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800000018

第18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二):社教节目娱乐化(3)

一、转型“讲故事”,追求收视率

1.为什么要“讲故事”?

选择“讲故事”这一改版策略,栏目组经过了严谨的论证。

《经济与法》的明确定位是“规则传播”——传播法律规则及其立法精神,而且要“用案例说话,推进中国市场经济规范进程”,“解答百姓生活中的法律困惑,降低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本小节中,引用而未注明出处的资料,均来源于该栏目组,不再一一标注。乍一听,这是很不讨巧的。

这一定位的确立,恐怕是多方合力的产物:栏目由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和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创办,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法院的诉求——普法、案结事了/息讼宁人,也要代表主流媒体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能——教育、服务、信息传播(稳定既有秩序、整合社会人群);另一方面,央视一套当时已经培育出一个知名的法制栏目《今日说法》(走的是道德批评路线),二套继之而起设置同类型栏目之时,自然要遵循“差异化生存”的法则。

目前来说,看电视主要不是为了求知实际上,当前的收视环境已经变成了“兴趣第一”——只有让观众觉得有意思他才会看你的节目,才会接受你的“规则传播”,也就是说“有意思然后有意义”、“好看才能有用”。很难想象,多数观众乐意花费半个小时,从电视节目中了解一个法理,因为别的渠道可能更权威、更便捷,比如看书、上网。传递知识也不是影像媒体的长项。但是,这个节目试图以“传达和解析规则”为目的来普法。——可以说,以“规则传播”为定位是《经济与法》的“先天不足”。

相对应地,“用案例说话”——“诉后传播”——的选题要求又是它的“后天劣势”。早期的选题,几乎都是已经审结的“死案”,也是各级司法机关认可、推荐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也许具有法律上的典型意义,具有较高的普法价值,但是,它们不仅是过去时的、静态的,而且往往缺乏招徕观众的“争议点”。

所以,这档节目的传播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好像是“带着镣铐跳舞”:“规则传播”和“诉后传播”,决定了它既不是舆论监督也不是新闻报道,节目的时效性、介入性大打折扣。试想,立足于“死案”来“传播规则”,难免会“把死案做死”——这副镣铐沉重至极。另外,播出时段也是个问题,频道把它安排到了令人羡慕的黄金时段——晚上八点半。2005年3月以来,《经济与法》栏目在央视二套的首播时间几次微调为:每周一至周五的20∶25-20∶55或者20∶28-20∶58。这是栏目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身处于黄金时段,社教类的专栏得跟强势的电视剧争夺观众,而我们大多数的观众经过长期培养,已经是“电视剧爱好者”。

开播几年来,《经济与法》赢得一个口碑:专业而权威因为“权威、专业、公正”,《经济与法》曾经被央视评为优秀栏目,被《新周刊》评为中国“最佳法制及社会节目”。节目品牌初步形成,栏目文化逐渐完善。但是,收视率最多只能说差强人意。众所周知,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来说,“到达”是第一位的,节目做得再深刻、再有意义,如果不被广泛接受,还是“无用”,影响力或者社会效益无从谈起。于是,栏目组不能不着重考虑:通过改版,解决收视率低迷的难题。

调研分析后,栏目组认识到提升收视率的突破口在于吸引本时段的游离观众,希望他们换台换到《经济与法》之时,立即被拦截下来,起初可能逗留一分钟、两分钟,然后延长到五分钟、十分钟……用半年、一年的时间,把他们最终培养成为忠实观众。而这部分观众的一般特征是:既习惯于电视剧形态,又不完全满足于在播的剧集。那么,应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节目呢?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提升节目的拦截能力、实现有效的传播呢?

依据栏目的定位和功能、参照竞争对手和新的收视环境,栏目组做出了改版:定位不变、题材不变、演播室加专题片的基本形态不变,改变叙述方式,将解析案子变成“讲故事”,走电视剧(编剧)路线,把“庭辩式”叙事变为故事态叙事。无疑,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讲故事”就是用悬念来串联起奇特的事实,这种“解扣子、说故事”的方式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欣赏习惯。对《经济与法》栏目来说,法制节目天然的优势就是故事性很强,而且富含戏剧冲突(这一长处以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涉案真实电视剧”的悬念结构和命运感显然非常适宜于大众传播。

目标明确,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去经营看点——“讲故事”。

这样操作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部分节目可能异化为“涉案电视剧”,社教功能被娱乐功能驱逐。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讲故事”不是根本的目的,它永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将形式和内容本末倒置。但是,如果缺少一套完善的制度支撑的话,买椟还珠式的投机取巧就在所难免。事实上,类似的选择和博弈,在《经济与法》并不罕见。

2.如何“批量生产故事”?

2005年3月,栏目开播两年后,经过大幅度改造的《经济与法》转向“讲故事”路线。“讲故事”的创作方式个人色彩浓厚,对编导的要求较高。如何集体培训讲故事高手,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避免节目质量的参差不齐?栏目组在节目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保障节目从“举案说法”顺利转型为“讲故事”。

因为栏目运作的硬性要求——播出量大、制作周期短、经费限制、整体风格的一致性等等,栏目管理仿佛机械化工业整合手工业,编导手工业(原创性)式的个体劳动正在逐步纳入工业化(流程式)大生产的体系中。

通常来说,存在于当今工业化时代的电视栏目,应当采用流水线方式来保证节目供应和质量稳定。不过,“人类每前进一步的同时,也在后退一步”(恩格斯语),一旦作品的主要创作者——编导——沦落为机器般的流水线工人时,创造力被阉割,而把关人(例如制片人)仿佛大权在握的监工,节目“生产”将会丑化为怎样的一副图景呢?

显然,笔者并不认为《经济与法》的栏目运作尽善尽美,因为,“流水线制造模式”本质上有违“创作”的真意,只是一种文化工业生产方式;何况,这种方式一家独大、几乎消灭了其他的创作形态而独领风骚。

本书试图站在“官方”的立场,通过描述它“转型讲故事,赢得收视率”的实践历程,透析一档法制节目“娱乐观众、吸引收视”的切实努力和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探察它的目的、动机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

《经济与法》有一套工作规范,明确标示出四大关键环节的评价标准,指导编导们“讲故事”。

其一,源头控制:选题评估——“好选题意味着节目成功了一半”。什么样的选题可能做出来好节目,对照“评估标准”,栏目组的每一个人都要清清楚楚。为了确保选题充裕而且优良,《经济与法》专门成立了选题组。选题员通过各种渠道为编导收集选题,因为评价标准明晰,他们挑选选题的时候自然心中有数。

栏目组力求在“硬”(法理价值)和“软”(故事容量、电视表现)之间寻求平衡点。作为日播节目,从历年的播出情况看,《经济与法》总体上好像倾向于“软着陆”。

其二,保障起点:明确采访提纲的要求。提纲是节目质量的起点,相信各大栏目都会要求编导在出发之前做一个“派出提纲”。关键是:提纲怎么做,完善到什么程度?《经济与法》的采访提纲主要包含六项要素,从中可以看出先期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看出编导对选题的把握和设计程度。

显然,“悬念点”、“结构设计”和“主题立意”、“法律点”被同等看待。事实上,主题立意和法律点也以“贴近、实用”为重要前提。另外,在“采访对象”和“重点素材”的选择上,明确要求适宜于“电视表现”,追求视听效果。——总而言之,可视性、观赏性举足轻重,“形式”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色于“内容”。

其三,集体编剧:“内部创作故事会”。针对“编剧难”这个硬骨头,调整生产流程、增加了两个环节:编导在做完预采访之后、拍摄之前,以及拍摄之后、写稿之前,分别召开小型的策划会,主要邀请本组的其他编导、摄像参加。

“故事会”,使个体创作转变为集体创作,好像小范围的“点映”。首先,本期节目的编导把掌握的所有信息摆出来,把关键的情节点和兴趣点做成“质点”,请同事们用普通观众的眼光评判“故事”的高下优劣。然后,大家运用自己的智慧、经验与技巧,针对目标素材和实际变化,为“剧本”的进一步完善出谋划策,例如情节的取舍、故事的结构设计等等。运用集体智慧、通过两轮“故事会”的形式寻找最佳的讲述方案,就是为了把故事编排得曲折生动、跌宕生姿,让观众一看上瘾,欲罢不能。

其四,注重反馈,总结提高。节目播出后,编导立即收集反馈信息,了解主审法官、当事人、专家的评价;同时,对照收视曲线图显示的情况——观众增减与人员构成、曲线波动,分析采编的得失。

如果说,前者关注的主要是“专业、权威、客观、公正”,那么,后者就是反省有没有“让观众满意”,满足他们听故事的需求——娱乐性需求。要求大批量生产的电视节目“既叫好又叫座”诚非易事,何况法理、规则冷冰冰、硬邦邦。如果“二者不可得兼”,编导将会如何取舍呢?很简单,收视率主导。因为高收视率意味着能够直接兑现的名利双收。由此可见收视率的重要性,可见“媚俗”之不得不然。

3.“讲故事”创造收视率奇迹

转型“讲故事”以后,《经济与法》着眼于普通人的多重身份——可能既是户主、企事业单位员工,又是消费者——讲述一个又一个具有普法意义的生活故事。因为视角和形态发生了变化,节目的其他要素也随之改变:

结构思维:逻辑结构→悬念结构;

主持人的风格与功能:串联主持→讲述者、评论者、素材调度者;

首要的目的和诉求:专业深刻→好看;

素材方向:趋向于“人性、情感、情势”。

改版后的收视率效果如何?堪称立竿见影,第一周蹿升60%,随即连创新高,平均翻了一倍多。作为一个社教类的专栏,平均收视率稳居频道前三名,超过许多娱乐、益智类节目,的确不容易。

改版使节目的拦截能力大大增强,而且,原先喜爱法律问题的“核心观众”并没有流失。而且,在观众的构成上,游离观众的加入使观众群的分布更加均匀——说明节目更加大众化了。

二、好好“讲故事”,坚持“绿色收视率”

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实现阖家共赏、雅俗共赏,媒体的内容必然同质化,进而迎合并且利用(那些最不挑剔的)公众的当下趣味,围绕既有的价值观念转圈子;形式方面,极力磨去棱角,摒弃一切具有分化力、排斥性的表达方式。对于“唯收视率论英雄”的中国电视媒体来说,布尔迪厄的这段话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收视率是基础,没有收视率谈不上“绿色”;绿色是导向,假如导向错误,伟大的努力与崇高的目标可能相互背离。

2006年,“绿色收视率”的概念出炉,时任央视台长的赵化勇解释为:“努力提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保国家主流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有效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同时,又要杜绝媚俗和迎合,坚守品位,抵制低俗,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增长,增强中央电视台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价值。”

有论者认为,“绿色收视率”的具体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它是“绿色(对心灵无污染)节目”的收视率,而非渲染暴力的“黑色收视率”、渲染色情的“黄色收视率”、渲染阴暗心理的“灰色收视率”;其次,应该含有“绿色数据”这层含义,主要指数据必须具备准确性、可信性和可接受性;最后,绿色收视率还是一种正确看待和使用收视率的立场和方法。“唯收视率马首是瞻”,从态度上看是不端正的,从数据使用上讲是非理性的。然而,目前业界对于收视率的“过度使用”,已经被收视率的统计者形容为“不能承受之重”(王兰柱语)。

如前所述,电视通常是一种“娱乐媒体”。人性好逸恶劳,尤其在私密的、懒散的、没有监督、没有压力的时间和空间里。例如看电视的时候。“绿色”环保、健康,往往折射出人性之真善美。但是,传播、接受“绿色”是劳神费力的,不会像“黑色、黄色、灰色”那样让人轻松愉快。同样,要求一个娱乐媒体用“绿色”(例如规则传播)吸引眼球,确实勉为其难。更加实际的,作为市场竞争中的独立经济单元,收视率自然成了电视台的“开门第一件大事”。媒介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抢夺收视率需要出奇制胜甚至不择手段,然而,“绿色”却意味着有所不为。

具体来说,一档“讲故事”的法制栏目要“吸引眼球”、赢得较高的收视率,应该不会太难,何况《经济与法》位于央视二套的晚间黄金时段。问题是:用什么颜色来吸引?包括“黑色、黄色、灰色”吗?或者说,发掘案例特有的刺激性元素:暴力、色情或者人性的阴暗面?笔者以为,《经济与法》的可贵之处,主要还不在于收视率上超越其他栏目,而在于它的坚持:坚持“绿色”、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那么,“戴着镣铐跳舞”的《经济与法》,怎么可能“几次创造收视率奇迹”呢?大概要归功于栏目组在采编、制作过程中的“平衡能力”。

同类推荐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全书分为爱心花圃、草根教育、等待花开、守望麦田、烛光摇曳、我思我在六辑。
  •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本书内容包括: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热门推荐
  • 火炼天穹

    火炼天穹

    绝域圣王齐天飞重生在先天火炼之躯的少年身上,凭借先天之火与玲珑玉塔,以前世无尽的修行知识与经验,一步步踏上武道巅峰。前世的遗憾,今生来弥补。前世的奸邪,今生来斩杀。前世的污浊,今生来洗涤。武之一道,为苍生谋福祉,为万民除奸佞,为天地正乾坤!
  • 爱情穿越时

    爱情穿越时

    自由职业者安易与当今的一位演员明星楚风长的十分相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安易邂逅了夏宁。在夏宁与楚风的婚礼现场,安易穿越回到了与夏宁初识时。穿越后,事情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安易为什么会对夏宁钟情?夏宁又再么看待这个与她未婚夫长的一样的安易?有女警,有记者,有明星,有富豪,有黑道,有恶人,有朋友兄弟,有初恋女友。柳氏门徒为您献上倾力之作《爱情穿越时》,敬请阅读。
  • 倾世烟华

    倾世烟华

    梦魇中,似真似幻的故事;梦醒时,却不得不轮回凡间。她坠入了二十六世纪,成为了风靡天下的杀手团“殇颜”尊主(煞),当世谁不知轻烟神医的医术是仙的存在,可又有谁知道一个能和阎王抢人,一个能向阎王送人,她们竟是同一个人。九星勾勒成花,回到故地,却轮回在一个女孩身上,毒素、封印,在她身上演绎着,废物?傻瓜?怪物?丑女?我有流花紫瞳又怎?,我一击中眉心魂飞魄散你待如何?我腹黑狡猾胜妖孽服不?我倾世绝颜有何人能比?一朝认亲,结果证明她就是---修罗宫的少宫主。我肩膀上的紫曼蝶不是你等能诋毁的。传言紫曼蝶现,流花紫瞳随,天下大变!满头银发,指尖一朵曼珠沙华如流光般印在敌人的眉间,一刹那,消逝!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犯错的特工

    犯错的特工

    夏国豪在国外一流的军事学院培训,汤晓薇也在同一个城市留学。那晚由于不同原因喝多了酒,两人无意之中结识犯错。五年内两人渺无音讯。五年后由于夏国豪身体原因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而汤晓薇也在同一个城市可她已经是五岁孩子的妈妈了!夏国豪茫然不知世上有他们母子两的存在。后来经过惊险的各种谍战情仇,爱恨交加等....。
  • 守护地月恋天上掉下一个帅老公

    守护地月恋天上掉下一个帅老公

    开啊,开啊,我开啊!我又来开文啊!尽管这段时间我很受刺激,贴吧里人才济济,相对比之下,我的文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只是,我真的很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各种创造,所以尽管没有什么信心,还是想继续写!我的流水账也得到大家的好评是我最大的动力。#(献花)
  • 腹黑老公别惹我

    腹黑老公别惹我

    酒醉中她把初吻献给了他,酒醒后她变成了他老婆,她对他说“腹黑老公别惹我”。他却告诉她“我只想守护你一辈子”。
  • lol之幸运召唤师

    lol之幸运召唤师

    陆铭:身为一个主播,死活就是火不起来怎么办?系统:这个简单,虎牙的芜湖神,斗鱼的五五开,熊猫的PDD,全民的小智,各大平台的知名主播你想怎么排到怎么排到。陆铭:身为一个宅男,碰不到心仪的女生怎么办?系统:这个简单,脸蛋比拟范冰冰,身材直逼柳岩,呆萌神似赵丽颖,性格赛过谢娜,各种类型的妹子你想怎么邂逅怎么邂逅。陆铭:身为一个男人,某样东西不够大不够粗怎么办?系统:这个嘛,恕我无能为力。陆铭:不是吧,财不大气不粗这种问题,你都解决不了吗?系统:哦,原来你是想要财大气粗啊……
  • 冰枫战记

    冰枫战记

    枫在一次命运的改变下,成为了zero人。开始了他的奇遇冒险。。。。。。
  •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发生在秦朝末年,为推翻暴秦统治,各路英豪揭竿起义,项羽和刘邦就是其中的两股主要力量。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势力集团,为了争夺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