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5800000006

第6章 航天精神:见证中国“飞天梦”圆(6)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嘛,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温就让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出现裂纹,等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着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这种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不高。”

20多个小时后,杨利伟在做完飞行的最后一个操作动作——割断降落伞伞绳后,轻松地跨出飞船返回舱,为中国人首次太空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杨利伟迈出舱门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这位航天勇士在太空安全飞行21小时23分、60万公里,成为飞入太空的中国第一人,也是日行最远的中国第一人。随着这一飞,中国成为世界载人航天舞台上的第三个成员。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

“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太空,光荣属于祖国,光荣属于人民,光荣属于千万个航天人。” 面对荣誉,他谦虚地说。

航天情怀:

爱国奉献是再创航天事业辉煌的动力源泉。爱国奉献是一种荣辱观,也是一种政治信念,它是一个人投身事业、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续写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必须不断培育爱国奉献的精神。

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根植于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凭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

记者曾问杨利伟:“你对航天员的职业怎么看?”他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作为航天员,杨利伟和他的同行们深知,自身现有的素质和本领还不能完全适应未来航天飞行的需要,必须不断升华人生追求,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牢固树立爱国奉献的人生观、荣辱观,立足航天员的本职岗位,磨砺思想,增强素质,苦练硬功,增长才干,以精湛、高超、过硬的素质和本领,时刻准备服从祖国需要,听从祖国召唤,高标准地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航天飞行任务,为续写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业绩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叶培建:“嫦娥一号之父”

英雄人生:

6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制队伍,用短短3年时间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书写了中国航天器研制历史上的传奇。

叶培建与“嫦娥”的缘分起始于2001年。当时国防科工委找到已经“功成名就”的叶培建,要求他担任嫦娥一号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可他并没有一口答应。“当时手上有两个大的项目正在进行,工作压力很大,再加上夫人刚刚去世,心情也不是很好。”叶培建记忆深刻。

不过,犹豫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出马:“有一个机会作为深空探测的领军人物,很难得。”

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过去卫星在地球附近飞,只有一个轨道,现在要让卫星从地球飞到月球,完全是两个概念。”三年内要设计出一个全新的航天器,步步都是困难。

拿轨道来说,三个轨道如何拼接?“光验证就进行了三轮。”只有当最后一轮国防科技大学等三家单位分头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致时,他们才放心。对叶培建来说,挑战越大,动力也就越大,毕竟他已不是第一次领略这样的艰难。

1996年,叶培建担任资源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就带着不服输的精神攻克了几道难关:最高分辨率、最大存储量、最大传输速率、最长久寿命等等。

在技术攻关的同时,叶培建还要带领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团队完成另一项重任: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周而复始地检测。

“对于其他型号出现过的问题,嫦娥一号卫星项目都自动对号,认真举一反三,绝不轻易地说‘没有’。”叶培建回忆,2010年嫦娥一号卫星总装时,他们提出对发动机安装情况进行复查。结果真发现了问题,消除了一个重大隐患。

对叶培建来说,航天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神舟三号”发射前,卫星已经运抵发射中心,即将发射。但叶培建却发现一个插头有点问题。“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个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问题,但在航天上却不行。”尽管有人建议,为了保证发射,只要更换插头就行。但“神舟三号”最终被运回了北京拆卸检查,并重新生产了一批零件进行更换。

1985年8月,叶培建获得了纳沙太尔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刚刚完成学业的他,毅然回国。叶培建马上参与了“红外热轴探测系统”的开发工作,为铁路运输系统提供现代化的设备,这在当时是一个开创性的科技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他确定了轴承滚动和滑动的模式区别方法,并且编写出软件,当时的研究条件很差,他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各种仪器搭乘火车。在晋煤外运的线路上,一站一站地采集数据,修正模型。

叶培建还是我国卫星应用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利用卫星做股票交易,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深圳证券交易所曾以40万元的年薪聘请叶培建,却被他婉言谢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李祖洪经常对年轻人说:“你们这叶总啊,如果不是为了让卫星上天,早就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了。当时,面对才2000多元的月收入和年薪40多万的巨大差距,他真的做到了心如止水,平静如常。

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除了军人家庭的熏陶,也跟他瑞士五年的求学经历有关。1980年,叶培建赴瑞士纳沙太尔大学微技术研究所读博士研究生。“那5年的学习,让我体会到了瑞士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敬业精神,做事只有‘行’和‘不行’,没有‘差不多’”。

叶培建回忆,他们曾经为了一次极其偶然的现象做了7000次实验,就是为了确保这种现象不会发生。“航天精神就是要一丝不苟。”据他介绍,我国的航天着陆场设计了100公里,但“神舟五号”着陆偏差10公里,“神舟六号”的着陆偏差只有1公里。

此后,这样的严谨精神被他带到了嫦娥计划得工作中。在为“嫦娥”奋战的3年多时间里,叶培建和他的团队几乎没休过一个节假日,“有一年除夕夜我宣布10点钟下班,大家都很惊诧——今天下班怎么这么早?”这几乎已经成为叶培建和他带领的团队工作中的常态。

正因如此,当嫦娥飞天成功之时,与他的同行戚发轫一样,叶培建虽然欣喜,但却平静,那时,他考虑的已经是,嫦娥二号的事情了。

航天情怀:

叶培建至今还工作在科研一线,他说:“搞科研就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归纳起来就是严、细、慎、实。我在后面还要加一句,就是:追求极致。”

他解释说,“极致”就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是目标。航天是个高技术、高风险的领域,每个细节都要想到,作出最大的努力,在做出了全部努力之后,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鼓足干劲再努力。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自发射至今未发生一个问题,是我们更严、更细、更慎、更实地按集团公司和五院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并争取把一切该做的做到“极致”的结果。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航天工程是高风险的尖端科技实践活动,风险始终伴随着。航天人本着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做起的科学态度,始终把质量建设作为工程的生命。

在任务实施中,不断强化讲质量就是讲政治,保质量就是保成功的观念;不断强化发现问题是能力、正视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不断强化严上加严、细上加细、精益求精的观念,从设计源头抓起,从精心生产抓起,从科学管理抓起,进一步健全质量建设的有效机制,实行严格的质量建设责任制,努力做到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产品质量零隐患,设施设备零故障,从而为每一次的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可靠的质量基础。作为航天工作者,要向叶培建学习,将这种发挥到极致的科学精神运用到工实践中。

同类推荐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居委会干部读本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天道之隔

    天道之隔

    20年前,小镇突降暴雪,大雪覆盖了整个小镇,一时间小镇居民全体迁移,没人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当做天有不测风云。20年后,暴雪中幸存下来的男孩却在转学之前遇上奇遇,看不见的恶鬼,还有变成恐怖傀儡的同学,脑海中出现的奇怪声音,紧接着又出现在他家的怪异小男孩……拜托,他只是个普通的痞子高中生好嘛,这分分钟要玩命的是个什么节奏。除了这些,后面又会出现什么?故事诙谐有趣,又悬念重重,敬请关注。
  • tfboys之偶像pk

    tfboys之偶像pk

    简介:因为无名指代表着你生命的另一半,他(她)是你所爱的人,也是这一生中唯一可以陪你走到最后的人,但是,他们一次次的不信任伤了她们的心,如果这就是爱情,她们情愿不要………………(这个小说虽然不是我写,但我觉得这个很好看才发出来的。这个主角之前不是tfboys我改了一下。希望大家可以看看。)
  • 宫心计:夺位之战

    宫心计:夺位之战

    为你覆了天下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 草根护花记

    草根护花记

    神奇医术赛扁鹊,一身武功泣鬼神,英俊潇洒无人敌,校花美女伴我行。秦歌跟一个老道士学了十年的武功医术,不但学会了绝世的武功,还学会了一身神鬼莫测的医术,加上英俊潇洒,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那些校花美女的男神,他在校园里纵情驰骋,在都市里呼风唤雨,挫败了无数的对手,俘获了众多的美人。欲知详情,敬请光临。
  •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

    《敬礼,班长》全面总结了他作为一名班长的“带兵之道”,深入展示了他带兵育人的理念升华和方法创新,较好地体现了他把当兵当事业、把带兵当专业的军旅追求,值得更多的一线带兵人学习借鉴。我们真切希望,能够借此为引,唤起更多一线带兵人的思考和探索,在追逐强军梦的岗位实践中放飞好“个人梦”。
  • 如你默认

    如你默认

    年仅而立的苗裔本以为他会像普通人一样结婚娶妻生子,没想到却意外遇到了高中同学盛无患,于是多年之前的梦魇再次来袭,命运仿佛回到原点,而他是一头困兽,是服从命运安排还是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
  • 穿越也疯狂

    穿越也疯狂

    一块诡异的青花石,一场疯狂的穿越。一个容貌无盐却聪明无比的现代女,一个相貌俊秀却脾气暴躁的大太子。最近穿越真疯狂,且看穿越女大战花心郎!丫的,这个龙胤天疯了!她不过就是个穿越过来长相平凡稍微聪明一点的无盐女,怎么会跟这么一个处处反悔的太子扯上关系?什么要她做太子妃?还是契约的?去!我才不稀罕......
  • 帝君扶苏

    帝君扶苏

    一个受够组织阴暗的杀手之王,企图推翻组织,奈何棋错一着,却意外回到神秘秦朝,神秘的阴阳道术,强大的神兵利器,林立的各门各派,这里好像不是自己想象的世界。紫女罗兰、师姐梦柔、俏皮莲儿......龙渊剑、赤鸿刀、龙缺巨戟......统领诸子百家,收集剑谱名器,招贤纳士,一统这江山,还不够,隔海还有桑夷,西方还有强敌,我要让我中华子民屹立在世界之端。这不是我的时代,但是我的宏图霸业——摘自秦帝扶苏语录,后人统称千古帝君
  • 少年,你的节操掉了

    少年,你的节操掉了

    是宝石总会发光;是蝴蝶总要破蛹;是屌丝总得逆袭。S:“韩晗,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H:“我会给你烧纸!”S:“......”
  • 凌霄天下

    凌霄天下

    他,是当朝皇帝的亲弟弟——韩子御,他是大夏朝唯一的王爷,是皇帝的信任之人,他的爱人苏小柔生下儿子后,离开人世,儿子韩凌霄在五岁时被仇家劫走,生死未知……他,是寒石十山的掌门,他年轻有为,武功盖世,文采惊人。十年后,当韩凌霄以寒石山掌门的身份来找他时,父子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