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0800000059

第59章 成舍我先生年表(1)

(编者注:本表为成舍我先生的一份简略编年史志,主要辑录了成舍我先生从事新闻事业的相关记录,以1949年成氏在大陆地区的新闻活动为主要内容。本年表主要依据成露西、唐志宏《成舍我先生年谱简编》、刘家林《成舍我编年纪略》及相关资料辑录整理)

1898年——1岁,南京。

8月28日,出生于南京下关祖父家中。其时祖父成策达为湘军曾国荃军中一名幕僚文官。

祖父去世后,随父亲成壁迁往安徽。

1901年——3岁,安徽。

父亲成壁至安徽候补,随其举家移居安徽。

1906年(前后)——8岁。

父亲成壁先后担任安徽舒城典史(监狱典狱长)和桐城县练潭巡检,位卑禄薄,成舍我随父亲辗转于舒城、桐城、安庆各地。

1908年——10岁,舒城、安庆。

父亲成壁因舒城典史任内,囚犯越狱事件被县令诬陷,10岁的成舍我与父亲各处奔走求告,呼吁辩白,得当时上海《神州日报》记者方时荪仗义执言,在《神州日报》上详细报道案件实情,成父冤屈得以平反。成舍我经历此事,由是震惊于新闻记者旋乾转坤之威力,遂决心投身于报业。

1909年——11岁,安庆。

考入安庆旅皖第四公学高小班就读,刻苦励学,成绩优异,一个月后即被选拔升入中学班。

1910年——12岁,安庆。

初中一年级读毕,因家贫无力缴纳学费、制服、书籍费用而被迫辍学,旋报名参加学生军(青年军)。

1911年——13岁,安庆等地。

是年辛亥革命爆发,其父成壁遭解职返回安庆,家中囊空如洗,借贷为生。

因青年军解散,成舍我以优秀分子征召选编入伍生队,在登船即将开往南京时被其父从船上拉下,未能成行,从军之梦随之破灭。

1912年——14岁,安庆。

被其父强留在安庆后开始撰写文章,为安庆的《民岩报》担任校对,并向该报投稿,正式开始其漫长新闻工作之生涯。

是年加入国民党,投考私立江淮大学被录取,但因无力缴纳学费,未入学。

1913年——15岁,安庆。

7月,以国民党员身份参与讨袁秘密活动,受到当地军方的密切关注。

秋,正式受聘为安庆《民岩报》外勤记者。

1914年——16岁,安庆。

该年夏,辞去《民岩报》职务,与王理堂等人在安庆筹办《长江报》,因受当地北洋当局禁止,未遂。又与友人凑集数百元欲办“中国通讯社”,亦未成。

1915年——17岁,安庆、沈阳、上海。

因在安庆参加反袁活动,受当地军方监视迫害,被迫离开安庆,避走东北沈阳,投靠其本家成本朴(成本朴在安庆时曾教导过成舍我,后在沈阳当官)先生。随后进入沈阳《健报》(张复生主持,王新命担任总编辑)担任校对,旋升任该报编辑。

11月,受军阀张作霖迫害,被迫从《健报》辞职,自沈阳返回安庆,旋被捕入狱。

经友人营救出狱后,因曾向上海《民国日报》投过稿,因而被该报总编辑叶楚苍聘为编辑,来到上海,与友人王新命一起在上海《民国日报》任职,负责主编要闻版和副刊。

在上海期间,成舍我先后结识了陈独秀、刘半农和《太平洋》杂志主办人李剑农等。编报之余,与王新命、向恺然(平江不肖生)等人组成“卖文公司”,向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杂志以及各地报刊投稿卖文为生。

1916年——18岁,上海。

进上海《民国日报》社任该报的校对和助理编辑。

6月,至上海豫园参加了柳亚子等人所办的南社第14次“雅集”,并正式加入南社。

与上海《新申报》副刊编辑王纯根等发起组织“上海记者俱乐部”。

1917年——19岁,上海、北平。

因“南社事件”愤而离开叶苍楚主持的上海《民国日报》(成舍我时为该报副刊编辑),离沪赴京。经陈独秀介绍,成舍我上“万言书”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获准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北大。

1918年——20岁,北平。

8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国文门,并由李大钊介绍进入北京《益世报》工作,编写校对看大样一手包办,五四运动后任该报总编辑,专写社论,声名大噪。

1919年——21岁,北平。

5月23日,因于北京《益世报》上登载《安福与强盗》一文,遭北洋政府所忌恨,致使该报被封三天,总编辑被捕入狱。

升为北大国文系正式生。

1920年——22岁,北平。

年初,在北大组织“新知编译社”。

1921年——23岁,北平。

4月,在北大筹设“北京大学新知书社”,该书社采取有限公司方式,以北大教职员和同学为对象,进行公开招募,邀请北大教授、学生入股。股金定为5元一股,分托同学进行招募。结果从校长蔡元培起到稍有财力的同学,都被劝募入股,总共筹集到5000余元,租赁干面胡同3号为社址,经股东大会产生董事会,选成舍我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社内分设总务、编译、印刷、营业等部门,并在南池子3号设立门市部。书社的印刷设备为两部对开平板印刷机和铸字、排字车间等。由于计划庞大,资金少经验不足,不出数月即无法支持经营下去了。

书社失败后迁居弓弦胡同,利用残余的资本创办了一份四开小报《真报》。但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力,不久也告失败。

6月,在《新青年》杂志9卷2号发表译文列宁著的《无产阶级政治》;同时还出版了《中国小说史大纲》一书。

7月,北大毕业。

1922年——24岁,北平。

与杨帆(璠)女士结婚。

是年春,经北大教授沈溯明(兼任北京市立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原系成舍我等创办的北大“新知书社”的股东)介绍,入北京市立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不久又回北京《益世报》担任编辑工作。

1923年——25岁,北平。

因北京《益世报》主管删改其撰写的社论讨好军阀,成舍我愤而辞职。

该年秋,加入李次山所办的“北京联合通信社”任编辑,因采访国会议员的关系,结识了不少当时的在京议员。

1924年——26岁,北平。

因认识当时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濂之关系,成舍我入众议院任一等秘书;后又因与彭允彝的关系,担任过当时教育部的秘书;其后又结识了外交界的宋发祥,经其介绍给当时的财政总长王正廷,又当上了华威银行的监理官。

4月16日,辞去北京《益世报》的职务,以仅有的200元大洋在北京独立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世界晚报》(日出四开一张)。

1925年——27岁,北平。

2月10日,成氏借助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贺得霖出资协助,创办《世界日报》,自任社长,自办印刷厂,龚德柏任总编辑,吴范寰任经理,张恨水除负责编辑《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以外,兼编《世界日报》副刊《明珠》。

10月1日,将《世界日报》第五版的《画报》版独立出来,创办了周刊型的《世界画报》,每逢星期天出版(四开一张,单张)。至此,成舍我完成了其日、晚、画三报同出、自成体系的“世界报系”。

11月19日,(北京)《晨报》揭露《世界日报》、《世界晚报》领取政府六机关“宣传费”600元。29日世界日晚两报刊登紧急声明,否认曾收受过这笔津贴。

1926年——28岁,北平、南京。

因报道“三·一八惨案”,攻击段祺瑞政府,与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贺得霖决裂。

8月6日,北京《社会日报》社长林白水被军阀张宗昌以“通敌有据”的罪名枪杀。当天成舍我即决定将这一不幸消息以第一条大字标题,加上黑边,刊登在下午出版的《世界晚报》上。8月7日,成舍我遂为张宗昌部逮捕,拟予枪毙,后经北洋政府前国务总理孙宝琦先生所救,于8月10日获释,言论趋于沉寂,不久即离京南下。

10月4日,《世界日报》登载“《世界日报》附设报童工读学校章程”和募捐启事,意图收容北京报童,在全市分点开办20个报童工读学校,每校设两班,每班定额60人,两班交替上午学习,下午工作,以对抗北京“报霸”操纵克扣零售通路的行为。

1927年——29岁,南京、北平。

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成舍我也于这一天在南京创办了《民生报》,该报为国民政府统治首都南京最早的一份民营报纸。成舍我自任社长,起初该报日出四开一张,以后增加到日出两张。是年,因办报不欲受南京党报的约束,成舍我正式退出国民党,成为无党派人士。

1928年——30岁,北平。

1月,经李石曾向南京司法院司法行政部部长魏道明举荐,任命成舍我为司法行政部简任秘书职,但成未到任。

5月10日,于《世界日报》发表《吾人将何以自处》一文。

6月,北伐成功,成舍我重返北平,继续主持世界报系,并受李石曾之邀,在其创办的“北平大学区”、“国立北平大学”担任教授兼秘书长。

1929年——31岁,北平。

辞去国立北平大学的教职,同年与夫人杨帆(璠)离婚,两人育有两女:长女成之凡、幼女成幼殊。离异后两人仍维系友谊和保持交往。

12月31日,因刊登阎锡山将赴郑州督军一事,为阎锡山查封国闻社编辑社,勒令《世界日报》停刊,后于隔年的1月31日复刊。

1930年——32岁,欧洲各地。

该年春,与好友程沧波先生共同经日本转赴欧美考察游历,第二年(1931年)2月19日才回国,历时近一年。在欧美访问参观期间,成舍我等人先后考察了英法、德、比、瑞(士)、美等国的著名报纸和通讯社。在瑞士的日内瓦参加了“万国报界公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报界公会”进行演讲,参观美国著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该院院长威廉博士讨论新闻事业相关问题。考察期间,成舍我先后撰写了两篇考察各国新闻事业的通信:《我所见之巴黎各报》和《在伦敦所见英国报界之新活动》。

4月16日,赴欧美前夕发表《告别北平报界书》,以未来中国新闻巨头自许。后经日本转赴伦敦、巴黎各地停留数月参观报馆与通讯社,并曾同程沧波一起到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听课。

9月10日到达瑞士的日内瓦,参加了“万国报界公会”。

12月28日到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参观该国晚报并在布鲁塞尔“报界公会”上演讲。

1931年——33岁,美国、北平。

2月19日,离欧经美回国。在美国游览参观期间曾接受著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之邀,访问该院。

3月16日,在《世界日报》上陆续发表《就算是我的感想》系列文章,总结此次出国游历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观察与思考后所得出的个人经验。

6月24日,北京报界公会在中山公园水榭开会,欢迎成舍我先生回国。成舍我在会上报告了世界新闻事业发展概况,认为欧美新闻事业的发达有五个原因:(一)资本主义发达;(二)教育发达;(三)交通发达;(四)工商业发达;(五)言论有保障。主张报纸的言论应完全听从民意支配。

9月4、5日,在《世界日报》上发表《先考行状》一文。

1932年——34岁,北平。

借鉴外国报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对“世界报系”开始实行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改革。曾设想成立“中国新闻公司”,拟设总部于南京,在全国各大城市各办一份日报,组成一庞大统一的报业集团。

筹备在北平石驸马大街甲90号《世界日报》社旧址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1933年——35岁,北平。

2月初,正式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学校校址后从石驸马大街迁至西长安街)。2月3日开始招生,至16日截止报名,共有400余人报考。经考试后正取考生40名,备取考生40名。成舍我自任校长,副校长为吴范寰。

4月8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举行首届开学典礼。来宾有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中法大学校长李麟玉、《北平晨报》社长陈博生、北平《实报》社长管翼贤、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委员陈石泉。成舍我在开学典礼致词中提出了“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校训,指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能做用脑的新闻记者,和用手的排字工人”。

购入天津《大公报》出让的德式轮转印报机一部,使“世界报系”的报纸销数迅速上升。

1934年——36岁,北平、南京。

与留法归国的肖宗让女士结婚,育有一男二女(1935年:长男成思危出生于北平;1937年三女成嘉玲出生于天津;1939年四女成露茜Lucie Cheng出生于香港)。

5月,因创办的南京《民生报》揭露汪精卫部属彭学沛贪污案,引发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被南京警察厅罚令停刊3天。

6月,赴南京处理《民生报》司法诉讼,据理抗争,并拒绝汪氏的引诱,遂引起汪氏忌恨。

7月23日,南京宪兵司令部借口《民生报》泄露了一条军事秘密,将成舍我投入狱中,拘禁40天,《民生报》被查封。汪氏下令成舍我永远不得以任何名义在南京办报,《民生报》永远停刊。

同类推荐
  •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本书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起薪状况;通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起薪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 教研感悟

    教研感悟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有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课题报告、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选文围绕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质量评价,课题研究四大板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热点、语文学科教学等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理论指导意义。
  •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是配合《文艺作品演播》一书而编写的训练教材。《文艺作品演播选》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专门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以及影视剧等)。秉持全面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所选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素、文体特点、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运用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训练提示和指导。《文艺作品演播选》对训练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非常有帮助。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宅男派的奇幻成长之旅

    宅男派的奇幻成长之旅

    每个人心中总会有一个主角梦,一个穿越梦,一颗宅男心,一个原本的废柴宅男在秩序神的选召下,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规则不同个位面中,不断成长......此书献给,曾有过梦的人,曾成长过的人,孤单梦中独自哭泣的小孩面前终会有一扇大门向他敞开,衰小孩也会华丽逆转,露出光芒万丈的笑容。
  • 大千世界之次元突破

    大千世界之次元突破

    赵破如在二十二岁大学毕业那年,发现了自己的超能力‘次元突破’,凡是人类虚构的幻想世界,从那日起都已成为他的掌中乐园。“我的梦想很简单,不老不死!自在逍遥!”站在高达六百米高空的东申大厦天台边缘,赵破如一时间感慨万千。“赵先生!国家需要你啊!”身背后的帝国特工很不知趣地出声打断道。
  • 梦幻西游之再续前缘

    梦幻西游之再续前缘

    梦幻西游之再续前缘,梦幻西游第四季结束了,结局不是很好,所以我决定续写它,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与龙情深

    与龙情深

    天地初开时,神龙冰夷吸收了盘古残留的混沌之力,成为了这世界上尊贵且无比强大的存在。为救父而上圣山求药的她,却重伤摔在天地间最尊贵的神龙大人面前。他将她救活却结下了缘,至此陪了她一生。临死前她对他说:如果我也是神仙就好了。她死后他带着她的魂种上天庭让她成仙重生。而五百年后他再见她时她却和一男神正在相亲?!他将她怒抢回来成了婚!却发现她已经忘记了他也变了性格,两人之间有了间隙,不愿解释的他默默承受。不堪忍受他的沉默的她竟出了轨?!愤怒过后是心痛,最后他放手让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却一直忘不了他,最后想起了一切的她悔恨不已,却无力回天。羞愧不已的她该如何自处?他又该何去何从?
  • 角儿

    角儿

    这套四本影视原创小说自选集,包括了我的九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影视作品注重的是故事性,有了一定的故事,再加上其文学性,也就是鲜活的人物和文学的命题,自然会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也就是说,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离不开文学的支持。影视制片人经过十几年来的生产制作经验,已经意识到剧本在一部戏中的重要性。另外我的创作主张是,一定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当代性。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读者接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试想,任何一部文学名著,不论中外,都是首先有较强的可读性以后,才一代代地流传下来,然后才是不朽。假设一部作品的出版,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看,又怎么能流传下来呢?难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又何谈名著呢?
  • 夜下剑想

    夜下剑想

    有人说,那又是一个毁灭崩解乾坤动荡却又炽烈断肠令人叹惋神伤的错误,有人说,那不过是个传说,有人说,自那以后,再无永夜之暗与清溟之剑,世间便一夕黯淡了,有人说,不如一杯清茶,有人说,恨未生于彼时,更有人说,他们其实还活着,他们......——又有谁能妄言他们,那一位位名动九天十地的人杰武尊,那一个精致盛放的时代。简单的故事,纯粹的剑意,让风灌满灵魂,与叹辞般的微笑一起去向命运的尽头,奇幻,武侠,扭曲,华丽,血腥,狂乱,黑暗,爱情,无数的无数,尽皆付与这一场夜下剑想。很多时候,我们想得通,却看不穿。——亦正亦邪清亦溟。那就去好了。——永夜天下剑不世。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混迹星海

    混迹星海

    飘渺式的修真旅途,新人新书,多多包涵
  • Jezebel's Daughter

    Jezebel's Daugh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齐文

    全齐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