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几乎是同时接到了上海在职研究生和北京在职研究生给我布置的为他们的学术论文集撰写序言的作业。

看着两地在职研究生们撰写的涉及到新闻学与传播学各个领域的论文篇目,看着学生的名字,我一面感慨他们在专业上的成长,一面也陷入对他们的回忆。

新闻学院的在职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本科学历背景,走出大学校门通常都超过了三年,这些年轻人在社会上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只是在周末,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校园,用周六和周日的两天时间听老师讲授新闻传播学的各门专业课程。

我原来曾经认为这些学生大都是为了那个文凭来吃苦的。后来的几个事情颠覆了我的看法。两年前夏季的一个周六,瓢泼大雨下得天昏地暗,那天下午是我给北京的在职研究生讲新闻采访写作课。我想这样的天气课堂上不会有几个学生了。没有想到,走到教室门口时,我看到花花绿绿一大片撑开的雨伞放在走廊的地板上,走道也被挤得窄了大半。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啃着面包、吃着各种显然是带来的快餐,这些学生已经听了一个上午的理论课,下午他们还要在这里听三个小时的实务课。同学们有说有笑谈论着他们关心的事情,完全没有丝毫的吃苦受罪之状。那时我是被这些在职研究生感动了。

2009年12月北京奇冷,一个周六的下午,我给新一届在职研究生讲课结束时问大家有什么需要我协调解决的事情?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能帮助我们把明天的课换个教室吗?那个礼堂实在是太冷了。”我细问得知,他们周日的课安排在老图书馆一层的一个大会议室进行。

下课后我和几个学生到那里一看,原来会议室的入口处两个朝北洞开的大门完全不能抵御寒风,让空调完全失效。

学生们说:上周已经在这里听了一天的课,让我不要为难,告诉我他们还能坚持。一个学生甚至笑着说:“冬天总会过去。”那时我又被这些在职研究生感动。

在职研究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学生群体。两年前我去上海给那里的在职研究生讲课。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让我参加他们的一个学术交流组织的成立大会。这个成立大会让发起者们编排成了一个真正的联欢会,气氛热烈,男生女生纷纷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才能。他们的会长,一个叫茅渝锋的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还有声有色地唱了一段长长的沪剧。其间,当他们用幻灯展示出他们成立的这个学术交流组织的规划时,我不禁吃惊,从组织机构的编制到运行目标的设计,从活动方式的选择到负责人员的安排,从学生媒体的组建到社会联系的扩展,那完全是一个严密的大型项目的规划方案,方案的核心部分都有着中英文的对照。PPT片面设计得如此精致,显示着这些在职研究生们做事的认真。我从中不仅看到这一代年轻学子的才能,而且感觉到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自由的心灵。

和这些在职研究生接触的过程中,我有几个深刻的印象,一是他们的社会工作经验使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深刻理解,他们会在课堂上提出非常深入的问题,会让教师看到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授课反响,也会让教师感到自己的局限;二是这些学生十分珍惜重新学习的机会,他们不仅会向教师提出深入学习的各种要求,而且会不加掩饰地向教师表示他们对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欣喜和失望;三是这些学生要比在校学生更为辛苦,一个人一旦决定投入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就意味着人生中一年半的时间里不再有周末的休息。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结束了周日下午的课程,和北京在职研究生一起走出教学楼的时候,他们和我说:老师,我们现在去火车站,我们是外地的学生,每个周末来北京上课。当时我在惊讶之间感叹这些学生求学的毅力。

从这些在职研究生们撰写的论文可以看到,他们是针对他们的实际工作和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和在校研究生相比,他们的视野更加宽阔,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的研究目标更加务实。

可以说,这些在职研究生的存在,督促着我们这些当教师的人更多的关注日新月异的新闻传播的实践进程,更多地了解着今天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更多地思考着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

我为今天这些学习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们感到庆幸。他们不仅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进程,同时还赶上了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革命。这些伟大的历史变迁,给了今天学习新闻传播的年轻人千载难逢的机遇,让他们领略人类文明的诸多前所未见的景观,感受社会进步前所未有的成就,领悟大千世界前所未闻的事态。

当今中国的开放社会和现代信息技术让他们得以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同文化的情状,触摸整个世界的动态,感受人生的丰富内涵。

这一代年轻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间,可能有着更大的压力,更多的苦恼,但同时他们也有着更多的追求,更多的享受。他们比自己的前辈更加充分地开掘着自身的潜能,更加丰富地履历着他们的人生。

平日,我在和这些学生交谈的时候,往往觉得是在和我的朋友们交流,不知老之将至。而像现在这样雪后清晨,静静在文字间和他们对话之时,才会想到三年之后我就达及退休的年龄。我二十岁时走进北京大学校园当上中文系新闻专业本科生的情景,三十岁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当上硕士研究生的情景都历历在目。人生真是如此急促。

在对自己的人生局限由衷感慨之际,我真诚地希望今天的年轻人,希望我们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幸福的人生。

2006年,我曾经为新闻学院那一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写过一篇致词。现在附上,作为一个老校友为我们新闻学院的在职研究生们送上的祝福。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你们一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你们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了!

这是值得你们自己骄傲、也是值得你们的亲人和朋友为你们庆贺的大事!因为你们不仅拿到了一张标志你们接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证书,而且因为你们毕业于中国最优秀的新闻学院。

这意味着,从明天起,你们将带着你们从这所学院学到的全部专业知识、在这所学院里形成里的人文品格和职业精神,开始你们新的人生追求。

你们毕业的这个时刻,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个非同寻常的重要时期。新闻业正在为推动这一伟大的社会进程发挥着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替代的作用!

今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重地把你们这届毕业生———中国的高级新闻专业人才作为我们为之骄傲的“产品”奉献给我们的祖国。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投入激动人心的新闻工作!我们相信,你们所处的时代不仅对你们的专业工作提出了特殊的高端要求,同时也为你们施展自己的专业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学们:珍惜你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珍惜你们获得的任何一个专业工作机会!珍惜你们的生命时光!珍惜你们毕业的这所学院的声誉!

作为教师,我们给你们上的课程已经全部结束了。但是,我们想对你们说的话似乎还没有说完。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们还想嘱咐你们:

永远不要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生活和工作都是由无数的琐事组成的。人生的道路上会遭遇各种暴风骤雨。

永远保持充满理性的自信!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你们会遭遇各种你们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磨难坎坷。你们会遭受各种误解和不公,你们会失败、会痛苦。但是,请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对明天怀有坚定希望,自信往往是激发一个人克服困难潜能的终极力量。

永远脚踏实地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所处的这个变革的时代给了人们太多的渴望、太多的需要、太多的追求。你们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目标可能会不断地调整、变化,但是同学们,请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贪图安逸。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永远恪守善良、正直、诚实、勤奋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无论你们坚守这些原则的时候遭受到什么样的嘲笑、误解、甚至是敌意,你们也不要放弃这些原则,因为这些原则是成就人生理想的前提,是创造各种专业业绩的基础!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之际,我代表赵启正院长、代表新闻学院的全体教师,向你们送上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祝你们健康!祝你们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幸福做出你们的专业贡献!

作为你们的教师,我们永远会注视着你们的身影!

同学们,请记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你们母校,会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无论是你们获得成功之时还是陷入困苦之际,母校永远会在你们身后,注视你们、爱护你们、帮助你们!因为你们是新闻学院的孩子!你们是母校最为宝贵的财富!

高钢

2010年2月9日 北京 雪后清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同类推荐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倾城倾国晚镜之恋》

    《倾城倾国晚镜之恋》

    胭脂红水朦胧冬雪融歌浅诵桃花浓人去也楼空叶分飞雨垂泪风湮埋泣葬骸断徘徊情殇惹尘埃梦忘却残缺诉不完恩愁怨镜之恋哀色渲染天边月光水如醉暮色归落映辉空悲切生死也离别本书由外围编辑杨小涅推荐加精
  • 为爱走上骗途

    为爱走上骗途

    这年头,骗子不好当啊!不能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要知道,做个“德才兼备”的骗子压力很大的,不过为了能得到心爱的女人,一切都值了。
  • 血族:千金殿下

    血族:千金殿下

    童年是美好的吧,但她不一样,为何?呵呵,说来也可笑,不就是因为金钱、权力吗?十年前,从那个女人亲手把她送进幽灵岛的那一刻起,她就变了,她的一生就只剩下了复仇。血族?这是什么?她不知道。但从她被带到血族的那天起,她明白了……爱情,对她来说是不可能的,但那个人却闯入了她的生活,她的心……
  • 出桃花源

    出桃花源

    山中寻宝,我和赵燕妮误入桃花源,一个与世隔绝的女人王国。女人至尊,男人被称妖蛮,甘愿为奴。我决心改朝换代与时俱进,出桃花源,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层出不穷~~
  • 鬼招魂

    鬼招魂

    夜一片漆黑一处荒坟路,两个道士正行间,一名长发红衣少女从他们的前方,缓缓走来······
  • 纤纤一梦,便以千年

    纤纤一梦,便以千年

    那个梦,一直围绕着我,我究竟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
  • 一品女神:魔尊贱笑

    一品女神:魔尊贱笑

    朱红起,紫衣魅,纤指弹奏流光琴,笑语银铃,足尖轻点,微波灵动。他抱着她,目光柔和的不像话,还染着点点笑意,“璃儿,她想杀你?咋们杀回去!”千璃媣脖子一缩,精致的小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不要!她是女主!有女主光环!”“千璃媣!给本尊滚去杀她!”千璃媣满心眼的委屈,说好的唯美风格呢?全部都是假的!假的!!千不该万不该惹上他这么一只等了她十世的男神……经!吼吼——行!她、要、做、女、主!PS:本书乃是冰玄和九月两人和写的第一本小说,文笔避免有些不同,请见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本为红妆:庶女风华

    本为红妆:庶女风华

    她是荣华万代的嫡女,容貌倾城.却因七岁那年不幸落水,变得痴傻不已.更因胸无半点儿墨,被未婚夫退婚。又因生妒之人硬生生的刮脸破相,更助他人当上主人自己却沦落庶女,任人欺凌.她,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鬼罗刹.一身古武、医术使得她成为顶级的杀手.却因同伴嫉妒,风轻云淡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再度重生,懦弱褪去.等待的将是怎样的万代风华?他,容貌性格极度妖孽,多种身份的他却因为她而留下,配她戏江山,玩天下.她曾说:“皇帝老儿有如何,惹我不愉快,我让你江山夺走.”他曾说:“小琉璃,我愿用江山为聘,红绸万代为引,娶你生生世世为妻.”本书已在红袖发出,如若笔名不一,请亲们见谅,不要怀疑我!~
  • 蓝色血液之神秘公主的爱情

    蓝色血液之神秘公主的爱情

    她冷漠、孤傲;他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又都深深地把自己的悲伤埋藏了起来、那份感情因为各自的身份、各自的立场、无法突破的自我不得不选择不勇敢……然而又因为坚持,因为在乎,因为放弃不了,又不得不选择坚强面对。信念就在那么一瞬之间,当去触及时,已来不及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