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8200000018

第18章 牛门洞:新石器时代的特大型遗址

牛门洞遗址是一处文化遗存分布密集的新石器时代的特大型遗址,位于会宁县城西北约90华里的头寨子镇牛门洞村。遗址以牛门洞村为中心,分布于周边山坡、山梁之上,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遗址包含有距今约5000—3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晚期石岭下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遗存,前后延续有2000多年。曾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部分玉器。

会宁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期于会宁境内置祖厉县,属安定郡,治所在今县北郭城驿镇,有祖厉县故城遗址。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西巡到此。《汉书·武帝记》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

秦始皇曾西行登崆峒,命李斯篆书勒石“西来第一山”。这位始皇帝俨然就是一位石头印章爱好者,看见好石头就心热手痒。秦始皇巡视各地,随处刻石以纪功德,《会稽刻石》《泰山刻石》等碑刻,倒是成就了李斯的笔迹。汉武帝跑马圈地,一次次勒缰至此,汉武帝喜马,为了得到汗血马不惜发动西域战争。皇帝各有嗜好,就像是我小时候喜欢集糖纸、烟盒,一张米老鼠奶糖纸可以让我快乐好几天。一个孩子拥有糖纸的快乐,也许就如同皇帝拥有天下的快乐一样。

南北朝时期,西魏废帝二年,就是公元553年,周太祖为西魏相时,置会州会宁县,治所在今靖远县东北。《元和志》记载:“后周太祖为西魏相,来巡,会师于此,土人张信罄资犒军,太祖大悦,因置州以会宁为名。”

会宁县自西魏得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会宁现在全国知名是因为“高考状元县”。会宁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干旱贫瘠,为了改变命运的孩子们除了考上好大学,似乎少有其他选择。

1920年,牛门洞村一农民犁地时首次发现了彩陶。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梯田时,牛门洞遗址又相继挖出了大量彩陶,多为彩陶壶、瓮、罐、钵、盆以及细颈侈口蓝纹红陶罐、高颈蓝纹双耳罐、高颈蓝纹瓶、灰陶盆、红陶鬲和磨制石器等,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类型。那个年代还少有文物贩子,否则发现之日,是不是就会成为遭殃之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被疯狂盗掘就是例证。

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000—4700年左右。彩陶器型丰富多样,仍以盆、钵、壶、瓶为主,在少量的夹砂陶上出现了彩绘。黑、白彩共用,形成了浓墨重彩的风格。盛行漩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网格纹和平行线纹等,几何纹为装饰主体。

半山类型距今约4700—4300年左右,属于马家窑文化中期。半山类型的彩陶多小口直颈广肩鼓腹双耳壶等,流行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漩涡纹、菱形纹、葫芦纹、网格纹等。

马厂类型距今约4300—4000年左右,是在半山类型彩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马家窑文化晚期。彩陶器型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单耳筒状杯等特色彩陶。蛙纹是十分有特点的纹样,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网格纹、回形纹、折带纹成为马厂彩陶的主要纹样。

齐家文化距今约4200—3700年左右,与夏朝时代大体同时,在马家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分布范围东起渭河流域,西达河西走廊。齐家先民已经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最早的青铜器就是在齐家文化中发现的。

齐家文化彩陶由马厂发展而来,以器形取胜,彩绘多用红色,纹样以三角纹、菱格纹、回纹、凹凸纹和网带纹为主,花纹造型主要以直线和三角形组成。

齐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器物是玉器,器形有铲、斧、锛等生产工具,还有璋、琮、璧、璜等礼器。我国古代先民有璧礼天、琮礼地、璋礼南方、璜礼北方之说。齐家文化的玉礼器反映了一种宗教礼仪制度。

牛门洞遗址出土有一件玉牙璋。玉牙璋器形一般前端琢磨为弧形的边刃,左右两侧向上斜出成尖锋,其下器身渐窄,近柄部有对称的牙饰,表面配合牙饰阴刻一道道的平行线纹,柄部呈方形,其中有一个圆孔。玉牙璋也是象征权力、身份的一种礼器。

辛店文化距今约3400—2800年左右。彩陶纹饰主要有羊角双勾纹、回形纹、S形纹,以及犬、鹿、鸟等动物纹样,反映了当时的畜牧业情况。

寺洼文化年代和辛店文化年代差不多同一时期并行发展,相当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时期。

如果形容一下,牛门洞遗址简直就是一桌荤素齐备的流水筵席。流水筵席就是客人不分先后陆续来到、随到随吃随走的一种待客方式,甘肃农村婚丧嫁娶多有这种待客的习俗。仰韶文化晚期石岭下类型的背影还没走远,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来了,半山类型来了,马厂类型来了,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一起来了——不要说会宁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我想再形容一下,会宁就好似一祖上阔绰的大户人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都记住了这个名字:会宁牛门洞遗址。

同类推荐
  • 符氏三国

    符氏三国

    驴友符谭,在去西藏途中,一觉睡到了三国,在这个乱世之中他该何去何从呢?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 。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 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 靑海传

    靑海传

    汉唐平元五年,将星东来,福祸随至!看似繁华的尘世又有谁能看到所有因果?这天下又是谁的天下?一场是非成败千古绝唱的征途,随着滚滚东去的汉江揭开了属于他的英雄路!朝堂权谋,百般阻挡成就九五帝位!铁血战场,御林四方争天下!儿女情长,一生一世凄美爱恋!且看今世汉唐书。
  • 节度天下二

    节度天下二

    他甘心平凡,上天却让他不能平凡。在这风云变幻的大地上,他将如何安然立世呢?*****再次开新书,四本完本VIP人品保证!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感谢Q友羽墨泽友情制作封面。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热门推荐
  • 界皇诀

    界皇诀

    龙汉皇朝末年,天下大乱。正道玄门与魔门、天煞等各方势力纷纷参与群雄逐鹿。道门天台派少年风野良手握上古秘籍《界皇诀》,周旋在各方势力中间,历经艰险,修炼成界皇诀,并成为大陆上最有权势的人。然而,他看淡名利,最终与红颜知己突破苍穹限制,进入更高层次的时空。
  • 掌机为王

    掌机为王

    陈岭混迹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屌丝,却意外得到了一个报废手机。他的命运就仿佛触底反弹了一样,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从此纵横都市,游离在众多美女之中。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 明石

    明石

    大明崇祯七年,正是末世气象,民不聊生!内有流寇四处为虐!外有东虏屡屡犯边!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穿越,成为大同镇阳和道东路一个甲长……Q号559864561,有喜欢的书友请加变明群,大家一起畅想波澜壮阔的明末历程……
  •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以五代十国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些许人物为媒介,讲述了有关这一时代的悲欢离合。这个时代上演了无数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又导致了无数人间悲剧的发生。这是个扭曲不堪的历史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新时期,充满血腥与暴力、战争与分裂的血色华章,将缓缓拉开帷幕
  • 天才药师:妖孽夫君要抱抱

    天才药师:妖孽夫君要抱抱

    若有来生,绝不再信若有来世,定让你魂飞魄散她,二十一世纪的知名名缓,私下却是华夏第一的杀手、被小叔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杀人工具。她,慕家长子嫡女,本因是高贵在上,却因天赋二字命运改写,受万人嘲笑。任务之中,年仅22的她死亡,却阴差阳错的融合了她的魂魄,意外的重生。我不仅要狂、还要逆天而行,废魂系?不过只是灵脉堵塞排除就好,医学这种东西--我天生就会!这辈子我不会轻信任何人。我信任之人,我要你与我同在顶峰处傲视天下。因一纸婚书缠,他曾与她不是任何关系,却成了她的夫君,亦是她此生最爱之人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 tfboys之等你爱我

    tfboys之等你爱我

    晨:对不起,我不能对你说爱你,但是只要能看见你笑便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泽,致凯。寒:因为爱你,所以我选择默默的守护,致玺。但是你才是我生命中的他,致源。妍:我们经过岁月的磨练,最终我发现原来你才是我内心深处的挚爱,致玺。凯:因为爱你,所以我不会轻易放弃,致晨。源:我曾经说过,喜欢一个人我并不会去疯狂地追,而是默默地守护,可直到遇见你,我才明白,对于爱,我无法做到这点,致涵。玺:爱你,我愿意等待,直到你找到你想要的幸福,致妍。
  • 血罪者

    血罪者

    记忆丢失,灭门惨案,遭遇追杀?豪门的少爷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万古之前的龙族,如今各族共存的数十个国家,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天外病毒,丧尸屠戮,是灾难还是阴谋?血脉恩仇,生灵存亡!科技,魔法!这里是另一片时空,这里是无垠纪元!
  • 福建台湾奏摺

    福建台湾奏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越史略

    越史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