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500000025

第25章 乌江边上是我家

李贻渝

期盼

彭水要修电站了!乌江沿河两岸水淹地区的村镇全部都要移民,要搬迁了!这个消息像风一样吹遍了彭水县的山山水水大小乡镇,传到了坐落在乌江边上的万足乡。要修电站的消息如同一声巨雷在万足乡的天空炸响,惊醒了宁静沉睡了几百年的苗乡古镇。

长期以来,彭水县一直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一直过着贫困生活的彭水人民渴望脱贫、渴望致富的心情是迫切的、强烈的,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如今得知家乡要修电站,要移民,要开发旅游,心情能不激动?人还能平静?与水淹线以下其他乡的乡民一样,万足乡的全体乡民在得到本乡已被划在水淹线以下,即将全部移民搬迁的消息后,顿时喧闹起来沸腾起来。人们纷纷走乡串户问亲访友,打听相关政策,询问赔偿标准,揣摩实施办法。猜测各自家里将会得到多少赔偿,盘算自己的搬迁去向。万足乡人人如此,万足一村的易波以及其家人也是如此。易波三十多岁,苗族,妻子也是苗族。夫妻俩在万足场镇上开店做生意卖小百货,儿子读小学,一家人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要修乌江电站的消息,打破了以往的平静,也让易波一家人处在了兴奋之中。

乡里开会传达相关文件时说,修建乌江水电站,将给全县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电站修好大坝蓄水后水位增高几河相连,高峡出平湖景美如画,是发展旅游的极好资源。而旅游发展为大家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为此,万足乡的全体乡民无不热切盼望无限憧憬日夜期待。人们盼望电站早一点儿开工早一日修好,憧憬着修建电站给自己的家乡带来美好的变化,期待富裕幸福的日子早一点儿到来。万足乡的全体乡民心情是这样,易波一家人的心情也是这样。他们天天盼望,盼望着工程队早一些进场,盼望着电站早一天开工。

服务

2003年4月,大唐公司十八局工程队进场,万足乡上的村上的干部与100多群众一起买来鞭炮到河边去迎接。在干部群众的欢声笑语中,在热闹喜庆的鞭炮声中,两台挖掘机突突突地开进了河滩。这个庞然大物对万足的全体乡民来说,是个新鲜玩意儿。男女老少们兴奋地奔过来跑过去追逐着,观看着,议论着。对家乡即将要发生的重大变化好奇地猜测着憧憬着,对家乡巨变即将给自己生活注入的新鲜活力满心期待。易波是个有心人,他在猜测憧憬期待的同时,还热情地关注着工地的施工情况,热心尽力地为工地服务。

工程队进场以后,工地上的工人对棉絮、被套、脸盆等日用品需求量较大。易波不辞辛劳,积极组织货源,尽力为工地服务。多年以来,万足场一直没有公路,要去县里进货都是坐船。船早上8点从万足出发,下午2点从彭水返回,进1次货基本上就得1天时间。以前,易波每月只需进一两次货就够了,工程队进场后,易波每月至少要进五六次货才能保障工地需要。人是比以前辛苦了一些,但同时也能多收获一些经济回报。易波不仅自己尽力为工地做好服务工作,还热心地组织劳动力上工地服务。

工程队进场,不仅带来了万足乡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挖掘机,带来了各种工程设备和器械,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工程队刚来时,河滩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公路没有工棚,条件极差,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没有公路设备运不进去,所有设备都要靠工人抬。打石子用的沙机、用于发电带动沙机的柴油机都是靠工人抬到工地上去的。这些又大又重的铁家伙,哪一台不是好几百斤?工人们抬得非常非常辛苦。由十一局负责的一号支洞刚开工时,需要大量工人打石子,于是到乡场上招工人。刚开始有些村民不想去。工地的办公室主任找到易波,请他帮忙找些工人。易波想,修建乌江电站,蓄水发电发展旅游,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实惠啊,大家也应该为电站出一份力。他先后找了5个人去工地干活,他觉得修建电站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大好事,是自己的事,自己为此出一点力是分内的、应该的。

担忧

万足场是一座美丽的临河古镇,始建于清代中叶,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存的文物古迹有万天宫、万寿宫、肖氏宗祠和以前做生漆生意的老铺子,有雕刻着精美题字、饰文、人物、龙凤等图案的牌匾、牌坊、石拱门,还有见证了万足镇百余年历史的石堡坎、风火墙、百年老宅。万足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30出头的易波与他的父辈以及众多的父老乡亲们一样,都是生于斯长于斯,对万足乡上的每一条街、每一道巷、每一架石门、每一间瓦房都熟悉得如同自己掌上的手纹,每日里有意无意间都会浏览无数遍;对小镇周边大小山峦上的每一根草、每一棵树都如同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一样熟悉亲切;而对镇前那条千年流淌的、儿时无数次戏水玩耍的、长大后无数次乘船横渡的乌江,无论是长年碧清如绿玉的静流,还是涨水时的浊浪翻滚,都是魂牵梦绕依恋无比。想到世代居住的老镇即将搬迁,即将不复存在,想到与乡镇周边的山色美景都将别离在即,怎不叫人无比依恋难以割舍?然而在此时,所有的依恋不舍都如同一幅油画上的厚重底色,正被画作上的主题亮色重重地覆盖着,遮掩着。这期间,易波与妻子想得最多的还不是乡里的老街老铺老房子,不是周边山里的花草树木江里的水清水浊木舟斜渡。此时,他们整日想的是这移民搬迁究竟是怎么个搬法,怎么个赔偿法?像他们家这种情况会比别人少拿多少赔偿费?这些才是他们眼下最为关心的事,这些才是那幅油画上的主题亮色。说到这抹亮色,说到易波家的具体情况,那还得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易波的婆婆原在乡供销社工作。1979年,县里落实政策对婆婆实行农转非。按当时政策,像这种情况除本人以外还可以再转一个带一个。于是易波以及他的父亲、婆婆都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转非以后,每月可以吃比市场价低好几角钱的供应粮,在读书、就业、当兵等各方面的机会也都要大得多,而且读书还可以不花高价,无业人员每月还可以享受低保。在当时来说,实行农转非还是很划算的。眼下,易波愁的并不是当年的农转非,而是愁自己家的地少。

当年,全乡对农转非人员名下的地的处理办法,是拿到各自的大队讨论。其他大队讨论的结果是让其继续保留原有土地,而易波家所在大队的讨论结果,是将土地收回后分给其他社员。多年以来,只有少量土地的一家(易波的弟弟没有转)靠吃国家供应粮、靠吃低保、靠易波父亲摆摊儿做点儿小生意过日子。易波长大后结婚生子修房开门面做生意,日子也过得顺当。现在要修电站,要移民搬迁,土地少在赔偿方面肯定要比别人少,肯定要吃亏。原来修好的房子门面眼看就要没了,如果赔偿少了不够再盖房修门面,那今后一家人靠什么过日子?修建乌江电站,万足乡的全体乡民无不日思夜想翘首期盼。易波对这个事也是举双手赞成热切期盼的。但在期待盼望的同时,一想到土地赔偿,就难免有些担忧。他忧的是自己究竟能不能从移民搬迁中得到实惠?搬迁后家里的收入会不会不升反降?今后生活能不能比现在更好?期待和担忧在易波心里同时并存,相互缠绕,糅合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争议

随着前期工作的一步步展开,开工的日子也一天一天临近。2005年9月28日,大唐公司隆重地举行了正式开工典礼。移民搬迁已经迫在眉睫了。

《移民手册》发下来了。自移民工作启动以来,县上派人到鹿角、万足、善感、双龙、石盘、新田等需要移民的乡镇搞了多次实地考察,召开听证会,经过反复论证,出台了《移民须知》、《关于切实做好乌江彭水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彭水水电站彭水库区(坝区)农村移民安置实施细则》、《移民工作问答》等一系列关于移民安置办法、搬迁去向、赔偿标准的政策通知文件。县移民办公室把各类移民需要了解掌握的相关文件集中起来,印制成《移民手册》发送到每一户移民手中。

拿到《移民手册》,易波看得最详细,研究得最多的是《彭水水电站彭水库区(坝区)农村移民安置实施细则》,因为这里面的内容条款直接与每户移民今后的安置去向、赔偿多少有关,与移民搬迁后的生活好坏、一家人今后的发展前途都休戚相关。《细则》中关于农业生产安置的办法主要有4种。一是有土地资源条件的组,通过有偿调整土地就地后靠安置。二是对土地资源不足和就地后靠无条件的组,在本县范围内需要跨组、村、乡镇安置的移民,采取分散插组安置。三是集镇兼业安置。指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到集镇,既有部分耕地耕种,又能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安置方式。四是自主外迁安置。除此之外,还有自谋职业安置和投靠直系亲属安置等方式。《细则》中明确了各种安置标准,搬迁补偿。并附有集镇新址建房人口的认定条件、移民补偿单价表。每户移民可对照《细则》结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计算出自己将会得到多少赔偿,选择哪种安置方式。

按照《移民手册》上的赔偿标准一计算,果然如易波所料,自己家在土地赔偿这一块亏大了。当年家里3口人农转非,交出去的七八亩地全是一、二类地,每亩土地的赔偿和安置补助是9 100元和15 000元。再把其他补偿和20年的后期扶持费加起来估算,至少要少拿30万元以上。30万元可不是小数啊,这搁在谁身上也接受不了啊。妻子说,这个农转非转得太划不来了,这个合同不能签。我们去找乡政府要求转回去,把家里原来的土地要回来。易波觉得不妥,不能去找政府。夫妻俩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点分歧。

当年农转非后,易波初中毕业去外面去打了一段时间的工,然后回到乡上做点小百货生意。1994年结婚,当年就生了个儿子。1998年在街上盖了个有30多平方米门面的新房,卖点锅碗瓢盆日用百货,家里每年把生活安排过去后还能有两三千块钱的结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觉得还挺好。哪里想到现在修电站搞移民赔偿差距会这么大。当年乡里定的土地政策是每户人口增不加,减不退,30年不变。易波结婚后妻子户口转过来也没分到土地。现在家里这几亩坡地还是弟弟当兵走后,父亲把弟弟名下的地转到自己头上的。这些地多是九十类地,赔偿不了多少钱。

这个事让易波很伤了一阵脑筋。按照这个赔偿标准签合同,自己太吃亏,不签吧那又能怎么办?还能真去找政府闹?现在执行的所有实物手册、调查指标都是经过国家多年移民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再结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条件、经济生活的实情来综合考虑,最后才达成了《移民手册》,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当年家里3个人农转非后,自己已经吃了这么多年的供应粮,婆婆、父亲和自己也享受了这些年的低保待遇。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靠自己劳动挣钱过日子,今后还不是一样靠自己劳动挣钱过日子。现在就是去找政府闹,地已经分给别人了,闹也闹不回来了,反而还让别人看笑话,没多大意思。再说,修建乌江电站,是库区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库区经济发展了,自己也是受益者。作为移民,还是应该把胸怀放宽一点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能只盯着眼前这点事儿,不能因为自己有点意见就影响库区搬迁。易波在心里翻来覆去琢磨了好些日子,最后终于自己把自己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然后慢慢把妻子的思想工作也做通了。

选址

2005年12月15日正式召开了万足乡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动员大会。在随后召开的全体村民动员大会上,村支部陈俊书记说,我们期盼已久的乌江电站已经正式开工了,搬迁也是迫在眉睫的事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自主选址,大家一定要选好了。以前,我们村的交通很不方便,大家在农村干活进出全靠肩挑背磨很辛苦,现在一定要选一个交通方便的地方。你选址一定要选适合自己家具体情况的,要选交通方便的发展好的。如果离公路远了,今后出门办事都又费时间又花钱,不利于发展。就是你今后外出打工回来,到乡政府办个事来回都要花十几块钱的路费,划不来。大家一定要考虑好。

大会给每户移民发了一张选址意向表,让大家回去仔细商量,认真填写。

拿到选址意向表回到家,易波心里就琢磨开了。家里补偿的这点钱拿来干什么?是继续做生意还是干点别的什么?靠国家靠不了一辈子,自己又没有多少文化,也干不了别的什么大事。自己修好的门面现在也要拆掉了,没有了,今后一家人打算靠什么生活?关于今后做什么?走什么地方?大家都相互询问打听,都一时拿不定主意。这也难怪,举家搬迁就好像要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移植到其他地方,如果移植的地方没有选对,大树就有可能断枝枯萎长不好,甚至有可能因水土不服而死亡。因选址不当,致使致富无门家道败落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啊。

乡里关于去向认定的社员大会开了4次了,已经到了该拿主意的时候了。易波觉得选址这个事还是要冷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首先是要往场镇靠,要跟乡政府在一起,这样今后不管干啥事都方便。乡里有些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在彭水有亲戚的人家,都要趁这次移民的机会到县里去发展,有的已经在县里买了房。易波开初也想到过去县城买房子,但是经过反复考虑,觉得还是不能到县里去,觉得自己家没得那个经济实力去县城发展。夫妻俩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虑,又把《移民手册》上的几种安置方式作了反复比较,最后决定选择第三种安置方式,也就是集镇兼业安置方式。2006年4月9日,易波去乡里填了明白卡,2006年5月16日,易波签下了安置合同。2006年7月中旬,易波一家人到新场镇选定了自己家的宅基地,算是在新场镇落塘坡小河村一组落了户。当时,乡里像易波家这种对安置补偿有想法有意见的移民还不少,大家都拖着不愿签字,有的还上乡政府去闹过多次。现在见易波带头签了合同,大家也就陆陆续续去乡政府把各种手续办了,把搬迁合同签了。

建房

落塘坡原是一坡山林,政府为了安排电站移民专门在这里新建了集镇。由于是山坡地,在山上新修出一条公路后,公路不靠山那一面的移民建房地就要比公路低一大截,易波家那一块地的地基就比公路低12米。也就是说,房子建起来后有3层得在平街之下。关于这房子怎么建,建多高,易波跟妻子很商量了一阵子。

他们觉得,按照现在的土地政策来看,今后家里再要想增加宅基地是不容易了。那么现在建房不仅要把自己的住房、下一代的住房考虑到,还要把孙子辈的住房也考虑进去,至少要考虑到三代人都住得下才行。下面三层通风、光线都不怎么好,不适合住人,只能用来堆货。平街一层做门面,如果一辈人住一层的话,那上面还得修3层才行。这样算下来就是6楼1底了,这要花多少钱才修建得起来呢?易波找人初步估算了一下,按照这个设计建房,至少得要25万以上。现在自己手里拿着的农村移民明白卡上显示,自己家的房屋补偿金只有九万多,还差一大截呢。就算把土地补偿、附属设施补偿及搬迁费等各种补偿加在一起,也才14万多。差的这部分资金从哪里来呢?如果将就手里这点钱,少修一两层,那以后房子不够住了再加起来是很麻烦的。再说,别人家的房子修得高,自己家的房子低,都在同一条街上住着,以后孩子大了可能会觉得很没面子,会觉得父母无能吧。夫妻俩考虑多时,决定还是按原计划修。把这些年做生意积攒下来的一点儿钱贴进去,不够再找亲戚朋友借点。先把房子盖起来,借的钱以后再想办法慢慢还。

房子动工了,一家人也就忙开了。易波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找包工,搞设计图纸,备料。水泥、河沙、木料、门、窗、油漆、管道等各种材料,哪一样不要自己照料?房屋建筑质量、修建进度,装修设计、装修质量、哪一件不要人把关操心?易波每日里早出晚归,家务、孩子、生意,一切都交给妻子打理。半年下来,易波瘦了一圈,妻子也瘦了一圈。

搬迁

眼看离政府规定的搬迁时间越来越近了,只有一个月了。2007年4月20日是政府规定搬迁的最后期限。易波给承包建房的包工头限定了时间,一定要在此之前把厨房、厕所的装修完成。同时,夫妻俩在家里找包装袋、处理剩余商品、收拾东西、联系运输车辆忙得是不亦乐乎。不仅人忙,心也不闲。担心房子到时候没建好,这边政府又喊搬迁,家里这么多货物放在哪里?一家人又住哪里?担心搬迁时东西会不会搞坏?货物会不会损失?一句话,千头万绪都要想到,诸事百体都要打理,好一个忙字了得。2007年4月15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比政府规定的最后期限还提前了几天。

新家好啊!新建的房子6楼1底,够大。平街的门面有80平方米,宽敞。出门就是街道就是公路,方便。搬进新家后,感觉生活完全变了样。房屋的安排大致依照原来的设想,平街是门面,二楼自己住,三楼四楼用来出租,没人租时就让它空着。自己的房子,空着也不担心会产生费用。平街的门面比原来老屋的大了许多,宽敞明亮。门面大了,摆放的商品种类更多更全面了。新集镇交通方便人流量大,生意也比原来好做些。关键是交通一方便一切都方便了。以前住在万足时,坐船去县里进一趟货,怎么着也是1天。现在这边通公路坐车去,来回1个小时就搞定,省时省钱。太轻松太方便了。搬迁半年后易波与妻子初步核算了一下,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大约增加了1成。

当初选址时,夫妻俩也曾有过选择就地后靠的想法,现在看来选这边还是选对了。如果当初选择就地后靠,现在新建的万足乡交通仍不是很方便。以后大坝蓄水,现有的简易公路会全部淹没,万足乡将形成3面环水,没有公路通往彭水,乡民外出行动都需要乘船的格局。后靠的万足乡建成后有人提出,要求大唐公司为万足建座大桥,以方便乡民出行。但人家说这里本来就没有桥,公司也没有复建计划。再说,电站蓄水后河面增宽,建这样一座大桥至少要上千万的资金,哪能说建就建。据说,也有乡民提议自筹资金在万足修一架索桥。易波想,如果一个地区没有政府的发展规划,要靠群众集资解决交通,那可是太难了。总之在易波看来,如果当初选择了就地后靠,现在交通这一块肯定是很麻烦的,生活肯定是不如落塘坡这边方便的。落塘坡新场镇这边当街通公路隔县城近,生活方便出行方便。不论是进货还是搬点啥东西,都可以一车运到家门口,省时、省力、省钱。路烂了有国家修整,不仅是自己这一辈人不再为交通犯难,就是子孙后代也都再不会为交通犯难了。易波说,交通方便的好处现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今后也肯定比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发展更快更好。这些都是修电站给自己带来的机遇,带来的实惠啊!

展望

易波的婆婆在2004年去世,享年83岁。易波觉得婆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乌江电站开工,看到这么大的工程还是有幸的。按照婆婆生前的遗愿,易波把她埋在了大生基。大生基背靠大山,前面开阔,面对乌江。易波觉得婆婆的在天之灵如能看到自己现在的日子,应该是满意的、欣慰的。现在,儿子已经上初中,2006年,易波家又添了一个小女儿。一家4口过着宁静温馨的日子。对于今后的日子,妻子觉得还是有些隐忧。她说,现在看起来生意还可以,但是过几年工程完工后,工地上的几千工人全部都要解散。到时候没得人来买东西,生意还做不做得走都成问题。要是生意做不走,那时候一家人的生活又怎么办?对于未来的日子,易波的看法显然要比妻子乐观一些。

此次采访的当天下午,笔者来到易波家。走上2楼,正逢着易波的小女儿午睡初醒啼哭撒娇。当父亲的细心地为女儿脱换衣服,然后将女儿抱起在怀中轻拍呵护,父爱意浓,情景动人。

笔者问易波对今后日子是怎样看法。他手里抱着女儿,边慢慢晃动身体轻拍女儿后背边说,作为移民,我们应该要顾大局识大体,要舍小家为大家。我们把自己的土地、山林都依依不舍地割爱了,做到了政府要求的早搬迁,早发展。对于今后,我希望旅游能早一天发展起来。现在报纸上正在评选新巴渝12景,彭水的阿依河一直排名第一。我们是在阿依河景区内,阿依河是从岩溪下来到我们这里结尾,距落塘集镇不足两公里,并且著名的风景区龙门峡、龚滩都在这一条线上。今后大坝蓄水,乌江、阿依河都要连成一片,我们这里就是库区的落脚点。我希望大家为留住客人,应该在建房设计上有所考虑。饮食、住宿、娱乐场所都要设计好规划好准备好。不要到时候客人来了这些服务设施还跟不上。听说大唐公司最近要在我们下面建一个供游客娱乐的百米跑道,今后还有很设施都要建起来。以后的新码头也是建在这边,机会肯定要比万足那边多一些。

说这一席话时,易波的眼睛亮亮的,充满信心与希冀。

回望

搬进新家已经半年多了,选址前的所有彷徨、担忧、思虑都已淡去。搬家前后的所有繁杂、忙乱、辛劳都已平复。移民就像一棵移栽的大树,在新的土地中渐渐挺直了腰身,慢慢长出了新叶。易波一家人对新家新环境已有些适应,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日子也慢慢理顺平静了。如果我们还是把移民搬迁比作一幅油画,那么到这时候,这幅油画就好像经过了若干岁月的磨砺,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浸淫,画上的主题亮色已经黯然淡去,厚重的底色却浓浓地凸显出来。在新场镇住的时间越长,对周边环境越了解越熟悉,易波越觉得这里好像差点什么,可又说不出来究竟差点啥,就是心里偶尔有一种空空的感觉。一天,易波突然明白这里差什么了,这里没有从小到大看惯了的乌江水,没有万天宫、万寿宫等好看的古建筑以及那一道道雕刻精美的石拱门。每逢空闲人静时,老万足场上的那些老房子老铺子老牌匾牌坊,那些古建筑墙上镶嵌着的好看的雕花窗棂、门楣上雕刻的精美花纹就会时不时地浮现在易波的脑海里。易波偶尔会想,不知万足那边现在变成啥模样了。

一天,易波独自一人又回到了乌江边,回到了那个生他养他的万足场。一切都没有了,所有的房子铺子街道都没有了,就连自己家屋后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也没有了。易波想起每年春天梧桐树上总开出无数好看的小喇叭花,如同天空飘来一朵淡紫色的云彩,久久地笼罩在自己家的房顶,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画。易波想起许多年前婆婆牵着年幼的自己行走在落满梧桐花的路上,自己用小脚去踩那些小花的情形。想起了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许多人、发生在这里的许多事……现在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变成瓦砾废墟了。眼前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门前这条名叫乌江的河流。乌江还是老样子,还是碧绿地静静地流淌着。自己儿时与小伙伴们在河边戏水,大婶大妈们在河边洗衣洗菜的情形仿佛都一一浮现在眼前。

然而乌江很快也要改变了。大坝蓄水后江水上升江面增宽,乌江会变得更气派更壮美。到那时,自己现在脚下踩着的这块土地这片废墟也将不复存在了,这里的一切都会变成泽国汪洋。自己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熟悉的老家没有了,自己祖辈父辈生活过的地方也即将没有了,永远消失了。消失得没有一丝踪迹,就跟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唯有已经后靠搬迁复建的万天宫、万寿宫等复建文物还能述说一点儿万足古镇的悠久历史,唯有易波以及所有从万足搬迁出去的移民心中,还存放着一些万足古镇的美丽倩影。

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射着大地,江面泛起点点金波,山川河滩废墟一片明朗。易波身披阳光久久地站立在废墟上,宛如一尊镀铜的雕像。

政府落实移民工作的口号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有理由相信,“移民”这棵连根拔起异地移植的大树,有政府的浇水施肥持续关照,一定能在新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同类推荐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从某种意义来说散文是门槛最低的写作,她多是散养在民间的文字。我喜欢读一些闲适的东西,可以涵养心地,但散文不只是文人的事,散文更应是百姓的事,所以我更喜欢一些有痛感的东西,多年前的《天涯》杂志《读者来信》里有篇文章说:"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本书收录了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美文,所选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令读者领略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吸取文学大师的人生智慧。
  • 故乡

    故乡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写故乡的优秀散文,从故乡风物、故乡往事、家园情思等角度抒写了人类的乡愁这一永恒的文化主题。
热门推荐
  • 战神星空

    战神星空

    一场前所未有的种族入侵,地球因此陷入了种族混战。此时一名浴血少年依然踏上奋起反抗的强者之旅!
  • 红玉吟

    红玉吟

    花凋花绽故人游,物是人非花依旧。皆怪落花作多情,纠纠缠缠几时休。上官红玉走了牢狱这一遭,回到自己的庭院,一切变得如此安静,甚至安静地有些令人心颤。回忆起与墨玉在皇宫御花园的谈笑,瞿蓉是何时离开她们的,又是如何独自去行刺慕容凌的?上官雪玉是怎么受那么重的伤?她自己怎么就变成了瞿蓉的同谋,瞿蓉到底是什么身份?纳兰长寻在她进宫前一晚与她说的,“我这辈子最有愧的是蓉儿,伤害最深的是宁儿。而你,是我最不愿意伤害一丝一毫的人。”这句话的含义,现在看来是如此明显。刚回到府里,就听丫鬟芸曼说向与宁小产了,因为她自身身体的缘故,只恐怕没多少时日了。瞿蓉行刺皇帝,以慕容凌的脾性绝对不会让她好活更不会令她好死。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千夕说就算动他所有在朝或是江湖上的势力,也无能为力,或许这次纳兰长寻会有大麻烦。因为,皇帝当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擎制住他的机会。而上官席,她的好父亲又站在谁的立场上开始谋划他自己的权益?从丞相上官家与纳兰世家与皇族的错嫁开始,南圣朝野的这盘大局就开启了它的第一步,接二连三在朝堂上,或是这江湖中发生的一切,就像一颗颗落定的棋子,选位,落子,弃子,随着一步一步的推进,压迫之势越来越强。周边国邦的蠢蠢欲动,皇帝慕容凌的沉静,纳兰长寻的事不关己,上官丞相一众势力的静观奇变。放眼望去,如今的南圣,依旧繁华万千,却也掩盖不住黑夜里的暗潮涌动。这世间,轻功最强的当属上官红玉,但她却也跑不出纳兰长寻的眼。她想,或许千夕和纳兰长寻有得一拼,就他们的武功造诣拼那绝对比慕容凌赐她价值连城的石头更令人激动。等有时间可以比划比划,可能那个玩世不恭的少将军恭少卿也能来凑凑热闹。不过,这要等到三人能相看顺眼的那天了。上官红玉最亲近的人是教她武功的师傅虞舞和从小一起长大的丫鬟红拂,要好的也只有上官墨玉和王妃向与宁,可是慢慢地,似乎有些东西变了,变得让她震惊,也难以想象。本书是结合爱恨纠葛和权谋私欲的古代架空小说,主讲慕容皇家与异姓王纳兰世家,以及上官丞相等各路权贵的整个朝代之事。
  • 极品穿越之全能娘子

    极品穿越之全能娘子

    顺我之昌,逆我之亡,成王败寇,众人皆知。前世,她一无是处,被小三抢走了老公,又被小三惨遭杀害。今世,穿越到一个有婚约却未曾成亲的孕妇身上,还惨遭被强,流掉了孩子,惨遭退婚。经历许多,才知生存下来的意义。她发誓,就算没有人爱她,她也要变成王中之王。
  • 守护甜心樱泪雨

    守护甜心樱泪雨

    樱花飘下,泪也落下,心灵,只有无尽的悲伤。
  • 系统联盟

    系统联盟

    热血版:天才开挂,主角一路横推。悬疑版:人为什么无缘无故穿越?一同穿越的人又去了哪里?是偶然还是万古大局?黑影究竟是什么?科技与修仙究竟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戒吧小哥穿越,杀天骄,战异世狗庄,一步步为你揭开一切谜题。
  • 本宫就不死

    本宫就不死

    她是江湖上的神奇女侠,候府中的草包小姐。吐得一口好槽,打得一手好架,可惜,她死了!重生后,武功尽失,只剩下嘴了!好吧,她要卷土重来!名声get!美男get!他是看似懦弱无能的的傀儡皇帝,暗处却是势力滔天的嗜血修罗,童年的经历让他冷眼看淡人情冷暖。而她的出现却让他冰冷的心重新热起来。“其实,这世间还是有人情的吧!”“当然!除了那个龟孙!”“……”――修罗篇――暗夜绽放血腥的花,她站在尸群之中,浑身鲜血淋漓,血液顺着刀剑缓缓滴落,她笑得邪肆,对不远处那个谪仙般的人说道:“你怕吗?”他微微勾唇:“怕,所以,你要照顾我,一辈子。”“靠!为什么?!”“因为有你在,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 金朝彼岸行

    金朝彼岸行

    金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为求幻药,踏进了一个庄园。坟地旁的老榆树,老榆树上的乌鸦巢,鸟巢里的两样东西,似乎是为金朝准备的。可对他而言,这究竟是福是祸?黄鼠狼的怪举?飞进身体里的鬼火?拜坟墓为师?金朝该何去何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盛宠状元妻

    盛宠状元妻

    米家有女,名珂;十五下山,单人匹马,闯世界!末世女英雄穿越异世大陆,公主要抢未婚夫,婆家踩低捧高,男人冷心冷肺,社会地位低下,这都怎么破啊?哼!姐融之、赶之、碾压之、管教之、拼博兮!姐就是这么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苍穹恋人

    苍穹恋人

    他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她是守护石头的灵鸟,在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之后,她幻化成人,为了唤醒五彩石的灵魂,她牺牲了自己,却浴血重生,两人相爱,却触犯天条,被贬下人间重修六道轮回,一个被关进寒冰地狱,非三千年不得转世,一个被关进地狱火牢,火不熄不得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