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20

第20章 在安定区产生重要影响的外地人物

在安定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曾经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也有许多外籍人士为安定的发展贡献了他们的才智,推动了安定历史的进步。

一代廉吏许铁堂

“老铁官声高陇阪,双松诗格并渔洋。”这是清嘉庆年间进士、工部尚书张祥河(1785—1862)为许公祠撰写的楹联。

许珌,字天玉、号铁堂,别号闽中天海山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青年时即以善诗闻名,与王士祯经常唱和,辑有《双松诗》,一时齐名并称。王士祯曾说:“读铁堂诗,沉雄孤峭,愚兄弟私叹百余年来,未见此手。”

根据资料记载,许氏家族为侯官书香门第。许铁堂的叔父许豸,字玉史,明崇祯辛未进士,历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浙江按察佥事,官至提学副使。铁堂兄弟诸多,惟珌、友二人才名一时,最为称著。铁堂排行居长,善诗;友亦能诗,兼善书画。铁堂与周亮工、王士祯、陈维崧、邓汉仪诸公过往甚密。幼子许遇在康熙朝中叶亦以善诗著称,有惠政;其二子许鼎、许均皆康雍间著名诗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有记述,故“闽中”以诗为世家者,皆称“许氏”,而许铁堂乃居首位。

清朝入关后,许氏门庭遭乱,家境破败。父亲亡故,其母面对食不果腹、嚎哭不止的孙儿们,终日以泪洗面,曾作书劝铁堂放弃入仕的念头。然而,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已取得举人的名分后,只有继续努力,博取更高的功名,才能有出头之日,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面对如此惨淡的家境,许铁堂四处奔波,漫游吴越、齐鲁、燕赵诸地,以海南贡士的身份,论交四海,与当时的文坛名卿雅士酬唱击节,商订古今,辩论风雅,以期在学业和见地上有更大的进展,为博取更大的成就而锤炼自己。由于诗才蜚声当世,“每篇出,辄传布海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王士祯的《秋柳》诗问世之后,许铁堂与之唱和,写出了《秋柳和贻士四首》,吴镇评其用典“远胜渔洋”,杨芳灿以为“风韵萧疏,不减原唱”。

许铁堂在仕途上一直很不得志,直到清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时年五十一岁的许铁堂始被录用,授巩昌府安定县(今安定区)知县,任期三年。在他赴任安定县令时,受到当朝名宦、号称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赠诗贺送,即《送许令珌赴安定任三首》;《明史》总裁、清朝名宦硕儒徐乾学写了《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他的堂兄、当时官居巡察御史的许之渐写了《送天玉大弟之安定四首》。从先贤名宦对许铁堂赴任安定的重视程度,不难看出许铁堂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人物。

许铁堂到任后,遍传自编的一个传说。说他在赴任途中,在河南孟津过黄河时,遇到来安定赴任的另一官船亦书“安定县正堂”,使他诧异。他靠近该船,登船造访,“谒见其人风流蕴藉,谈及诗文,居然名士”大相敬爱。公询上任日期,欲正其讹,其人始言名文山,曰“吾新授安定县城隍,今一同到任。但阴阳各别,吾今告别公,到任后,于夜静之时单身至庙可再会公”。许公到任后,如约于夜深人静之时到城隍庙中拜会,被领至后堂款待,谈诗论赋,询治县之策,公恋其情,每夜必往。后一夜见西廊下一人绾锁,头插一烛,公询其故,曰“此新城(定西城分新旧城,旧城为宋筑,新城为明扩筑)内人,因进城时,伊将油污我,故令受罚。”公回衙令人至新城探问有患头痛者否。有人于数日前在门前见一大旋风过,以为不祥,唾之,即打寒噤,患头痛,数日来头痛欲裂,百药罔效。神谓油泼衣者,此人也。以公问故恳求良方,公令于隍庙廊下祷之可愈。其人如公命,病失若初。公后入庙,门庭寂然,竟无所遇,乃知为泄机之故。公献一匾文曰“信国灵长”,又联云:“自信飘零如武部,不知昭假有文山”,至今悬于大殿檐下(郭杰山《重修安定县志·杂记·轶事》)。铁堂借助神话传说达到教化民风的目的。同时,在定西也养成了悼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习惯,寓意极深。在定西,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城乡百姓扶老携幼赶庙会,纪念文天祥,至今不衰,这完全是许铁堂树起的良好风习。

其时,安定县北门口,历史上为民间交易物品的集市(当地人称为大集)。天降大雨后,河水泛滥,农人无法进城赶集。许公上任后,架起便桥,疏通了进城的道路,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许铁堂关注民间教育,倡导文人学士创办学坊,安定各乡于是有了私塾学坊。

在任期间,不畏权势,两袖清风,断案如神,百姓称为“许青天”。他不时巡乡访贫,对广大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为减轻人民负担,他多次奏谏,请上司宽免赋税,放赈救济,因此得罪了三司大吏,于康熙六年(1667年)十二月被革职。离任之际,他写了一组《别安定父老》诗,反映了当时安定百姓的苦难,深切表达了自己对安定人民的同情眷念和痛楚忧伤之情,也表现出直言兴利的精神。

人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许公为官清正,罢官后,他穷困潦倒,无资归福建故里,遂流落陇上,在定西、临洮等地教书卖字以求温饱,后来生计无处着落,重返安定,终因贫病交加,于康熙十年(1671年)客死于安定,老百姓将其葬于城郊东山之麓。岁时祭祀。雍正七年(1730年),安定知县应际盛感念许公居官清廉,亲撰碑额。乾隆元年(1736年),安定知县许宗崃再撰碑文。乾隆六年(1742年),定西进士孙昭为许公墓立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陕甘巡抚张祥河念及许铁堂为官清正,老百姓有口皆碑,捐资建祠,命知县胡荐夔(字云亭,四川铜梁举人)在修葺安定城垣时一并建祠,供人们悼念和缅怀他的清廉政绩。此时适逢林则徐路经定西,胡知县备晚餐在县衙迎候,交谈中涉及修建许公祠事。林则徐与许公同乡里,又同遭政治诬陷,故对胡知县之举十分赞同(见林则徐行程日记《荷戈纪程》)。祠堂建成后,临祠街巷遂取名“许公街”“许公巷”沿用至今。也就有了张祥河楹联“老铁官声高陇阪,双松诗格并渔洋”。

乾隆间,在他逝世百年之后,临洮籍著名诗人吴镇与杨芳灿精选所收遗稿,编成《铁堂诗草》上下两册,辑诗210首,经王士祯等16位名家校订,著名诗人周亮工作序,于乾隆五十五年(1794年)夏,由兰山书院梓行传世。

许公的事迹在《甘肃通志》、各种版本《安定县志》、《闽侯县志》和《闽侯清廉人物谱》中都有记载。除此而外,1949年前的通安驿铁佛寺中还有他的塑像,今安定区新集乡仁义村存有他的祠庙,至今受到百姓的敬奉。

许铁堂纪念馆坐落在定西市安定区距城一公里的东山半山腰,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已建成刻有“为官之镜”的墓碑一块,仿古砖木结构的碑廊80米,雕刻石碑60块,仿古木架结构六角亭两个,以及陵园、诗亭等建筑。2000年由定西县政府批准,将许公墓重新修建,开辟成为许公纪念馆,并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2005年定西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之一;2006年10月,安定区人民政府将其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8月被命名为全市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5月10日,许铁堂纪念馆被甘肃省纪委命名为“甘肃省廉政教育基地”。据考证,全国为县令级的人物修祠的地方不多,许公祠可能是甘肃省唯一一处为知县修建的祠堂。

晚清重臣林则徐与安定

林则徐(1785—1850),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市),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华人的敬仰。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充军至边地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在赴戌途中,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满腔愤怒中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据林则徐日记《荷戈日记》载:

“(七月)二十四日庚午,晴,晨行。十里杨家岔,中间涉过涧河约六七道,而王家河尤为汹涌。其上为桃花山,崎岖殊甚,车马皆殆。又十里鸡儿嘴……交安定县界……又十里西巩驿,计六十里到此,沿途均可尖处。二十五日辛未,睛。昧爽行。十里王公桥,坡陡高峻,在昔有桥,今已废矣。又十里周家窝。又十里青岚山(亦作青凉山),山麓有旅店数家,行旅多住此。是日无可尖处,在此吃面。复上高坡,虽亦陡曲,而较六盘山差为迤递。十五里贾河湾。又十五里安定县城,宿。”

从记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由日暮时分抵达安定县城,安定知县胡荐夔备晚餐在县衙迎候,席间谈及修建前知县许公(铁堂)祠一事,林则徐与为民请命的许铁堂同乡同里,又同有遭罢免的凄惨经历,对胡知县之举表示十分赞同。

林则徐在安定宿一宿,于二十六日早晨继续西行,于中午时分抵达巉口并就餐。随后一路西行,当夜宿称钩驿。翌日,离开称钩驿,上车道岭,离开了安定区,到达兰州地界。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后,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次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晚清一代重臣,在安定行两日,宿一宿,真可谓行色匆匆,但因其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中所表现出的民族英雄气概,早已深入安定人民的心中,在林则徐过境安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更是安定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

左宗棠在安定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回民起义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同治六年(1867年),左宗棠就任陕甘总督,为了平定陕甘回民起义,左宗棠于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经静宁、会宁等县进驻安定,在安定县城西门外(今安定区玉湖公园)大营设立指挥所,同治十一年(1872年)初,马占鳌长子马七十五和其他头目子弟10人(俗称“十大少爷”)来安定求抚,左宗棠在大营接见了他们,并为马占鳌之子取名“安良”。

左宗棠在主政陕甘期间,为安定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可谓功在其时,利在后世。

左宗棠主政陕甘,尤其是在平定回民起义,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一路率大军西进,倡导修筑从陕西长武经定西至新疆的驿道,一路植树,让树开路,遍栽杨柳,并规定必须在路两旁植树少则一行,多则四、五行。人们为了铭记这位关注民生、为改善沿途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的“湖湘子弟”,把其时所植的柳树称为“左公柳”。左公柳的栽植始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终于光绪四年(1878年),历时八年。从陕西长武至会宁、安定及至青海大通一带,植树达57万余株。其中从陕西长武至甘肃会宁六百里,植树成活二十六万四千株。仅安定区境内就有十万六千株。左公好友杨昌浚在西去新疆的路上,看到道边柳树成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当年成荫的柳树,在左公离任后的二三十年间被大量砍伐作燃薪用,其后更是无节制的砍伐,到20世纪中期,已没有“新栽杨柳三千里”的繁荫,更不用说“引得春风度玉关”的盛况了。在定西境内目前仅存一棵左公柳,生长在青岚山岭上,大约有150多年的历史,属于典型的陇上旱柳。高约15米,树冠径有14米,树桩最大处约3.86米,中围3.6米,树干已多干枯,只有在两侧枝上尚有一些绿叶,在离地10米上下的躯干上,有十多个被啄木鸟凿出的巢穴,树干上大部分树皮已脱落,裸露着被无情的岁月所刻写的痕迹,尽显岁月春秋千古轮回的无尽沧桑。

对安定境内的三条道路进行整修。其一为兰州大道,起自古城西安,经平凉、静宁、会宁、安定以达兰州,是横亘甘肃最繁荣的一条交通通道,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从会宁鸡儿嘴进入安定县境后,经营房坪、新街道、西巩驿、石碑湾、青岚山至安定,再经巉口、称钩驿,车道岭进入榆中,一直通往兰州。其间工程量最大,历尽艰险的地段当属西巩、青岚山二乡镇交界处山路及宋家沟“永济桥”(此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永济桥,清乾隆二十一年巩昌知府王廷赞重修,俗称“王公桥”)地段,除了山道盘绕的修筑,主要工程是彻底修建了“永济桥”。

其二为马营监至安定道:此道为西汉平襄(今通渭)道的一段,可行车马,在明清时期达到极盛,是安定通往秦州(今天水)的重要驿道,也是兰州通往秦州的一条捷径。

其三为内官营至狄道(今临洮)驮运线,由人行便道开辟而成。左宗棠在安定县内官营设立粮局,屯储大量粮草,以备军用。

左宗棠在安定刘家沟、石家坪、好地掌、青岚山、新套河、夏家营坊等地安置陕西、河州回汉难民共1620人。无论回汉均发给粮食,并照所垦地亩给以籽种和农器。

在左宗棠进驻安定之前,安定唯一的学校——南关“育英书院”在回民起义中被付之一炬,左公遂给安定县赠送六经16部和《诗经》、《四书》、《孝经》、《小学》各26部,以促进书院的振兴。

安定是兰州的门户,往来商贾如云,为了整治税收,增加地方财力,左宗棠设置了厘金督崔局(厘金局),凡无出发地和安定县验印的货物,一律没收充公。同时,为了整饬全省吏治,大量续印汪耀祖的《佐治药言》和陈宏谋的《在官法戒录》等,发放省内多地,供地方官吏研习遵循。

左宗棠住安定县一年多时间,西北地区的冬季,天寒地冻,而他依营帐而居,生活简朴,仅以一柏木桌椅为办公用具,处理军务政务,兰州道蒋凝学曾上书劝他上兰州住总督府,但均被左公回绝,年过六旬的左宗棠说:“该道禀请移节省垣,自是体念衰躯之意,唯念前敌诸军,冒雪袒臂鏖战。本爵大臣,运筹中间,斗帐虽寒,犹愈士卒之苦也,所请应作罢论。”

同治十一年(1872年),左公爱子左孝威来安定省亲,也住营帐,因受风寒而染疾,回湖南后一病不起,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月二十四日去世。演绎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情一幕,其时,因军务在身,左宗棠都没能回去,只能徒挥老泪寄悲情。

左宗棠驻安定期间,书写了一副副中堂和条幅,20世纪50年代前,安定区好多人家都珍藏或悬挂着,后屡遭浩劫,现已所余寥寥。市面上已近绝迹。

同类推荐
  • 倾不往昔何以见

    倾不往昔何以见

    女高材生赵融离奇死亡,孤魂大闹阴间要找管事的讨个说法,却不料阎王不光包庇纵容还把她发配到了东汉末年降生。郭女王,一个在电视剧里被编剧后妈的人,她未曾害过谁,只想守护住那些重要的,却发现,冥冥之中,她才是那双推动历史的手,等到她想到其中缘由,历史依旧在那个轨迹上转动,就像她注定是郭照容,也注定是赵融一样。穿越千年,她要与他重新相识……过了这一世,两人又将何去?
  • 大凉山旧事

    大凉山旧事

    一部中国式山野田园牧歌一帧帖旧时代的诗意画卷一份都市霓虹里最遥远的乡愁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 行走大宋

    行走大宋

    韩清误入时间维度的枢纽,进入到了北宋真宗仁宗时期。面对着一突如其来的陌生,他诚惶诚恐的用着自己的机智去化解,想尽一切办法生存,通过有限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低吟浅唱清风词赋,浩浩御架盛世繁华。
  • 明末之争战天下

    明末之争战天下

    朱慈照,一个孤儿,生性冷酷奸诈。上学的时候欺负同学,长大后进入黑涩会,被仇家追杀到了金三角,学会了一身本事,灭了仇家,成为了黑涩会老大。就在他志得意满时,却被仇家后代暗算报复,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崇祯四儿子朱慈炤。面对即将国破家亡的处境,朱慈照步步惊心,有惊无险;就在他一步一步统一华夏,扬威海外时,却发现……
热门推荐
  • 九天神坛

    九天神坛

    天地之初,神坛降造化醒世人。荒古之后神坛消失,但是世人都相信神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得神坛可长生,可无敌天下。绝世天才江天惨遭陷害,爱人,兄弟,朋友尽皆遭害,他也身中奇毒,无奈之下他进入天雪界寻求天雪冰炎想要点燃己身,成就神火强者,报血海深仇。可是在天雪界却发生了莫名的变化,他在点燃神火的过程中莫名沉睡,天雪界崩塌。千年之后,于大雪山第八座雪峰下走出一个人,他自称江宁。
  • 末日密码之穿越梦境的少年

    末日密码之穿越梦境的少年

    停下你的眼睛,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加入有一天,有人忽然告诉你,你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只是一场梦,梦醒了,你将处于另一个世界,是你真实的世界。你会为此恐慌吗?
  • 末世寻夫记

    末世寻夫记

    林薇薇,一个在二十一世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生,除了皮肤白皙加上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体质以外,只能算是清秀。如果说她和一般的女生有什么不同的话,大概只有她喜欢看丧尸片这一个异于寻常女生的爱好。但是天知道,她只是喜欢看丧尸片,只是欣赏,并不是真的想去试试。谁知道一觉醒来,自己居然就到了三十一世纪,来到了这个丧尸遍地,异能大开的世界。摇身一变,成为了唯一存活的女性,人人争相追逐,最神奇的是,自己能够变出这个世界上已经消失了植物。只是却遇见了从来没有想过的人。本文的结局不确定,因为作者也是随着女主角走的,是一篇充满了未知数的文。
  • 吃出苗条身材

    吃出苗条身材

    胖人很多都是吃出来的,没有节制或不加选择地饮食,往往最后都吃成了肥婆。摆脱身上赘肉、告别痴肥人生,是多少男人和女人的梦想。我们编写的这本书,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一讲胖人是如何吃胖的;然后告诉大家,关于如何通过饮食疗法,让自己变瘦的秘诀。需要提醒的是,减肥不是一夕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失败的减肥经历,往往很多都是缺乏毅力的结果。有了科学的减肥方法,剩下的事情,就是自己持之以恒。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吃出苗条身材》这本书里,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绝密宝典。
  • 炫舞时代:嘿,大神

    炫舞时代:嘿,大神

    【不定时更新】炫舞时代是个薄情的游戏,不过感谢它让我遇见了深情的你。——殷洛竹。我认为我不会恋爱,只是却有了变数,那变数就是你。——乔渊凝。
  • 入地眼全书

    入地眼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星辰录

    异界星辰录

    命运牵引,双子穿越,一场未知的战争,一段迷茫的探寻,是把握自身的命运,还是扭转世界的恐惧,亦敌亦友,亦正亦邪,且看两人如何在这世界一步步揭开迷雾。
  • 王俊凯:爱与恨的选择

    王俊凯:爱与恨的选择

    我爱的人,他是我父母去世的凶手......我该怎么选择?是选择继续爱下去?还是......
  • 重生天明国之妖娆女王妃

    重生天明国之妖娆女王妃

    当现代女强人重生到了天明国,身边的美男多不胜数,能看不能吃,真是人生最大憋屈。迷雾重重,她那未解的身世之谜又该何去何从?当他们相爱相杀时又该如何化解?【本文会有一点小虐,而且有时会断更,需谨慎跳坑。当然了,某思还是需要小伙伴的支持滴】
  • 穹巅之上

    穹巅之上

    修仙之人,无人不想脱离红尘,修得仙道,与世长存。自荒古之后,末法时代来临,世间从此再无仙。主人公林昊身负灭族之仇,与世为敌,是如何一步一步成就帝位,走向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