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4500000018

第18章 论争类(1)

83.李敬泽等质疑网络文学

2000年4月20日,《文学报》载李敬泽《“网络文学”:要点和疑问》、李洁非《Free与网络写作》文章。李敬泽对网络文学是否存在提出了质疑:“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我们现在面对的特殊问题不过是:网络在一种惊人的自我陶醉的幻觉中被当作了心灵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才有了那个‘网络文学’。”李洁非说:“我强烈主张撇开‘文学’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生的。”白烨认为,由于网上作品的随意性、个人性,未经审读而良莠不齐,称其为“文学”似乎不妥,只能称为网络写作。

点评:

莫急,先等等

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算来世界网络媒体发展也不过40多年。中国在1994年加入国际互联网公约,1997年以后汉语网络文学才得以在我国进入公共视阈,至今尚不足20年时间。时至今天,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无人问津的草创期,也度过了备受指责的落魄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学新军——网络作品数量激增,众多文学网站访问量屡创新高,一大批网络作品和写手受到追捧,一拨拨点击率高的作品被遴选下载出版,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网络文学,这个一度连“正名”都困难的“野路子”文学,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社会的文化视野,步入了时代文学的殿堂。(1)

然而,就在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大规模挺进文坛,加速文学转型,推动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数字媒介与文学的这一“联姻”带给文学的不是文学品质的改善和提升,而更多的仅仅是写作数量的急剧膨胀。网络作品良莠不齐,存在“文学性”匮乏、“艺术性”消解等弊病,已成为人们对网络文学信心不足乃至诟病不断的主要原因。快意书写、批量生产和自由发表在“壮大”网络文学数量和规模的同时,为其“注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网络文学创作的近乎游戏般的随意性和全民参与性被人们形象地冠之以“心情留言板”。据此,在网络文学尚处于草创期的2000年,李敬泽等人对网络文学是否存在提出的质疑,我们也就不能一概予以指责了。他们不承认网络文学的存在,而主张撇开“文学”一词仅谈网络写作,认为称其为“文学”似乎不妥。对于这一观点的提出,我们认为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现实合理性的,既较为准确地描述了网络文学在早期的发展状况,也很好地标示了传统文学研究者对精英文学的坚守和捍卫。当然,现在回过头去看,其中显然也存在着言论过激的毛病。因为若立足整体,从全局眼光出发,我们即使在当时也不难看出新世纪数字媒介的出现为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社会文化所带来的重大历史性转型,网络文学以蓬勃的生命力和创作活力努力挑战传统,更新观念,并积极地提升自己的品位,还是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果说其完全是一种非文学是不妥的。

2000年4月26日,湖北网络写手元辰在一次“网络文学讨论会”上所提出的《对武汉四家联办网络文学研讨会的八点建议》(2),我认为对我们评价网络文学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参照这一《建议》,我们也不妨阐明以下几点:(1)有接触、有经历、有认识、有真感,才有“话语权”。阅读或是参与创作过网络作品,才拥有评论它最基本的资格,不要置身于网外自以为是地空谈网络文学的规范。(2)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得到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离不开市场,媒体的市场化运作要求它运用市场价值规律的经济杠杆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论是作家还是出版商,都离不开网络,更不能没有市场。“文学与市场”如何兼得是一个传统媒体一直没能解决、网络媒体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3)(3)网络文学具有包容性,它“不拘一格”,鼓励创新,追求兼容并蓄促繁荣。网络文学还具有开放性,它求同存异,不歧视不排斥,以平等开放的态度接受批评和指导。在这里,没有俯视,没有优劣、高低、贵贱和区别对待。(4)网络文学还是文学的新生形态,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我们不必拿传统文学的那些标准来衡量它,那样只会降低了你自己的水平。而且,由传播媒介引发的文学新生与守成的博弈中没有孰优孰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从来不是“互抢饭碗”,而应该是共存互补求发展的。

8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引发论争

2003年2月19日,欧阳友权在《中华读书报》发表《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一文,认为“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时代的文学,技术的因素比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都要多,因而不仅容易出现‘只见网络没有文学’的现象,而且还容易导致文学的‘非艺术化’和‘非审美性’”,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4月22日的《中华读书报》发表了张辉的商榷文章《网络文学不是游戏文学》,对欧阳友权的观点提出质疑,5月21的《中华读书报》发表了何志钧的文章《网络文学:无法忽略的“物质基因”》,反驳了张辉文章的观点。随之,6月18日的《中华读书报》发表了欧阳友权的回应文章《哪里才是网络文学的“软肋”?》,进一步阐发自己对网络文学局限性的看法。这次争论的内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中国文情报告》《观点——2003年文学》等报刊和文集转载介绍或评论,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后,许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纷纷以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为学位论文选题,网络文学的评论理论研究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

点评:

中性地看待网络文学

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中指出,网络文学“一是以游戏动机替代审美动机,二是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三是以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它以“技术的艺术性”打造“艺术的技术化”,最终导致“网络文化快餐”的“非艺术化”和“非审美性”。不想,这篇文章却引发了一场声势、影响颇大的关于网络文学批评的论争。先是张辉撰文《网络文学不是游戏文学》,对其观点提出质疑和批判,认为欧文“是对网络文学的恶意攻击、‘四面追杀’而非善意批评”,“带着根深蒂固的‘根正苗红’的有色眼镜看待网络文学”,“并不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作研究”,还对该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表示“很感惊讶”,直指其“误人视听”。紧接着,何志钧撰文《网络文学:无法忽略的“物质基因”》驳斥张辉的文章,认为“网络文学中到处是包装了的欲望、畅销着的自私、批量化的虚荣、自觉或不自觉的作秀”。时隔4个月后,欧阳友权于《中华读书报》发表了他的回应文章《哪里才是网络文学的“软肋”?》,针对张文中所驳斥的诸多似是而非的“高谈阔论”予以回应,并就如何评价时下的网络文学,探寻哪里才是网络文学的“软肋”等问题与之展开讨论。

这次争论的内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和文集转载介绍或评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一场争论,将人们的眼球再次吸引过来,使广大网民参与到网络文学的批评中来。从这场论争中,我们认识到,对于日益勃兴的网络文学,特别是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虽然不能过于否认其对于文学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不能否定网络文学在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诸多成就,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但从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必须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眼下数量庞大的网络作品从总体上看,其质量和水准确实与传统文学相比仍存在着极大的落差,写作的过分随意、发表的高度自由促成了网络作品的批量化生产,加之市场商业因素,进一步诱发网络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消解。美国作家杰克·明戈为网上作品划了一个比例:“80%的网络上的写作都是令人讨厌的,10%由于其思想偏执而令人发狂,而只有10%是精彩而有趣的,值得令人拼命地想看完它余下部分。”网络写手慕容雪村也曾经直接用“进步巨大、毛病太多”来概括网络创作,而“十年写作越写越水”也成为2008年“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中许多人使用的关键词之一。于此,我们再读到张文中“‘文以载道’的大旗就在传统文学在当代缺位的情况下,被网络文学接去了”一句时,不免感到论者在评论网络文学时过于乐观,严格地说,甚至存在认识偏颇之嫌。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批评者具有一种中性的心态,既欣喜地看到它的进步意义,同时也清醒地把握到其存在的问题和可提升的空间。

85.慕容雪村预言“文学死亡指日可待”

2005年11月12日,针对“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谁能走得更长久?”,慕容雪村这样预言,“我认为文学死亡是指日可待的”。慕容雪村的观点,遭到导演王超、作家北村等人的激烈反驳。北村认为,慕容雪村的这种说法会使所有对文学仍然存有理想的人因绝望而窒息,“他的观点实在偏激,只要人类存在,文学就不会消亡。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讲,他不会因为谁阅读他的作品而写作,更不会因为被后人惦记才创作。用文学的力量引导人们的无知和偏见,正是作家的责任。”导演王超指出,慕容雪村一方面宣告文学必将走向死亡而且正在走向死亡,一边又积极地进行文学创作,这是令人很难理解的。

点评:

相对死亡

2005年11月,由北京铁血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修正文库、凤凰网和新浪读书频道等协办的“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谁会走得更长远”作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传统作家北村、诗人宋琳、评论家朱大可、导演王超与网络写手慕容雪村、张轶、卜小龙等人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和对话。其中,网络写手慕容雪村关于“文学死亡是指日可待的”的预言成为争议的焦点。传统作家北村、导演王超等人纷纷予以回应反驳,甚至对其言行加以指责,称其观点过于偏激,毁灭了很多人对文学的创作热情和美好期盼。

初听慕容雪村的预言,确实给人一种“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的嫌疑,我们也会像北村等人一样认为他言论偏激、夸张。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立场,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从媒介演变的视角审视之,就不难发现他的这一预言似乎也有几分道理。我们知道,自从1994年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公约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大规模挺进中国文坛,加速了文学的转型,刺激了文学的变迁,实现了数字媒介与文学的“联姻”。正是因为数字媒介的冲击,“整个传统文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正在被掏空”——当传统的物质媒介被数字媒介取代以后,由社会分工决定了身份的文艺家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主体,取而代之的将是超越日常身份而相互交往的网民;文学手段将不再是千百年来置身于木牍、竹简、布帛、纸张等相互分割的硬载体的“文本”,而是网络上彼此融通、声情并茂、随缘演化的超媒体;文学生成的主要方式将不再是目标明确的有意想象,而是随机性和计划性相结合的恣意书写;文学所奉献的对象将不再是静观与谛听的读者或听众,而是积极参与、恣心漫游的用户;文学内容的来源,将不再是独立于文学活动并先于文学活动而存在的所谓“客观生活”,而是和创作内容融为一体、主客观不可分割的“数字化生存”;创作环境的构成要素将不仅仅是人和自然,或者人性化的虚拟空间,而且包括智能生物、高级机器人等由高科技创造的新型生物。(4)等等。网络给文学带来了这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无不在昭示着一个与以往传统文学大相径庭的、经历了转型变迁后的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诞生。面对这一情形,我们是否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原有的文学在网络媒介时代事实上行将死亡呢?我们认为,慕容雪村提出文学死亡指日可待的预言,可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立论的。也就是说,传统文学的很多东西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确实已经或正在走向死亡。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所言:“目前网络文学正在对传统文学产生颠覆性影响,网络文学的出现必然带来文学新的革命。”在这种革命过程中,一个文学新时代似乎呼之欲出。

不过,我们也要指出的是,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渊源和当下的发展来看,两者却并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网络文学本就是新媒介语境下在传统文学主干上生长出的一根新枝,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需求也使得传统文学必须借助于网络传播,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和平共生的关系,其界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沟壑纵横。不是吗,作为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作品《伊甸樱桃》并不以在线写作取胜,而作为传统作家的北村,其作品《愤怒》等也同样在网上连载。既然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并不是“仇深似海”,那么慕容雪村关于文学死亡的预言又注定是不成立的。只要人类永在,文学就与人类同在。

86.韩白论战

2006年2月24日,白烨在博客上发表的《80后的现状与未来》评论引起了以韩寒为代表的“80后”的强烈反应。3月2日,韩寒回应《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的千字短文,拉开了其与白烨的论战。随后,白烨在其博客上发表了《我的声明——回应韩寒》一文,表达自己的不满。而韩寒也立即发表了《有些人,话糙理不糙;有些人,话不糙人糙》和《辞旧迎新》迎战白烨。两人的论战引起了广大学者与粉丝的关注和讨论,论战愈演愈烈。历时1月之后,以多位当事人关闭博客走向尾声。

点评:

以文学的名义伤害文学

2006年,网络上最热闹的事件恐怕要数“韩白论战”了。争论双方都是当今文坛颇有影响的人物:一方是“80后”中的明星作家韩寒,一方是著名文学批评家白烨。论战起因是白烨写了一篇《80后的现状与未来》的评论,后搁入白烨建于新浪网的名人博客。白烨的文章认为,“80后”作家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票友”,尚未进入文坛,因为他们很少在文学期刊上亮相。该文一出,立即引起“80后”作家韩寒的强烈反应,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一篇题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的文章,对当前文坛及文学期刊的弊病进行了猛烈抨击。该文被多家网站转载后,受到众多网民的关注。白烨因受不了大量韩寒粉丝在他的博客上对他进行的攻击而关闭了自己的博客。随后,解玺璋、陆天明、陆川、高晓松等名人纷纷参战,论争升级,火药味越来越浓,甚至扬言要对簿公堂。这场论战最后是以双方的和解而告终,使得原本具有学术争鸣意义的事件以极具观赏娱乐性而淡出人们的视线。

需要指出的是,这本是一场关于文学、文坛、文学期刊的正常的学术争鸣,争战之初,双方都提出了一些颇为独到的见解。遗憾的是,由于韩寒少年气盛,言辞过激,且使用了不少污言秽语,使得后续的争论偏离了原先学术争鸣的方向,而把焦点集中在韩寒是否使用污言秽语对白烨进行人身攻击上。这场论战反映出80后一代新兴的作家和父辈批评家之间迥异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无意对传统文学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于意义的消解和文学游戏性的追求。

让我们再来玩味一下这件事情。其中涉及的不同文学观念的交锋、网络暴力的泛滥以及网络媒体的助推作用是这件事产生、升级、决战和收尾的关键因素。细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大量网民的加入和选边站队让这个事件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我们知道,现在的网络因其匿名性和极度的自由,是一个网民狂欢的场所,平时百无聊赖的网民,正好借着好不容易逮住的网络热门事件集体狂欢,恶搞当事者,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在这场论争中,白烨一方因都是显赫的文化名人,明显处于强势地位,韩寒一方的大量“韩粉”不满于一直以来的发言空间的挤压,正好借机嘲笑和颠覆主流与权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文化在融会贯通中难免出现碰撞摩擦,居民生活条件虽然进步,但是生活压力仍然不可小觑,人的一些欲望在主流文化中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导致相当一部分网民对于网络虚拟世界有逃避现实、追求娱乐放松的心理诉求,正是这种诉求,使得他们的价值观符合后现代的颠覆主流、消灭等级的流行趋势。正因为如此,使得看似单枪匹马的韩寒反而成了后援强劲的一方。韩粉的加入,使韩白之争成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对阵。韩寒们的气势汹汹、锐不可挡,与白烨的无奈退守,甚至关闭博客,恰恰显示了两代人的文化价值与行为方式存在莫大的差异。正如陈村所指出的:“这场讨论里,年长者习惯平面印刷的三审,在那里他们的话语权较大。而在网络这个刚发育的战场上,他们是必输的。”(5)这次事件尽管有不那么光彩的一面,但它可以折射网络世界平等、自由、资源共享的三大精神。在博客这个网络构筑的新型舆论空间里,没有传统媒体那样人为设置的很高的门槛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上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韩寒不满文坛前辈大包大揽时日已久了,因而可以在博客中和主流的权威分庭抗礼。但是,表达权是一回事,表达的方式与内容又是另一回事。我们遗憾地看到,在这里平等与自由并没有带来宽容与民主,从韩寒“粉丝”一方的谩骂方式来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次借助网络表现出来的集体“暴政”。暴力带来的只能是暴力,陆川与高晓松的反击方式就是证明,白烨的退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粗暴方式的反抗。这是为滥用自由权利付出的代价,最终将损害网络世界的平等与自由。文化发展需要健康的人文生态。而这种生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创造平等健康的讨论和争鸣环境。不受节制、不讲逻辑的言语暴力,最终导致的是网络世界的非理性与无序,这实际也将损害正成为公共传播平台的网络论坛与博客的形象,也最终会丧失平民和草根来之不易的话语权。从历史的长河看,此番骂仗不过是韩寒们争夺话语权的一次尝试,并不是《新周刊》预言的,韩寒能获得10年的话语权影响。

我们认为,这样一场因文学而起的争论,到头来不过是以文学的名义伤害文学罢了。然而,在硝烟散尽之后,如果我们能进行深刻而冷静的思考,或许能得到一些关于文学的启示。诚如此,则这场热闹也不至于毫无意义了。

87.陶东风发表《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

2006年6月18日,陶东风在博客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直指当下走红的玄幻类文学,引起了一次火药味十足的文坛论争。文章说:装神弄鬼作为一种掩盖艺术才华之枯竭的雕虫小技,只有在想象力严重贫乏或受到严重控制的情况下才会大量出现。可以说,装神弄鬼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一个怪象,不独玄幻文学是如此。它所表征的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想象力的极度贫乏和受挫。文中还对玄幻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体系进行了批评,认为80后玄幻写手本人价值观的混乱,导致了作品缺乏人文精神。

陶东风的批评很快招致反批评,其中张柠的声音格外引人注意。张柠在其博客中撰文认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矛头应该指向商品生产背后的资本运作的秘密。无论是“80后文学”“青春小说”,还是“玄幻”“奇幻”“武打”等等,都不是单纯的文学问题,而是文学商品生产领域里的事情。今天在年轻人中流行的那些读物,首先应该当做商品市场中的生产、消费、流通问题,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封闭的美学整体来分析,并试图从中发现思想深度、人文精神等价值问题。

萧鼎则在自己博客上做出题为《究竟是谁在装神弄鬼?——回陶东风教授》的回应。萧鼎说,不过是三部玄幻作品和几部影视作品,就根据这个得出中国文学进入了装神弄鬼时代的结论,逻辑上成问题。

在萧鼎做出回应的当晚,陶东风再次在博客上贴出了《中国文学已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修订版。在修订版中,陶东风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认为,“80后”感受世界非常突出的特点是网络游戏化,是道德价值混乱、政治热情冷漠、公共关怀缺失的一代。所以可以把神出鬼没的魔幻世界描写得场面宏大、色彩绚烂,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缺血苍白的技术世界。

点评:

我们需要纯批评

继“韩白论战”后,网络上又掀起一场关于网络文学的争论。“陶萧之争”起于陶东风在博客上发出“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质疑论断,他以2005年度“新浪网”评选出的“最佳玄幻文学”的前三名《诛仙》《小兵传奇》《坏蛋是怎么炼成的》为例谈出自己的看法,称玄幻文学完全颠倒了自然界和社会世界的规范。2006年6月20日,在陶东风将《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这篇文章贴到博客上两天后,《诛仙》的作者萧鼎在自己博客上做出题为《究竟是谁在装神弄鬼?——回陶东风教授》的回应,认为陶东风的结论逻辑上存在问题。此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柠教授对陶东风的批评提出反批评,指责其不应该仅仅将这一问题“当作封闭的美学整体来分析”,单纯地企图在思想深度、人文精神等价值方面上大做文章,而需要充分考虑到商品生产背后的资本运作的秘密。文学评论家王干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写文章指出,文学从来不惧鬼神,鬼神也未见得就是文学的敌人。他认为陶东风的说法以偏概全,而且年轻人喜爱“幻”类文字,可能是一种天性。

就这场争论中陶东风教授的观点,我们总结有如下几点:(1)玄幻充斥网络世界,“玄幻文学”缺乏准确的界定,它“不但不受自然界规律(物理定律)、社会世界理性法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制约,而且恰好是完全颠倒了自然界和社会世界的规范。”(2)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玄幻文学”专擅装神弄鬼,其所谓“幻想世界”建立在各种胡乱杜撰的魔法、妖术和歪门邪道之上,其价值世界是混乱、颠倒的。(3)装神弄鬼是想像力受阻后畸形发展的结果,是为了掩盖艺术才华之枯竭的必然诉求。同时,它又是价值世界混乱和颠倒的表征,80后一代特殊的生活环境证明了这点。“玄幻文学”装神弄鬼下极力掩饰的其实是思想深度的不足和深切人文关怀的缺乏。(4)对庄子的“自由世界”“借题发挥”,直指人们在面对现实溃烂、未来渺茫而长期失望的时候,犬儒主义披着装神弄鬼的外衣登上了历史舞台。陶东风的阐述有着一定的价值。新世纪文学在网络冲击下发生变迁与转型,传统文学在当下呈现相对低靡之态,而网络文学却是“这边风景独好”。网络与文学的“联姻”自是历史的选择,不可逆转,但当这股来势汹汹的浪潮袭来时若不加以关注和规范而放任其自由,文学的前景是喜是忧,就犹未可知了。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早已使得精英对于媒介的垄断被极大地打破,加上多元化文化发展的需要,都在为网络文学的出场与成长铺平道路。如今,很多学者已经发现并指出网络文学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浮现出不少问题与隐患。陶东风曾于2006年1月在《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撰文《文学的祛魅》指出,“祛魅”以后没有作家,只有“写手”;“祛魅”以后没有文学,只有文字;“祛魅”以后的读者不再是精英知识界,而是真正的大众。虽然言语间有些过于绝对、夸大和偏激,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给人以警醒的效果。在这次论争中指出“玄幻文学”所存在的问题,也无不体现了他作为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的审视和担忧。

当然,诚如张柠和萧鼎等所言,我们也需要看到其中存在着一些偏颇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陶文将批评的矛头指向“玄幻文学”,并且由此及彼,称“装神弄鬼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一个怪象,不独玄幻文学是如此。它所表征的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想像力的极度贫乏和受挫。”这是从单纯一维的文学立场观察“玄幻文学”,仅仅从审美的美学角度将它看作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整体加以审视,很显然存在着不自觉地陷入“向内转”倾向的嫌疑,完全着眼于探讨文本本身的内容与价值,而忽视了文本的外围因素,未做到系统、动态的把握。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离不开市场,媒体的市场化运作要求它运用市场价值规律的经济杠杆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论是作家还是出版商,都离不开网络,更不能没有市场。“玄幻文学”诉诸抽象的人类心理或人性欲望,并不能成为陶文称其装神弄鬼加以指摘的事实根据,面对“价值正向”和“市场焦虑”双方博弈,传统文学历时数千载也未能决断,又如何强求网络文学这一新生文学能够做出完满的选择。而且,以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的不足等价值问题对“玄幻文学”多加批评本就是过于苛求,“价值正向”固然要努力实现与保持,但缺失对商品生产背后的资本运作(生产、流通、消费)秘密的观照和思考,便只能以片面的结论使人感到莫名其妙。陶文点名评论《诛仙》等作品,称其“专擅装神弄鬼”,“轻言‘怪、力、乱、神’”,并且通过分析这些作品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文学进入了装神弄鬼时代。他的话令萧鼎“不能无视其存在”而奋起反驳,他首先表达出自己的疑惑,为什么陶东风在其文中对作品中的人物“一言不发”,而只是简单地指斥包括《诛仙》在内的“玄幻文学”在装神弄鬼?他认为阅读过作品才拥有评论它最基本的资格,如果陶东风未曾阅读,应请仔细看过作品后再发表言论。其次,萧鼎又针对陶文中所谈到的关于玄幻小说中“武林高手之间的交手其实根本不是各家武功的较量”的说法提出反问,“传统武侠作品中,那种种天花乱坠的奇功妙法,难道也是确有其事吗?”在萧鼎的回应文章《究竟是谁在装神弄鬼?——回陶东风教授》中,作者始终主张陶文逻辑上存在问题。他感到很困惑,陶东风何以仅仅凭借三部玄幻作品和几部影视作品就得出中国文学进入了装神弄鬼时代的结论,还洋洋洒洒写文章发表质疑?为哗众取宠?或只是一场自导自演、装神弄鬼的独角戏?然而,无论如何,这场争论是一种纯粹的文学批评,确实引起了学界的一番审视与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为何我们要将其选录入这份网络文学大事件的真实原因。

88.叶匡政贴出《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

2006年10月24日,著名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在其博客“文本界”上贴出了《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当天,就有讨论的跟帖和文章出现。5天后,新浪博客以“叶匡政投下2006中国文坛重磅炸弹:文学已死!中国现代文学从2006年已不复存在”为题,在首页头条隆重推出。于是网上讨论迅速蔓延,纸质媒体也随后跟进。

同类推荐
  • 陇南纪事

    陇南纪事

    本书是一部简明回忆录。记录了一位年轻大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接受锻炼,学习成长为一名省级干部的经过,全文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行文客观真实。
  • 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本书在优雅的文字中洋溢着一种正能量,在甜美的阅读中,得到人生和情感的滋养。本书为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百余篇精品文章,其中多被《思维与智慧》等刊物转载。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家不仅仅是存放财富的地方,更是存放情的地方、多想和庄子一样做一个蝴蝶梦、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人生快乐品牌、在梦最高的地方、遥远有多远,一篇篇精美文章,为我们描绘了生活中一幅幅场景。本书以美丽、婉约的笔触,感悟人生、思辨哲理,文笔优美清新,读来赏心悦目。
  •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书中不仅包括他们过去的散文佳作,也酌选了每人最新的散文名篇。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这一百多篇优秀作品,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
  •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本书收录刘瑛十几年来写作的小说、散文,舞台剧剧本(话剧、音乐剧、小剧场戏剧、科幻剧和话剧小品等),电视剧本,影评、剧评等。
热门推荐
  • 极道神话

    极道神话

    看惯了形形色色的黑道生涯,这部作品会多多少少会带给你一点另类,一点不一样的感觉。这里将会为您揭秘一个玄妙而又黑暗和有着许许多多传说中的古怪生物的神秘的世界。例如:狼人、血族……
  • 青春飞扬

    青春飞扬

    “诶:你这么大了啊”。她绕过头过来对着我说。带着一种期待的语气。“好啊,反正我什么都比你强,是吧。这师父我也当之无愧啊”,我笑嘻嘻的看着她给了肯定的回答。从此,我们便师徒相称……交流QQ:329758103,QQ群:27125442
  • 恶魔小公主对战腹黑冷王子

    恶魔小公主对战腹黑冷王子

    她是个因为父母曾今的感情不和所以导致她后来变成一个无恶不做脾气火爆的小魔女,可是却从小暗恋那个在众人面前优秀的他。他是个因为曾今的恋人因心脏病去世之后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可是却唯独对她特别却摸不清对她的心意;但她因为当初被他拒绝之后独自出去旅游一年,她会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 宫士

    宫士

    他真名“夏轩”,被圣都青花宫选中而成为一名与食人魔战斗的宫士,得名“青轩”……黑石阶段因其特殊体质而成绩名列前茅,羡煞旁人……谁料开始实战为主的青铜阶段后,也因特殊体质而成绩垫底,因而受到嘲讽、排挤、欺辱……但是,一次“月食事件”中的暴走杀戮,真正解了心头之恨,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 我的美女总监

    我的美女总监

    应酬酒席上,因为商业合同某些细节双方持不同意见,加盟商狠下心在性感火辣女上司的酒里下了药,阴错阳差的,公司里最下等的小职员殷然与神态娇媚、雍容华贵却又心狠手辣、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性感美女上司发生了关系……且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位火辣性感的女上司,并闯进了她的生活,从此走出属于自己的升迁之路。
  • 天子冢之发丘中郎将

    天子冢之发丘中郎将

    传说人死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去投胎,灵魂就会在三界漂浮,如果灵魂被心术不正的术士利用,那此人将永不翻身正因为如此,那些拥有无上灵力的法器,不是天生就有灵力的,而是这些法器中禁锢着灵魂,所以才会有灵力爆发......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那些被禁锢的灵魂,如何才能逃出生天,再续轮回重新做人......
  • 毁灭的前奏曲

    毁灭的前奏曲

    以暴雪游戏《暗黑破坏神2》为蓝本创作的同人小说。故事的年代背景截取了三魔猎杀时期的一小段历史,对原有的历史设定进行了少许改动。小说力求行文易懂,即使是对暗黑游戏历史完全空白的读者,也能找到共鸣。
  • 野蛮女生才可爱

    野蛮女生才可爱

    应继父的原因,外表甜美却是个叛逆少女,虽然表面上凶狠残忍,其实内心本无恶意,习惯一个人,习惯了没心没肺,不会因为你跟她有什么关系而帮助你,绝对不会关心任何人,但一担你惹毛了她,她绝不会放过你。有时候也很孤独,习惯了把自己强硬的一面表现出来,绝不示弱,心里仿佛常年长满了青苔,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 历史英雄召唤系统

    历史英雄召唤系统

    看一个现代宅男如何在异界收猛将收谋士一统天下
  • 肥女重磅穿越:情动洛夏

    肥女重磅穿越:情动洛夏

    很久的时候有一个传说,一对情侣依靠彼此爱的支撑和飘雪天堂的力量打败了魔鬼,本来这对恋人应该从此幸福的生活,但没有想到两个人竟都移情别恋,终于在魔鬼复活的夜晚被魔鬼杀死,飘雪天堂挂在魔鬼的脚趾上铺满了情侣的鲜血。。。。。魔鬼历经很多年也没有弄清飘雪天堂的力量来自何处,在那么一天,他终于厌烦了琢磨这个古怪的东西,把它又仍回人间。在落回人间时,分成了两半,挂在了陌生男女的身上。。。有着魔鬼的魔气和至死都没有回心转意的情侣的血,飘雪天堂透着黑色的光芒,死亡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