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定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曾经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也有许多外籍人士为安定的发展贡献了他们的才智,推动了安定历史的进步。
一代廉吏许铁堂
“老铁官声高陇阪,双松诗格并渔洋。”这是清嘉庆年间进士、工部尚书张祥河(1785—1862)为许公祠撰写的楹联。
许珌,字天玉、号铁堂,别号闽中天海山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青年时即以善诗闻名,与王士祯经常唱和,辑有《双松诗》,一时齐名并称。王士祯曾说:“读铁堂诗,沉雄孤峭,愚兄弟私叹百余年来,未见此手。”
根据资料记载,许氏家族为侯官书香门第。许铁堂的叔父许豸,字玉史,明崇祯辛未进士,历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浙江按察佥事,官至提学副使。铁堂兄弟诸多,惟珌、友二人才名一时,最为称著。铁堂排行居长,善诗;友亦能诗,兼善书画。铁堂与周亮工、王士祯、陈维崧、邓汉仪诸公过往甚密。幼子许遇在康熙朝中叶亦以善诗著称,有惠政;其二子许鼎、许均皆康雍间著名诗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有记述,故“闽中”以诗为世家者,皆称“许氏”,而许铁堂乃居首位。
清朝入关后,许氏门庭遭乱,家境破败。父亲亡故,其母面对食不果腹、嚎哭不止的孙儿们,终日以泪洗面,曾作书劝铁堂放弃入仕的念头。然而,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已取得举人的名分后,只有继续努力,博取更高的功名,才能有出头之日,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面对如此惨淡的家境,许铁堂四处奔波,漫游吴越、齐鲁、燕赵诸地,以海南贡士的身份,论交四海,与当时的文坛名卿雅士酬唱击节,商订古今,辩论风雅,以期在学业和见地上有更大的进展,为博取更大的成就而锤炼自己。由于诗才蜚声当世,“每篇出,辄传布海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王士祯的《秋柳》诗问世之后,许铁堂与之唱和,写出了《秋柳和贻士四首》,吴镇评其用典“远胜渔洋”,杨芳灿以为“风韵萧疏,不减原唱”。
许铁堂在仕途上一直很不得志,直到清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时年五十一岁的许铁堂始被录用,授巩昌府安定县(今安定区)知县,任期三年。在他赴任安定县令时,受到当朝名宦、号称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赠诗贺送,即《送许令珌赴安定任三首》;《明史》总裁、清朝名宦硕儒徐乾学写了《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他的堂兄、当时官居巡察御史的许之渐写了《送天玉大弟之安定四首》。从先贤名宦对许铁堂赴任安定的重视程度,不难看出许铁堂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人物。
许铁堂到任后,遍传自编的一个传说。说他在赴任途中,在河南孟津过黄河时,遇到来安定赴任的另一官船亦书“安定县正堂”,使他诧异。他靠近该船,登船造访,“谒见其人风流蕴藉,谈及诗文,居然名士”大相敬爱。公询上任日期,欲正其讹,其人始言名文山,曰“吾新授安定县城隍,今一同到任。但阴阳各别,吾今告别公,到任后,于夜静之时单身至庙可再会公”。许公到任后,如约于夜深人静之时到城隍庙中拜会,被领至后堂款待,谈诗论赋,询治县之策,公恋其情,每夜必往。后一夜见西廊下一人绾锁,头插一烛,公询其故,曰“此新城(定西城分新旧城,旧城为宋筑,新城为明扩筑)内人,因进城时,伊将油污我,故令受罚。”公回衙令人至新城探问有患头痛者否。有人于数日前在门前见一大旋风过,以为不祥,唾之,即打寒噤,患头痛,数日来头痛欲裂,百药罔效。神谓油泼衣者,此人也。以公问故恳求良方,公令于隍庙廊下祷之可愈。其人如公命,病失若初。公后入庙,门庭寂然,竟无所遇,乃知为泄机之故。公献一匾文曰“信国灵长”,又联云:“自信飘零如武部,不知昭假有文山”,至今悬于大殿檐下(郭杰山《重修安定县志·杂记·轶事》)。铁堂借助神话传说达到教化民风的目的。同时,在定西也养成了悼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习惯,寓意极深。在定西,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城乡百姓扶老携幼赶庙会,纪念文天祥,至今不衰,这完全是许铁堂树起的良好风习。
其时,安定县北门口,历史上为民间交易物品的集市(当地人称为大集)。天降大雨后,河水泛滥,农人无法进城赶集。许公上任后,架起便桥,疏通了进城的道路,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许铁堂关注民间教育,倡导文人学士创办学坊,安定各乡于是有了私塾学坊。
在任期间,不畏权势,两袖清风,断案如神,百姓称为“许青天”。他不时巡乡访贫,对广大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为减轻人民负担,他多次奏谏,请上司宽免赋税,放赈救济,因此得罪了三司大吏,于康熙六年(1667年)十二月被革职。离任之际,他写了一组《别安定父老》诗,反映了当时安定百姓的苦难,深切表达了自己对安定人民的同情眷念和痛楚忧伤之情,也表现出直言兴利的精神。
人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许公为官清正,罢官后,他穷困潦倒,无资归福建故里,遂流落陇上,在定西、临洮等地教书卖字以求温饱,后来生计无处着落,重返安定,终因贫病交加,于康熙十年(1671年)客死于安定,老百姓将其葬于城郊东山之麓。岁时祭祀。雍正七年(1730年),安定知县应际盛感念许公居官清廉,亲撰碑额。乾隆元年(1736年),安定知县许宗崃再撰碑文。乾隆六年(1742年),定西进士孙昭为许公墓立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陕甘巡抚张祥河念及许铁堂为官清正,老百姓有口皆碑,捐资建祠,命知县胡荐夔(字云亭,四川铜梁举人)在修葺安定城垣时一并建祠,供人们悼念和缅怀他的清廉政绩。此时适逢林则徐路经定西,胡知县备晚餐在县衙迎候,交谈中涉及修建许公祠事。林则徐与许公同乡里,又同遭政治诬陷,故对胡知县之举十分赞同(见林则徐行程日记《荷戈纪程》)。祠堂建成后,临祠街巷遂取名“许公街”“许公巷”沿用至今。也就有了张祥河楹联“老铁官声高陇阪,双松诗格并渔洋”。
乾隆间,在他逝世百年之后,临洮籍著名诗人吴镇与杨芳灿精选所收遗稿,编成《铁堂诗草》上下两册,辑诗210首,经王士祯等16位名家校订,著名诗人周亮工作序,于乾隆五十五年(1794年)夏,由兰山书院梓行传世。
许公的事迹在《甘肃通志》、各种版本《安定县志》、《闽侯县志》和《闽侯清廉人物谱》中都有记载。除此而外,1949年前的通安驿铁佛寺中还有他的塑像,今安定区新集乡仁义村存有他的祠庙,至今受到百姓的敬奉。
许铁堂纪念馆坐落在定西市安定区距城一公里的东山半山腰,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已建成刻有“为官之镜”的墓碑一块,仿古砖木结构的碑廊80米,雕刻石碑60块,仿古木架结构六角亭两个,以及陵园、诗亭等建筑。2000年由定西县政府批准,将许公墓重新修建,开辟成为许公纪念馆,并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2005年定西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之一;2006年10月,安定区人民政府将其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8月被命名为全市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5月10日,许铁堂纪念馆被甘肃省纪委命名为“甘肃省廉政教育基地”。据考证,全国为县令级的人物修祠的地方不多,许公祠可能是甘肃省唯一一处为知县修建的祠堂。
晚清重臣林则徐与安定
林则徐(1785—1850),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市),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华人的敬仰。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充军至边地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在赴戌途中,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满腔愤怒中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据林则徐日记《荷戈日记》载:
“(七月)二十四日庚午,晴,晨行。十里杨家岔,中间涉过涧河约六七道,而王家河尤为汹涌。其上为桃花山,崎岖殊甚,车马皆殆。又十里鸡儿嘴……交安定县界……又十里西巩驿,计六十里到此,沿途均可尖处。二十五日辛未,睛。昧爽行。十里王公桥,坡陡高峻,在昔有桥,今已废矣。又十里周家窝。又十里青岚山(亦作青凉山),山麓有旅店数家,行旅多住此。是日无可尖处,在此吃面。复上高坡,虽亦陡曲,而较六盘山差为迤递。十五里贾河湾。又十五里安定县城,宿。”
从记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由日暮时分抵达安定县城,安定知县胡荐夔备晚餐在县衙迎候,席间谈及修建前知县许公(铁堂)祠一事,林则徐与为民请命的许铁堂同乡同里,又同有遭罢免的凄惨经历,对胡知县之举表示十分赞同。
林则徐在安定宿一宿,于二十六日早晨继续西行,于中午时分抵达巉口并就餐。随后一路西行,当夜宿称钩驿。翌日,离开称钩驿,上车道岭,离开了安定区,到达兰州地界。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后,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次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晚清一代重臣,在安定行两日,宿一宿,真可谓行色匆匆,但因其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中所表现出的民族英雄气概,早已深入安定人民的心中,在林则徐过境安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更是安定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
左宗棠在安定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回民起义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同治六年(1867年),左宗棠就任陕甘总督,为了平定陕甘回民起义,左宗棠于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经静宁、会宁等县进驻安定,在安定县城西门外(今安定区玉湖公园)大营设立指挥所,同治十一年(1872年)初,马占鳌长子马七十五和其他头目子弟10人(俗称“十大少爷”)来安定求抚,左宗棠在大营接见了他们,并为马占鳌之子取名“安良”。
左宗棠在主政陕甘期间,为安定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可谓功在其时,利在后世。
左宗棠主政陕甘,尤其是在平定回民起义,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一路率大军西进,倡导修筑从陕西长武经定西至新疆的驿道,一路植树,让树开路,遍栽杨柳,并规定必须在路两旁植树少则一行,多则四、五行。人们为了铭记这位关注民生、为改善沿途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的“湖湘子弟”,把其时所植的柳树称为“左公柳”。左公柳的栽植始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终于光绪四年(1878年),历时八年。从陕西长武至会宁、安定及至青海大通一带,植树达57万余株。其中从陕西长武至甘肃会宁六百里,植树成活二十六万四千株。仅安定区境内就有十万六千株。左公好友杨昌浚在西去新疆的路上,看到道边柳树成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当年成荫的柳树,在左公离任后的二三十年间被大量砍伐作燃薪用,其后更是无节制的砍伐,到20世纪中期,已没有“新栽杨柳三千里”的繁荫,更不用说“引得春风度玉关”的盛况了。在定西境内目前仅存一棵左公柳,生长在青岚山岭上,大约有150多年的历史,属于典型的陇上旱柳。高约15米,树冠径有14米,树桩最大处约3.86米,中围3.6米,树干已多干枯,只有在两侧枝上尚有一些绿叶,在离地10米上下的躯干上,有十多个被啄木鸟凿出的巢穴,树干上大部分树皮已脱落,裸露着被无情的岁月所刻写的痕迹,尽显岁月春秋千古轮回的无尽沧桑。
对安定境内的三条道路进行整修。其一为兰州大道,起自古城西安,经平凉、静宁、会宁、安定以达兰州,是横亘甘肃最繁荣的一条交通通道,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从会宁鸡儿嘴进入安定县境后,经营房坪、新街道、西巩驿、石碑湾、青岚山至安定,再经巉口、称钩驿,车道岭进入榆中,一直通往兰州。其间工程量最大,历尽艰险的地段当属西巩、青岚山二乡镇交界处山路及宋家沟“永济桥”(此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永济桥,清乾隆二十一年巩昌知府王廷赞重修,俗称“王公桥”)地段,除了山道盘绕的修筑,主要工程是彻底修建了“永济桥”。
其二为马营监至安定道:此道为西汉平襄(今通渭)道的一段,可行车马,在明清时期达到极盛,是安定通往秦州(今天水)的重要驿道,也是兰州通往秦州的一条捷径。
其三为内官营至狄道(今临洮)驮运线,由人行便道开辟而成。左宗棠在安定县内官营设立粮局,屯储大量粮草,以备军用。
左宗棠在安定刘家沟、石家坪、好地掌、青岚山、新套河、夏家营坊等地安置陕西、河州回汉难民共1620人。无论回汉均发给粮食,并照所垦地亩给以籽种和农器。
在左宗棠进驻安定之前,安定唯一的学校——南关“育英书院”在回民起义中被付之一炬,左公遂给安定县赠送六经16部和《诗经》、《四书》、《孝经》、《小学》各26部,以促进书院的振兴。
安定是兰州的门户,往来商贾如云,为了整治税收,增加地方财力,左宗棠设置了厘金督崔局(厘金局),凡无出发地和安定县验印的货物,一律没收充公。同时,为了整饬全省吏治,大量续印汪耀祖的《佐治药言》和陈宏谋的《在官法戒录》等,发放省内多地,供地方官吏研习遵循。
左宗棠住安定县一年多时间,西北地区的冬季,天寒地冻,而他依营帐而居,生活简朴,仅以一柏木桌椅为办公用具,处理军务政务,兰州道蒋凝学曾上书劝他上兰州住总督府,但均被左公回绝,年过六旬的左宗棠说:“该道禀请移节省垣,自是体念衰躯之意,唯念前敌诸军,冒雪袒臂鏖战。本爵大臣,运筹中间,斗帐虽寒,犹愈士卒之苦也,所请应作罢论。”
同治十一年(1872年),左公爱子左孝威来安定省亲,也住营帐,因受风寒而染疾,回湖南后一病不起,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月二十四日去世。演绎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情一幕,其时,因军务在身,左宗棠都没能回去,只能徒挥老泪寄悲情。
左宗棠驻安定期间,书写了一副副中堂和条幅,20世纪50年代前,安定区好多人家都珍藏或悬挂着,后屡遭浩劫,现已所余寥寥。市面上已近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