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900000011

第11章 《中国经济周刊》与美国《财富》杂志关于全球金融危机报道比较

——为“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六届(2009)年会而作

季晓磊

本文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以下简称《周刊》)、美国《财富》杂志(以下简称《财富》)对全球金融危机报道为例,从两刊具体的报道形式、报道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出发,分析不同的国情和媒介功能定位对两刊编辑思想的影响。同时,通过比较研究,本文就《周刊》的财经新闻写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周刊》和《财富》对全球金融危机报道的概况

1.报道规模差异

本文对2008年9月—2009年2月这一时段的《财富》和《周刊》(12期,共24本)进行了统计。2008年9月,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的金融危机程度越来越深,《周刊》和《财富》对危机的报道比重也开始加大。这一时段中,《周刊》有关金融危机的报道总量为78篇,平均每期近6.5篇,还专门开设了“关注金融危机”这一栏目,以加强对危机的报道。同时《周刊》加强了评论的报道,其固定栏目“中国经济时评”每一期的评论内容均与危机有关。

《财富》的金融危机报道总量达106篇,平均每期9.6篇。《财富》开设了3个专题栏目,分别是“Bailing out America”(美国财政援助)、“The Economy in Crisis(经济危机)”、“Investing in Crisis”(投资危机),分析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危机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财富》较大的报道规模与新闻的接近性、地域性有关,因为美国处于这场金融风暴的中心地带。中国只是受这场危机的外围影响,其关注程度和报道规模自然会略有差别。

2.报道种类差异

从报道涉及的层面来看,《周刊》的宏观报道较多,《财富》的微观报道较多。以封面报道和评论两个栏目为例,《周刊》涉及宏观层面的危机报道有15篇、微观报道3篇,分别占其危机报道总量的44%和8%。报道中有大量来自于官方、政府层面的政策信息,如《中国应该冷静对待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第43期)、《谨防积极财政的“挤出效应”》(2008年第41期)等,报道的方向性、指导性较强。《财富》的宏观报道只有2篇,微观报道达到10篇,分别占总量的9%和47%。《财富》的微观报道大多从普通受众、个体的角度来报道金融危机,细节描写较多,贴近性强,如《通用汽车与我》(2008年158卷第11期)、《失业新人》(2009年159卷第3期)、《谁为政府援助政策买单》(2008年158卷第9期)等。其中,《谁为政府援助政策买单》这篇报道选取了一户被称为“享利一族”的中产人家为报道切入点,全面细致地展现危机期间推行的税收政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享利一族”(Henry)是英文单词“High earners not rich yet”(高薪但非富者)的首字母缩写。

3.报道内容差异

危机原因分析、危机造成的影响、危机的应对措施是两刊危机报道内容方面的共同议题,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统计中发现,《周刊》的编辑思想更侧重危机造成的影响和危机应对措施的报道,危机原因的报道很少,个别的原因分析只是穿插在其他报道中。例如,《美国需要怎样的变革》(2008年第43期)一文谈到,“美国经济今日之困的根源在于其国内寅吃卯粮的财政政策和消费习惯”。这个原因分析比较宏观、笼统。

《财富》这三方面的报道比重几乎均等,而且对危机原因的分析采取“就事论事”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企业对象逐步解剖。这样的分析相对微观、细致一些。“Fannie,Freddie,Ben,and Alan”(2008年158卷第6期)认为美联储的低利率导致了“两房”(Fannie-Freddie)的崩溃,继而引发了全美国的金融危机。《通用汽车与我》(2008年158卷第11期)认为,正是通用汽车墨守成规的企业个性,造成了通用的垮台。《不要责怪证监会》(2009年159卷第1期)的分析更为精巧:你如果稍过线几英寸,便有可能被逮住,因为证监会的监管就是干这个的。可是,你如果过线太远,跑到另一个场地上去打球,结果又将如何?言外之意,麦道夫们的骗术太离谱,超过了监管的范围。这是对美国证监会善意的嘲讽,但也隐含着对其监管责任的开脱。

内容的差异还体现在对危机应对措施的报道上。《财富》报道的应对措施主要集中在稳定金融信贷市场这个议题上。《保尔森的保卫战》(2008年158卷第6期),以长达9页的篇幅报道了前任财政部长保尔森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保尔森在文中称之为firefighter(救火队员);《AIG的冒险事业》(2008年158卷第7期)报道了美国国际集团的生死存亡。最终,美国政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发放了高达850亿美元的贷款,买下AIG80%的股份。同时,为了平衡纳税人与华尔街之间的利益,《财富》的评论文章采用了一幅漫画的方式——《奥巴马走钢丝》,形象地传达出奥巴马政府的左右为难。

《周刊》谈危机对策主要体现在拉动内需和增强企业创新两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把危机视为一次可利用的机遇,正所谓“顺风使舵,借力用劲”,危机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进程。《周刊》对这方面的报道很多:《油税费改革机不可失》(2008年第46期)、《中国企业参股欧美实体公司正当时》(2008年第45期)、《碳交易中的中国机遇》《新能源在金融危机中崛起》(2009年第1期)等等。

此外,《周刊》还就美国的一些救市措施加以解读、评论。《美国接管“两房”给中国带来什么》(2008年第35期)、《美元注水》(2009年第9期)等文章,分析了美国的应对措施实质是将美元转化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汇结余,这是“用砖头回收美元”的逻辑。

二、简要分析

从以上相关数据和报道案例中可以看到,金融危机中两刊报道重点、报道内容和报道规模的差异,实际是各自编辑思想的基本体现,而编辑思想又同各自的基本国情和媒介功能定位有着必然联系。

多年来,《财富》关注美国工商企业界的发展变化,同《福布斯》一样,被称为“资本主义的得力传声筒”。透过《财富》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府的危机对策基本上是“救”和“补”两个字。这样的报道策略和原则同美国的基本国情密切相关。因为美国的虚拟经济分量很重,危机主要发生在金融行业,政府当务之急必然是消化金融行业的不良资产,稳定资本市场。美国在危机中推行就业、贸易壁垒等方面政策体现着美国利益至上的原则,仍然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的痕迹。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出口企业)受危机影响最大,银行等金融市场状况良好,因而《周刊》谈危机对策主要集中在拉动内需和增强企业创新两方面。

“没有哪个国家的(媒介)能够摆脱官方控制;所不同的则是来自于准许范围内的自治程度的差异。商业形式中,新闻媒介内容反映广告商及其商业伙伴的思想观点,这些人常常本身就是新闻媒介的所有者和出版商。”所以,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商业媒体,其编辑思想都要受特定的社会控制因素影响,这也是中西方媒体的共同之处,只不过控制的表现方式、程度不同而已。

作为《人民日报》的子刊,《周刊》的媒介功能定位于“中国经济现状的理性观察者,中国经济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记录者”。这样的编辑思想定位会把某一个经济问题放在全社会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范畴里去考量,力求宣传报道与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相统一。这当然得益于《周刊》所依托的母体——《人民日报》这一高端权威媒体,得益于它所汇集的一流人才和政治家办报的优秀传统。例如,在美国金融危机不断加深,逐渐波及中国、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时刻,《周刊》根据中央的精神,审时度势,鼓舞士气,在2009年第1期中编发了《2009年,我们期待——》一文:多难兴邦的辨证性在于,迫于不利形势,原本不易达成的共识往往加速凝聚,原本不易开掘的潜能往往加速迸发,原本不易克服的障碍往往加速坍塌,原本不易明确的任务往往加速完成……同时,《周刊》的媒介定位和编辑思想直接影响到其写作方式,它能够从大局出发,高屋建瓴,冲破一时一事的局限,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自然体现为宏观报道。这也是样本统计结果中《周刊》的宏观报道比重较大的根本原因。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看到《周刊》的最大优势在于依托《人民日报》形成的良好办报素质和高端、权威的信息来源。《周刊》的权威性有了,但是要把这个权威性转化为影响力,还要在新闻制作方面下工夫,让来自高端、权威的信息实施软着陆。本文就比较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把财经新闻写活,写出新闻背后的故事。

财经报道不是中央经济政策的“一号文件”,也不是各种枯燥、晦涩经济学术语的简单堆砌。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财富》的做法。《财富》的封面文章大多从经济人物这一视角出发,以人物活动写出各种各样的企业故事、公司变迁。

其次,充分发挥期刊优势,增强分析型报道力度。

从前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周刊》在新闻的处理方式上分析型报道略少,而信息型报道较多;《财富》的情况正相反。信息型报道重在及时传递各种经济资讯,它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完整、全面的报道。对期刊而言,在新闻时效性方面不能与报纸和网络等新媒体相比,但它的优势在于全方位地解读新闻,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本文认为,《周刊》要发挥期刊的特色,把笔力更多地放在分析型、调查型的报道上来,在新闻的深度上下工夫。遗憾的是,当前许多分析型财经新闻的采写陷入了模式化状态,通常的做法是动态信息报道加上专家访谈。这种快餐式的操作方法其实是对分析型报道的简单化处理,我们一定要走出这个认识误区。

需要说明的是,专家的访谈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对专家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不能随意找来一个专家,就事论事地说上几句就算深度解读。本文非常赞同下面这个提示:“一些供职外资投行的专家近两年来的表现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他们关于中国楼市和股市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往往会误导人们的投资方向,造成惨重损失。”徐兴堂:《对外报道金融危机的原则与应注意的问题》,《对外传播》,2008年第11期。此外,为了让报道更有说服力、生动而形象,《周刊》的财经新闻还应加大图表、插图、图片、漫画的比重。在本文选取的《财富》12期样本中,仅封面文章一个栏目所用的大小新闻摄影图片就有95张,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周刊》所用的图片数量,这还不包括文中运用的大量图表、插图和漫画。

〔季晓磊: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总编辑、高级编辑〕

同类推荐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热门推荐
  • 唐门帝姬:扑倒傀儡举高高

    唐门帝姬:扑倒傀儡举高高

    初生的她被圣上亲赐“帝姬”的尊贵身份,对她寄予厚望。长大之后奈何她连修炼的资格都没有,天生没有慧根。帝姬之位摇摇欲坠。老家主溺爱,赠予祖传傀儡,一夜开挂升级!虐后妈,打家姐,她是帝姬她怕谁!女扮男装皇宫一日游惹上一位“美女姐姐”,可疑惑的是为什么和她身边的傀儡长得一模一样?!
  • 喜欢纯情校草

    喜欢纯情校草

    那天她看见了舞蹈室的一切,眼中的无望,为助。让她看清了一切,那她也势必要毁了他的一切.“我是来杀你的,你为..为什么还要对我这么好?”医院抢救室外,'我只要你醒过来,你杀我千次万次都行’我都不会皱一下眉.
  • 执一念

    执一念

    执念为何?成仙魔神!不,执念只为一人。寻觅,不为他,只因我想多见你一面。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重生之红颜有晴天

    重生之红颜有晴天

    本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现代的大龄单身的高学历女生,经意外事故重生到古代,面对全新的不同环境,努力适应,开始新生活的故事。女主细腻、内敛,面对新状况,在复杂的环境中,不忘初心。虽甘于平淡,但总遭逢种种状况,但不怕,不怕,慢慢来。。。没经历的爱情,有没有人能够走进心底,重活的这一生,不能辜负才好!总有晴天!
  • 盖世灵尊

    盖世灵尊

    千万年前,盘古族出现两大天才人物,觉醒玄功,成为家族有力继承人,两位天才竞争盘古族族长之位,其中一脉落败,被家族判为弃子,逐出家族。千万年以后,盘古族依旧鼎盛至极,而弃子一脉则逐渐没落,李云峰身为弃子一脉的后人,他觉醒无上玄功,成为不被盘古族承认的传人。从此,他走上了重回盘古族的道路。且看李云峰王者归来!(你们的评论、收藏和推荐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希望各位看官动动手指,让我感觉到你们的存在!)
  • 霸道首席锁爱娇妻

    霸道首席锁爱娇妻

    不就是打搅了别人的好事吗,怎么会成为别人的老婆,而且那个别人居然是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苏陌染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手里的红本本和旁边帅的一踏涂地的男人。前一秒还是妙龄少女,后一秒就已为人妻,没想到闪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末世纪终

    末世纪终

    末日....2012年12月21日病毒席卷全球!人间惨剧!幸存人类活下来并获得了异能!而以往的动物也变强大了而且拥有智慧!末日.....星系的毁灭,宇宙的崩溃,魔魂王吞五神兽,并复活四大恶兽毁灭五大时空,看主角如何逆转五个时空的毁灭...
  • 三国之艰辛历程

    三国之艰辛历程

    作为21世纪的“四有”青年,不幸穿越到东汉末年,坐看主角刘磊是如何从一名深山出来的孤儿蜕变成一代霸主,从泰山小村发展到统一中原,让那些在三国中的龙套角色发光发热,他的励志属于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