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7300000004

第4章 哈佛的第3份礼物:人文是一切学问的基础

尽管哈佛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它非常重视人文科学的教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哈佛享誉世界的“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哈佛就要求学生背诵诗歌,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在哈佛,人文构建出和谐的氛围

哈佛大学1650年的特许状强调,哈佛的宗旨是:促进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借助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发展教育青年人,并为教育本国的青年人提供所有其他必要的东西。

在哈佛大学专业之间的调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哈佛向来崇尚自由与和谐的精神,它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认识到自身的全部优缺点。它鼓励学生学会扬长避短,专攻自己最擅长的专业。

哈佛大学的职能活动可以归结为三大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教学方面,哈佛大学共设1个本科生院和10个研究生院。哈佛大学鼓励教师承担政府部门或其他机构的科研项目,但这些研究必须符合公众的利益。而在教学科研活动以外的社会服务活动,哈佛也进行得有声有色。

1971到1991年,博克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对哈佛大学进行了被媒体称之为“震撼美国学术大厦”的“创新核心课程”改革。博克校长指出:“现代大学不仅重视正式教育,还承担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更大责任。”博克的话反映了哈佛大学对人文的重视。哈佛大学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有管弦乐队、爵士乐队、学院乐队等学生社团组织的文娱活动;有学生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有一些国际关系、政治等方面的学术性活动,还有各体育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等。

其实,当哈佛大学决定给学生充分自由,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时,哈佛大学曾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很多年以前,当哈佛大学宣布,对参加唱诗班和做礼拜不做强制性规定时,学生家长们惊恐万分,害怕自己的孩子会由此走向堕落,变得不可救药。

但是,哈佛并不这么认为。根据哈佛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在严格监督管理下的学生往往无法形成良好的性格,也不会有健壮的身体。于是哈佛劝导那些处于不安状态的父母,告诉他们,废除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只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全方位素质,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把他们人性当中最优秀的因素激发出来,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课程中学会如何提高自己。这样,在走出校门时,哈佛学子不但能够拥有一张货真价实的文凭,而且还能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这么多年以来,哈佛大学一直没有放弃过文理并重的教学改革。19世纪中叶,哈佛大学确立了自然科学和选修课程,19世纪后期哈佛进行了从自由选课制到导师制的实践,随后2O世纪前期集中与分配制的探索以及1970年之后的核心课程的诞生和发展。这一系列措施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人”字,每一次的改进都是对前一次的肯定和更新,这一过程彰显了哈佛大学将人融入社会,谋求和谐,让人的能力有更大更持续发展的理念。

哈佛始终致力于用人文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氛围,用这种氛围陶冶学生的心智,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教育资源。

哈佛寄语:

如同树木生长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失去了人文的土壤,我们只能生长为跛足的人,更不会有所发展。所以我们要将人文视为宝贵的东西。不论一个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何种职业,人文精神都会成为他变得更加优秀和强大的根基。

哈佛风采:

人文精神不只是思想,还有对现实社会的关照。哈佛学子中有不少对当今政治高度关注。哈佛大学不仅是美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思想库,而且校内各种学术流派和政治主张也十分活跃。哈佛大学的学生来自美国各地以及全世界100多个国家。

倡导“通识教育”使不同的人群之间容易沟通

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在哈佛享誉世界的“通识教育”中,每个哈佛本科生必须修满涵盖8大学科领域、分为7大类的32门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伦理、数理伦理、科学和社会分析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探求对他们所遇到各种情景的最透彻理解。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完整的人才。

在关于大学教育目的的理解上,哈佛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职业发展和通识教育都有要求,但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更为强烈;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的的理解上,学生对于职业发展相关的方面、对实用技能方面也是最为重视。近两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非常重视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强调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大学本科部的职责,而且系级行政部门也需要承担开设通识教育的课程,这就意味着教授们都得承担为本科生开课的任务。

这种新情况需要所有的院系和教授都得全力支持本科部的通识教育课程,而且应该群策群力。所有的教授不仅要努力对自己专业领域进行研究,而且也应该致力于培养本科生在哈佛大学四年具备积极的、明智的、开阔的心态,以应对毕业后面临的大千世界。

尽管哈佛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却对人文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视。哈佛大学较少为本科生提供职业教育或训练,本科生不能学习法律、医学、商业或技术性很强的工程专业,即使是专业学院,对学习法律、商学、教育、医学、政府管理和其他学科的学生来说,也集中学习学科的基础理论。学校认为,未来社会中有很多人至少要改变一到两次主要职业,如果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不是过分专门化的或狭窄的,他们就可以成功地调整自我。

哈佛寄语:

哈佛大学在强调学术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多样的优秀教学对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哈佛大学,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哈佛风采:

哈佛大学规模庞大、资产超群,常被人称为“哈佛帝国”。全校共设有13所学院。其中本科生院两所,即哈佛学院与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生院10所,即文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肯尼迪政治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另一学院为大学扩展部。

同类推荐
  •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

    富人有什么?富人有的不仅是财富,更多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给富人带来光环,让他们在常人的眼中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幸运。富人为什么会富?富人凭什么富?富人有什么?富人拥有的东西你一样可以拥有,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潜意识大师高原在面临人生困境之时的一次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之旅——公司的破产、妻子的离弃,身体的疾病……在遇到事业的巨大挫折和人生的重大变故时,“我”曾一度迷失了方向。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我”选择了旅行,从洛杉矶到印度;从东京到南美;从阿根廷再到中国西藏。在路上,作者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包括企业家、律师、小老板、修女、僧人、不得志的员工等。特别的际遇给了他特别的启示,最终作者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苏醒、觉悟,豁然开朗,这种的感觉,或许,一生只有一次。整本书中,作者通过知名人物的禅修案例,以及大量丰富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多种自我疗愈的神奇方法以及自我苏醒、自我觉悟的心灵过程。
  •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本书在情商的理论基础上,精炼出一套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训练方法。透过阅读,将大大地提升你的情商指数,获得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无形裨益。
  • 习惯的打造(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习惯的打造(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谁不愿与一个具有高雅气质、风度翩翩的青年成为挚友呢?所以这样优秀的青年必定会前途光明。而一个脾气古怪、态度粗鲁的青年则会遭人厌恶,因为人们都向往快乐和光明,谁会喜欢冷酷和黑暗呢?一个人如果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却有一身怪习气,那么他在事业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 装傻的艺术

    装傻的艺术

    本书分“做员工,要有傻气”、“当老板,要大智若愚”、“交朋友,要有傻劲”、“对爱人,要傻得明白”四篇介绍了工作、生活中的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锁同心:以命偿命

    锁同心:以命偿命

    无人经过的城市一角,生活着两个人。虽默默无闻,但却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队长,末日来了

    队长,末日来了

    她是名扬天下的医疗专家,一夕之间,世人唾骂,千古罪人。她是无赖撒泼的市井小人,一夕之间,好运接连,流传千古。他是刻板,睿智的特种兵,战场上杀伐决断,可偏对她,宠溺有加。他是流氓,耍宝的老狐狸,战场上运筹帷幄,可偏对她,死心塌地。“林尔,我再一次爱上你了。”“小狐狸,我没想过会爱上你。”
  • 世歌

    世歌

    胡婉儿在星斗大森林里唤醒了沉睡了三百年的吸血鬼——路易斯公爵,去江湖学院闯荡风云,她以她的忍道,智慧,热情和蠢萌劲儿继续
  • 冒险吧伙伴

    冒险吧伙伴

    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有被这个现实的世界逼疯的人
  • 剑之信条

    剑之信条

    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学校,也燃起了一个孩子内心的火焰,刚开始,他仅仅只是想要复仇
  • 音乐特长生

    音乐特长生

    考学大学就业。。。一个艺术特长生的心路历程。
  •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本书在公平与效率的分析框架下,思考如何通过农地制度创新,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既能保障经济进程健康发展,又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疡医大全

    疡医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暮色成尘

    暮色成尘

    那一年春天,十里桃林里那个温柔的人微笑的样子让她以为她看到了全世界,和雒恃相爱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他是雒家的二公子,她以为爱情和身份无关也从不在乎.那一年她同时遇到另外一个人,那个在音乐室练琴时像一个忧郁的王子但是和他说话时却觉得只剩轻浮和恶趣味的宁远.新年夜里她收到宁远放在门口安静的躺着的开在深冬里的白玫瑰,那是他明白自己的爱情后的心,但她却已经是别人的人.不就之后她有了全新的家庭全新的身份可是却突然没有了他,她以为雒恃就这样退出了她的生命却在下一秒家里安排的相亲宴上见到他.她反射性的逃离,宁远却以她后母的儿子身份出现在她身边,并且因为比她迟出生一天成了她名义上的弟弟.时光缱绻,在爱与不爱之间牵绊和徘徊,她最终明白哪一个才是她真正的爱情.多年后宁远问她知道白玫瑰的花语是什么吗,--足以与你相配,而他也用尽一生来实现这个在新年里他对她许下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