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1600000012

第12章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尽管多数人的命运不载于文字,重大事件的叙述也被修官史的人垄断,但民间依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向后人传达历史真相的一鳞半爪。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完全可以将一棵棵小草的荣枯真实地记录下来。

文/十年砍柴(作家)

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

学生时代,学唱过的歌曲很多,而能在人到中年依然记起的,很少。《小草》算是其中一首,或许是生长在乡野,在我初中时代第一次唱这首歌时,心中有些许悸动。但当时年少的我,也不可能从这首歌生发出更多的什么“微言大义”。

近些年,我数次在清明节回那三千里外的故乡,为祖父祖母扫墓挂青。几乎只有老人和幼儿留守的乡村,草木疯狂地生长无人砍伐。祖母的坟头,只要过一年,野草就齐人高,将墓碑和坟头遮得严严实实,我和我的兄弟用柴刀将草砍伐干净,才能露出墓碑上镌刻的字:“李府张氏老孺人之墓”。

我的祖母,至死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娘家,她的父母和亲人唤她的乳名;嫁给我爷爷后,载入族谱、刻入墓碑的是“李张氏”。她的两个儿子——我的父亲和叔父、四个孙子——我和三位兄弟,大名倒是清清楚楚地刻在“敬立人”之列。

祖母只活到五十多岁,她在我长兄出生前两个月病逝,四个孙子两个孙女都未曾见面。对我们兄弟而言,“奶奶”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个清明前去光顾一次的土堆。我的祖父去世时,我已经12岁,念小学五年级。儿时他偶尔给我讲往事,也只是一些片段——他无非是寂寞中对着不谙世事的孙儿自言自语而已,他的述说中从来不提奶奶——那位替他生过七个孩子只两位成人的妻子。我的父亲有时会给我说两句奶奶的事,也只是“可怜”“善良”“从不和邻里吵架”云云。在爷爷的葬礼上,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听到了奶奶苦难一生的概述。我的舅奶奶——即奶奶娘家的弟媳妇呀,在哭姐夫的时候,勾起对苦命的姐姐的回忆,她用哭腔诉说我的爷爷命好,长寿,看到了孙子孙女出生,得到了儿子的孝敬,她那位姐姐自嫁到李家以来,她讨过米,经常挨饿。好不容易熬到大儿子工作了,娶了儿媳怀了长孙,可孙子还没出生就走了……

现在我的舅奶奶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有时回想起她哭诉我祖母的一生,我不觉凄然。像我祖母这样平凡而穷苦的乡村妇女,连她的儿孙都不能完整地说出其一生经历,遑论他人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样的普通人,包括我的祖母祖父,就像山间那些小草一样,生长、枯萎、完全消失,无人在意。

国史只为王侯将相大儒名臣等人物作传,自然不会记录这类小人物的命运;那么家族史呢?同样不载。我翻看过本族1983年修订的族谱,多数人如我的祖父祖母,只有一行字记载其生卒之时,他们的人生故事,或精彩或平常,或顺遂或凄苦,全部湮没在两行字中。只有取得过功名和有过官职的家族成员,才会在族谱中附有小传。

我对民间写史感兴趣后,对这类问题进行过一番思考。很能理解在传统中国普通人的故事不载于书是正常的。在多数人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文教不彰,即使是尊师重教的古代中国,能掌握文字并有意识地记录所见所闻的人,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他们中间得意者进入官场,自然不会写小人物的故事;即使失意如蒲松龄、曹雪芹这样的士人,同样只把笔端对准自己的同类。

然而,尽管多数人的命运不载于文字,重大事件的叙述也被修官史的人垄断,但民间依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向后人传达历史真相的一鳞半爪。

在高中时,因为一位历史教师的缘故,我隐隐觉得中国有两套叙事的模式。这位历史老师是湖南新化县的,新化是陈天华的家乡。他讲课时讲到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解释说这两个小册子是用我们湖南中部叫花子讨米的莲花落写的,所以朗朗上口,易于传播。讲到太平天国时,就放下书本,给我们讲石达开与洪秀全决裂后,分兵向西,曾经包围我故乡宝庆府长达半年之久,最后在正为湖南巡抚做师爷的左宗棠规划下,坚壁清野守住了宝庆城,石达开不得不撤退,继续西行,直到殒命大渡河畔。家乡也便赢得了“铁打的宝庆”之称。

这些发生在故乡惨烈的史实,在历史书中往往是轻轻带过,即使是专门研究那段历史的学者,也很难关注。比如我所在村庄往南2华里的一个乱坟岗,儿时我和伙伴常常去放牛。老者告诉我那是埋葬“长毛”的地方。这些长毛如何来到这么个偏僻的地方,如何战死,埋骨异乡?没有系统历史知识的老者,当然说不出所以然。多年后我对照石达开围宝庆城的那段历史,才明白宝庆城北路曾发生过一次惨烈的交战,以争夺城北门户,战场就在我村庄旁边。最终太平军战败。

我在想,那段死伤无数的战事发生时,我的祖辈正在做什么?逃难?旁观?一切都没有答案。

这样的缺憾永远无法弥补,我无法苛求不识字的祖辈将他们看到的人与事记录下来,留给我们。

而今天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九年制义务教育也早在乡间普及,普通人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文字、图像、视频记录周围的一切,也能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可以说,民间记录历史,在技术上已无障碍。那么最重要的障碍是什么?

我以为一是意识;二是方法论。

意识上的障碍,是因为受到长期的官方历史观教育影响,把历史记载看得高不可攀。因此首先要给“写历史”祛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每个人书写自己所见所闻,不但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权利。只有更多的人使用更多的方式来记录自己亲历的历史,历史才难以被某些人垄断。

第二个是方法论的问题,好的做法能使所记载的历史更为全面,更接近真实。有志于参与民间写史的人,最好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写日记。我自己记了15年的日记,一直没有断过。一件事发生时,身在其中者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因为习焉不察。但如果记录下来,再过五年十年翻日记,它就有历史感,原来当时某个时期,尤其把小历史和大的历史一对照,就很有意思。比如二十年前我刚到北京,三环路刚修好,三元桥边的烂尾楼中旅大厦还在修修停停。现在北京修到六环,再翻看当时的记载,感觉就很不一样,很有历史感。

当一个人记录别人的故事,比如找长辈口述其人生经历,帮着记录下来,重要的是如何引导老人讲出细节,说出更全面的信息。没有引导,长辈们可能不明白,他觉得我要教育这个孩子怎么吃苦,给你来一番忆苦思甜。而且要善于判断平常叙述中可能隐藏的精彩故事。比如某人的奶奶家比他爷爷家富裕,当奶奶的可能讲到这桩婚事,两句话就带过去了。但如果你思考一下,差距甚大的两家怎么会结亲?细挖下去就可能将精彩的细节引出来了,这些细节很可能佐证大时代的变迁。记录长辈的口述之外,尽量多方面采集资料。同样一件事每个人处于自己的立场,其叙述也不一样,几乎所有的大人物、小人物都是这样。对民国时期发生的大事,蒋介石的日记记录,和李宗仁的口述自传很可能相差甚大。同样一件事情,奶奶说的跟爷爷说的可能不一样,妈妈说的跟爸爸说的也可能不一样。因此要尽量多了解,详细地记录,然后结合其他的史料进行对比、甄别。

很遗憾,等我明白这些道理时,等到记录的技术手段不再是障碍时,我的祖母已经逝去四十九年了,我的祖父也辞世三十一年。他们和无数小人物的故事,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黑幕里。

但愿以后的小草历史不再被忽视、被湮没。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完全可以将一棵棵小草的荣枯真实地记录下来。

同类推荐
  • 燃烧之热血沸腾

    燃烧之热血沸腾

    受尽了委屈,就不要在忍受,爆发出来吧!受尽了欺负,就不要在忍受,爆发出来吧!当神玄帝国受到了欺负后,我们放下恩仇,站在了一起,前往战场!!!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 大明之特种兵王

    大明之特种兵王

    一个穿越到明朝的历史系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以无穷的勇气和智慧,平定后金,安抚西北,杀稳了明朝的半壁河山。白龙分队,大明兵王,他的故事,将会永远流传。
  • 别样三国志

    别样三国志

    本书定位为历史架空小说。大体上会按照历史架空中的穿越情节,将三国的人物来进行重新组合,历史自然就脱离演义原本的剧情,有点无限流的味道。
  • 这里曾经是汉朝2

    这里曾经是汉朝2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二部,书中从刘邦诛杀彭越写起,到汉朝两大外戚窦婴与田蚡相斗至死为止。刘邦崩后,吕雉趁势而起,扶持吕氏外戚,危及刘氏天下。在此关键时刻,谋士陆贾向权臣陈平献计,联合武将周勃,准备伺机而动。果然,吕雉一死,汉朝群臣及刘氏诸侯,合力诛吕。在这场纷乱的权争之中,守柔的代王刘恒成了最大赢家。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所谓的盛世“文景之治”,在流血的战斗中冉冉升起。
热门推荐
  • 强者归来,女王的高贵帝尊

    强者归来,女王的高贵帝尊

    当时沐月15岁的时候,他闯进了她的世界,他对他温柔,宠溺,而她在不经意间沦陷了,他说“月月,我爱你,这辈子我墨珩定不负你”她温柔一笑“阿珩,我愿意为你付出所有,因为我爱你比你爱我多”他接近她只是为了报仇,可是却不经意间爱上了她。当真相败露,她才知道,原来一直都是她太天真……三年后,她是夜月堂的堂主,更是跻身世界十强的总裁,她占有世界百分之60的资产,没有人数的清她的财产,只知道所有人都叫她“魅女王”当她高傲的出现在他面前,他眼眶竟湿润,因为这三年来他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
  •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之浮光

    夏之浮光

    少女陈慕雯自小成长环境单纯,性情温和细腻,进入高中后结识了叛逆女孩方晔云,并由此与好友方晔云同父异母的兄长方晔扬开始了一段与校园岁月为伴的爱恋。然而在高考失利、好友自杀、兄弟插足等重重考验下,两人之间也面临着一个又一个与成长、爱情、亲情有关的课题。当昔日的柔弱少女和青葱少年告别校园、踏入社会,当两人久别重逢之后,是否还会再度携手?关于双鱼座女生和巨蟹座男生的夏之浪漫爱情,在这段故事里,我们一起寻找、思念、笑或者流泪,只为找到幸福之光,与我们的人生达成最终和解。
  • 碑冥

    碑冥

    平静的小城市里,隐藏着光怪陆离的世界,不为人知的神秘事件,很多人发现了什么,但是没有人知道真相,这其中有大恐怖!
  • 魔尊的白痴王妃

    魔尊的白痴王妃

    有个魔尊宠我爱我,好像也不错。谁欺负我老婆丢进蛇窟去,魔尊大人王妃把你喜欢的琉璃壶打坏了,没事在拿几个给她打。不好了魔尊大人王妃和你的侍妾打起来了,怎么回事王妃有没有伤到哪里,没有是你的侍妾受伤了,哈哈不愧是本王的老婆,去把那些侍妾砍了敢惹我老婆生气,魔尊不好了,又怎么了,王妃把魔殿烧了,什么、、、、王妃有没有受伤,没有那就好让她烧吧只要她开心。殿下我能问一下吗老婆是什么意思,王妃说是夫人的意思要我这样叫的哦、、、、、、
  • 踏天争仙

    踏天争仙

    奇毒在手,天下我有!走剑修的路,叫剑修无路可走!走修仙的路,叫所有仙人瑟瑟发抖!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异世界超能学院

    异世界超能学院

    女仆安娜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被一个老人带到了全新的世界。在这里,精灵会于矮人讨论配种的优越性,半人马致力击败的兽族正在疯狂的锻炼肌肉,从不同时空赶来的人类或许致力于贯彻自己的骑士之道,或许倒在寝室里拿着手机刷着学院贴吧。这是异能者的世界,一切的一切,尽在第三学院。
  • 火影之冥界幽火

    火影之冥界幽火

    冥王的女儿,来到了火影。拥有剧情和冥界幽火,可是很厉害的!
  • 阳域

    阳域

    高墙之内,乃帝国繁灼,争霸之心,永恒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