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14

第14章 安定境内城池的变迁

深厚浓郁的文化遗存

安定区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先后有汉、戎、吐蕃、羌等民族居住,文明的发展与碰撞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境内先后发现不少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汉代古村镇遗址及多处汉墓群和古代城池、驿站、将台、寺庙等历史遗址,并出土过全国唯一的新莽时期“新莽权衡”和汉代古钱币、汉代陶、铜器等,也有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众多优秀文化遗产,如元至正年间“扬威征行义兵万户府印”、“金写西夏文经卷”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生活在安定大地上的先民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对于研究安定历史变革、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安定区地处陇中,东至会宁,南至陇西,西至临洮,北至榆中,东南至通渭,西北至皋兰,西南至渭源,东北至靖远县迭列逊城,是金城兰州的门户,古丝绸之路和新时代的欧亚大陆桥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安定区古代地处禹贡九州、雍州之最西陲,古为羌戎之区,建立城池较迟。汉唐时期,不排除筑建堡寨的可能,但无从考证。而见诸史书的城池,当是宋代在境内修筑的城堡。

北宋时境地处在宋与西夏的边缘地带,宋夏之间的纷争不断,因此安定区的战略位置显得非常重要。北宋政府为了强化对西夏的防御,在从陇西县通安镇北(1958年前属安定)至会宁马家堡近一百余公里的战线上修筑了通西古城、榆木岔堡、定西古城、安西古城、平西古城、熨斗坪堡、马家堡城等城堡。

定西古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泾原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领熙秦军出师熙州(临洮),经马衔山至今榆中县三角城附近的西使城(亦称“西使新城”),击败夏人二万余,旋即长驱直入,占领了兰州城,为纪念西使城战役的胜利,同年十二月“西使城赐名为定西城”,含“平定西边”之意。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李宪上疏建议,改定西城为通远军,以努札堡为定西城。这个建议并未得到朝廷批准,所以通远军没有移到定西城,但努札堡确实改名为定西,这就是今定西名称的来历。

《元丰九城志·卷三》通远军下载:定西城“元丰四年置,在军(通远军,笔者注)北一百二十里”,也就是说最早的定西城是在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李宪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修筑“努札堡”,即今定西城内址,在大城小学、友谊广场位置。李宪筑努札堡,完全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该堡位于东西两河会流处,扼东西北三路要冲,军事优势突出。

有明一代,定西古城有多次修缮。明隆庆中,知县葛登府重修四门,并在四城门镌额,东曰“来青”,西曰“来牟”,北曰“来苏”,南曰“来薰”。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知县恽应翼又捐其薪俸,加修中城门瓮城,重修城楼,并在城门北侧上镌石刻横额“拱振”,南面一侧刻“昭文”,以对南山魁星阁。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张永茂增筑各门瓮城,浚深环城壕堑,四隅各建墩台,上建重檐阁楼。东南曰“缥缈”;西北曰“仙居”;西南曰“五容”;东北曰“清啸”。五门俱建有谯楼四楹,飞阁流丹,状极雄伟。明正统年间安定县知县杜让(北直密云人,举人出身)由旧城南门外扩筑东西南北四关城,城高三丈,基阔五丈,顶二丈五尺,女墙六尺,关城上建镇楼五座,四角筑有墩台和飞楼,飞檐高啄。月城重门,城雄伟壮丽。这次修筑,增扩六里三分为主城。称之为“关城”。

人们常说的“定西古城”包括宋城和明城两部分,宋城称为“大城”,仅有南北二门,中有街道贯通。新筑的“关城”和“大城”相合,形似凤凰单展翅,故有“凤凰城”之称。

明中叶后战乱稍息,人民得以安宁,定西城十分繁华,当时已是街衢纵横、市井殷盛、商贾云集、比屋鳞次、烟户极繁的闹市。内城横街有通远街、惠爱街,大街南北相通,左右两巷若半壁;关城直分四街,东关正街有丽阳街,南关正街有中和街,西关正街有钱阳街,北关正街有武阳街,曲有四巷相连,对分视之,如新月形,合观之,若环壁状。各街均建有彩绘牌坊,横跨街道中心。明清学风文风的兴起,文人的登科显达,牌坊的修建随之而来。据清《安定野志》载,明至清末安定县城内六街八巷建有人文牌坊多达48座:黄甲开元、经元、进士、庆衍、青云裕后、荣逸、钟秀、世科、椿桂、典礼、志气、兴贤、继志、起风、经元、跨鳌、攀桂、青云、进士、贤科、荣科、鲲化、尚义、绣衣、进士、地官大夫、景元帅坊、蟾桂高攀、蟾宫、天池任跃、鹏飞、大夫、绣衣、青云得路、丹桂传芳、亚魁、鸣凤、登科、凌云、地官、登云、飞腾、廷评、尚义、德政等坊,其规模宏大,造型精美,形成了壮观的牌坊建筑群,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城内寺庙宫坛、亭台楼阁林列,古建筑多达37处,建有崇福寺、白衣寺、道会寺、观音寺、清真寺、大觉寺;万寿宫、三元宫、赤帝宫、三圣宫、文昌宫;文庙、武庙、城隍庙、火神庙、关帝庙、圣母庙、真罗庙、马王庙、玄帝庙;保障祠、贞烈祠、昭忠祠、节孝祠、土地祠、痘疹祠、文昌祠、双胜祠、狱神祠;朱衣阁、万寿观、娘娘楼、圣母楼、鲁班楼、文昌楼、黑虎楼。城郊东有龙王庙、三官庙、八腊庙、麻家庙、真武庙、串串庙;社稷坛、先农坛、神祇坛;许公祠、文殊祠;兴云寺。城郊西有龙王庙、二郎庙、灰母庙、九天圣母庙;西岩寺、佛沟寺、镇海寺、东狱寺、香馥寺、云山寺、仁化寺、清真寺;东狱行祠、太极宫、观音院、毗庐院。城郊南有虸虫方庙、廒神庙、风伯庙;寿青寺、幸岩寺、花莲寺、华岩寺、静觉寺、宝华禅寺;风云雷雨坛、太阳宫、魁星阁。城郊北有雷神庙、邑厉坛、旗纛坛、延寿寺、晴烟寺、文昌阁、点将台。定西崇福寺始建于元代,明初扩修,全盛时期,闻名遐迩,为我省陇右佛教古名刹,明英宗皇帝敕谕赐名。崇福寺原址在关城内南关东南,南邻火神庙、山陕会馆,面对道教古刹万寿宫,是定西古城寺院中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建有山门、廊庑、正殿、天王殿、伽蓝殿、祖师庙、左右钟鼓楼及库庾、僧舍多处。殿堂飞檐重阁,曲榭回廊,金碧交辉,气势雄伟壮观。坐落在大城内西北隅的文庙,也是一处蔚为壮观的建筑群。文庙建有头门、大成门、棂星门、两座牌楼,牌楼前为雕砖斗拱的庞大影壁,上刻麒麟灵兽图,以寓孔子“迂麟”的典故。东、西为乡贤名宦祠,中经戟门,过拱桥,越鱼池,经献台,正面为大成殿,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前殿七根大立柱,雕梁画栋,殿内供有至圣先师孔丘画像。正殿两侧为东庑、西庑、七十二贤牌位。越大成殿,经大成坊,其后为明伦堂,堂后为敬一亭,左右有“博文”、“约礼”二斋,学宦、衙宅三所,还有尊经阁、双圣祠、羽射厅等。院内古树参天,绿荫蔽日,为古城增添了不少情趣。城隍庙紧邻文庙,构成了一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城隍庙首建于金代兴定年间。隍庙前大门为牌坊,正面是一座犀牛望月图照壁,青砖雕刻,图像精美绝伦。入正门,南有戏楼、拉马殿、过殿,两侧为钟鼓楼,左挂铁钟,右置巨鼓。正门后为萌院,建有砖木结构的大牌坊,经牌坊沿主轴线向北行,为城隍的二堂和卧室。拾级而上,正面是富丽堂皇的大殿,向右穿行,即入药王殿,再过观音堂,北面为禅堂院,这是住持僧和禅师修道之所。正殿及两廊,榆柳花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定西城隍庙建筑仿唐宫殿形式,造型典雅,精巧华丽,艺术价值极高,上世纪50年代曾引起郑振铎教授和国内建筑艺术家的关注赞赏。文庙和隍庙是建国后定西城内唯一幸存的两处古建筑群,可惜在“文革”中被毁。

清代定西古城亦有多次修缮。乾隆十三年,知县陈棅奉旨以工代赈,重修年久失修的城垣及城门。竣工后另亲书镌刻各门横额,重新命名。东门曰“日宾”,西门曰“宝成”,南门曰“薰和”,北门曰“云祥”。全城四隅八角均筑有墩台,中城门东西两侧建钟鼓楼,将原有飞楼彩绘一新,并在北门外竖碑、撰文、敕石,以记其事。这次重修的五门除谯楼拆毁外,四门的镌刻及书写的横额一直存留至新中国成立前。

古定西城商贸流通非常兴盛。因定西城地处交通要塞,在清左宗棠开东路以前,去金城(即兰州)均由会宁鸡儿咀经西巩驿,上清凉山至定西;由东向西去金城,均由陇西经大营梁,进定西南门横穿关城、大城,由北门出至称钩驿,上车道岭。由于交通原因,定西南门外南安山下一带及北门外,商贸殷盛,市肆栉比。乡贤名宦、豪绅官僚多在这一带营造华屋别墅。据《定西野志》记载,从南安山下渡西河,至西岩寺这一带,多有宦绅之园圃,歌馆酒楼林立,入夜灯火通明,有“小扬州”之称。这些昔日盛迹至清康熙朝仍然存在,如秦家巷、士大夫巷等旧地名以及张氏河楼旧址,旧史都有记述。

明清以来,定西城商贸繁荣兴旺,至民国初期,仅东城门外永定桥至汽车站一带、东关至西关商埠一条街名店商号就有50多家,主要有:万盛祥、万生泽、万生成、自立公、自立和、自盛祥、自兴裕、自盛和、三义和、两义和、正兴和、长裕和、天泰和、福泰和、福盛和、福兴和、兴信通、兴信诚、西兴泰、昌兴德、新顺魁、新顺和、复兴魁、济盛魁、荣盛魁、魁盛祥、魁盛协、育生堂、亿隆兴、公盛福、全兴德、全兴勇、天禄永、安泰永、永生昌、泰来昌、德义昌、德顺裕、忠义长、晋盛隆、丰盛隆、丰盛公、德盛堂、锡福涌、协意成等。这些百货、杂货、运输、粮行、典当、染坊、酒坊、酱菜坊、药店、旅店是当时定西古城数百家名店商号中的佼佼者。

进入“凤凰城”南门,即为南关大街,东侧佛教圣地崇福寺,西侧道教名刹万寿宫。至北街中城门,北侧有邑人明代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张彩的府第,西侧有至圣先师孔子的文庙,东侧有砖雕大型麒麟影壁。进中城门至北大街,东侧为知县衙门,牌楼大堂公廨矗立,西侧为规模宏大、古建筑林立的城隍庙。宋城街道北行,东边是明肃王后裔的朱氏家族宅第,西边是边头三关景元帅的后裔宅第。所谓的“朱半街”、“景半边”,说的就是这些乡绅富豪的宅第。北门一带多为粮市、旅店、商业之区。出北门,西侧有古刹真武庙,东侧有邑厉坛。渡西河至今气象桥一带教场,为操练习武场所。教场有旗纛坛,盛极一时。

定西古城屡次遭到战争的蹂躏和毁坏。在明中叶后,边寇连年骚扰,焚杀抢掠,人民大伤元气,富有者外逃各地,建筑物焚烧毁坏,全城满目荒凉。尤其明成化七年九月,河套贼寇满都鲁由花马池、靖远一带渡青沙岘,直抵城下,大肆抢掠后,扰会宁、通渭而去。明嘉靖十三年,匈奴10万人仍操旧路直抵安定。嘉靖十五年,北彝寇复犯安定,进驻西门外关帝庙(今西关小学址),庙宇尽毁。崇祯九年,流贼肆掠周边乡村,由靖远参将大破流贼于县城南30里的大撒湾。崇祯十二年,流贼李彪大举入寇,掳掠妇女、牲畜东去,加之荒旱,民不聊生,饥殍遍野。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李自成军贺锦部兵临城下,知县应昌士、乡绅刘耀龙、邑贡生戴天、张国雄等率士民登城守御,坚持月余,最终矢尽援绝陷落。城中的坚守激起了贺部的杀心,城陷之日,贺部杀掠城中,街坊血流成渠,北门瓮城一带尸堆如山,城中居民死难达6000余人。守城官员牺牲者有原县令王垣,典史叶先暹,乡绅刘耀龙,邑贡生戴天、张廉、张国雄,监生陈周鼎、张大韶等,其眷属全部自尽(据邑人《百峦山乾隆三十七年手记》)。此役被称为“癸未之屠”。清顺治五年四月二十四日(1648年),甘州回族副将米喇印纠集反清势力先后攻陷兰州、河州、临洮、定西等地,定西再遭侵扰,十室九空。清同治六年(1867年)河湟之变,回族反清力量万余人围攻安定,安定军民拼死抵抗,知县多龄、教谕蓝额青、守备秦兆祥及把总孙光英、经制李会春等皆战死。夜城破,血屠城,住民死者6000余人。是为定西历史上有名的“丁卯之陷”。

定西城众多古建筑经过历代战火兵燹和人为破坏,现荡然无存,破坏最甚者莫过于民国时期。据民国《重修定西县志》之《采访录》手稿详载:

1916年至1917年间,东关大公馆、官店及北川教场、西门外营盘建筑均被毁。大营盘房屋何年拆毁不详。

1926年5月,县长姚展与国民军拆大城仓廒时并拆南关巷颜家庙。同月28日拆东关牌坊、北关尚义坊、德政坊。

1927年3月间,县长达详典拆南城楼,此为拆城楼之始初。

1928年4月,县长王起鹏拆隍庙门外牌坊,并拆毁景元帅坊。

1929年4月,魁星阁被飓风吹塌。9月,驻防军守城拆朱衣阁。秋后,四城角楼被拆。11月,骑兵六连连长于迈祖拆万寿宫内三清殿、马祖庙。县长林钟毓、站长徐振亚同谋拆火神庙。腊月,骑兵连长张某驻防拆文昌宫、玄帝庙、崇福寺。

1930年正月至3月,国民军八大处过境,县长林钟毓指示先后将东城楼、西城楼、北城楼、中城楼、三宫庙、萧何庙、许公祠拆除,并拆毁文庙部分建筑。3月后,土地祠、鲁班楼、行宫、西岩寺、风伯庙、东岳庙、西河龙王庙被拆毁。闰6月,旅长石玉修、宁海军团长马绍融拆娘娘楼。同月28日,隍庙戏楼被拆。7月,旅长石玉修拆西关文昌楼、关帝庙。团长马绍融拆三圣宫,宁海军马指挥拆黑虎楼、祖师庙……至此,定西城历史古迹毁灭殆尽。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的发展,定西古城已今非昔比,在破旧立新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宾馆取代了骡马店,超市取代了店铺,小区取代了古宅民居,油路取代了泥泞小巷……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市矗立在人们面前。今日的定西城,一座座高楼耸入蔚蓝的天空,使人联想到山水画中瘦骨嶙峋的奇峰,联想到拔地而起、动人心魄的石林。夜幕降临,一幢幢高楼大厦流光溢彩,一条条街道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今天的城市,规模在快速扩张,品味在不断提高,在旧的市区不断翻新的同时,一个新的城区正在拓展,高楼,大道,广场,绿地,清流,都不是昔日的城市所能比拟。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是提高市民素质的必由途径。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注入了许多文化内涵、突显了文化风格、流淌着文化气息,彰显着浓郁的地域特色。透过这些,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打造城市特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增添城市内在文化品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对提高城市品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城市在物质与文化的平衡发展中绽放异彩,让人们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

安西古城 在县城北三十五里。《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安西砦,旧名汝遮,绍圣三年(1096年)泾源道经略使章楶部将钟传、王郁文所筑。……赐名,地本青石峡,属熙河路。”“因章楶为一路之帅臣,防御西夏有名,故《皇宋十朝纲要》将部下所筑安西城之事记在他的名下”(杜尉著《定西县历史沿革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丙子(绍圣三年)十月癸酉,进筑汝遮堡毕,赐名安西城”。《长编》卷三百三十一,元丰五年十一月癸丑条,李宪言:“汝遮川西接定西城”。宋哲宗将汝遮改赐安西,取安定西夏意。汝遮为藏语顶峰下面的谷地。该城位于关川河西岸第一台地的巉口镇朱家庄村,城西临四梁湾,南接大柏林岔,关川河沿城东侧流过。城内现为农田,有宋代残砖断瓦、瓷器片、陶器片暴露,是安定区境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城。

平西古城 位于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境内关川河西岸。泾源道经略史章楶为有效抵御西夏入侵,在县北70里的努扎谷石门峡沿河构筑“平西城”,宋哲宗赵煦将其赐名为“平西城”,取平定西夏之意。《宋史》卷八十七《地理三·陕西》:“平西砦,绍圣四年(1097年)赐名,地本青石峡,属熙河路”。城内现为农田,有宋代残砖断瓦、瓷器片、陶器片暴露。

通西古城 在安定区城南七十里的陇西县通安驿镇,属原定西县管辖,1958年在调整行政区划时划归陇西县管。南距通安乡政府6公里,位于古城村,《宋史·地理志》载:通西寨东至甘泉城一百二十里,西至熟羊砦七十里,南至三岔堡四十八里,北至定西砦四十八里。距通西寨西约1里处的山上有一方坞形障寨,四角有墩台,障外有壕堑,寨西北约2里的山上有一侧面呈“凸”形的烽燧,都是通西城的防御通信设施。

高家门堡 也叫青石峡堡。在鲁家沟镇太平村喜家岘村庄的一个山包上,筑有另一座宋代城堡——高家门城,《续资治通鉴长编》称其为:“熨斗坪堡”,现在名叫青石峡堡或高家门堡。

《定西史略》(张霞光、崔振乾两先生主编)有述:“此城控扼平西城北至青石峡一带的咽喉要冲,今名青石堡,又名高家门堡。此堡可能是元丰四年(1081年)八月,熙河路都大经判司请筑努札堡川罗日、伽罗总二城堡中的城堡之一”。杜蔚主编的《定西县历史沿革考》记述:“在青石峡之南喜家岘村庄一独立山包上发现,至今还残留有一座较完整的宋代所筑小堡寨,今名青石峡堡(亦叫高家门堡),……”。杨子兴主编的《人文定西·民俗风情》记述“熨斗坪堡可能修筑于绍圣四年(1097年)前后,西夏占据此地时,称为罗日或伽罗总,到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废弃。”

熨斗坪堡是平西城的前哨,控扼着青石峡通道的咽喉地带,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榆木岔堡《宋史·志第四十·地理三》“熙宁五年(1072年)……置榆木岔(在今安定区团结乡好地掌)、熨斗坪(在今安定区鲁家沟青石峡喜家岘)二砦堡”。(宋徽宗)“崇宁二年(1104年),废定西城管下熨斗坪堡,通西砦管下榆木岔堡,并安西城。”同年十二月,升通远军为巩州。境地分属巩、会二州。除此之外,史书鲜见对“榆木岔城”的介绍。

近年来,有志于定西地方史籍研究的学者、专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从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有关定西地方历史的论文、文献、专著越来越多,为我们了解定西(包括安定区)的历史提供了更多的极有价值的资料,也为后世的研究工作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材料。这些资料对安定区境内古城池的介绍中还有平夏城等的内容,因缺乏相关的史料佐证,本文不再介绍。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在安定区内官镇南阳、关亭两村与渭源县交界处的高峰堡以及高峰乡红堡村、红光村、明星村、贡马村、内官镇锦花村等地的山头上,分布着与安西城等城堡同时代(或相近时代)的堡垒,同样也没有相关史料。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史籍材料面世,以使安定方史的研究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拓宽到更广的领域。

同类推荐
  • 历史禁区

    历史禁区

    历史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回忆,又带给我们无限的神秘:秦始皇铸造12金人是何缘故?刘备为什么“换妻如换衣”?风光无限的四大美人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慈禧的“独身生活”到底幸福吗?热播的甄嬛究竟谁是她的真身……这一切的一切,我们真的无从知晓、无从考证。打开这门《历史禁区》,你将会了解到一些不一样的历史真相。本书对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做了深入的挖掘,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 唐韵

    唐韵

    一名颇有才情的小医生,穿越来到大唐贞观年间...试看一名穿越人,如何利用前世所学,在大唐初年展露自己才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长孙皇后、长乐公主、李恪等诸多的人因他的到来而命运改变...******千年之间,世事变迁,繁华都已落尽,如梦无痕;一缕唐音,一曲唐韵,述写梦中大唐,悠悠盛世!------还有盛世中的数段儿女情事!(新建一QQ群:116771243,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进群聊聊!)
  • 东亚风云录

    东亚风云录

    1644年,满清入关。明将李定国力挽狂澜,延续国祚,终将国界奠定在秦岭淮河一线。历经百年沧桑,明与清两个王朝同时跨入了20世纪。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两个先进的东亚大国,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世界?这里有壮怀激烈,也有似水柔情;这里有戎马倥偬,也有宦海浮沉;这里有伟大的人格,也有卑劣的诡计;这里是二十世纪的东亚全景,伟大的史诗就在这里奏响!(书友群451423591欢迎加入讨论!)
  • 无夏之年

    无夏之年

    受到无夏之年的影响,故此乱写一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三尊帝业

    三尊帝业

    太阳帝星!紫薇帝星!武曲帝星!三星同现,三圣争霸,三王相遇,问苍天大地?谁能争锋?谁主沉浮?王与王不可遇?一父同胞的兄弟怎能才不遇?磕头结义的兄弟怎能不遇?……期待与你讨论创建剧情,征求人物形象动漫形象,期待你我携手,共谱帝王之歌!微信:sl211310qq群333626889
热门推荐
  • 辽海丛书附录

    辽海丛书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归去离

    归去离

    平静的离州城,因接连几桩凶杀案陷入了慌乱,公安局调动警力,抽丝剥茧,渐渐发现这几起案子关系12年前的一场打黑运动,两个帮派的恩恩怨怨,只是没料到却给离州带来了如此大的冲击,官、商、警,纷纷卷入其中,还有三代人之间的纠葛,一切,都源于一个大哥的回归,归来离州。
  • 遗失光明

    遗失光明

    本文作者以凌霏的角度,描写了一个身在重组家庭中,以及在高中校园生活中的形象。
  • 孤焰落了一座城

    孤焰落了一座城

    梓莘花纷飞的王宫,漫天雪花飞舞的祭台,万众瞩目的神像,他看着眼前那位美丽得不可方物的女子,俊美的脸庞上,似乎是泛起了童真的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真命系统

    真命系统

    “我要众生皆臣服在我君族脚下,我要众生皆知我君族之心,我要众生皆不敢忤逆我君族之意!”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与天斗,与命斗,唯有君族!!!转世轮回,只为更进一步,当君枫携真命系统带领君族回归时....
  • 选择灿烂

    选择灿烂

    又是那双眼睛,狼?是你吗……(其实这部作品真名叫《烬》,但有人捷足先登所以书名就这么写咯……)
  • 西游出轨星

    西游出轨星

    天上出轨星下凡,被如来打了,就跑去给唐僧送祝福:天上地下,你最漂亮,你最迷人,元阳不泄,是一个受。
  • 天瞳邪说

    天瞳邪说

    汝瞳即吾瞳,吾瞳即汝瞳,借汝双瞳,傲视天下!
  • 网游之箭羽锋芒

    网游之箭羽锋芒

    我见过玫瑰与血,我经历光明与暗,曾经的我,为荣耀而来,当我登顶的时候,身边没有你的身影;如今的我,依旧寻求荣耀,然而在我迷失的内心深处,却永远希冀你能为我指路;荣耀是我的生命,而你,超脱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