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42

第42章 传统建筑工艺

传统工艺都有“匠人”,所谓匠人就是在某一行当中掌握了熟练技艺的人,例如打墼子要有“墼子匠”、箍窑要有“窑匠”,就连普通的盘炕砌灶也有专门的匠人。这些匠人自小拜师学艺,人常说“严师出高徒”,徒弟学艺时稍有闪失,师傅必严厉责罚。徒弟学成之后一边指导“小工”干活,一边又收徒弟,传统技艺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同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完整的工艺。

打墼(jī)子(土块):旧时农村建房,大都没钱买砖,用墼子砌墙,打墼子就成了盖房必备的一道准备工序了。

打墼子用具比较简单易做,一个石杵,一个墼圈子,一块较为平正的石板,另备一长条形木板、一筐子草木灰,铁锨、镢头各一把。

石杵长25cm、宽20cm、厚15~18cm,正中打一眼,楔一杵把子,这样的杵子可以打薄、厚两种墼子。

墼圈子是用来打墼子的模具,左右两边各一根约10cm正方形榆木,两头各一个“回关”和挡板,一头的挡板固定,另一头的可取下来。长条木板用于刮残余的土。

打墼子一般由两个人协作,一个供土,一个打墼子码墼子,一个人也能打,只不过费工,效率低。

选一块平整的大板石铺在地上,准备一框子小灰(灶膛内的草木灰),均匀地洒到石板上,放上墼圈子,供土的人把翻匀拍细(这个过程叫盘土)的土给墼圈子内装满满的三铁锨,中间一锨,两头正反各扣一锨。打墼子的一个光着双脚,一只脚在地上,一只脚从前向后依次用力踏三下,然后踏上墼圈子,用两脚把散开到两面的土拢到当中,左右踏紧,提起杵子先用力在中间打三下,再在两头各一点一打,力度较小,最后从后往前在两边轻拍四杵子,叫做“拾边”,再用力在四角各踏一脚跟,从两边蹬三下,前后共踏二十四个脚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如果不足此数,就会遭到“匠人”的讥笑。

搬墼子也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活,如果搬不小心,土块就碎了,前功尽弃,打墼子的人一脚下了墼圈子,另一脚很随意地用脚跟一拨,拨开了墼圈子,熟练地撑开圈子,立起靠在杵把子上,转到侧面蹲下,双手均匀用力,搬起土块,再用手把边上的浮土抹掉,小心翼翼地端到场子里码好,就算是一个完整的土块。这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娴熟而又干脆利落,正是所谓“熟能生巧”。码墼子也很有讲究,首先地方要平整好,再铺上一层土垫底,目的是使土块均匀受压,不致断裂或倒塌。

码土块时,先竖着码四块(薄墼子五块)作挡头,再靠着挡头横码,要有一定的斜度,墼子之间不能挤紧,留下一定的间隙,以利于通风,码到第二层时斜面相反,上下两层呈对角相压,这样码的墼子互相牵拉着,不易塌落。有经验的工匠能码到七层。

趁着一个人码土块的时间,另一个把石板上的浮土用长条木板刮净,放下墼圈子,安上挡头,抓一把草木灰,刷刷几声,前后左右打到,挥起铁锨,眨眼间三锨土一正一反中间一锨,装满了墼圈子,紧锣密鼓地盘好土,连松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一块墼子又打好了。

薄墼子长40cm,宽25cm,厚8cm,用于盘炕、砌灶、盖房子时砌前墙等。厚墼子长35cm,宽20cm,厚10cm,用于砌后墙、侧面墙、院墙等。

打土墙 打土墙又叫版筑或夯筑墙,据考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安定及周边县打土墙主要是盖房和打院墙,后又延伸到围果菜园、打麦场以及加固地埂等,现今人们利用打土墙的方式建大棚种菜。

打土墙的工具比较简单易找,需木椽20余根,檩条4~6根,厚木板2块,薄木板2~3块,稍大点的石头2块,以及绳索、木楔子、木斧、镢头、铁锨、尖底杵(石杵或铁杵)、木杠等。

开始打墙前先要打好地基,根据墙的宽度,把5~6根木椽横放在两根小木棒上,用绳索绑住,椽的细头朝上,这样打的墙越高越窄,符合稳定性原理,绑好后就叫做“排撒”,竖立起来栽到要打墙的地方,打墙时挡土,刚开始打时需两副排撒,竖立在墙的两头。同时在排撒两边各栽两根檩条,在排撒和檩条之间先横放木椽各一根,拿木斧把木楔打进檩条和椽之间逼紧。由两根椽组成的一个平面叫一版。接着用铁锨把湿土装至高出两根椽的平面,用脚一边平整一边踏实,然后提起杵子先从四周沿椽边打一周,打的方法是先用杵子点一下,再提高杵子连打三下,即“一点三打”,依次边打边往前走,并逐渐向内收缩,大多数情况下是两个人提杵子,一左一右,打同一个杵点子,节奏感很强。待一版都打完后,再提杵沿椽边轻轻打一圈,谓之“拾边”或“紧边”,接着在原来的椽上架第二根椽,重复前面的工序,当两边各架够四根椽后,就把最底层的取出来架到上面。同时也要用木杠顶住排撒,在顶杠和排撒之间放一木板,把顶杠搭到木板上,拿绳索拴一块石头(叫做垂石)挂到杠与排撒的结合部,墙越高,顶的力度就越大。打到墙高度超过一半的时候,匠工就喊叫“换杵子”,这时的打法就换成了“一点两打”了,达到墙高的四分之三时成“一点一打”。并且随着墙的增高,杵子抬起的高度也降了下来,是为了防止杵子的冲击力震塌还没有干的墙。取掉椽的地方留有椽的勒印,叫“椽花”,细心的工匠要修正椽花。墙的高度达到要求后还要给墙“戴帽”,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人不停地往墙上供土,墙上一个蹲着用两手拍土,在墙顶拍出一个三角形来,再用小木板打紧拍光,这样一来,当有雨水时顺两边斜面流下去,防止墙被淋泡塌。

一般打庄墙、盖房等时,需6根檩条,一版也就变成4根椽了。椽在中间的两根檩条处相接,这样打墙少挪一次排撒,速度要快得多。合缝也严实。两边各一根椽打的墙叫“一土”。两边各两根椽打的墙叫“一弓”,一般一土墙长2米,一弓墙长4米,旧时庄墙有14弓、16弓、20弓之说,14弓为长方形庄,16弓、20弓为正方形庄。做排撒的椽要求不太严格,只要不是太细就成,而架版的椽一定要粗且匀称,否则中间就拱出来了,墙打不结实。架椽时要把大小头错开,否则打的墙一头高一头低。如果发现墙的某一头低了,在架椽时中间夹一个小木楔子之类的就可以修正。

打庄墙时先从角上架椽,第一弓墙呈直角形,这样庄墙的四角合缝严实,经久耐用。在开大门的地方按照门的高度预埋一块木板,墙打好后挖开就可以安门了。

打庄墙最热闹的要数“合龙口”了,顾名思义,就是庄墙即将打好,最后一弓和第一弓相接,大功即将告成。合龙口要给墙里埋银钱,没有银钱可用铜币、硬币代替,也有讲究多的人在墙的四角埋硬币者,为数不多。同时要燃放鞭炮,设家宴招待打墙的人和亲朋邻人,以示吉祥如意。

打地埂时一般不用檩条,而要准备一些草绳,把草绳的一头拴在椽上,一头埋到墙里,换椽时把草绳砍断即可。如果打地基宽达几米乃至十几米,墙高十几米乃至二十米堡寨时,同样用草绳,椽上提前要绑上吊绳,草绳砍断后把椽吊上去架上即可。

土墙因其取材容易,几乎没什么成本,经久耐用,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是人们建筑住宅、修筑城堡等的首选,也是古代修筑军事防御设施的首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土墙早已失去军事防御功能,百姓人家的院墙已换成了砖墙,土墙也行将退出人们的生活,而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箍窑 旧时贫困人家因为没钱购买建筑材料,就以箍窑栖身。箍窑的主要材料是墼子(土块)。箍窑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活,有专门的“窑匠”,选择适于居住的平地,先在正前方和左右两边打三面墙,墙的内侧加1米高的窑基,如果需要几眼窑时就多打几面墙,待墙干透后开始箍窑。和上几摊长柴泥,窑匠把土块从两面在窑基上竖着一层层用长柴泥泥上去,每一层都向内倾斜,到顶时收辋到一起,再削一些楔子状的从上往下楔入土块缝隙,形成拱顶,箍完一圈叫一层,每一层之间都有斜度,便于土块之间的黏合。待干好后里外用粗泥裹头遍,再用细泥裹二遍,安上门,盘上炕、灶,一家人也就安顿好了。箍窑建造较易,可就地取材,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不易漏雨。维修容易,每隔2~3年上一层泥。箍窑一般宽2~3米,长4米,也可根据需要加长至7~8米的也有。如果是并排箍了几眼窑,则内有门相通,谓之套窑。光景好些的人家把箍窑顶上填平,再在上面盖一间小房子,人称“高房”,高房下的箍窑称之为“地蓬窑”。高房稍加装饰,四面留窗,即能住人,又可防贼。

做门 木匠做门、安门都讲究门尺,尤其是大门、厅房门和厨房门。

门尺,顾名思义,就是木匠做门专用的尺子。

平时,木匠使用的尺子有两种,即木尺和门尺,都是丈量尺寸用的。但用途各不相同,木尺是丈量木活用的。门尺也就是鲁班尺,主要是用于丈量门的尺寸,是针对门的使用对象并选择门“字”用的。

鲁班尺也称班尺、门尺、门光尺、八字尺。由八个字语即“财、病、离、义、官、劫、害、本”组成。每一字语用尺范围为0.18营造尺。

《鲁班经》记载:“鲁班尺乃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其尺间有八寸,一寸准曲尺一寸八分……凡人造门,用以尺法也。”也就是木匠常说的“一尺尺四四,一寸寸八分。”

这鲁班尺用法其实简单,尺子上写得很清楚,四红,四黑。要是尺寸落在红上,那就代表这吉,反之则凶。鲁班尺和曲尺(十寸公尺)还有搭配之法,《阴阳书》云:“一白、二黑、三绿、四碧、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皆星之名也。唯有白星最吉。用之法,不论丈尺,但以寸为准,一寸、六寸、八寸乃吉。纵合鲁班尺,更须巧算,参之以白,乃为大吉。俗呼之‘压白’。其尺只用十寸一尺。”

这说的就是曲尺上的讲究,门的尺寸要是落在一寸,六寸,八寸里,就叫压白,意思就是吉,为好门。但难就难在这两把尺子都要用好才可以,用鲁班尺量落在红上,完了在拿曲尺量还落在白上。

比如这门宽二尺一寸,就叫“义门压一白”。这二尺一寸说的是曲尺长度,看风水只看寸不看尺,这一寸,就正好应了曲尺的一白、二黑、三绿、四碧……之说中的一白,所以也叫压一白(一寸为白,二寸为黑,三寸为绿……类推)。

鲁班尺长一尺四寸四分,上分八格,每格又分四个含义。用数学算法就是1.44除8就得出了0.18,这0.18就是鲁班尺上一格的长度。完了再用门的曲尺尺寸除0.18,得出的数就能算出这门是吉是凶。如:门宽二尺一寸(营造尺),就是2.1除0.18,得出11.66这个数字,完了按照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来数,财为初看做零,这一就落在了病上,数11次的话,真好就停在了义上,这个门就是义门,11.66后面的这个0.66就能说明这个门在义门四项的第三项之中(0.25等分),义门三项就是鲁班尺的“贵子”——日后能显贵的子嗣。这样,这个门就求得了一个“贵子”说,意思为,以后子孙可以出人头地。(财义官本四门为红,表吉。病离劫害四者为凶)

要是想求财的话,就可以开四尺三寸八分之门,拿曲尺算的话,这三寸为绿,八分为白,就叫三绿压八白,就应了吉门之说。换鲁班尺再来量,4.38除0.18得到是24.333,一数的话落在了“财门”二项上。

财门的四项分别是——财德:指在财、德,善,主要是在功德方面有表现。这样的门,可以说事业、钱财两收之门,多为家中有做官之人用。

宝库:比喻可得或储藏珍贵物品。这就是聚财之门了,多用在经商人家。

六合:合和美满。六合为天地四方。多用在人口众多之家。

迎福:迎接福。福为幸福、利益。多用在殷实之家求个平安。

这四尺三寸八分之门,就是应了‘宝库’之说,有此门之人家,财源滚滚。

鲁班尺中的八个字的运用都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各有诗为证。

财字门:门迎财帛家安和,金银财宝富贵窝,从此全家皆兴旺,子孙盈庭财路多。

病字门:病门开者大不通,急忙宜改向西东,妻儿骨肉皆无利,仆人参差事不同。

离字门:离门不宜随便做,家惹贼盗灾祸多,人口分离难相遇,一家骨肉不团聚。

义字门:义门最好甚宜开,田蚕兴盛又进财,内外相亲皆义合,朝朝暮暮进财来。

官字门:官门开者更加官,居官高升又喜欢,庶人不敢居官室,僧道风居自然安。

劫字门:此门开者多遭劫,殴打死伤卖田业,宅舍多难妻无子,更兼官事不宁贴。

害字门:此门朝南遭破坏,打开就见业产败,家产分离主人愁,万顷田庄俱尽卖。

本字门:本门开者永安康,田业兴隆果无疆,自此门庭多吉庆,功名福禄自然长。

旧时,选用门尺上八个字做门的主要对象是:

财字门,用于一般民户人家。

病字门,用于医疗、药堂行当。

离字门,用于一些流动行当。

义字门,用于学堂和一些民户。

官字门,用于官府衙门。

劫字门和害字门,多用于牲畜圈门,也用于司狱。

本字门,用于店铺。

总之,门各有不同,用的地方也不一样,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就开列出一百二十四种按鲁班尺裁定的尺寸,分为添财门三十一个,义顺门三十一个,官禄门三十三个,福德门二十九个。个个衙门城镇宫门,大臣阳宅开多大的门都是有规定的,有的门除了皇家其他人不能乱用,各有各的等级。包括什么衙门开什么门,都有说法,就不列举了。

在安定区及其周边地区,做门是有很多讲究的,要求也颇为严格,木匠拜师入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背门尺,不会门尺的木匠就不能称其为木匠。

俗语称“宁造十家坟,不造一家门”。这话有两个意思:其一在封建经济体制下,人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农村,“四亩耕地一对牛,婆娘娃娃热炕头”,一家人奋斗的目标就是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因此造门者道义上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其二:木匠做门受很多约束,一是春不做东门,夏不做南门,秋不做西门,冬不做北门;二是门尺上有三个符号“〇、了、人”组成“〇〇〇了了了〇〇人人人〇〇〇了了了〇〇〇人人人〇〇了了了〇〇”顺序,据说按农历计算,大月倒数,小月顺数,如数的这天遇“人”字或“了”字不能做门,有“人字损人,了字损畜”的说法;三是庚寅日不安门,安了门有不吉利的说法;四是选做的八字门,只有“财”和“义”二字门的尺寸相互可以运用在高度或宽度上,其他六字门的尺寸只能用在宽度上,不但不能相互转换,更不能将尺寸用在高度上。

打水窖包括安定区在内的定西北部地区干旱少雨,尤其是北部山区,仅有的一点地下水也是含卤太多而又苦又涩,不能食用。聪慧勤劳的山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解决饮水问题的办法——打水窖。

水窖必须选在易于蓄水的地方。先挖一直径约80cm的圆形直筒,挖1米深后逐渐向四面展开,最大处直径约3米,深约5米,底部呈锅底形收缩。挖窖至少得两人配合,一人在下面挖,一人在上面提土,为了省力,先民们创造出了木制滑轮,通过滑轮吊土。挖窖是打水窖的第一道工序,接下来的工序十分繁杂。

为了防止渗水,要用红土泥裹窖壁,和红土泥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首先把红土砸碎,倒上水泡两天,红土泥越盘黏性越大。所以盘泥过程非常吃力,有些地方牵着骡马在泥中来回走动,大多数人家是全家上阵,一家人手执奅子,赤着双脚,一边踩踏一边打,还要有人用铁锨把散开的泥翻到一起。泥盘好后,在窖壁上挖几排“码眼”,码眼深约20cm,口小里大,把红泥捏成直径15cm的棒子,塞到码眼中,然后用木锤砸进码眼,露出在外的红泥互相连接成一个整块,牢牢地套在码眼中。以后每天打一遍,接连打半月,打完后用泡成黏糊状的胡麻水裹一遍,使窖壁光滑坚固,有效地避免渗水。

窖打好了,遇到雨雪天气时先把庭院打扫干净,雨水顺着水渠流到水窖中,水只能装到三分之二处,且一次不能装到位,否则就会涨破水窖而前功尽弃。下雪后将雪倒进窖中,待融化后变成水。雨雪的水刚入水窖时还不能食用,必须是过一段时间待水澄清后才可食用。

为了防患于未然,以备一旦天旱时有足够的饮用水,备有三四眼窖的家庭也很多。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以拥有水窖的多寡判断一家人的光景是好是坏。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政府实施集雨节流工程,农家水窖开始用混凝土裹窖,较大型的蓄水池用混凝土浇筑。窖壁坚硬,抗渗性更好,又有专门的集雨场,彻底解决了缺水地区的人畜用水问题。

近年来,又启动了引洮工程中的人饮工程,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自来水将流进农家院落,伴随了数代人、为解决干旱地区缺水问题立下汗马功劳的水窖将淡出人们的视野。

盘炕安定区位于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无霜期短,农村地区家家盘有火炕,用于抵抗寒冷。盘炕的材料特别简单,就地取材,薄厚墼子几十块,和上长草泥,事先请木匠作一根方形木棒作炕沿子。

盘炕有专门的匠人,一般人是盘不成炕的。砌墙时需在盘炕的地方的墙上预留一个坑,同时要箍好烟道。匠人盘炕先要砌炕墙,炕墙底部砌两层砖,上面是平放的土块。俗话说“炕七灶八窗十三,门框下面两层砖”,就是说炕墙高度为七层平墼子(约80cm),灶台为八层平墼子(约90cm),窗台为十三层平墼子(约150cm)。炕墙的宽度可大可小,由主人确定。盘炕最难的是箍炕面,所以匠人们总结了许多方法,通用的是用墼子搭“节子”,在炕墙内正中立一墼子,上面平放一墼子,第三层放两块墼子,靠炕墙内侧都摆一排节子,把薄墼子的边削成斜面,如第一块朝上,则第二块反之,这样互相之间联套,才能盘好炕面。然后放上炕沿子,用长草泥裹一遍,就开始烧炕。烧干后用细泥裹一遍,上面铺一层麦草,谓之出汗,等炕完全干了,打扫干净就可以使用了。

砌灶灶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到哪儿,灶砌到哪,“人马未动,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都说明了吃饭的重要性,也间接地说明了灶的重要。安定区及周边地区农家的灶房都有固定的位置,俗话说“东烧西爎”,一家的灶房要么在东,要么在西,当然是相对于主房而言,灶房绝不能盖在主房的位置。

灶房内主要是灶台、案板等。大多数人家的灶房内盘有炕。

切灶要请灶匠,灶有灶的位置,一般人家都在灶房门内后墙左右角,两边靠墙,两边砌灶墙,高度为80cm左右,灶墙砌好后,除留下通风口、安装“炉刺子”外,其他地方都用土填实。一个灶台上有三个灶膛,一前一后两个为常用锅,前为造饭锅,后面的称后锅,比较小,烧水做饭时给后锅加上水,饭熟了,水也热了,和猪食、洗锅等都能用,也是农村版的“统筹方法”了。后锅上面是两至三层灶板,贴上板沿子,即花俏又实用。另一个锅相对较大,只在有红白喜事或过年杀猪时用。灶膛口小里大,呈葫芦形,这样,火在膛内呈回旋状,烧水时快,膛后有一较大的坑,俗称“毛眼”,毛眼与灶膛之间用小半截墼子堵着,留一小孔出烟,烟孔的大小根据需要调节。旧时灶台上还专门留下人坐的地方,炒菜、撒饭时坐在上面,叫灶火台。

灶砌好后就要精心处理灶台面,在农村,灶主要是妇女用的。“进得门,四面闻,先看灶台后看人”,一个家庭灶台的干净程度能反映出女主人的精干与否,所以每个家庭主妇都十分在意自家的灶台,充分发挥了女性的手巧与细腻,使出浑身解数美化灶台。大多数家庭主妇先泡一大盆子含碱大的白土和红土、沤一盆胡麻籽和榆树皮,待灶台快要干时,给泥中和一些头发,适当地和一些红色颜料裹到灶台上,用“铲锅刀”一遍又一遍地裹到光滑为止,灶台的边沿是一条呈斜面的宽约15cm的“带”,细心的主妇拿鸡蛋壳嵌出一朵朵美丽的图案,再用泡胡麻籽和榆树皮的水裹一到二遍,抹上辣椒油浸润几次才算完工。这样处理的灶台光洁亮堂,像一面铜镜,能照出人影,拿抹布一揩,就可以直接在灶台上拌凉面。

灶匠是最不爱干的行当,砌的灶烧水太快了,主妇有时要骂,烧水太慢了更得骂,所以砌灶匠总是挨骂的主,是好也骂,坏也骂,何时能不骂?只有不砌灶了。

同类推荐
  • 山海经残本:金钱硕鼠

    山海经残本:金钱硕鼠

    “我一生无数事情解不开谜,到了六十岁,我还是皮肤如同二十岁的年轻人,视力能看到百米开外毫不模糊,怕这世人视我为怪胎,也怕那世界奇异组来不断找我麻烦,便离开了上海。临走时留下了这封信。那本日记是玛丽听我口述,记录了我一生所遇之事,好好读读,盒子夹层里面有五根金条,做个不备之需,我的子孙!来追随我的步伐。通天的宝藏等你来发现!欧阳一鸣。”民国到现代的故事,爽点无数,激情无数,情义无数。期待你来一起解开这个谜!来探索这个未知的富庶王国,来拥有一只萌哒哒,有财运的金钱硕鼠吧!这书太监我太监,这书断更我断根!!放心看吧!
  • 梦断王城

    梦断王城

    庶出王子为抗争命运,在竭力追求权利的过程中,迷失心智,无所不为,终获王位之时,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悔恨与哀伤
  • 楚殇梦梵

    楚殇梦梵

    楚国大将黄遂之女颠连困苦,最后在自己和父亲手下合力之下为父报仇的故事
  • 江山狂士

    江山狂士

    无意仕途科举,却一念金榜题名;无心朝野争锋,却多次搅动风云;庙堂之高,有六贼祸国;江湖之远,有四寇殃民;面对群雄逐鹿烽烟起,他只愿幽梦楼里谈风情;圣旨接连宣召,他却淡然一句:天下苍生,不过棋局而已!(群:179648838,本书纯属娱乐虚构,考究者,慎之!)
  • 奇遗之乡

    奇遗之乡

    本书内容包括:菜园文明、丝绸之路、洞窟秘境、西夏印迹、南华胜境、罕见的地震公园等。
热门推荐
  • 反机甲毒血巫师

    反机甲毒血巫师

    星战机甲的兴起替代了巫师的辉煌。巫师从人人敬畏的强者变成了地位尴尬的医生和学者。在巫师如此颓废之时,身患毒血症,性格叛逆的白桐毅然走进了巫师的世界。以自己一身毒血,成就以肉身击败机甲的强大巫师。他被骂作卑鄙的半吊子,无耻的白狼。亦被称作黑血贤者,反机甲大师!
  • 玉蓉寂寞泪难干

    玉蓉寂寞泪难干

    她稀里糊涂的就在火中穿越了,打死自己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而她的影子——准确的说是异时空的她。没想到世间上居然还有第二个小蓉,她们会和心爱的男人擦出爱的火花吗?一个人在明朝孤单伶俜,她该怎么保护自己?
  • 稚川真人校证术

    稚川真人校证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雨的味道

    雨的味道

    雨,是一场神圣的仪式;勾起了遐想,也唤起了记忆洗尽了浮沉,却留下了味道
  • 清风啸明月

    清风啸明月

    大明朝末期,朝廷插手武林事宜,武林变得岌岌可危。懂得变通的人归了朝廷甘愿当做鹰犬,而另一派则坚守着本心为了武林中流传的江湖梦而努力。百年的武林人才辈出都没能找到武林人一条正确的江湖道路。陆小凤和西门吹雪到了暮年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自己的传人相继现世领导武林人继续探寻正途。古丰一和剑三恰好做了这个时代的人心见证从放荡的性格变得成熟。书写了明末江湖传奇,坚持了自己的江湖。
  • 因为你是我的光啊

    因为你是我的光啊

    韩若曦得知自己是EXO的未婚妻,与伯贤发生了恋爱关系呢【我是第一次写,可能不好看哎】
  • 月界

    月界

    传闻月神为月界之主宰,手握日,脚踏月,天地为被,星河为床,征战一生,无所匹敌,奈何...
  • 夺面之乱皇权

    夺面之乱皇权

    她竟然不再恨姬宪用他至高无上的权利禁锢了她,让她失去了自由。不再恨褚修冥教育了她多年,却单单只是为了利用她而已!他们的种种行为恰恰说明了她自身竟然是那么的价值不菲。
  • 天地命劫

    天地命劫

    命,为天地所定之理,劫,为天地所握之力。这是一个少年的修炼史,也是一段铿锵万古的岁月。。。。万物命数有天定,长生劫后方超脱!待我重回世间,诸逆臣皆当死去!
  • 太上老君中经珠宫玉历

    太上老君中经珠宫玉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