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700000016

第16章 中西美学视域融合中的海德格尔(4)

其次,疏明之境的抵达意味着人与在世之界达成同一关系,在世之界为人所认知、把握。在疏明之境中在世之界得到展开,而此在则有所领会。此在,在此存在(being there),意味着有一个通过人展开的场所与情景。世界先是作用于人的五种感觉:视、听、触、味、嗅,在疏明之境中世界还作用于人的心灵,“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心灵通过语言系统对感官接受的信息进行提取、体验、领会、感悟、归纳、判断、推理等,从而得出结论,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先有感觉,后有心灵反应,语言系统在其中充当了媒介。

所以,通过“无言之言”和人类的语言系统,也就是广义上的语言,道由此与人进行对话。语言成为存在与思之间的桥梁。

在人类与道的对话中,实际上是直接运用形象进行的,因为人类与世界接触的直接通道是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而感觉直接接触到的是形象,形象展现了世界。后来才逐渐产生形象化的符号,远古人类直接运用形象化符号展现世界,往往能详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灵反应,因为信号中能指与所指的一一对应,不易产生歧义,存在反而容易得到准确的呈现。

此后,形象化符号逐渐被简化,而逐渐向物符、形符、音符、影像转化,抽象化符号逐渐产生,思维以符号为媒介直接进行,语言才经过长时期发展逐渐兴盛。通过观察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创造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脉络。所以,后来的语言符号是抽象化的产物,越来越适于交流,适合于高难的逻辑思维。但是这些抽象的语言符号是从形象符号中进化而来的,能指从形式上看来,虽然已不具有形象性,但能指总与所指相连,抽象的能指总是指向形象的所指,指向一定生活场景,指向人类生动活泼的生存状况。这其中转化过程需要人类能动地解读,把抽象的符号“转译”为形象生动的生存状况展现。维特根思坦有言:“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

于是,语言就成为人类言语主体和言语客体之间的媒介而产生,语言产品承载了言语主体要表达的信息。人类交流从此不再像原始社会那样,言语主体与言语客体必须见面。这就使人类的思想情感超越了时空距离,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人可以交流,在不同时代的人也可以交流,个人之间可以交流,个人与人群之间也可以交流,人群与人群之间也可以交流。语言这一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由此承载了人类文化。“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发现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展现,展现此在和世界的本真存在。而每个人所处的在世之界都不一样,所经历的生活体验都不一样,所以由之而来的疏明之境、真理之境都不一样。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语言之中,产生视界融合,经过理解与解读,以语言为中介完成人类世界文化的共通。

语言的本质是道说,道实际上存在于此在(人最深刻的本质其实也是存在)、世界之中的存在者和世界之中,道说是把这种规律性的本质表述出来,前面讲过,在世之界通过人的感官,心灵传递经验,从而人类心灵感受到它,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符号表达这种感受,通过记忆、判断、推理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这样就间接地展示了世界与世界之中的存在者,直接展示了此在。由此,感性之光与理性之光照亮了疏明之境与真理之境。

所以,最后我们可以从以上所说中归纳出语言的序列:真理←→本真的语言(道说)←→此在的语言(人化的语言)←→语言产品(物化的语言)。本真的语言是道说,它是本质的语言,前面已经详细论述。此在的语言是已经人化的语言,是人的语言思维、语言活动、语言符号、语言系统、语言活动等,是人对本真语言的阐释与读解。语言产品是已经物化的语言,是人的语言活动的产品,以物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三种语言都属于广义的语言。它们的共同之处是能够传递信息。本真的语言把宇宙大化运行规律与状况的“原始召唤”传递给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人化的语言把诗人观照本真存在获得的信息在人类之中传递,人类的审美活动就是传递这种信息的活动;物化的语言是人化的语言的凝固,是符号化的过程,人类把自己的“言语”用物质材料记载下来,使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类都能通过精神的还原,获得人类记载的信息。而且,道说←→人语←→符号的过程是可逆的,人类在庞杂的文化系统中往往远离现实的生存场景,接触的主要是符号文本,通过理解阐释,人类把抽象的符号文本转化为自己想象的存在,转化为人语。然后人语在实践中逐渐进入本真存在之中,获得道说的语言,道说在“既澄明着又遮蔽着之际开放亦即端呈出我们所谓的世界”。

第三节审美四维空间:以海德格尔语言

美学核心思想为支点每一个人的存在,即生存,一定是处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按照海德格尔的意思,他是处于在世之界。在现实世界中生存,“烦”是其生存方式,精神上有“畏”之类情绪体验。这在世之界有空间、时间两方面的本质性因素。空间上可以说有地理上的空间位置、民族性、地域性、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等,人只有了解自己这些空间上的位置才会有准确的精神定位。时间上可以说有现实时间上的位置、精神上的历史位置等,人的精神定位一定要有准确的时间定位。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使人准确地了解自己。人,有一个主要的问题:你在哪里?它也应是“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重要方面,个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是个人思想行为的基础。

疏明之境则是此在于现实中所构筑的精神时空,由于此在于现实中时间、空间的定位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视域,使自己对世界形成不同的看法、观点,从而由此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实时空的精神时空。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构筑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疏明之境。疏明之境的时、空两方面构成都来源于现实时空,是对现实时空的反映,虽然两者会有种种不自知的错误和滑移。每个人都生存于一定的现实时空之中,一定的在世之界,更主要的是,每个人都生存在一定的自己构筑的精神时空之中,即疏明之境。

真理之境是展现本真存在的境界,它是一定社会群体意向性构筑的理想之境。来源于在世之界和疏明之境。海氏的真理之境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唯心论色彩,他总认为人在世意味着沉沦,不是本真的存在。他认为在在世之界、疏明之境以外有一个神圣、奇妙的本真之境。它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境界。但究其实却只是一个意向性的产物,具有许多乌托邦色彩。就像人们总以为万能的上帝存在一样,其实世上并无上帝。所谓真理之境并不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其实它是人们主观构造的精神时空。

真理之境是去蔽之境,是人的感性与理性之光照亮的场域。它的构筑需要一定的形象和场所,这就需要一个空间容纳此一境界。人的意向性产物——意象来源于现实中的事物,意象存在亦需要空间。这一空间性是真理之境的基本属性之一,它的另一基本属性是时间性。

在《存在与时间》中,“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东西:“时间”被称为存在之真理的第一个名字,而这个真理乃是存在的呈现,因此也是存在本身……

当本真存在出场时,有一个“现在时式的绵延——在进行着”,时间是本真存在必不可少的,因为海氏之存在的思想本就强调一个动态的过程,这远比静态的空间重要,它牵涉到海氏存在的核心观念的确立。可以说,正是由于对存在的时间性的强调方导致基础本体论的产生,哲学的转折发生。这样,真理之境无疑也具有两个维度:空间与时间。只是海氏的思想重心落在时间之上。真理之境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对象化的精神时空。当存在者处于去蔽之境时,本真存在趋于澄明。

这种澄明之光在作品中闪耀,它就是美。美是无蔽真理的一种呈现方式。

真理之境的光辉就是美,这是海氏对美的理解。这种光辉作用于人,会引起人的心灵的审美体验,人就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美的存在。美成为笼罩在真理之境中的“光辉”,我们可以感觉到它。如果把存在比作佛像的话,那么,美就是佛像辐射的光芒。在这里,海氏终于提到了美,给了美一个定义。但其实也只是简单的几句。美在他的哲学中并不是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存在,美成为存在的附属品。

海氏的真理之境指的是宇宙间天地之道的呈现空间。科学是臻于真理之境的方式。比如说,中世纪地心说占统治地位时,人们就处于地心说主导的疏明之境中,而等到日心说盛行时,人们才明白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从而进入真理之境中,此时宇宙才进入去蔽之境,“真相”被揭露,真理进入去蔽状态。而艺术则与科学的方式不一,不是用判断的方式而是运用语言从而使人臻于真理之境。它的方式主要是以构筑审美空间的方式进行,尽管所用的语言媒介不同。文学运用符号;绘画运用色彩、光线;音乐运用音符;雕塑运用物质材料;建筑运用钢铁、石材、木材;影视运用音像;等等。

在艺术作品生成过程中,艺术家固然会运用语言材料塑造一定的物质形象,更主要的是,在这一生成的过程中必然要在大脑精神时空中构筑一个审美空间。主体投入地浸润客体的存在,深入地把握其本真存在,这一过程也就是海氏所谓的在场与退场的过程。只有此在展现“世内存在者”的本真存在,抵达去蔽之境,才会在思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材料,在意象思维过程中逐渐地物化这一真理之境。艺术与其说是在表达主体的思想感情,还不如说是在表现其所“安居”的疏明之境及其所观照到的真理之境,也就是他的整个的内心世界。此在就是这样照亮在世之界,反映其他存在的。

由上可知,在世之界、疏明之境、真理之境均为一时空体所容纳,在世之界是现实时空,是人的精神时空产生的基础。疏明之境是人建立的精神时空,是人对现实时空的反映。当人真实地反映了世界时,此时人便进入真理之境,同时也进入了审美境界之中。由于现实时空在构造审美境界中的基础作用,我们有必要对现实的时间、空间进行集中考察。

在现实世界中,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四者是紧密不可分的。海氏关于存在的思想也证明了,任何存在都是离不开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一切物质皆有运动,一切运动皆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物质在这里实际上指的就是存在者,而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融合整体即是海氏所谓的存在。也就是说,任何存在者必然有存在,任何存在必然要有存在者。而时空是一切物质运动过程的存在形式,是一切物质内容的外部体现。作为物质,必然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自身必然具有一定的空间属性、空间结构。而物质的运动过程必然会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度量,运动物性可以用时间进行表征。

现实世界之中的时空固然是一体的,然而,由于科学分析的需要,往往分别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剖析判断。现实中时间是单向的,“没有人可以走进同一条河流”说的就是时间的单向流动性,任何事物都会在时间维度上由过去向将来流逝,这无法避免。现实世界是无法从将来回到过去。尽管爱因斯坦生前曾致力于研究四维空间,努力寻找速度越过光速的物质微粒,这样就可以依靠它从现在返回过去,但至今为止,科学家尚未找到速度超过光速的实物。

现实时间的另一特性是匀速性,时间的计量单位秒、分、小时、日、月、年对人类、对世上万物都是等值的,没有地域上的不同,也没有种族的不同。这一特点形成世界有一个共同的时间观念基础。

现实空间则具有长、宽、高三维,具有广延性和伸张性。现实中的事与物一定会占有一定空间,没有离开空间的事与物。物体占有空间为人耳熟能详,而事件同样也占有空间。事件往往发生在一定的行为主体之间,行为主体活动在一定的空间中,因此,事件也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内。空间的社会属性、民族性、地域性会对事件本身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而且,由于现实时间与现实空间的不可分离性,时间与空间往往是统一的,这一点在科学分析中往往为人忽略,时空一体是现实时空的基本属性,这也是一种格式塔特质,由时间与空间两个部分组合会产生新的属于整体的属性。我们研究对象时,应该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进行研究,也就是在海氏所说的存在之中进行研究,不割裂事物的时空体,不片面地、静止地研究事物,这样方可以展现事物的本真存在。

同类推荐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热门推荐
  • tfboys许我十年伴我一生

    tfboys许我十年伴我一生

    年少轻狂的我只为你一人证明胜者为王。待我凯旋,伴我别走。他们说错过是最美的遇见,但我怕错过了你就不会再见。你可知我初心不变只为守候那个青梅竹马的你。
  • 失去信任的婚姻

    失去信任的婚姻

    当人们的婚姻充满背叛与欺骗。我们还如何相信婚姻是爱情的终点。想尽办法维护的婚姻却在不断变质。欺骗,背叛,当婚姻没有了感情的基础,我们还剩下了什么?
  •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杂曲歌辞 火凤辞

    杂曲歌辞 火凤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军妓

    军妓

    本书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长篇小说,其主要描述日军在侵华战争时期,为满足官兵的兽欲,对中日两国妇女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反映了妇女们的斗争英雄壮举。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对对碰:只想宠爱你

    对对碰:只想宠爱你

    在外修行的好姐妹凯旋回归,自己的好友早已心属自己的哥哥,两情相悦,而自己的真命天子终究在何处?殊不知,早已在她身边。
  • K之红的王女

    K之红的王女

    K的第二季圆满完结,此文只为纪念那逝去的王!——NoBlood!NoBone!NoAsh!
  • 德隅斋画品

    德隅斋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次元入侵

    异次元入侵

    平行世界入侵地球,黑暗年代降临,繁华都市中出现了原始的莽荒森林,摩天大楼被不知名的藤蔓覆盖,公路生长出荒草,恐怖巨兽横行在无人的路面上。在这黑暗混乱的大时代里,得到恶魔领主力量的罗城也在寻找着一片净土。*****罗城变身后形态:身高俞过两丈,通体漆黑如墨,下半身为兽形,四足下燃烧着幽蓝的火焰,前肢为爪锋利无比,后肢为蹄强健有力。而上半身则为人形,乌亮的鳞甲如同鳞衣一样覆盖着他的身躯,双臂孔武有力,赤眸如火,一头墨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