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1600000020

第20章 剪辑类节目的艺术特征(7)

6.解说要和原影片风格吻合

既然解说是整个电影录音剪辑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强调解说要和原影片的风格相吻合、相统一,就是理所当然的。要做到风格统一,首先要把原影片的风格把握准确。影片是正剧,解说语言就不宜诙谐;是喜剧影片,解说的语言就要风趣。

即使是喜剧,也要看是近乎“闹剧”的,还是偏于幽默的?是喜中带着痛苦的、眼泪的,还是轻松逗人的?是“会心的微笑”,还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笑?是讽刺的,还是歌颂的?这些都要细心揣摩。编辑在把握影片风格上如果稍有疏忽,就会使听众感到风格上的不协调。再者,中外影片的录音剪辑,解说的语言风格显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原影片的风格把握准确、细致,才能使解说在风格上和原影片达到一致。

五、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和结尾

前面已经讲过,电影本身的结构,并不完全就是电影录音剪辑的结构,所以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和结尾在方法上也就与电影不尽相同。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结尾的处理要立足于广播,从“听”的效果来考虑。

(一)开头

最直截了当的开头方式是以解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引出故事。前苏联故事片《乡村女教师》的录音剪辑就是这样开头的:

【解说】(音乐——混播)乡村女教师的故事,开始于彼得堡,那时候正是地主和资产阶级掌权的沙皇时代。(音乐——混播)这是一个春天的黄昏,大学生谢尔盖和妹妹玛莎穿过马路正朝沙皇中学走去。玛莎和她的同学们中学毕业了,今天学校里正在开庆祝会。

这个开头朴实而简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很清楚。电影本身的开头能吸引人,再混入这样直截了当的解说作为录音剪辑的开头,更能抓住听众。

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几种有特色的开头方法:

1.关于设悬念的开头

设悬念作为电影录音剪辑的开头,常常是把原影片不同寻常的结局先告诉听众,然后再回述这个不同寻常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或是开头先出现一段出人意料的事件,再顺着这个事件展开故事的前因后果。这个“不同寻常的结局”和“出人意料的事件”,对听众来说都是一个“谜”,一个有待解开的“谜”,于是,他们会带着这个悬念听下去。正如前面我们所说过的,电影《仅次于上帝的人》的结局是荷兰籍船长自愿炸毁自己的船,以营救船上的150条人命。录音剪辑则把这个令人不解的结局当做了开头,这就为听众制造了一个悬念,更富有吸引力。

日本电影《追捕》的录音剪辑开头又是另外的处理方法:

女人:(喊叫)就是他!他就是强盗,快,快把他抓起来!

警察:你跟我到派出所去!

杜丘:你弄错了吧,你认错人了。

女人:我认错人了?你抢了我取出来的20万块钱,拿了我的钻戒还不算,你还侮辱了我,你这畜生,我认错了人,亏你说得出口。

警察:姓名、住址?

杜丘:在这儿不说。

警察:为什么?

杜丘:去警察署,我要见矢村警长。

【解说】事情发生在日本首都东京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正在路边打电话的中年人,由于那个尖声喊叫的妇女的控告,被警察扣住,带到了新宿警察署。中年人要求见的矢村警长,也特地赶来了,矢村警长却不像到这里来叙旧的。

显然,这个开头也是设悬念式的。它对电影中的某些声音素材进行了重新组合。

设悬念的开头方法,不一定只限于惊险影片。电影录音剪辑《海霞》的开头也是设悬念式的:

(浪涛声)

【解说】我从小是在苦水里泡大的。虽说我是独生女,可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在鱼霸的压榨下,就容不得我这样的贫苦渔家孩子活下去。(浪涛翻滚)我,一来到人世间,阿爸、阿妈因为养不活我,含苦吞泪,由阿爸把我抱到海边放在一只木盆里,准备让海水冲走,(海浪声)阿爸迈着沉重的脚步朝岸上的船坞走去。他一步一回头,看着被海浪卷走的亲生孩子难过得心都要碎了。但是,(海浪声)最悲伤的是阿妈了,她心如刀割,饱含泪水,加上产后的虚弱,现在是神情木然地躺在破旧的船坞里,等待阿爸回来。

李大伯:老李,怎么了?我给你贺喜来了。

阿爸:养不活呀(远处传来婴儿哭声)。

【解说】李大伯听到哭声,回头一看,只见海里一只快要被浪涛淹没的木盆,(音乐起)他全明白了,他扔掉了手里的挂面和酒,奔向海滩,跳进浪里,奋不顾身地抢救我。(哭声)他和我阿爸,本来就是心连心的穷渔工,现在他们更成了生死之交了。(音乐——)李大伯把我从海上抱回来的时候,天边露出一片朝霞,大伯就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海霞(音乐——)。

这是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这个人物小时候的命运,使听众产生了这样的关心和疑问:这样苦命的孩子,是怎样活下来、成长起来的呢?

2.先介绍主要人物

在没展开故事情节之前,先请听众熟悉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以这种方式开头有两方面的优势:第一,听众对主要人物印象深刻;第二,在影片人物比较多的情况下,录音剪辑以介绍主要人物开头,人物之间的关系容易理清楚,为后面展开多线交织的故事情节做好铺垫。

还未展开故事先介绍人物,是不是和通常所讲的录音剪辑应“入戏”快的要求相矛盾呢?不是的。介绍主要人物也是一种“入戏”的方法,从表面看没有展开故事情节,但由于把人物介绍得不一般化,使听众从这些人物身上预感到将会发生一个有趣的感人故事。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好方法。电影录音剪辑《李双双》就是这样开头的:

【解说】(音乐——混播)说起李双双,在人民公社和大跃进以前,村里很少有人知道她叫这个名字。街坊邻居老一辈人提起她,都管她叫“喜旺家”,要不就是“喜旺媳妇”。年轻人只管叫她“喜旺嫂子”。至于李双双的丈夫孙喜旺,从他嘴里就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称呼了,开口“俺那屋里人”,闭口“俺做饭的”,叫好听一点,“俺小兰她妈”。这两口子脾气不一样,平日里吵架拌嘴当然少不了,可要是当着喜旺夸一下她的媳妇,喝,那你就听吧!

电影画面无法表现这段解说。这是编辑创造性地运用了李准原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开头。这样的开头会引起听众对李双双、孙喜旺的兴趣。解说虽说是介绍人物,但字里行间包含着戏剧性的因素,听众隐约感觉到,在这两个脾气不一样的夫妻之间会有一场好戏。通过这个开头,又把故事的主人公及其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性格等等都做了概括的同时也是生动形象的介绍。

对于主人公比较多的影片,尤其适合这种开头方法。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塑造的是群像。在这群青年男女中,有农民,有学生,有复转军人,他们个个都有鲜明的性格,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这部电影的录音剪辑一开头便向听众介绍这群年轻的主人公:

【解说】(音乐——混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不年轻了,那还是1958年大跃进时候的事呢。当年是吃水比油贵,旱得直冒烟的山沟沟,自打这伙年轻人带头引来山泉水搞起水力发电,新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把个荒山沟也装扮得花枝招展。白天,山野处处满目青翠;晚上,家家户户一片光明。真是人杰地才灵。可事情要从头说起,(音乐)这些当年的年轻人可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一块的。就说这个初中毕业回乡的李克明吧,那时候李克明是人回心在外。

小翠:上哪儿去呀?

李克明:小翠,进城去。

小翠:庄稼活这么忙,进城干什么去?

李克明:有件要紧的事,刘会计他老婆的哥哥回来了,我想托他在太原给我找点事。

小翠:你老是求爹爹拜姐姐到处找工作,在村里劳动还不是一样吗?

李克明:小翠,我要找着工作,我一定在城里也给你找个工作。

小翠:我才不去呢!(水声)看你忙得连脸也顾不上洗了。

李克明:不是顾不上,是水盆干了。这要是在大城市的话,龙头一拧,自来水就哗哗直流,看咱们这个倒霉的地方,担点水能把人的腿跑断。

【解说】刚从部队回来的高占武和从来没离开过这个山沟沟的曹茂林这两个人可总是想到一块。

曹茂林: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得把龙泉口的水引到村里来。

高占武:这离龙泉口有多远?

曹茂林:15里地。

高占武:不管它,吃完饭咱们去测量测量好不好?

【解说】这一去一回二三十里路,对年轻人来说也算不了啥。高占武和曹茂林从龙泉口测量刚回来,(歌声从远至近)由远而近的歌声也进村来了,(歌声)歌声动人,动人的不单是歌声(歌声——)。

高占武:哪村的?

曹茂林:咱们村的吧,我家隔壁孙大妈的士儿。

高占武:噢,孔淑珍哪。我参军的时候她还是个黄毛丫头呢。

曹茂林:人家每年暑假都回村参加劳动,今年可能又来劳动来了。

【解说】唱歌的姑娘孔淑珍,虽说也是初中生,她跟李克明可不一样。也不知怎么的,一看到孔淑珍,李克明的眼睛也顾不上看别的了。

李克明:淑珍,祝贺你中学毕业了。

孔淑珍:应当祝贺你,你比我早毕业一年,早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李克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待在村里了,哎,你不在城里找工作吗?

孔淑珍:不。哎,老社长呢?

李克明:噢,在屋里。

孔淑珍:我找他去。

李克明:哎。

【解说】屋里正在研究劈山引水的问题,老社长对高占武和曹茂林的建议并不很热心。

通过解说和录音素材的巧妙结合,人物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都被“拉”到了听众的耳边,给人们留下深刻、亲切的印象。

故事片《大浪淘沙》塑造了四个男青年形象。在大革命洪流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四个青年人当然也摆脱不了人生舞台的考验。影片中有这四个人在一条小船上结拜为兄弟、互通姓名的情节,这部电影的录音剪辑就非常恰当地运用了这段戏作为开头。编辑又揣摸出听众的收听心理,用解说对四位主人公的外表、爱好、脾气做了进一步介绍。这样,声音素材和解说配合起来,既有趣味,又使听众加深了印象:

(音乐——歌声混播)

【解说】这个故事把我们带回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年月里。1925年正是大革命的时期,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军阀、地主仍在交相盘剥、残害中国人民。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群众运动也在蓬勃兴起,滚滚的革命浪潮激荡着祖国大地。

(歌声完)现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沉浮在这个浪潮里的四个年轻人。

还是先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

顾达明:顾达明,为了不受坏人欺压,背井离乡寻求光明出路去济南求学。

靳公绶:靳公绶,为了……为了躲避官府的通缉逃出家乡。

于宏魁:于宏魁,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逃出封建家庭,幸亏各位救我上船,兄弟非常感激。

杨如宽:杨如宽,为了美好的未来,决意离开黑暗的家乡,随老大哥去济南念书。

顾达明:中华民国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我等四人冲出黑暗的牢笼,志同道合,在此结拜。今后定要情同手足,生死与共。

【解说】对了,这样说一遍是不容易记得。这四个正在一条小木船上结拜兄弟的青年人,老大叫顾达明,憨厚老实,是个老大哥的样子;老二靳公绶,为了什么事冒犯了官府,要通缉捉拿他,这些慢慢我们就会知道了;老三于宏魁,为了逃婚被撵得走投无路,是靳公绶刚刚把他背上船来的,还摸不透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四杨如宽爱好美术,画得一手好画,就是此刻他也笔不离手,哦,画得还挺有点意思,四只冲出笼的小鸟正飞向自由的天地。(音乐——)可自由的天地在哪?

不难看出,这种开头的方式是有它特殊的艺术效果的。

3.点题

“点题”即点明主题。一般在题材比较重大、主题比较严肃的电影录音剪辑中多用这种开头方法。含义较深刻的影片,先点明主题,可以帮助听众理解故事的思想性、哲理性。当然,解说在点明主题时应采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有时又可以是影片故事思想主题的延伸。所谓“延伸”,即是除点明故事本身的主题外,还包含编辑对这个主题、对这个故事所揭示的社会问题的评价。电影录音剪辑《流浪者》的开头,就有一段耐人寻味而又富有哲理性的解说:

【解说】(《拉兹之歌》的歌声——)对这首《拉兹之歌》的旋律,我们也许已经并不陌生。到处流浪的拉兹,在倾诉人世间的冷漠和孤苦,在愤愤不平地质问,命运为什么对他竟是那样的残酷。是啊,从法庭到监狱,就是这个令人心酸、沉痛的故事的开始和结束。

这段开头的解说,不仅点出主题,而且包含着编辑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针砭。

4.解题

这里所说的“解题”,就是抓住电影题目名称做文章,以作为录音剪辑的开头。

从“解题”入手,也是可以引人入胜的一种开头方法。

【解说】(音乐)泪痕,谁的泪痕?是追悼会上亲人脸上的泪痕,还是偷偷滴在什么上面的泪痕?这里面将会有什么冤情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全县必须有一个得力的领导干部来抓呀!是的,全县急切需要这么一个人,听,他来了。

这里一开始就抓住电影的题目“泪痕”做文章,顺着欣赏者的心理提出一系列的猜想,很自然地把听众引入故事,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内容,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制度的优缺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主你过来

    快穿之男主你过来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天龙狂侠

    天龙狂侠

    少年龙天穿越到了《天龙八部》的世界,看龙天如何在天龙的世界里混的风生水起,结交绝世大侠,大战邪魔外道,在天龙的世界里,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痛苦?是希望?是感动?少年龙天将如何创造自己的传说......
  • 鸿儒

    鸿儒

    其实我并不是一无所有。无字天书虽然一片空白,但是我心里有字,白纸也成为文章。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没有人懂呢?——小黑头
  • 梦境师之灵

    梦境师之灵

    天天期盼有奇妙之旅的主角瑶秋月的前世是梦境师,但今生被一个梦困恼了,便穿越到1000年前…
  • 无限之英雄崛起

    无限之英雄崛起

    “虾米???主神空间什么时候升级改版了????这娃儿是病毒吧???”“靠靠靠,喂,老哥,我手机出问题了,上面弹出一个窗口说什么你想知道生命的意义吗,下面还有两个选项,一个yes一个no,求助,这个怎么弄??”“按yes,我不会骗你的”“真的吗?”“我读书少你别骗我......”“我都点过4次了怎么会骗你呢???相信我,有好东西”“二蛋卧槽你大爷!!!喂!喂!喂!怎么不说话???”卧槽我穿越了??!!怎么手上还多了块表?还有任务?这是怎么回事?!?!
  • 花吞天

    花吞天

    一妖,一人,两世情!一饮,一啄,由天定!这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妖精,与独步天下的霸者相遇相知的经历,是仅属于他们的故事。
  • 万世一花

    万世一花

    一些生活中有感的事情,写成短篇小说,每个短篇内容不关联。
  • 无忧公主

    无忧公主

    本书是新派武侠小说家萧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派武侠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流传一时。对武侠爱好者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书中文字流畅,故事情节能够吸引读者,同时文字中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
  • 郡主你真闲

    郡主你真闲

    一个每天装逼的悠闲郡主,自认为太有名而微服私玩。和亲插一脚,打仗冒个泡···天下之大,美男如云,怎么玩都不够。终于有一天,有人看不过去了,于是,某人被绑回去好好教训···
  • 穿越之魔女萌萌哒

    穿越之魔女萌萌哒

    她,陌紫曦,六岁,是大陆人人皆知的废物,因为不能修练玄力和魔源,受尽白眼。她,陌紫曦,十五岁,二十三世纪的神童,有着堪比电脑的大脑,是地球上人人皆知晓的天才神童。而当她变成了她……只手便能颠覆风云。看你们谁还敢说我是废物!而这样一个大陆魔女、一个纵横在各个大陆的绝美少女。却只会在一个人面前乖巧地像喵咪,那人就是——夜沐晨。一个有这绝对的实力、势力和财力。当然,还有一张既漂亮又妖孽的…脸、和身材……(注:此人甚是神秘,详细资料,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