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18

第18章 景色怡人的安定八景

古代地方志中,多有“八景”“十景”的名称。

据考证,“八景”之称最早出现在宋代,据《梦溪笔谈》记载,宋哲宗时,有位度支员外郎宋迪,擅长山水画。他曾以潇湘风景为素材,画了“平沙落雁”、“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潇湘夜雨”、“山市晴岚”、“江天暮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八幅佳作,时称潇湘八景。当时的大书画家米芾看到这些画都拍案称奇,并给每幅画配诗作序,十分推崇。后来,南宋宁宗皇帝赵扩对此也产生浓厚兴趣,亲笔题书八景组诗。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社会太平,文人雅士开始用古风诗和小曲歌咏“燕京八景”。明代迁都北京后,“燕京八景”成了翰林院文人学士吟咏的重要题目,歌咏“八景”之风也吹遍全国。各地文人纷纷找出本地八景,用四言语句命名,并写出了许多八景诗。正如《洞庭湖志》所说的“各郡县均有八景,处处皆然”,以至于举国出现了“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不有八景(诗)矣”(《寄园寄所寄录》)的局面。至清代,编修方志和家谱之气鼎盛,各地记载名胜古迹时,也就附庸风雅,拼凑“八景”,以装点门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八方”、“八卦”之说,寓意丰富多彩、全面无遗。而中国风水学问十分讲究,风水的重要依据就是八卦,八卦代表生生不息,死而复生,周而复始。因而,选用八个景点,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在历代安定县志上,也列有安定八景,但各代略有不同。清道光《安定县志》辑录安定八景为:“青岚凝翠”,“巉口晴烟”,“道院栖霞”,“崇福晓钟”,“双河冲浪”,“佛沟圣水”,“香泉龙湫”,“西湖夜月”。另一版本的安定八景分别是:“崇福晓钟”、“西湖夜月”、“三尺仙井”、“道院栖霞”、“青岚凝翠”、“石羊古岭”、“西岩览胜”、“兴云圣水”。

1.西湖夜月

此景指原十字街西的西湖池。据清末民初邑人周桢所撰《安定县志稿》记载:“西湖池在城内西、北两关之间,潦水积聚、冬夏不竭。”实为大潦池,在现今市财政局、广电局后边。进定西西城门,路北一片皆为“天官府第”,是为明朝正德年间吏部尚书张彩宅院。传说天官府花园内建有假山、池水,亭台楼阁多处,树木花草繁茂,池塘取名为“西湖池”。后张彩革职入狱,家眷恐惧四散或流放他乡,“天官府”因此荒废。时间长了,城内人渐在园中打土坯,或就近取土盖房、填圈等。因多年的挖掘,“西湖池”扩大了,变成了一个大深坑,成为经年蓄水的大池塘。因还有往日的花草树木、园林遗景,又处在街市中心,所以人们往往在茶余饭后闲暇时,顺便就近前来纳凉散步,或观赏池水、花木,大家依旧誉称西湖池,成为大人、小孩常来常往的热闹去处。特别是每到晴空万里的夜晚,由于池面宽阔,夜月倒映水中,清风徐来,水波微兴,颇为动人,因此大家爱称为“西湖夜月”之景。时有热心者还常保护、培植此景,历经明、清几百年而不衰。到民国中后期,定西人口增多,池周围被群众逐渐占为住宅,堵住了来水之路,西湖池也就开始干涸,成为一个荒坑,最终被垃圾填平,“西湖夜月”一景也就永远消失了。

2.佛沟圣水

“佛沟圣水”是指内官营镇北山一座名曰佛沟屲的山坡上的一眼泉水。往昔,佛沟屲山势灵秀,晓雾缭绕,山上松柏苍翠,自然景色格外优美。每当夕阳斜照,晚霞辉映,潺潺而下的泉水,被晚霞映照得五光十色,分外好看。因该泉水甘甜清冽,数百年不变,故名“圣水”。相传佛沟岩崖壁立千仞,有山泉飞漱其间。泉水沁人心脾,香甜醇浓,可医百病,造福人民。据明万历《安定县志》载:“小沟有泉一泓,深三十尺,以砖壁形八角,经数百年不浚,泉无消长,因名圣水。”清北峦山人《定山野志·山川》载:“明万历丙申(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暮春三月,知县恽应翼(万历二十三年任安定县令,江苏武进人)祷雨于此。开浚泉源,即辰雷雨而足之,所立。后出一泉,亦异事也。其诚之所感,仿佛疎勒,故并志,因建‘圣水龙王亭’。”其后,当地乡民多在天旱之际,在圣水龙王亭处祈雨。后因年久失修而废。今天的佛沟圣水旧址依在,盛景已不复存在,仅有少量泉水流出。

3.青岚凝翠

该景点以今青岚乡所在地命名。青岚旧时人称青梁山或青凉山。据万历《安定志》载:“其山多岚气,常青,故名,在今县城东十里之处。”元明清之际,此处树木繁茂,山峦青翠,云腾雾起,景致宜人。有诗曰:“悬崖带雨年犹浅,老树藏烟翠欲流。”当年古驿道两旁,柳树参天,白杨拂云,像一排排绿色的屏风屹立着,把青岚山点缀得美丽而又壮观。每逢夜月,皓月当空,向东山观望,皎洁的月亮悬于豁岘口的蓝天上,似一轮铜镜,松风沟壑,微风吹拂,枝叶繁茂的树梢似波涛涌动,唦唦作响,漫过山峦沟壑,月影随风动,山色相辉映,宁静中透着喧闹,恬淡中衬着娇艳。城区百姓晚饭后坐于庭院,邀友小斟,酒醇朦胧,月景醉人,远眺东山之盛景,其情怡然。

4.巉口晴烟

巉口古镇,历史悠长,明清以前,这里树木繁茂,生态环境良好,当属安定区的门户。宋代时,在今天晴烟寺的旧址上就建起了佛教寺庙。在天空晴朗,烟云出岫,飞鸟鸣翠之际,附近山上的松柏树木郁郁葱葱。山色、古寺、绿树、出岫烟云婀娜多姿,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山寺因之取名“睛烟寺”,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重建,1958年又毁。数年前,晴烟寺由当今主持女尼池瑞法师发愿募资重修,经数年努力,寺内殿宇鳞比,玉磬歌钟,香烟缭绕,为陇上佛家重地。今日晴烟寺周围,虽松柏尚不成萌,但烟云缭绕,寺内钟声圆洪,诵经之声悠长,似昔日盛景再现。

5.双河冲浪

定西古城建在东西二河之间,山环水绕,东西两河犹如两条长龙锁定古城定西。

东河发源于华家岭西北麓,流经宁远、李家堡、团结等乡镇,一路由南而来,绕过城东向北而去;西河源出于定西城西的胡麻岭南北两麓,在内官汇聚羊营峡、丁家峡、李家峡的山水,注入暖泉河。又在内官镇先锋村汇清溪河水,在凤翔镇李家嘴村附近汇香泉河水,于城西北隅两河相遇(旧时定西人把此处叫做接头河,在今气象桥以北处),“双河冲浪”即出于此。二水相激,水花飞溅,浪花翻涌,拍打着两岸,卷去两岸边泥土,涛声孕育着大地四季交替的信息。每当大雨过后,河水猛涨,浑浊的河水冲起的浪花似一道凝聚成的水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夏秋暴雨过后,东河水势凶猛而来时,逼得西河水逆流而上,当地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打倒水”;如果是西河水猛涨,东河水亦出现“打倒水”现象。“打倒水”是“双河冲浪”的派生现象。如是双河同时暴涨,急流而下,河水冲起的巨浪滚滚,如万马奔腾,激起惊涛拍打两岸,波浪翻滚,令人惊心动魄。如双河上游暴雨持续时间稍长,就会给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和灾难。

6.道院栖霞

“道院栖霞”一景,是指原城北门外祖师庙夕阳晚照的景象。祖师庙也称玄帝庙或真武庙,敬奉玄帝,是道教所奉祀之神。安定人称无量祖师,定西玄帝庙得到更大规模的扩建,成为定西一景点。

据传,因为“真武”在明代开国过程中“灵应”,被尊为护国大神。其时统治者大力提倡对“真武”的信仰,迅速遍及全国各地,香火极盛,几乎成为仅次于三清、玉皇的大神。在明朝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全都建有真武庙,设玄武像。定西玄帝庙的扩建工程始于明永乐年间,而大兴改建新庙却在嘉靖年间。据《鼎建玄帝庙碑文》记载:“县北关之最中南向者,旧有玄帝庙,其大仅一楹,甚不足观”。“百十余年来向义者欲廓(扩)而新之,亦或以无因而阻也”。至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时致政张璧、郭希洛偕耆民李守柏等数人,相与谋划曰:“北城外二水交流,为一邑聚会之处”,“其地建塔寺庙宇之崇且峻者,始足以为镇”。玄武为北方镇北海之神,庙建北门外为宜。遂“一移而建之,各出金积之三百余,其他梓里士人,无问贤愚贫富,亦各量出金帛、力役”。“于是璧、希络数人者,亲为指画(划),尽力经营,食寝于庙院”。“邑之令丞诸公亦义其举,盛其事而捐奉金、助官役”。“诸监司史公亦褒嘉之,檄令加意兴作”。共兴建八年,“至隆庆三年(1569年),始屹然就工矣。以故圣像殿堂,金碧辉映,门庑、香厨、纤房、神祠、宫观者,盖无有为之媲美焉”。可见此时新修之玄帝庙,确实极为壮观。相传出北城门过护城河后,路西一片皆为玄帝庙地址,面积甚是宽广,原庙宇很多,形成群体,且每座庙宇都非常高大,红墙红瓦,彩绘鲜艳夺目。特别是大殿祖师宫,内供玄武帝君(俗称无量祖师),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其旁(即龟蛇二将),玄武像则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神像高大威武,庙宇亦巍峨雄伟,屋顶着金黄色琉璃瓦,一仰一俯,金光闪烁。每当霞光临照,便光芒四射,天上地下一片橘红色彩,耀人眼目,绝像霞光飞落道院而停栖,甚为壮观奇特,人们誉称“道院栖霞”之景。此景延传二百多年,到清同治年间亦遭兵燹,化为灰烬。从此“道院栖霞”之景也就不复存在了。

7.香泉龙湫

城西四十里的香泉,在金代时就已有此名。据万历新修《安定县志·祠庙》载:“九天圣母庙,在县治西六十里,其地有香泉,盖祈雨之神地。金至顺二年(1331年)建”。万历十五年张嘉孚撰《安定县志》有云:“香泉峪在县治西三十里,其峪出泉甚甘,亦山水佳处也”。可见历史上对香泉的泉水赞许甚多。地下水源丰富,多有泉水,香泉顾名思义,是泉水甘冽清香之意。泉水出自上沙坡,在今香泉镇政府南一公里处。西端山峪砂砾颇多,历年流水冲积形成坡地,储蓄地下水于下端洼地处,谓称“香泉龙湫”,“湫”为低洼处的水池。池内水面清澈,透过水面可清晰地看到池底泉眼涌出的情景,静听池底咕咕作响,别有一番景致。历朝历代曾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面对那味甘质清的潺潺泉水,都禁不住要抒发一番感情。监察御使刘宪咏诗曰:“一勺灵湫净好看,香泉河处渺云端,我来欲唤潜龙起,洗却江山六月干。”可以想见,这里泉水的充裕和雅美。现在这里的泉水是定西城区及沿途村镇自来水的主要源泉。

8.崇福晓钟

崇福寺在城内南关,是安定寺院中修建最早的一座,首建于元朝,明初扩建。据明正统十二年胡滢撰《敕赐崇福寺碑文》记载:“巩昌府安定县阛阓中,有古刹曰崇福寺,年深倾圮,洪武中,创建正殿”。也就是说,崇福寺在明洪武年间创建正殿一座。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高僧悟瑁法师发下宏愿,志图复兴,首捐己资,广结善缘,得信徒捐赠,建前殿五楹,明英宗正统初年,开始大规模修建。至明正统九年(1444年)方才修建就绪,竣工之时,广邀各地高僧,举行贺落成仪式,一时四面八方高僧云集,盛况空前。寺中存放第一代主持悟瑁法师书写的《华严经》一部,并有明英宗圣书的“崇福寺”金字匾额一块,御赐篆刻的“崇善翊教”四字象牙图章一枚,以及礼部尚书刘玑的记盛敕石碑文。在明关城尚未修筑之前,崇福寺在城外南郊,明正统八年(1443年),安定知县杜让扩建安定城,才将崇福寺圈于城中。路西侧与崇福寺相对的有安定八景之一的万寿宫道教古刹。其规模据监察御史刘宪咏词,可见一斑:

琳宫琅阙拥青苍,上有红霞捧玉皇。

我欲学仙来此处,可堪青萝在岩廊。

崇福寺有铁塔一尊,高耸入云,大雄宝殿檐牙高挑,气吞霄汉。每当朝霞初现于东方之际,佛号吹过,寺内钟声乍起,唤众僧早课,洪亮的钟声雄浑悠扬,远播四方,余音缭绕,整个城区闻钟声而动。此时,农人正欲下地干活,商贾开门应市,实为古城之一景观。

此景延续四百二十多年,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安定遭兵燹,《宣统甘肃新通志》记载:“四月初六日,贼陷安定县城,士民死者6000余人”。各处烧杀抢劫一空,崇福寺整个建筑群化为灰烬。珍贵的文物资料亦不知所终。繁盛数百年的崇福晓钟也随之消逝。

除上述八景外,还有“石羊古岭”、“三尺仙井”,一并做一介绍。

石羊古岭

郭杰三《重修定西县志》中说:“石羊岭即南安山,中部上有石羊,故名”。在明举人李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科,1600年)坟内,确有一只向南站着的没有头的石羊。又据明嘉靖进士邑人张嘉孚《安定县志》记载:“南安山在县城南一里许,自蜀延袤千里止此,山顶旧有东岳庙,俗称庙坡,县之主山也”。“石羊古岭”一景,是传说原南山顶上李进士坟内一只石羊显灵的故事。说此石羊有了灵气,它见安定人民穷困,便心思道:“既然生存在安定,就要为安定穷苦老百姓谋点利益”。于是它就每夜化为一道白光,飞往天府之国的四川去吃粮米,拂晓前回到安定。在天亮太阳未上来时,若穷苦人有病痛、急难之事无法解决,或忠厚善良、孝悌忠信之人有困难需求救者,便上得山来,焚香叩拜石羊,说明救济来意。石羊观其来人,察其心迹,决定施舍与人。随之晃动身躯,就拉出粪蛋来,其中带有数粒金豆银豆。求拜者收好金银,又将粪蛋弄细,撒在地里。因而南山庄稼长得特别旺盛,年年丰收。当时民谣歌曰:“晓上南山头,拜羊施金豆;穷人不发愁,安定赛扬州”。那时,南山上田旺羊灵,人们都非常高兴喜欢,白天纷纷登山游览,拜祭石羊;夜晚站在山下,远远观看灵光在山梁闪耀的情景,因此就誉为一景,称之“石羊古岭”。后来,听说有一四川“高人”寻访找来,识破天机真情,就偷着将羊头砍掉,背回四川。从此,安定南山的石羊再也不能动了,不能赐舍金银豆了,人们又过上了干旱贫穷的日子。这当然都是古之传说,往往带有民间神化色彩,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这也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演绎、增添细节,使接下来者信服而已。

三尺仙井

“三尺仙井”在旧县衙门前靠东南约100米处,约今敬东厂的东南角上。开凿时间无从稽考。从明清时候就有传说故事来看,表明此井早已存在。那些故事说此井有个征兆,若任职县官清廉正直,则井水多而且甜;若是贪赃枉法之官吏,井水就减少,还变得较往日味咸甚。所以人们经常尝此井内水味,观察县官动静,随时编出民谣,造成舆论,以争取保护老百姓利益。让人不解的是定西全城井水都一直苦咸,唯独此口井水比较甘甜,甚为奇异;而且井很浅,只有三尺左右;但水量很多,人站在井边,随时就能听到井底水向上泛涌的汩汩声。再若一时担水的人少些,水就从井内满上来,人趴在井口便能喝上味甜的井水。人们喜称“三尺仙井”,不为过誉。此井直至民国末年,水渐少而最后枯竭。后筑路挖城墙被填平。

“八景”之说,本是旧时文人们对诸多景观的概说,有很强的文化意味,但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从各类资料的记述中,我们能够了解其时安定的自然景象,但由于气候的变迁和人为的破坏,时至今天,“八景”已盛况不再,留给我们值得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

同类推荐
  • 独霸三国

    独霸三国

    穿越到三国成了丁原庶子丁霸。灭白波,吞黑山,占并州逐鹿四方。战吕布,坑曹操,斗袁绍威震九州。扫乱世还我朗朗乾坤,驱诸胡复我华夏山河。且看我并州铁骑,席卷天下!【繁体已出,品质保证】
  • 三国大盗

    三国大盗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乱世中求存,顾不了许多,既有近两千年的知识可以盗用,何必委屈自己?三国大盗,盗的是权柄、名将、美人心。
  • 冲出亚洲

    冲出亚洲

    雇佣兵穿越至80年后,光有满脑子的装钱方法,无法创造出财富。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怎么能在短时间创造出自己的财富。仔细想了下,只能借用悍匪的做法,打劫金店想以此偷渡出去,为了一个合法的绿卡,一路的颠沛流离..
  • 持剑争天下

    持剑争天下

    玄元大楚皇朝自楚太祖开元建国至今以有七百四十余年不可谓不长久可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它走向灭亡的命运现今楚皇昏庸无道序位二十年大兴土木致使国库空虚民不廖生又有外戚弄权宦官当道各地反叛者不计其数
  • 悲宋

    悲宋

    叶梓意外死亡醒来竟成为绑匪手中的肉票,面对谋夺家产的叔父,该如何虎口逃生?靖康风云际会,金兵铁骑之下,叶梓该何去何从?北宋灭南宋偏安,靖康耻何时灭?
热门推荐
  • 情迷摩云山

    情迷摩云山

    远古时期,风调雨顺,百畜兴旺,仙魔有序,五岳山麓仙魔大晏,玉帝谕旨摩云山镇守灵谷仙兽灵角獬豸前往献艺.这灵兽仙魔大宴贪饮御酒,一时心智不坚,邪气侵染,祸害轮回众生!
  • 尚善若鱼

    尚善若鱼

    关于爱情那种微妙的东西,太多人诠释过了。我想写出我看到的一段故事。这是一段很平淡的生活,却也是给我无法抹去的感动。
  • 遗忘顺德吗

    遗忘顺德吗

    如果要说将顺德遗忘,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人公们在顺德谋生,大都陷入了一种尴尬和痛苦的境地——鄙陋的环境、污浊的人际关系、小市民的情调及衷爱小资生活的人们便组成了顺德的方方面面。所以给人的感受,还是将现存秩序中陷入迷惘的梦幻做一次遗忘。
  • 名侦探柯南之救赎

    名侦探柯南之救赎

    有时,死者该死;有时,凶手该赦免;有时,致命的误会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穿越到柯南的世界,就应该作为法律的补充,积来功德换我回家。同人作品,你的收藏和推荐就是这唯一的写作动力。PS:无11,无11,单女主。企鹅群:210418374,请申请时标注柯南or救赎
  •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莹雪梦之恋

    tfboys之莹雪梦之恋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三个女孩的命运,她们变成了明星,拥有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最后也和心爱的他们走到了一起。
  • 赠白道者

    赠白道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影之波风苍羽

    火影之波风苍羽

    “他是我唯一认可的弟子。”大蛇丸如此说道。“他是我大哥。”某个狐狸脸一脸兴奋。“你就是辉夜姬?”金色的长发在落日的余晖中飘动,天蓝色的双眸闪动着迷人的流光。“你不该醒来,就让我送你继续长眠吧!!!”书友讨论群155151645
  • 叶洛知秋

    叶洛知秋

    莫名其妙的到了异世界,谁都不认识,我该怎么活下去?生存游戏?不要啊我拒绝!咦,叶洛旭?奇怪的名字。什么什么什么,你说你要收留我?我的耳朵没问题吧?!
  • 一鹿追晗

    一鹿追晗

    鹿晗是火热明星,女主允欣然不知道自己和鹿晗是青梅竹马,鹿晗一直希望她能回忆,小时候的约定女主是否能回忆?家事平凡的女主顺利能成为歌手,可是,母亲切重病离去,父亲因公司倒闭而失踪,欣然便住进了自己的舅舅家【鹿晗父亲】。舅舅家既然有EXO成员,全部?!也没事,反正舅舅家大。但是欣然认识EXO故事有很多,喜欢鹿晗,吴世勋就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