性面孔……婚姻这片海,你和他能否同舟共渡?其实,你就是陈晓荷,他就是魏海东。当你偶遇苏逸轩,而他认识了林菲,海平面倾斜了。华灯初上,每一盏或寂寞或温暖的灯光下都有一个或寂寞或温暖的陈晓荷,同一盏灯或另一盏灯的下面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魏海东。你和他,注定排斥又缠绕。七年,你痒了吗?
  • 暴君的双面小妖妻

    暴君的双面小妖妻

    当代绝杀佣兵——夜沙华陨身,穿越异世,本有威武非凡的将军爹爹呵护,温柔娇媚的娘亲疼爱。奈何招人嫉妒!当弱小不堪的她被绑架,当温柔竹马被渣富美抢去,当威武爹爹被奸佞陷害,当给予她温暖的家遭受迫害。靠,尼玛够了。风起云涌,阴谋陷害滚滚来,慢慢恢复前世记忆的她,一手组建强大的势力,且看她如何虐渣女,踹竹马,揪出背后敌手,唯舞独尊。流氓算个X,今日魂断呀。《赤血医经》在手,药王神医统统给我靠后。翻手为云倾天下,从此男装衣行闯江湖,图霸天下势不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小男人

    最强小男人

    一个从小生活在小城市里,在校园整天被那些小混混、纨绔子弟欺负的中学生,再一次意外下性情大变,一步步走上强者道路,经过无数次血与泪的洗礼下从一个软弱无能,胆小怕事的脓包变为万人敬仰,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人胆寒的风云人物,带领一群铁血男儿走上了一条改变众人命运的道路,感情如同白纸的他是如何解决道路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女们一路坎坷不平,凭着一颗追求强者的心打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逆风的风筝

    逆风的风筝

    小歌手张扬意外在一个综艺节目当中与瑾儿成为搭档,一路走来,虽有各种突发事情等着他们,但是依然不曾后悔,就像逆风的鱼,虽然走向大海的路困难重重,却依然不曾后悔
  • 背着将军上战场

    背着将军上战场

    常素素娇蛮体小,能徒手捉匪,剑斩野兽,武力值爆表。虞柏舟生性文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两人青梅竹马,一场变故,让虞柏舟弃文从武。常素素女扮男装,扛起屠龙枪与他一起奔赴战场。战场上,刀光剑影,她御百犬,大破敌军铁骑。她将柏舟推到身后,“柏舟柏舟,快到我身后躲着,刀剑无眼啊。”柏舟抓着常素素肩膀,“素素,就他,刚拿刀戳我!”素素抡起屠龙枪,按住敌人揍了一顿!敢动我的人,揍死你!
  • 中洲队的日常

    中洲队的日常

    中洲队...不是曾经打破过主神禁锢,领悟了悲伤的那支队伍吗...是啊...他们应该早就已经淡出这片空间了吧...但我最近从别的队伍听说....他们又一次归来的传闻...不会吧.........脚踢冰封王座,拳打猎人协会,抢过火种偷过龙珠,连熊孩子听到都会哭泣的极恶中洲队......中洲队长:喂喂......你再这么乱写,走夜路要小心点喽。作者:我错了。(跪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