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1600000010

第10章 最后一个“托派”(1)

这是一个“出土文物”一样的人物,在他一系列令人咋舌的经历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现在我有可能拂去蒙在他身上将近一个世纪的尘埃,把这个面目模糊的老人从少人关注的昏暗角落里请出来。

文/张钧(崔永元口述团队首席记者)

刚听到个消息:陆立之夫妇今年冬天在民政局的帮助下住进了养老院,两人一个104岁,一个93岁,没儿没女,在家就是出了事也没人照应。

去年,我曾和同事一起去看望过他们,那时陆立之的脑子已经有点糊涂了,之前,他托人告诉我们说,还有些话想说。摄像机架起来,他开始说,说来说去,都是三年前我采访他时说过的话。

陆立之是我采访过的第一位百岁老人,他可能也是国内在世的最后一位“托派”。

2009年2月15日傍晚,我突然接到同事孙老师的电话,他让我赶紧和原《炎黄春秋》的副主编刘家驹先生联系,他那儿有个百岁老人的采访线索,据说经历很丰富也很传奇。

陆立之,又名陆梦衣,出生于1909年,1925年加入中共,1927年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9年秋回国,1930年被开除出中共,旋即加入刘仁静为首的托派组织“十月社”,第二年向南京政府自首,成为军统的一员。现居安徽滁州,他写过一些回忆早期中共活动的文章,曾在《炎黄春秋》上发表。

刘家驹先生的介绍很详细,最后,他补充道:“他还是刘仁静的亲戚,而且很可能是目前在世的最后一个正牌托派。”

当时,我做口述历史采访不到一年,尚没有采访百岁以上老人的经历,陆立之让我既兴奋又惶恐,这是一个“出土文物”一样的人物,在他一系列令人咋舌的经历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现在我有可能拂去蒙在他身上将近一个世纪的尘埃,把这个面目模糊的老人从少人关注的昏暗角落里请出来,这让我颇跃跃欲试。但是,他毕竟已经超过百岁,身体、思维、记忆力怎么样?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都还不确定。

不过我的忐忑只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负责联络受访者的张新就给我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于刘家驹事先给陆立之打过电话,所以老人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们的采访要求。“陆老的思路很清楚,而且记忆力也没问题。”听了张新的话,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那天下着雨,冬末春初的北京潮湿阴冷,我走在朝外大街的便道上,一边走一边在电话里对张新说:“马上订机票,咱们后天就去。”

在出发前的一天时间里,我和搭档张新开始疯狂地寻找有关陆立之的信息,收获颇丰。我们不仅从著名托派王凡西的回忆录里找到了有关陆立之的记述,甚至还发现了中共1930年1月将包括刘仁静、陆梦衣等人开除出党的通知,这一切都为我们确定陆正牌托派身份的真实性提供了佐证。

由于陆立之的经历十分复杂和丰富,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众多,这些事件、人物有的我们有所了解,而有的之前简直闻所未闻。每个枝杈伸出去都会耗费掉我们的大量精力和时间。我们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采访积累可以稍稍减轻一点工作量,但是要做的准备还是做不完,这让我直到踏上飞往南京的飞机时心还没踏实下来。尽管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知识盲点,我的行李中装上了我能找到的几乎所有的参考书:《双山回忆录》、《郑超麟回忆录》、《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史》,等等。

我另外的一点不踏实,是仍然对老人的状态没有把握,尽管张新的反馈是积极的,但在见到老人之前,甚至采访完成以前,一切都还说不好。如果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应付长时间的采访,只能持续一两天,那么我们重点问哪些问题?如果采访中发现老人的记忆力或者思维有明显的衰退,我们该怎样启发和引导,帮助他完成回忆?如果采访中老人的身体出了状况,我们又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在我的脑子里一遍遍地冒出来,我就像个复习了很久,去参加高考的学生一样,反复熟练地回答着这些问题,从北京飞往南京的飞机上,一直持续到从南京开往滁州的出租车上。

2月17日傍晚,在滁州市工人路一栋破旧的楼房里,我见到了陆立之。老人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但精神看上去很好,特别是一双眼睛格外有神。我们走进房间时,他主动站起来,拄着拐杖走向我。他的手有点凉,但和我相握时,我能感到从他手上传递过来的力度。

房间不大,临窗是一张老式的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和纸。我们坐定后,老人有点艰难地坐到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从桌上拿起一本黄色封皮的书,递向我,说:“这是我头两年出的一本书,送给你。”

我连忙起身接过书,我知道这就是那本我们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实的《谁主沉浮》。这本书是陆晚年所写回忆文章的结集,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一直写到1949年以后,内容很庞杂,既包括作者对其本人在五卅运动、上海三次工人起义、“四一二”事变、抗战等大事件中的亲身经历的记述,也涉及中国留学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托派组织在中国的兴起发展和覆灭、军统组织在30年代和抗战前后活动等情况的记载,还包括他对周恩来、王明、瞿秋白、米夫等中共和共产国际早期领导人的回忆。在见到陆之前,我们只在网上零散地找到了其中的几篇文章。陆立之把这本书送给我,为我们接下来的采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在交谈的过程中,陆立之有时会起身取东西,行动有些迟缓。他的夫人告诉我们,之前老人的腿脚还很利落,上下四楼一点问题都没有。去年他过一百岁(虚岁),市里领导来看望他,送给他一幅“寿”字。这幅“寿”字被端端正正地挂在房间里最醒目的位置。有天挂在墙上的“寿”字有些歪了,他自己登上沙发想把条幅扶正,就摔骨折了。养了大半年,现在刚刚痊愈,但腿脚已大不如前。

那次见面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拜访的目的却全部达到了。通过跟陆立之的交流,我发现尽管老人在跟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重复和中断,但对一个年过百岁的老人来说,他的思维和记忆力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整个身体状况看上去也很好。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采访增加了不少信心。

不过,在当时,还是有一个现实问题给我造成了困扰。以往我们对高龄受访者进行采访时,一般都希望能有老人的子女陪同:他们对老人的身体状况最了解,一旦发生意外大家也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反应。陆立之没有子女,身边只有年近九旬的老伴照顾他的起居。他的家房间不大,光线声音状况都不理想,很难达到我们拍摄的基本要求(我们的采访通常会架设红背景,布置简单的灯光,对环境声有较高的要求),在老人家里完成采访有难度。我们可以在宾馆里布置一个采访间,每天接送老人,但陆立之居住的楼房没有电梯,他住在四层,对骨折刚刚痊愈,年过百岁的老人来说,每天上下这四层楼梯,简直是莫大的折磨。

这时,一同前来的张新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把陆氏夫妻一起接到我们的宾馆去住,这样既可以省去老人每日往返上下之苦,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采访,同时,我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我觉得这办法不错,跟老人一说,他们欣然应允。于是我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就把两位老人接到酒店去。

冬末春初的滁州天气还很冷,房间里没有暖气,陆老夫妇在室内都穿着棉袄,我们也没有脱下身上的羽绒服,陆立之的夫人王师正忙前忙后地为我们添茶倒水,拦也拦不住。言谈举止之间,看得出两位老人当年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同样看得出的是他们对我们到来的欣喜。在滁州这座破旧的居民楼的一方斗室里,人多一点总会更暖和些,他们过冷清的日子过得太久了。

第二天一早,张新就把二老接到了酒店,稍事安顿,对陆立之的第一天采访开始了。

与老人见面之后,我的心里有了底。对陆立之,是可以按照时间为经,事件人物为纬,突出重点的思路,来进行一次个人传记式的口述历史采集的。头天晚上,我连夜通读了他的《谁主沉浮》,更强化了这个想法,像陆这样的人物,在我们的口述历史采访中也属难得一见,如果不能做一次深入的采访,全面地记录他复杂曲折的一生,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当时我心里的小九九是,在老人身体允许的前提下,争取花上一周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这次采访。

同类推荐
  • 红色宁都

    红色宁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革命中心,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轴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政的重心,是苏区江西省后期的核心,是苏区精神、党的群众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形成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都人民胸怀坚定信念,竭尽所能,为苏区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表现出对党和革命的无限忠诚,被誉为第二个苏区模范县。
  • 碧血丹心照千古

    碧血丹心照千古

    在风雨飘摇的南宋,在经济繁荣的中原,外表看着是那么好,可是危险却悄然而至。他一个书香门第的少爷,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有众多佳人的陪伴,他本可以科举后当上一名文官,为国为民。可蒙古崛起了,它要灭掉他的国家。他不得不文武兼修,起兵抗元,如一根擎天玉柱般陡然而立。血染疆场,和他的佳人难分难离。可他依旧和他的战友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就是状元丞相兼将军,美女佳人来相伴的文天祥。
  • 笙起梦落

    笙起梦落

    后灵墨记前传。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四个主角,四个视觉。四个人,讲述一段历史爱恨纠葛。
  • 江山如歌之芳华如梦

    江山如歌之芳华如梦

    一场上古的误会一场灭族的恩怨一颗复仇的心使她步入后庭十年宫斗十年战争她爱上了仇人的儿子却不得以杀了他又一个人给了她爱却又血染战场悲痛欲绝的她最终身着龙袍在万岁声中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开创锦和盛世
  • 泱泱大隋

    泱泱大隋

    开皇末年,隋朝尚未显现衰败之象,太子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饱受猜忌,晋王杨广坐镇扬州,作风简朴,励精图治。双龙夺嫡,二子相争。风云变幻之际,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范遥来到了这个世界。十数年后百姓揭竿而起近在眼前。是闲云野鹤避世独居?还是遵循历史跟随李家?抑或协助大隋扭转乾坤?或者……成为一方诸侯,问鼎中原?
热门推荐
  • 妇人规

    妇人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人生不是在逢场作戏、走马观花,去仔细聆听,耐心品味,等你知道了这些简单的人生哲理,并能够把它消化于内,运用于外,就能够把生命的高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此时,你的人生之路会豁然开朗。知道一些简单的人生哲理能驱散走人生中的浑浑噩噩,理顺人生中的千丝万缕。抬头瞭望,征途漫漫,哲理在心中,路就在脚下。本书就是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索、长者的淡薄。这里没有闻而生厌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它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复杂的纷争,用一个简单的心境去面对复杂的人生,简单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六道独尊

    六道独尊

    斩仙路,灭浮屠,武破苍穹!点天灯,掌轮回,六道独尊!且看一个被选为试验品的少年,如何摆脱暗中的操控,重掌自己的命运,踏上武道巅峰,笑傲天下群雄!
  • 蜜恋无限:恶魔,碗里来

    蜜恋无限:恶魔,碗里来

    【新手上路,欢迎入坑*^_^*】安伊九自认为自己不是沉鱼落雁,起码也闭月羞花;不是相貌堂堂,起码也一表人才;不是琴棋书画样样全,起码也能文能武会撩妹。竟被人称为“受”,纳尼!?不可以,“我要当攻!”“你说什么?”恶魔欺身而上。安伊九吞口唾沫,“我说......我要...”当攻。“好,给你。”
  • 经络门

    经络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慧卿随笔

    慧卿随笔

    时间,总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更会考验最暖的陪伴……日常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丰富生活本身的内涵。人生就是一场相逢,又会在一次次遗忘中逝去。为了弥补天生愚笨的自己,害怕因自己大脑容量更新太快而容易遗忘生活之精彩瞬间,从小就养成了随时随地用笔记录的习惯。说不上好,但却能留存以往的特定记忆点滴。让每一次值得记忆的瞬间化作今后可以自我消化的提醒,不经意中用文字留下了印记,没有粉饰、质朴自然。
  • 话不良人

    话不良人

    战乱与黑暗的五代十国时期,黄巢起义、朱温篡位、李氏诛族、有珪弑父、沙陀争霸……群雄侠隐仗剑高歌江湖,于历史漩涡中的乱世里经历了青春与爱情、背叛与忠诚的沧桑变幻、喜悲轮回,最终终结了这个时代、开创新纪元的决定性力量,也堪称是一段浪漫辉煌的中国式武侠历史传奇。
  • 罪血沸腾

    罪血沸腾

    遥远的天际,一座虚幻的九重古塔静静漂浮在虚空中,一条条幽暗的锁链缠绕在塔身,缓缓的流动。一个悲伤的灵魂,沉沦虚空,长空,从荒域走出,这一世,只为爱而生,却卷进无边漩涡,恩怨,情仇,杀戮,既然这世间已无正义,那么就让我背负所有的罪恶,在血与火中重生,
  • 全职分身

    全职分身

    这里属于分身的世界,娇俏少女的体内可能藏匿着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垂暮大妈的分身亦可能是凶残彪悍的猛兽。混在这里,有一句话要谨记: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貌取人!!!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