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22

第22章 新中国成立后安定重要人物

蒋汉城(1905—1987),字云台,安定区李家堡人,早年毕业于平凉师范学校和陇东讲武学堂,曾在平凉镇守使张邦统部下任职。1926年,促成陈珪璋入据平凉,任陈珪璋部团长。后孙蔚如部入甘,陈珪璋被害,蒋云台被通缉,遂在14师鲁大昌部任旅长。后又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学将官班学习。毕业后任165师副师长,陆军中将。1940年随所部开赴晋南,防守张(店)茅(津渡)大道,保证通往河南的交通,隔河掩护陇海铁路畅通;9月9日,开赴中条山西段平陆县接替38军防务;1941年5月,参加了历时7天的中条山战役,该师官兵奋勇杀敌,陇上健儿伤亡2000余人。1948年蒋云台任119军中将副军长兼244师师长,次年5月,119军开出天水,东下参加扶眉战役,蒋云台任第一线指挥官。中共地下党组织派人前去策动蒋云台,要119军起义,但因战斗已经打响,蒋遂率部退至天水,为了避开解放军进军路线,又率部转至西和、礼县一带,驻防武都。后和解放军第7军、第62军及一野司令部取得了联系,帮助解放军做了大量工作,派兵强占并保护了白龙江铁索桥,为解放军入川创造了条件。1949年12月初,蒋云台率部在武都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蒋云台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3军军长、兰州军区参议室副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体委主任、省参事室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甘肃省委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李振西(1906—1979),字昆山,安定区李家堡镇人,陆军中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经邓宝珊推荐,考入黄埔军校。192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1936年西安事变中,任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部教导营长,负责警戒西安新城指挥部。1938年10月率部血战娘子关,歼灭日军3000多人,收复阵地,振奋全国。随后,出任17路军38军177师旅长、师长,参加了著名的井陉、忻口、旧关诸战役。后升任38军中将军长、西南军警宪特总指挥。1950年率部在四川茂县起义,任解放军西南军区炮兵战术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51年11月,以“反革命嫌疑案”逮捕关押,1975年2月,以材料失实彻底平反,重新安排工作,先后任陕西省政协秘书处专员,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2月6日病逝于西安,终年74岁。

侯世奎(1911—1976),安定区符川镇大岔村人(1958年前属榆中县)。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侯世奎幼年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父母无力供养,自幼就以扛长工、打短工帮助家庭维持生计。民国十八年(1929年),父母先后死于饥荒,侯世奎在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情况下,领着妹妹到榆中、兰州一带讨饭,因生计所迫,将妹妹送给别人,自己在阿干煤矿背煤。同年,驻防临夏的冯玉祥国民军部队为扩充军力,在当地招募新兵,侯世奎为了找个栖身糊口的地方,便加入到冯玉祥国民军部队,隶属于孙连仲部下。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倒蒋,孙连仲部奉命从甘肃开往中原参战,侯世奎也随军南下。战后,部队改编为国民军第26路军。1931年3月,奉命由济宁开往江西,对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5月在江西公略县打了败仗,退到宁都一带休整,同年12月,第26路军一万七千多人,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率领,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侯世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行列。

参加红军后,侯世奎即被任命为红军第五军团第十三军三十八师某团重机枪排班长,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6月起,他又到红军大学指挥科第三期学习班学习8个月,不久,又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江西瑞金)参观学习,聆听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重要报告。侯世奎在中央苏区先后参加赣州、水口、金溪等战役及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为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先后担任第13师38团排长,第39团连长、代营长,第34师100团营长职务。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侯世奎所在的34师担任(红一方面军)长征时的后卫警戒、收容掉队人员等任务。

到达延安后,曾在抗大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上级便派他赴山东敌后,先后担任警备二旅第六团第二营营长,滨海军区第六团副团长、独立团团长等职。在日本鬼子重重包围、国民党掀起反共浪潮、汉奸不时出没捣乱的严峻形势下,侯世奎及其所在部队在上级组织领导下,坚持开展敌后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在甲子山、天宝山战役中,他们勇猛顽强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扩大抗日根据地,得到上级表彰。1945年初升任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后,侯世奎奉命率部进军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为了保守军事秘密,八路军进入东北后统称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东军区第五旅旅长、辽东纵队副司令员和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师副师长、师长及安东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本溪、海城、梅河口战役和著名的辽沈、平津战役,因作战勇敢,曾多次受到上级通令嘉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世奎调任甘肃省军区第一任参谋长,参与指挥甘肃地区的剿匪反霸斗争,为稳定甘肃局势、维护社会治安、进行土改做了大量工作。1952年,调任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1955年,侯世奎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他又升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后调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

1976年1月24日,侯世奎在兰州病逝,骨灰盒被安放在兰州市华林山革命公墓。

康健民(1915—1977),原名康廷文,安定区符川镇高阳村康家沟社人。出生于中农家庭,童年时放羊、拾柴,帮家人干活。11岁起,在村私塾读书三年,后因母亲病逝,辍学务农,为了生计他参加了国民党雷中田部队,在新编11旅1团1连当兵。1932年6月,他随1团部分官兵在甘肃合水县塔尔原起义,参加了刘志丹、习仲勋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总队,任号长,不久改任班长、排长。次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26军骑兵团连政治指导员、骑兵团代团长、团长,红一军团骑兵团副团长。1935年,选派到陕北瓦窑堡干部培训中心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三队副队长、队长。1938年9月,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并兼任延安军政研究班党支部书记。1940年1月,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曾亲自指挥了劳山、直罗镇、榆林桥等战斗。1942年,任联防军骑兵旅旅长,1945年任绥远绥中军分区司令员。同年4月,出席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抗日战争全面反攻阶段,参加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骑兵旅旅长兼党委书记,1948年任第一野战军骑兵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绥远军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兼河北省石家庄卫戍区司令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77年1月18日在银川病逝。

郭杰三(1886—1979),安定区人,原名汉儒,清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博物科。先后任定西大城、李家堡及陇西、武山小学教师、校长等职。1920年后,历任甘肃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校长,并兼任兰州市国术馆长。1946年,被教育部核批为甘肃中等学校第一优良教师。教学之余,注重研讨西北史料,曾两次专程赴北京图书馆查阅西北史籍和方志资料,足迹遍踏安定大地,历四年案牍之劳辛,写成《重修定西县志》手抄本(16册)。新中国成立后任定西县文教科科员、科长、定西县副县长、县长等职,1952年12月,被国务院任命为定西专员公署副专员,曾先后担任甘肃省政协委员、常委等。晚年将所藏大量书籍、名人书画分别捐赠定西中学、定西县文化馆。著有《抱朴集》四卷、《文杏联语》四卷、编著《陇右文献录》24卷、《病中联语》等。以92岁高龄逝世。安葬于西岩寺公园。

夏羊(1922—2006),原名张伊三,笔名芭林。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专修科。历任定西中学语文教师,定西师范专科学校教师,甘肃省定西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甘肃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届名誉理事,散文诗研究会第二届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组诗《陇坂红军行》获甘肃省文学作品二等奖,散文诗《秋叶》获甘肃省优秀作品奖,散文诗集《花串与火石》获甘肃省第三届文学评奖优秀作品奖等。主要诗作多次选入全国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山塬春》、《唿哨的季风》、《希望的调色》、《三棵草》、《雷日》,旧体诗词集《秋鹤晚蚕集》、《梯米集》,散文集《悠悠心声》、《追火者》、《苦心斋艺简》等,发表诗文1000余篇(首)。

同类推荐
  • 和平鸽也流泪

    和平鸽也流泪

    一九三一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大中华东北三省,姜翰林的父亲参军,一九三三年热河事变日军大举入侵热河,三月长城抗战爆发,姜翰林的父亲在一次任务中牺牲,噩耗传回来,姜翰林如遭雷劈,根据父亲信中的内容,姜翰林前往南京进入军校,辗转留学德国慕尼黑军校特种兵专业,回国后组建国内第一支野战队,与日军的柳生特战队展开一场持久的特种作战。
  • 尽诛宵小

    尽诛宵小

    一个民族的骨气,一个国家的荣誉!即便是千百年后,后人说聊天说起,也会有热血沸腾,恨不得早生千年的魅力!云轩扶着城墙,望着城外的大军,他不要建立所谓的盛世王朝,他只想筑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骄傲!带着仅有的系统能力,只求能够多救几人。若是真的能够重新选择,他不后悔,他只想做得更好。犯我天云者,虽远必诛———天云宵小
  • 重生之淮阳王刘钦

    重生之淮阳王刘钦

    那是一个四方宾服,海内大定的时代那是一个政治清明,国富民安的时代那是一个百姓富足,文化昌明的时代继文景之治后,汉宣帝刘询终其一生,缔造了另一个盛世,而其继任者元帝却将大汉带入一个深渊,21世纪的普通上班族林峰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重回西汉,成为宣帝次子刘钦,站在王朝的转折点上,他能否凭一己之力,延续大汉的辉煌?
  • 秦关汉月

    秦关汉月

    秦慎刚穿越到西汉末年王莽时代便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危机中,虽然最终暂时脱离险境,然而以后呢?步履艰难的他又该何去何从……世人只道我杀人如麻甘之若饴,其实我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想要回去啊!
  • 明末忠魂

    明末忠魂

    一个现代人与一群古代人生活在一起,慢慢的性格和品行都会慢慢变化,沐天波驱除鞑虏,重振大明的故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热门推荐
  • 好哥你好,好哥再见

    好哥你好,好哥再见

    某傲娇老师:“沈图啊,你妈当初给你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知道你耳朵会这么小吗?”某蠢萌女学生:“好哥,你妈给你起名字的时候也不知道你会这么坏啊!”没错这就是蠢萌女学生与傲娇男老师的故事!
  • 龙神传说之天龙崛起

    龙神传说之天龙崛起

    创世神创造了这个世界,而二十四位神龙,二十四位天神与二十si位魔神一起守护着人魔神三界。让我们看看主角如何与兄弟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傲视这片大陆!
  • 土地祸福记

    土地祸福记

    长篇小说《土地》以鄂南为背景,围绕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变迁展开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展示种田能手、长工徐土地,在历史进程中各个关键时段的多舛命运,及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主人公以极大的宽容对待历史的恩怨,历经磨难而顽强地生活着,展示他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及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反映了农民对土地自主权的渴盼和无奈。忠告人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善待土地,珍惜土地,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深刻道理。小说可谓解放以来60年鄂南农村的编年史、风俗画,充满乡情俚语。同时收录小说《乌云散去艳阳天》、《“顶包”黑幕》。
  • 一个月学四季养生

    一个月学四季养生

    本书一改中医中药文献引经据典而后入说的传统文风,尽可能地运用通俗易懂、简洁流畅的文笔,剥去中医中药知识在广大民众眼里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人关心中医中药、热爱中医中药、需要了解中医中药的民众轻松愉快地阅读这些通俗读本。
  • 罪女淑贤

    罪女淑贤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倾世:浮华劫

    倾世:浮华劫

    神,光明,神圣,不可侵犯。魔,黑暗,冰冷,乱舞九界。当神之公主与魔之太子相恋,那么两个最强种族该何去何从?在这乱世中,她和他究竟该如何做?是彼此相依还是天各一方?他们演绎的是浪漫唯美还是悲伤凄凉?
  • 种族传说:踏上巅峰

    种族传说:踏上巅峰

    因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鬼月逃离自幼生活的魔族,闯入龙牙岛,却遭遇了罕见的大陆战争。原本只有四大种族的达卡拉斯大陆,不知为何竟然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种族,他们出现后开始疯狂的攻击其他种族的人群,原本祥和安定的生活被打破,为了帮助即将灭亡的种族,鬼月、维亚丽等人踏上漫长拯救之路。意外重重,危险重重,自幼疼爱的小妹竟突然病魔缠身,鬼月能否就小妹于危难之中,他们又如何拯救即将灭亡的龙族?环游大陆,修业旅行,揭开种族延续的秘密所在。
  • 风起云荒

    风起云荒

    称霸虚拟实境的武学宗师李煜,竟然是云荒大陆修仙大派一峰首座嫡传扑街弟子的分神转世?他的身世有何谜团?他的武功能否在仙侠世界称雄?看李煜喝最烈的酒,交最好的朋友,收最仗义的小弟,恋最美的人看海阔云高波澜生……一切尽在风起云荒(我的眼中,仙道亦有人情。本书并不是灭情绝性同门之中亦是你死我活的那种设定,所以前期门派之中不会有太过激烈的人物对抗,有冲突但亦有人情。本书慢热,争取去写那种古典的仙侠。)
  • 解疯子皇帝高洋

    解疯子皇帝高洋

    书者以被后世评为疯子皇帝、测字皇帝、第一暴君淫帝的高洋。把高洋变为“我”来书写本书。以另类又更符合逻辑的角度来解读高洋的心理。书者又呕心沥血的将个人多年来所积累的思悟,包括对命运、预感、算命、人性、人类心理还有另类的精神修炼等玄学思悟都融入于本书中。
  • 重生之医界圣手

    重生之医界圣手

    为寻回转世投胎成超级白富美的前世媳妇儿,黎大圣灵魂穿越到了地球一个败家子身上,从此开启了一段癞蛤蟆推白天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