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600000015

第15章 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2)

鉴于同人群体内部“早已分裂,不能弥缝”的思想现状,1921年2月15日,陈独秀一改对胡适们“另起炉灶”不满的态度说:“我当时不赞成《新青年》移北京,老实说是因为近来大学空气不大好,现在《新青年》已被封禁,非移粤不能出版,移京已不成问题了。你们另外办一个报纸,我十分赞成,因为中国好报太少,你们做出来的东西总不差,但我却没有工夫帮助做文章。”话中的含义非常明晰:首先,明确表示《新青年》不可能再回北京;其次,表示自己对同人的“学理”和“政理”文章仍然非常欣赏;第三则明确自己的立场:“我”与“你们”今后必然要“南北”两立了。不久,另立门户的《努力周报》问世了。

1921年4月1日,《新青年》社再度南下印刷,迁移到广州惠爱中约昌兴马路26号。6月24日,陈独秀与李大钊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联名发起“新时代丛书社”,准备出版一套以《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为主干的丛书,以“增进国人普通知识”、“普及新文化运动”。

7月,陈独秀发表《政治改造与政党改造》,从反党派、无党派时代走向“政党是政治的母亲”、“政治是政党的产儿”的时代。

10月1日,《新青年》出至9卷6号停刊,《新青年》再次因政治色彩过浓遭封禁。

这,不但是《新青年》同人时代的结束,而且也是《新青年》派知识分子群体的终结。尽管当时思想界的主力群体大多出自于《新青年》,但显然,这已经不复是往昔意义上的“新青年”了。

由上述可见,《新青年》以自己特有的实践和努力,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编辑体制的一些重要模式,对现代文学编辑体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文学研究会对编辑体制规范化的推动

作为继《新青年》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编辑群体,文学研究会成员凭借自身的努力,对编辑体制的规范和成熟进行了更为重要的推动。毋庸讳言,文学研究会时期,现代文学期刊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体制建设也仍未摆脱萌芽期。因此,以《新青年》群体为代表的前辈业绩成为文学研究会群体积极采纳借鉴的重要资源。对于《新青年》所开创的期刊编辑模式,文学研究会秉承了延续并改进的立场态度,积极继承了《新青年》的一些运作手法,比如注重刊物的策划能力,通过话题设置,形成话题核心,从而引导文化舆论走向。具体做法就是刊物在一段时间里突出讨论某个问题,形成一个话题核心,引起读者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是在一个个话题讨论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从最初的孔教问题到文学革命、文字改革、戏剧改革,到后来对于迷信问题的批判等,都是以一个话题的形式将这些问题在刊物上展开讨论,每树立一个中心,编辑群体都全力投入,组织专栏文章,在通信栏发表有关反馈信息,使问题形成声势,渐成焦点。为了营造声势,编辑自编自导不同观点的讨论,最终达成预期的文化诉求。在立言方法上,文学研究会积极借鉴《新青年》所开创的“破与立”结合的模式,刊物思想宣传不能架空在现实之上,因为没有对旧思想的破除,就难有新思想的建立。而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要建立在对旧思想的破除、屏弃的基础上,正是这种对于现实思想文化的批判,使《新青年》对于民主与科学的宣传得以落在实处。这种破与立的结合,成为《新青年》宣传新思想的一个基本立言方法。文学研究会对上述运作手法都进行了积极推广应用,在具体编辑实践中,取得了不俗业绩,使之成为现代文学编辑体制中的重要传播技巧,对日后左翼文学,特别是延安文学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新青年》所开创的编辑体制模式,文学研究会不仅积极承传,更凭借前瞻性眼光与切实努力,立足自身期刊的编辑实践,对其进行了积极改进,在—现代文学编辑体制规范化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如前所述,《新青年》所开创的同人刊物轮流主编的模式,虽颇具民主风范,但是失于过度松散,不够规范。而且虽然不乏文化精英,但编辑、撰稿甚至反馈均出自同人内部使得文化交流难以摆脱小群体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开拓自身影响力,真正实现现代文学的多维度对话,最大限度地团结更多作家,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因此,文学研究会没有采用同人刊物的模式,而是采用依托当时最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展开刊物运作,后者雄厚的经济实力及业内的公信力甚至发达的行销网络,都为文学研究会群体实现自己的现代性诉求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这种运作模式使得主编负责制的完善显得格外重要,既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利资源,又要保障自身运行的自主性,对此,文学研究会进行了积极的筹划和运作,不仅凭借自身努力进一步明确了主编不容置疑的核心位置与权威性,而且在捍卫编辑宗旨的恒定与执著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也是该群体为中国现代文学编辑体制作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

早在《小说月报》革新之初,茅盾就曾专门向商务印书馆提出了刊物主编的编辑全权,明确了编辑方针的不容干涉,获得了馆方的认可。在日后“商务”试图采取其他措施干预编辑工作时,他不惜“辞职”与其抗衡,并且提出自己任内“任何一期内容,馆方都不能干涉,馆方不能用‘内部审查’的方式抽去或删改任何一篇。否则,我将在上海与北京的四大报纸副刊上用公开信揭发‘商务’当局的背信弃义,及其反对新文学的态度”。

此举虽然主要出发点在于维护新文学的发表阵地,抵制旧文学势力的反攻,但客观上一定程度保障了《小说月报》主编享有的更多自主空间,使其对刊物的发展导向有了更多掌控权(当然这种自由只是相对而言的,以不触动“商务”当局切身利益为底线)。而《小说月报》的成功运作,也为日后现代文学刊物的编辑运行提供了值得仿效的范本,如《文学旬刊》的创办,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这种编辑自主权的追求。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主编的确处于杂志的核心位置,他们经常在前台亮相,不仅在“卷首语”、“最后一页”等栏目中表述立场,还经常在所负责的刊物中发表文章,直接而深入地抒发自己的见解。他们的观点往往带有强烈的指导性,成为刊物发展走向的风向标。应该说,文学研究会时期的总编负责制已经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成为日后编辑体制建设的一种范本。

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茅盾还很注重对编辑过程的规范化。

虽然当时《小说月报》的实际编辑者只有他自己,但他并没有实行“一言堂”,而是有意识地追求编辑过程的民主化。在写给郑振铎的信里,他这样剖白自己的观点:

对于创作,应经三四人之商量推敲,而后决定其发表与否,决非弟一人之见,可以决之;兄来信谓弟一人选择,弟实不敢苟同,窃以为此言非也。弟之提议,以为此后朋友中乃至投稿人之创作,请兄会商鲁迅、启明、地山、菊农、剑三、冰心、绍虞诸兄决定后寄申,弟看后如有意见,亦即专函与兄,供诸同志兄审量,决定后再寄与弟。如此办法,自然磨烦,但弟以为如欲求创作之真为创作,并为发挥我们会里的真精神起见,应得如此办。

他还特意将此信公开发表于《小说月报》12卷2号的《通信》栏中,显然有意将这种编辑思想进行推广。由于资料所限,这种主张具体有没有实施,实施了多久,现在都已经无据可查,但是在主编居于核心地位时还能有这种编辑建设的民主意识已经非常可贵,虽然这种思想还不够系统化,离真正的体制化规范运作还存在相当距离,但在整个现代文学期刊编辑工作蹒跚学步的时期,能够有这种规范编辑体制的自觉意识,已属难得之举,应该给予肯定。

1.文学研究会编辑群体文化理想的影响

谈及编辑因素在文学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编辑群体文化理想对期刊整体文学风格的影响。曾有研究者指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作家都是追求“极健全的社会人”,在个人情感上都趋于健康、正常、平稳的心理结构。而身为文学研究会中坚力量的编辑群体,更是集中体现出“青年老成”的稳健文化风格,与创造社诸位的冲动好胜、偏激骄躁形成鲜明对比。

风格稳健的文学研究会群体拥有自己始终坚持的文化理想,那就是以新文学为中心,实现全民族的文化思想启蒙,建立真正的现代化国家。群体文化风格的稳健使文学研究会的群体理想追求显得恒久而执著,这种倾向最鲜明地体现在他们所编辑的刊物上。

期刊编辑在确立编辑宗旨及栏目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读者。不同的读者定位必然会带来刊物编辑风格的迥异。无论是最早的《小说月报》,还是后来的《诗》《文学旬刊》《文学周报》,他们始终将读者定位于“被启蒙者”。正如《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所写:“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潮流之趋向,讨论中国文学革进之方法。”后来的《文学旬刊宣言》也重申了这一宗旨:“在此寂寞的文学墟坟中,我们愿意加入当代作者译者之林,为中国文学的再生而奋斗,一面努力介绍世界文学到中国,一面努力创造中国的文学,以贡献于世界的文学界中。”全览文学研究会期刊存在的十余年,这一宗旨得到了自始至终的贯彻。

在确立了这种读者定位之后,在栏目设置上,也就有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小说月报》改革之初,将基本栏目分为六类:一评论,二研究,三译丛,四创作,五特载,六杂载。《文学旬刊》的栏目设置与《小说月报》基本相近:一论文,二创作,三译丛,四传记,五文学界消息,六文艺丛谈,另有书评及特载间时登录。

编者的启蒙意识从上述栏目设置中可见一斑:着力于以研究评论对新文学进行阐释与指导,通过翻译导入西方现代思想观念,在此指导下鼓励中国本土的新文学创作。在其后的刊物编辑运作中,不仅编辑宗旨得到了贯彻,而且基本栏目也较为稳定,虽然有微小调整,但基本原则没有变化,这也充分体现出文学研究会编辑群体的成熟与稳健。

他们的这种心态与风格,也直接影响到了刊物对于外国作家的选择译介上。在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上刊登的翻译作品,主要译自俄语、英语和法语创作,翻译最多的原作者是:

L.托尔斯泰25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15种

R.泰戈尔19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10种

I.屠格涅夫19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8种

G.DE.莫泊桑17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5种

L.安德莱也夫16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8种

L.契诃夫15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9种

V.雨果14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3种

O.王尔德13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4种

H.易卜生12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8种

W.莎士比亚11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5种

这一名单还包括狄更斯、罗曼·罗兰、左拉等作家,与创造社热衷于歌德、拜伦、雪莱、济慈、惠特曼等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不同,文学研究会更倾向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特别是以俄国为代表的“被损害民族文学”,显然更注重所译介文学的社会文化功效。

文学研究会群体文化理想的贯彻必然会影响到群体内部的文学创作,在冰心、王统照、叶圣陶等人的早期创作中,关注的都是对自我与人生、与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受压迫阶层的同情,社会问题成为其文学创作关注的中心。

2.文学研究会编辑个体风格的影响

身为整个文学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编辑对于刊物所产生的影响首先体现为其群体理想的贯彻与张扬,这也就形成了编辑的群体性风格。在此基础上,不同编辑个体也在遵从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展现着自己的个性风格,而这种风格的传达载体,仍然是他们所主持的刊物。以《小说月报》为例,从1921年革新后至1932年毁于战火,期间三易主编:1921年1月12卷1号至1922年12月13卷12号由沈雁冰(即茅盾)主编;1923年1月14卷1号起由郑振铎接编,1927年5月21日,郑振铎因为抗议国民党滥杀无辜而被迫避难国外,18卷7号起至1929年6月20卷6号由叶圣陶代编,20卷7号起恢复郑振铎主编;1931年9月7日,郑振铎请假半年携家人去往北平,1932年1月28日《小说月报》毁于战火,在此期间,具体编辑工作可能由自1924年起就协助郑振铎从事编辑工作的徐调孚负责,但“商务”并没有撤换主编,因此,资料记载上主编仍然是郑振铎。

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新型知识分子,又同是文学研究会的骨干,在他们主持下的《小说月报》始终贯彻着文学研究会编辑群体的立足启蒙使命的稳健风格与编辑宗旨,在此基础上,在各个时期不同主编主持下又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同类推荐
  • 沉默的悬崖

    沉默的悬崖

    永远要有这个严峻的抱负。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必须直面人生,用全身心去拥抱、搏击充满荆棘与鲜花的人生和命运。因此,我在祖国和历史热切的逼视下,仍然是很惶愧的。
  • 慕尼黑之恋

    慕尼黑之恋

    走出弗雷德里克街,能听到隐隐的涛声,这是绕城的因河在夜色中奔流。河畔灯光幽暗看不到人影,河面范动着白色的波光,河对岸山影绰约,一派寂寥神秘的景象,与弗雷德里克街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人间的繁华和冷寂,在一个小城里,就展现得如此鲜明。
  •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纯爱里的花朵肆意开放,馨香了整个懵懂季节。人生在迷藏里的暖爱,就是向上的力量吧。多少在外人看来的若无其事,心底里早已暗涌澎湃。清亮的人组合的清亮故事,像现实里折射的光,丰满了文字的世界,小心翼翼守护着的人,在远方的问候里,会有迟到的答案。谁的青春里没有雷阵雨呢?青春期里一度的不完美,在成长的岔路口,总是有不满意横亘脚前,凌乱的自卑与忧伤是青春的主旋律吧,只是遇到了这个人,就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句话的温暖,开头和结尾都是自己的坚持,就这样一句话一个标点,把所有的经过再细数一遍。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本书中一段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一首首青春桀骜的诗篇,一声声响彻心扉的呐喊,真实地反映了这群追逐青春,追求文学梦想者的心声:如果我在认真写作,请将我留在文坛!才华与轮回,激情与宿命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诗,青春用冲动萌生着激情,青春用回忆勾勒着感伤,青春用泪痕描绘期待的忧伤,青春用倔强诠释张扬的个性。
热门推荐
  • 西游之封神

    西游之封神

    《幻想西游》是一款末世游戏,众多玩家可以真实穿越到西游世界里面,同时融合各种虚拟人物的技能。有的玩家融合了路飞的橡胶能力。有的玩家则是融合了蜘蛛侠的能力。更有甚者融合了金刚狼的不死能力。还有人融合了叶问的武术。当王昊来到《幻游》的世界里面之后,他彻底凌乱了。这不仅仅是个游戏,这不仅仅是个游戏,这不仅仅是个游戏。(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 我之道

    我之道

    人之一字,一撇一捺;道之一字,一得一失。大千世界尽是道,方寸之间亦有道。天道是道,人道亦是道。无可为道,无亦不可为道。然则何为大道?何又为吾之道耶?且看穿越而至、聚九九之造化、拥四魂八魄之诡体的前世高富帅如何在异世一步步踏上世界的颠峰,主宰天地,抒定逆天的传奇。“吾之道,便为道!”
  • 神皇祭

    神皇祭

    天降神书,造就了一个绝世天才……这是一个逆天强者为红颜,为亲人,为朋友征战天下的故事!昆仑界,修行文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百族征战,混乱不堪。在这里,有一个人将会留下一个不可超越的神话!
  • 战至天外天

    战至天外天

    卢意发,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爷爷,父亲都是军人,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的他一直都是各种调皮捣蛋的孩子王,19岁时候因为在学校混不下去了,父亲把他送去参军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次的改变了其一生。一次任务中,为了保护自己的队友和一件国家“文物”而中枪身亡,但是阴差阳错的激活了“文物”里的特殊力量使得自己的灵魂来到了另一个位面的世界——星辰大陆。却不知一切才仅仅只是个开始......
  • 异界逍遥玄神

    异界逍遥玄神

    这是一个没有魔法与斗气的世界,只有神秘而又强大的玄气,且看主角如何逆天成神。含心是新人,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倾尽天下:特种妖妃

    倾尽天下:特种妖妃

    【本人新书《光年以外都是你》正在连载,希望新老朋友们支持。】身为特种兵女王的她穿越了。穿到家喻户晓的纨绔子弟身上伪装成男人,她认了。被一个傲娇到无与伦比的城主收成小丫鬟,她认了。去敌营当俘虏遇到将军被众人传成男宠,她也认了。可是这什么厨娘、神医的谁爱干谁干,老子不稀罕!老子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不受凡事困扰的美男子,有这么难吗?(男女主身心干净,双强文)(群号码:214087626敲门砖:书里任意角色名)
  • 命运的倒计时

    命运的倒计时

    (反正第一次写,就当打发时间,╭(╯ε╰)╮)生命中有你,幸福的是我,谢谢你带给我的欢乐和温暖,如果你会比我先走,那一刻我在悲痛也会记得,记得你曾如此丰富我的生命,记得我曾这样深爱你,如果月神想剥夺你的未来,我会让她不再知道未来是什么,我不明白这片大陆是否适合你,当你离开的瞬间,我想我会忍不住哭起来。
  • 军妓

    军妓

    本书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长篇小说,其主要描述日军在侵华战争时期,为满足官兵的兽欲,对中日两国妇女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反映了妇女们的斗争英雄壮举。
  • 鬼眼阴阳法师

    鬼眼阴阳法师

    我见过最善良的鬼,也见过最恶毒的人。我是鬼眼阴阳师,不仅斗恶鬼,更要除恶人。
  • 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

    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

    这是阿福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作者的目力所及,笔力所至,多为当代都市生活。但偶尔也涉及偏远题材,如“荒原之夜”写遥远的知青生活,“大凤小凤”写更遥远的民国生活,“国权老爹”和“小村的故事”写的是乡村人物,“闵介生和他的高个妻子”和“一个做姐姐的老姑娘”写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普通人的生活,“尘封的记忆”写睡梦中的潜意识,“一封遗书”写同性恋者的心理活动等等。本自选集的最后一篇“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以意识及颠覆意识的多角度表达,并以集中的和散点的意识流互为结构,描述现代生活的复杂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