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2900000024

第24章 用心享受饱满的孤独(2)

我们通常感受到的孤独只是寂寞,那种没有得到又不知道如何去做、习惯喧嚣的心智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安静而引发的恐惧。我们追求的那些理想或信仰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信仰某件事,或者拥有一个理想,而那给了我们极大的慰藉;一旦离开理想,离开信仰,我们就失落了。追随心灵导师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依靠,因为我想要得道,所以有恐惧的痛苦。依赖我们的父母或教师也是同样的情形。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这么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我们已经长大成熟之后,如果我们还是在依赖,这种依赖就会让我们无法思考,无法自由。有依赖,就有恐惧和寂寞。当我们放弃心智的束缚,放弃需要依赖什么的观念时,一种自由就产生了,同时产生的,便是孤独。

有野心的男人和女人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固化的观念,他们也无法体验孤独。而我们的世界几乎就是一个被有野心的人统治着的世界。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无知和错误?因为我们很少孤独,忙忙碌碌地追求着一切,什么都没有感悟到,可惜了生命的珍贵。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全然喜悦的人,为什么我们感觉这个世界还缺少爱?因为观念充满了我们的内在,我们忽略了感悟,忽略了爱,去追求外在的一切。最终,我们可能会有好的职位,一栋好房子,很棒的花园、衣服,甚至可能当了总理,可是有了这些又能怎么样呢,我们没有喜悦,这些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意义。

我们无法找出孤独去慢慢地体验,能找出的只有寂寞。孤独是一种观念不存在的状态,就像一个放空了水的瓶子一样存在着,我们放空了观念就这么存在着。我们并不需要寻求什么,也寻求不到什么。在我们被孤独引导着,逐渐往内在探索时,我们才能逐渐地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到孤独的原因。当我们触摸到真相时,孤独本身已经与我们同为一体了。

孤独是我们的心灵开始被打开的状态,当观念不存在,我们才会感受到孤独。

习惯孤独相随,领悟生命的真谛

除非你能承受你的孤独、独立性和尊严,否则你根本无法拥有真正的亲密关系。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

作家纪伯伦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孤独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曲高和寡或是孤掌难鸣,但在脱离心智束缚的人看来那是人类的一种宿命。只要我们去探索内在,到了一定的感悟时,我们就无法不孤独。只有习惯孤独相随,我们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布雷斯巴斯达曾经这么说过:“所有人类的不幸,都起始于无法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房间里。”无法安静的人,内心总是嘈杂不安的。如果没有什么刺激他们的神经、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就像沙滩上的鱼儿一样喘不过气,就会寂寞、痛苦。习惯内在安宁的人,则能够向内探寻生活的意义,以孤独的方式打开心门,不断地反思生活的本质及生命的真谛。

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现代人的精神问题》一书中,开篇即言现代人的精神问题与我们的时代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他们几乎可以称作先行者,生长在世界的边缘。荣格言论惊人,他说,真正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人,实际上是寥寥无几的,因为他必须具有最高的、最紧张的、最广阔的意识,并尽可能地将无意识缩小到最低限度。他表示,我们必须清醒地懂得,仅仅生活在现在并不能使人变得现代,而只有那些充分意识到现在的人才可以称之为现代人。

现代人与时代追随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荣格认为,现代人必须是一个获得了同其他人一样多,甚至比其他人还要多的成就的人,并且有着极为强大的自我意识。拥有自我意识也许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荣格说,他们是命中注定的孤独者,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因为朝着充分的自我意识每前进一步,人也就更加远离了他原来那种充满生机和野性的对人类群体的“神秘参与”,远离了那种湮没于普遍而共同的无意识中的命运。然而那样的人,往往有着卓越的成就、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一生。

孤独,是一个人永恒的内心体验,它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成长,和难以与人分享的经验。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是会感到孤独,还是只有空虚和无聊呢?孤独是华贵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在宇宙中翱翔,而不是囚于弹丸之地,坐井观天。而空虚、无聊,如同生命的蛀虫般,没有丝毫的价值存留。

如果感到孤独,那么就细心地体察内在的成长吧;如果感到孤独,并且仍然勇于探索和发现,那么我们会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聪慧的头脑。一个人走向清醒、美好和卓越的过程,正是远离普通大众的过程。不要害怕高处不胜寒,走过去才能柳暗花明,内心安详。

寂寞时,我们无法不误解孤独

孤独不同于寂寞,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寂寞,你就不能够了解它。

——克里希那穆提

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在独处时,总是体验到一种巨大的虚无感、无力感,恐慌地想找一些事情来做,想找个人说说话或者一起吃个饭、喝点酒、聊聊天。他们以为这就是孤独了。孤独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寂寞罢了。当我们寂寞时,我们无法理解孤独;当我们寂寞时,我们无法不误解孤独。

很多人认为孤独者他们是很无趣的,实际上,他们往往是极其有趣,极其丰富的人。他们不是迫于无奈而陷入寂寞,这是他自我选择的一种自我消遣方式,你想一想,一个人能够保持孤独,能够在孤独的状态当中始终自得其乐,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多大的矿藏啊,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乐趣不断给自己的生活提供新鲜的资源,还有比这样的人更加有趣的吗?让你自己孤独地待上一天,你能保证这一天过得非常有趣吗?

有些人以为孤独是孤独者故意表现出的清高孤傲。可是他们其实是有很多朋友的,也从未表现任何形式的骄傲。我们看到的清高孤傲不过是心智层面的自我投射罢了。在我们孤独时,都是卸下了角色面具与防卫的,毕竟当我们只是跟自己在一起时,没必要防范和演戏。当一个人的世界被打破,孤独不再存在,戏剧也就开始了。我们开始转换角色,扮演那个我们想在对方面前展现的角色。社交常常就是这么一个戏剧舞台,我们的城市里充斥着这种虚假的繁华,虚假的快乐和感情上的矫揉造作。人们很多时候互相恭维着,用这种互相恭维来表现自己的谦虚;互相闲聊着,用闲聊来表现自己的优雅、品位以及自己性格的温和。我们取悦对方从而显得自己好像也很快乐,让自己感觉自己很善良。但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假的,因为它是一种自欺欺人,我们并没有投入任何真实的自己。

我们的孤独才是真实的,而真实是最高的高贵。很多时候,孤独是要我们在冷寂中去找寻真实的自己。我们开始与真实的自己对话,从而了解到心智的虚妄,了解到我们忽略已久的真实,了解到我们长期以来的错误。孤独是向真实的自己进行的无声祷告,我们在这种祷告中逐渐了解自己。

孤独是带着恬静、慈祥、淡定的高贵

孤独是有创造力的,只有孤独的心而不是被它自己的经验所污染堕落的心,才能发现这些。

——克里希那穆提

孤独是我们的生命进入一个更高层面的标志,当我们脱离了心智的困扰,却依然生活在这个以被心智束缚的人为主体的世界里,孤独自然就产生了。孤独是一种带着恬静与慈祥、淡定与安稳的高贵。

孤独是站在心灵的高处看世界的一种独处,它是生命发展的一种完整状态。孤独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平和的高贵。孤独是由我们的感悟带来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气质,一种在千万人中一眼认出的真正圆满圆融的气质。孤独的人并非无事可做,无论他忙碌还是闲暇,他始终给人孤独的感觉。

孤独和寂寞不是一回事。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迫于无奈的虚无体验,像困兽一样在斗室当中踱来踱去,想看书看不进去,想看电影看不进去。这种焦灼的状态,好像要逃离樊笼一样,人们此时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可怜,这样的状态称作寂寞。孤独也不是孤僻。什么是孤僻?孤僻是孤寡怪僻而不合群的人格表现,常表现为独往独来、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如果与人交往,也会缺少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有时看上去似乎活跃,但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仿佛有点神经质,因而人们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不得不与之相处时,也会有如坐针毡之感。孤僻者难与人相处,性情古怪,往往有心理创伤。显然,这些都不是孤独。

孤独是一种带着恬静与慈祥、淡定与安稳的高贵,对环境没有必然的要求,可以身处闹市,可以被人群包围着,也常常和朋友们在一起。孤独者是内在饱满、身心健康的,孤独的不是他的身体,不是他的行为,而是他的内在。他可以与环境相和谐;无论周围是怎样的人群,他都可以保持一份恰到好处的尊敬,但同时这绝对不影响他个人的清寂。

我们无须逃避孤独,事实上,我们需要孤独。与孤独相处,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内在的探索,我们在与真实的自己交流时可以免受打扰,我们能够体会更细腻、更鲜活的心理状态。当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处于孤独的状态时,我们知道,我们的内在已经获得了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无人能给,这种感受无人能替,这种心境无人能说。

当寂寞结束时,我们才会有孤独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寂寞的,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不能真正消除寂寞。无论做什么,寂寞仍然在那里,在下意识深处,或是在生命深处。

——克里希那穆提

我们不能把寂寞和孤独混为一谈,它们所处的层次、状态及给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近义词,甚至可以说是反义词。只有当寂寞结束时,我们才会有孤独。

嘈杂的心灵在独处时通常处于寂寞之中,那种寂寞的感觉是难受的,我们无法不去逃避。我们总是想努力克服它,却换来它更强的反弹,我们只能忽视它,躲避它,直到下一次再次面临,于是再次忽视、躲避,如此循环而已。我们无法克服寂寞,寂寞是我们心智的产物,任何一个跟它决斗的念头都会让它变得更为强大。

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中总是会遇到很多次的寂寞,我们不断地变着花样掩盖它、逃离它。我们害怕直接面对它,因为它带来的空虚感、无力感、焦躁感都是让人无法承受。面对它,就要面对我们是空虚的、无聊的这么一个事实。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么一个事实,而且害怕,所以我们试着用一些方法去掩盖它——唱歌、看电影、舞会、听收音机、玩游戏、找朋友吃饭等,还有很多你擅长的方法——我们宁愿做别的事而不去面对它、和它在一起、了解它。不管我们是借着什么样的名义还是什么样的原因,我们的行为都是同样的逃避。我们逃避的不过是直面真实的自己的勇气,是不自由的一个事实。在我们寂寞时,我们通常是懦弱的逃兵。

我们必须停止所有的逃避,但是在烦恼、寻求结果和任何欲求的行为中,逃避是不会停止的。人们必将发现,如果不了解寂寞,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只是分心、逃避、自我孤立的过程,只会造成更多的冲突、悲哀。看清事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面对寂寞。

的确,寂寞和孤独之间是有差别的。寂寞是自我孤立的终点,我们越是意识到自己,就越是孤立。自我意识是孤立的过程。但是孤独不是孤立。只有当寂寞结束时,才有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当外在的影响和内在记忆的影响都已经完全停止时,或只有当心灵处于这种状态时,它才能了解不朽。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必须了解寂寞、孤立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和它的活动。自我了解是停止孤立的起步,对寂寞也是如此。

寂寞不会了解孤独,但孤独了解寂寞

我们的心灵有可能了解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孤独的不同吗?请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寂寞和孤独之间是有差异的。当我们了解寂寞时,就会慢慢了解孤独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

我们的心智认同了一个虚妄的“我”,这是我们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这个虚妄的“我”无可避免地让我们产生了寂寞。在我们寂寞的时候,我们无法懂得什么是孤独,而孤独的人都曾经历过寂寞,他们了解寂寞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心智逐渐覆盖了我们真实的自己之后,我们慢慢就认同了一个由心智产生的虚妄的“我”。“我”是欲望的源泉所在,是观念、标签、模式等一切僵化方式的集合。“我”是一个很无趣的存在,同时,“我”的欲望总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它是无穷无尽的,得陇望蜀,得蜀望天下,即便得到天下,“我”还会产生更多的欲望,无休无止。我们在满足一个欲望之后,可能会感受到一些快乐与充实,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会离开,因为新的欲望已经产生,我们将再次追寻相同的过程。如果不开始这个新的过程,寂寞就要发作了。为了逃避寂寞,我们追求着“成功”,但是真有成功发生吗?我们的欲望永远都不会实现,成功的标准也永远在提高着。总有一天,我们会触摸到自己能力的天花板,从此感受到再也无法消除的寂寞。因此“我”造成了寂寞。

寂寞时,我们无法跳出心智的束缚,无法以观察者的身份觉察自身存在的局限。因此我们只能直面寂寞,当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停止了逃避,这时寂寞也就消失了。

寂寞和孤独是完全不同的。寂寞是不能和孤独相比的,必须被转化成孤独。了解寂寞的人无法了解孤独。我们的心智是造成分裂的源泉,而寂寞则是分裂的结果,而孤独不是分离的。孤独的是我们的内在整合后与外界的孤独,而寂寞是我们的内在分裂时表现出的寂寞。真正地观察到了我们的寂寞,我们就进入了孤独。

我们大部分人无法了解这个事实,因此都在寂寞中寻找着逃避寂寞的方法,有时甚至形成了一种依赖,但是我们无法通过心智觉察到这一点,我们只能从它看到寂寞。当我们以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寂寞,寂寞作为被观察的“我”将与观察者本身完成一次整合,而整合后的状态就是孤独。从此,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成为一体,我们将体味完整的孤独。

同类推荐
  •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本书总结出十六个大多数人常见的弱点,为你提供了战胜这些弱点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101个激励孩子的经典故事

    101个激励孩子的经典故事

    激励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记忆力。并且,有效的激励还能唤醒自信心,进取心,激发体内深伏着的巨大潜能,使孩子们热情洋溢、兴味十足地去体味精彩的生活,开创美好的未来。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特别精选了古今中外101个故事,并对每个故事进行了深入浅出地点评和剖析,既言简意赅又意味丰富,能够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使他们爱得真挚沉、活得激情四射,让他们更有力量去追求梦想和希望,即使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痛苦的挫折时,也能满怀对生命,对生活的热情,挖掘自己巨大的潜力,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乘风破浪,到达胜利的彼岸。因此,本书特别适合青少年朋友、孩子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阅读参考。
  • 薪商:就业的革命

    薪商:就业的革命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日趋恶劣的就业环境,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或者希望跳槽的职场新人,怎样才能实现找到高薪职位的梦想?著名职业咨询指导曹左先生告诉大家,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求职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突出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使自我价值得到最大体现。即使在就业压力重重的今天,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要求,毕竟工作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岗位是一个人脱离平庸,走向卓越的支点。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轻视工作岗位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更快地迈入卓越者的行列。
  • 做人不要太明白 生活不要太较真

    做人不要太明白 生活不要太较真

    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少场合都需要你不要去较真,更不能较真。如果你避开锋芒,或许矛盾反而迎刃而解,气氛一下子完全改变,打开新的局面,这才是人活得潇洒的原因所在。做人不要太明白、生活不要太较真。需要的是思想的精深和灵魂的感悟,需要的是摒弃一切奢求、贪欲和妄想,卸掉一切外衣、面具和伪装。学会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让心灵变得更加纯朴、真实。
热门推荐
  • 家有保健师

    家有保健师

    日子过得清贫点儿,没什么可怕的,一家人快乐安康地生活才是一种幸福。更何况只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只要肯踏踏实实地劳动,何愁不能致富呢?无论何时,健康是生命之基、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我们都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天三顿饭做起,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做自己的家庭保健师。
  • 未开的花如泪落下

    未开的花如泪落下

    朦朦胧胧的天空里飘着细细的雨浓浓的夏季里也有了淡淡的凉意静静翻看手机里的短信记录少有的喜悦慢慢消失在心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没有了你的背影喧闹的城市里却有了我的孤寂慢慢删除手机里的短信记录莫名的伤感悄悄侵袭整个身体没有一种邂逅是一个人去触及没有一种幸福是一个人去争取没有一种缘分是一个人去放弃却有一种回忆是一个人去回忆这个七夕也只是一个周末而已这段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是我曾经的一段回忆。记得那是在一个雨天,我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用诺基亚6220c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我将它命名为《未谱的伤感情歌》。关于爱情的故事,其实每个人心里总会多多少少的留存那么一两件。平凡人的爱情,或许更容易打动平凡人的心。
  • 造化弄神

    造化弄神

    每个时代都有些惊才绝艳的天才出现,或昙花一现,或各领风骚,最终留给这个时代的只有传说。在那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孟唯据造化,弄阴阳,视漫天神佛如喽啰。
  • 符印乾坤

    符印乾坤

    一次回家的灵异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一本传说之中的符咒,让他最终按照命运的编排的剧本走上命运的抉择。是不管众生的生死逆改天命,而是为了心中的正义坚守大道。而他又能否在未来打破命运的轮盘,做回自己,为自己而活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灵探怪谈

    灵探怪谈

    啊,什么,你骂我是傻妞,我要找捉鬼大师,那是骗人的,你那兄弟住岱庄精神病院了,真的假的,你别骗我,好吧,那我走过去试试,也有可能是有人恶作剧。-----一代灵探传奇就此揭开序幕
  • 沈苾洛

    沈苾洛

    本故事主要讲述九州幽女沈苾洛与陈括为夺无花剑的爱恨情仇。
  • 笙歌相彼:与你携手青春

    笙歌相彼:与你携手青春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友情可以天长地久,一点小吵小闹不算什么。也许这是我们的故事,不长却也不短。有时想想,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无论光阴流转还是季节更迭,我们不说再见!
  • 龙凤呈念

    龙凤呈念

    青灯古佛不及她红衣如火,苍颜白发不敌他苦念痴情。锁妖塔千年颂佛经万卷,只因爱之切;忘川树下一步一拜三千九百遍,只因情至深。这样爱你,够不够?
  • 邪命师

    邪命师

    命药师是血魂大陆最古老的一种职业,不仅拥有超凡的炼药之术,还能够掌控他人的生命。陈志俊是一名低调的命药师,在这个枪支泛滥,武者横行的世界从不惹麻烦。可是有一天陈志俊冲动了,英雄救美,快意杀人,以至于惹来最为恐怖的命门。想要活命,就要玩命,陈志俊已没有任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