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800000023

第23章 《史记》的史表传统与清人的史表研究(3)

第三节 余论:关于史表的继承与创新

近现代学人对《史记》史表的研究和应用,仍没有停止。史表的编纂和研究工作是随着新通史的编纂工作而逐步展开的。

近代编著新史者,莫先于章太炎和梁启超,他们继章学诚之后,都主张对纪传体加以改造创造新的通史【55】,而且都强调了史表一体在纪传体通史编纂中的重要性。章太炎在他所著《□书》中有《中国通史略例》【56】一篇,所记新通史欲撰表5卷,“首以帝王,以省考纪,复表师相,以省别录,儒林、文苑,悉数难尽,其纂述大端,以见于文言、学术二典,斯亦无待作传,故复列《文儒表》,略为第次,从其统系而已。方舆古今沿革,必为作典,则繁文难理,职官亦尔。孟坚百官公卿,上于列表,一代尚然,况古今变革,可胜书耶?故于《帝王表》后,即次《方舆》、《职官》二表,合后《师相》、《文儒》,为表凡五云。”可见,章太炎作表主要是发挥史表“配合纪传,省文备阙”及清晰条理的作用,用以记载次要人物和纷繁的史料。约略与章太炎同时,梁启超也于1901—1902年酝酿写《中国通史》,他拟定的通史体例,有“载记”、“年表”、“志略”、“传志”四体。已写成的史表有《春秋年表》、《周代列国并吞表》、《战国年表》等,都附在相应的载记之后。“载记”叙述一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和历史大势,“年表”则配合载记。此外,他还作有《春秋夷蛮戎狄表》、《先秦诸子表》、《佛教大事表》等。这些作品都收入《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至五十一。而这些成绩都是在他深入研究司马迁的史表、并对撰表传统广泛了解的基础上作出来的。

梁启超对《史记》开创史表的功绩深表钦服,他说:“自《史记》创立十表,开著作家无量法门。”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史记》史表的类型、作用及义例作出了精当的分析:

史公仿周谱作十表,宜为史家不祧之大法。踵起诸史或私家著述,岁力不逮,且付阙如;或史臣无识,遂从删汰。其演沿袭者,则亦泰半。虽然《史记》十表,表事者四,表人者六。有表事者,故本末□然,得失章显;有表人者,故□列无遗,立传可省,文简事增,莫良于是。后之作者,惟踵人表,舍弃事表,史公精意隳其半矣。且《史记》事表之例,为世表者一,为年表者一,为月表者一,世远则简严,代近则详尽,凡兹义例,具有权衡,后史不审兹义,故表文所列,殆同点鬼,读者恐卧,又何怪焉?【57】

由此,他还进一步论述了《史记》史表的影响:“郑樵《图谱略》益推阐其价值。《史记》惟表年代世次而已,后人乃渐以应用于各方面。如顾栋高之《春秋大事表》,将全部《左传》事迹,重新组织一过,而悉以表体行之,其便于学者滋多矣。”【58】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主张修清史“惟有规复马书表事之法”,并将拟作之表分为“事表”14篇和“人表”10篇,还特别强调“事表”要遵从史迁“详近略远”的义例。可见,梁启超对《史记》史表的理解和运用,是在自觉地继承和发展史表编纂的传统,这在近代史家中是很突出的。实际上,梁启超自己就是造表用表的大家,他说:“吾平生读书最喜造表,顷著述中之《中国佛教史》,已造之表已二十余。我造表所用之劳费,恒倍蓰什伯于诸书。窃谓凡遇复杂之史迹,以表驭之,什九皆可就范也。”【59】他自知作表的甘苦,对表的益处自然深有体会,因此,他主张要学习古人造表之例,创作或改作各种表。他评班固《古今人表》时说:“我们看来,单研究汉朝的事迹,此表固无用处;但若援引其例,作为种种人表,就方便得多。后来《唐书》方镇表、宰相世系表,其做法亦很无聊。攻击的人亦极多,一般读《唐书》的人看表看得头痛。但是某人某事,旁的地方看不见的,可在《方镇表》中查出,我们认为是很大的宝具。章实斋主张扩充《汉书·古今人表》、《唐书·宰相世系表》的用意,作为种种表,凡人名够不上见于列传的,可用表的形式列出。‘人名别录’亦即可为其中的一种。章氏所著几部志书,人表的运用都很广。所以人的专史,人表一体,亦很重要。”他还举例讲,可用表的方法作《复社人名表》、晚明《流寇人名表》;或将各史《儒林传》,改成《儒林人名表》,或以所治之经分列,或以传授系统分列,便可以用较少的篇幅记载较多的事实。诸如此类,运用可以甚广【60】。这是梁启超化腐朽为神奇的一种方法,他认为有些表在当时看可能没有太大价值,那是撰者没有运用好,不是表体没有价值,后人可以变废为宝。他这些观点,与章学诚“救其弊而善所用”的主张有相似之处,但梁启超重视史表,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事实,而最要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就是说,梁启超要通过史表来体现一种联系的、发展的新思想,他是在新的史学思想的指导下重视史表的,而表似乎是以最简洁明了的形式体现了这种撰述思想。这也是近代史学所带来的辩证发展和联系的眼光,为史表提出的新的时代使命。除此之外,近代魏源所撰《海国图志》中有《西洋各国教门表》、《中国西洋纪年表》、《中国西历异同表》等表。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在其《食货志》、《兵志》、《物产志》、《地理志》中共设表118个。他们以表格的形式再现了日本近代改革进程及重大事件,使急欲“睁眼看世界”的国人对外国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他们在史表的编纂思想和体裁上继承和发展了《史记》所开创的优良传统,这对今天的世界史撰述和研究仍是有借鉴意义的。

顾颉刚在为《二十五史补编》作序时,对史表的重要作用做了总体评价,他说:“正史中之表、志,于典章之沿革,人事之变迁,各尽其贯穿综合任务,使读之者对于历史现象有整个之认识,则更为此资源中之真精实髓。原表、志之体,创于司马迁,虽亦有所因,而与纪、传相辅以作全书之纲领,则其前未尝有也。夫表之为用,不仅旁行斜上,而在乎钩玄提要;志之为用亦不惟整齐故事,而在乎原始要终……若一史之中,表、志有阙,则读史者目之所触,惟有林林总总之故事浮动于前,无由得其纲领,而前后相循之人事亦为之断而不续矣!”这虽只是对正史史表而言,实际上是对司马迁所创表体之功的肯定,并指出由于表有钩玄提要、为一史纲领的作用,而在史书编纂和史书价值上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赋予表以正史“精髓”的地位。可见,随着历史和史学的发展,司马迁创表的功绩越来越受到重视,编纂史表的传统也由此逐渐发展壮大,绵延不绝。

在这方面,陈垣和梁方仲两位前辈是离我们不远的楷模。年代时间的记载是历史记录和考证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司马迁作十表旨意之一即在解决“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的问题。中、西纪年方法存在差异,若不知其中规律,在运用时往往出现错误。陈垣(1880—1971)所著《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为三种历法的纪年提供了确实可靠的换算工具,为中外史料运用在纪年方面开辟了方便的途径【61】。梁方仲(1908—1970)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史专家,他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于1962年完成,是一部自西汉迄清末2100多年历代人口、田地、田赋的大型统计专书。他从中国的正史、政书、方志文集、笔记等200多种文献史料中,搜剔出大量的有关数据,加以科学的分析核算,综合编撰成242个统计表格和6个统计图表,使读者对历代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一目了然。我们可以说,梁方仲不仅继承了司马迁观察和思考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之“深思”的思想传统,并以表的形式表达了这种思想内涵,拓展了史表的内涵和应用领域,在史表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司马迁之后,人们对史表的运用和理论探讨,已经使我们的史学家认识到历史学的科学性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全局的把握,客观的记述和理性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可见出,司马迁在两千年前表现在史表中的思想方法,及其在史学理论上的识见,不单在中国是杰出的,在世界史学史上也是杰出的。

注释:

【1】《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五“正史类一”《读史记十表》条,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0页。

【2】《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3】《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文学下”,《刘杳传》。

【4】《史通》卷三《表历》。

【5】《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序。

【6】《史通·杂说上》“诸汉史”十条。

【7】《史通》卷三《表历》。

【8】据金毓《中国史学史》第189—192、216—219页,略有补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通志·总序》。

【10】《二十五史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75页。

【11】《大事记解题》卷一,《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页。

【12】《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六《蔡文懿公百官公卿年表序》,《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13】其说见《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九《史学》、《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五,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135页。

【14】《文献通考》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读〈史记〉十表序》,《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页。

【16】《校〈汉书〉八表叙》,《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5页。

【17】《史记钞》卷八。

【18】《陈评史记》卷十八,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19】《读〈史记〉十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页。

【20】《太史公书知意·表·秦楚之际月表》,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3页。

【21】分别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页、20页、21页。

【22】《读史纠谬》第一《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6页。

【23】《史记辑评》卷二《汉兴以来诸侯年表》,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7页。

【24】汪由敦说见《松泉文集》卷一七,参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25】《史记评注》卷三,《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页。

【26】《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七“辽史立表最善”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6—587页。

【27】参见张大可《史记论赞辑释·十表序说明》、杨振之《〈史记〉的历史分期研究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8】见《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7、390、410页。

【29】以上三则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11、8页。

【30】参见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108页。

【31】梁玉绳《人表考》卷一,《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29页。

【32】以上二则见《文史通义·亳州志人物表例议上》。

【33】以上二则见《文史通义·亳州志人物表例议中》。

【34】《文史通义·亳州志人物表例议下》。

【35】《文史通义·和州志与地图序例》。

【36】《文史通义·永清县志选举表序例》。

【37】《文史通义·永清县志职官表序例》。

【38】《史通通释》卷三《表历》。

【39】参见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相关章节,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0】《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5页。

【41】参见蔡崇榜《吴缜与〈新唐书纠谬〉》,《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42】《元典章校补释例》卷六。

【43】《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8页。

【44】《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4699页。

【45】《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

【46】参见方祖猷《万斯同史学浅论》,《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47】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八《万先生斯同传》,见《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8】《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史部》六《别史类》。

【49】参见方祖猷《万斯同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50】《南雷文定》四集卷一《补历代史表序》,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1】《中国历史体裁的演变——1946年9月在昆明五华书院学术演讲》,《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58页。

【52】参见张爱芳《〈春秋大事表〉的特点》,《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53】《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1页。

【54】参见吴振清《吴廷燮及其在补史表上的成就》,《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

【55】参见陈其泰《近三百年历史编撰上的一种重要趋势——自马□至梁启超对新综合体的探索》,《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2期。

【56】《略例》附在《□书》第五十九《哀清史》之后,始见于《□书》手校本。

【57】《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一《清史商例初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

【58】《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59】《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60】《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页。

【61】参见刘乃和著《励耘承学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171页。

同类推荐
  •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

    用口语化的现代语言,讲解佛陀说法的故事,让佛经中的义理浅显易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佛经。
  • 朽烂红木殿

    朽烂红木殿

    《大国杀》系列第二部。海洋文明新兴国家萨克森温莎帝国VS老牌世界头号强国马森帝国,鹿死谁手,较量之后见分晓。本部看点是蚂蚁小人物在大历史中制造的蝴蝶效应。很多时候,能决定历史的不仅仅是皇帝国王和将军们,蝼蚁亦可为之!!
  • 穿越特工之本行

    穿越特工之本行

    魏忠贤又怎么样,我就是要踩你。采花大盗,东海大盗,都是我兄弟。权财,吾之欲。窈窕,吾之求。亲友,吾之念。我是林琅,我本疯狂,特工重生,谁与争锋。
  • 十六国演义

    十六国演义

    三百年恢弘历史;热血沸腾,刀光剑影;爱恨情仇,忠义仁孝;跌倒起伏,风云聚会,精彩不亚玄幻,刺激不差穿越。精彩的感官享受,壮阔的历史再现。
  • 女帝末路:我非男宠

    女帝末路:我非男宠

    神龙政变的发动使得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被迫退位,她亲手缔造的武周王朝也随之土崩瓦解。参与这场政变的人中,包括女皇的家人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包括李唐宗室李千里以及他进献给武则天的小太监高力士,包括女皇的心腹上官婉儿,包括大臣张柬之、杨元琰、桓彦范、敬晖、李多祚,等等等等。多个政治集团的明争暗斗,千古女帝的末路反击,阴谋、较量在此详尽地演绎而出。
热门推荐
  • 恐怖之丧尸咆哮

    恐怖之丧尸咆哮

    一支臭名昭着名为“马蜂窝”雇佣兵秘密运送一批生化武器至中东恐怖分子,因为其见财起意黑吃黑与双方火拼,不经意泄露了生化病毒,而导致了世界末日的到来。整个小说,将以接近现实的手法,谱写人类的阴暗面,面对困境所流露出的凶狠,贪婪,懦弱,由于社会陷入了恐慌和混乱,男人和女人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将在文中一一展现。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摘下你的面具

    摘下你的面具

    【日更3000】人生在世七情六欲皆不可抛,未经历过红尘乱流,哪来的菩萨心肠。人生如戏,总是让你带着不同的面具唱响着不同的境遇,但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在不经意间走进你未被蒙尘的内心深处。说不清道不明,在你毫无防备之时擦拭掉你的一切伪装,陪你看见繁华。当一切尘埃落定,纵观来路,只道是夕阳楼外是君心。
  • 风雪飘飘

    风雪飘飘

    风:我孤独,我冷漠,我想要的只是有人真正的懂我。雪:我高傲,我霸道,我想要的只是有人真正的爱我。飘飘:我乖巧,我温柔,我想要的只是有人真正的疼我。
  • 天人道果

    天人道果

    此生三恨恨道有缺,恨仙无情,恨身不由己!悲痛之深,如来誓尽;兰若之韵,莲华圣音。无欲之人,脱俗还真;百年之身,千年红尘。凡尘少年,因机缘之下,踏上修行路,一场血泪从此开始……
  • 爱上贴身保镖

    爱上贴身保镖

    乾坤盟是一神秘组织,老大江海明掌上明珠江可琪,是湘南高中高二的学生。江可琪美丽乖巧的外表下是一个冷若冰霜,拳脚了得而被称为“冷凤凰”的美人。不爱受束缚的她偏偏被老爸派的一个整天嬉皮笑脸的家伙做了她的贴身保镖,后来老爸被杀,龙隐杰神秘失踪,江可琪那快乐而又痛苦的高二时代最后陪伴身边的该是谁?
  • 空想世界之幻梦的旅人

    空想世界之幻梦的旅人

    少年吉米在十三岁生日时收到了来自失踪许久的父亲的礼物——一本名为《世界之书》的书,接踵而来的便是各种奇幻的事物,引领着少年进入了另一个与众不同的魔法世界,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伙伴?是冒险?还是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这一切的答案等着你来发现······
  • 瘟祖

    瘟祖

    牧长生,一个无父无母无妹妹,连个娃娃亲的没有,想对未婚妻喊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机会都没有。
  • 胖子进化论

    胖子进化论

    这是一个胆小又猥琐的胖子,为人类生存进化,而奋斗的故事。在游戏中的挣扎打拼,在现实中的另类大明星。看胖子如何挽救人类!
  • 丑女芜妍

    丑女芜妍

    芜妍为了早日能攒够钱买套房子,把父母接来大城市享福,没日没夜的打工赚钱,却过劳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再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悲催的发现这个身子的主人黑黑瘦瘦不说,还满脸的麻子。更悲惨的是这个家很穷,非常穷。为了不被饿死,芜妍发挥现代女强人风格,努力种田,发家致富,娶夫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