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4900000003

第3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理念篇 高校创业教育怎么办

大学教育的理念对高等教育教学有着潜在的导向作用,有没有正确的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任何一所高校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仍然不能否认大学教育对其学生的强大影响作用,所以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将决定其所培养出的学生的精神和思想面貌。

大学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对于最低层级的学生而言,大学教育的学术导向模式不会给他们非常有用的帮助,反而是延续了他们对学业的不满和厌倦。大学的教育理念意味着能否因材施教,能否取长补短,能否照顾到学生的需要。

本篇论述的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淘宝”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我们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办学理念。也可以说是回答了许多社会人士对于特立独行的我们的高职教育改革的疑问。

理念具体化到个体,意味着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观念和学生应该形成的学习成长观念。教师的观念转变在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因为教师以自己的观念思维决定着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学生考核的标准,如果要切实地从学生的需要和立场出发进行教学,那么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加多的精力,需要教师更多的奉献。教师的观念引导着学生的观念和行动,教师是否鞭策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的理念篇正是要和教师们讨论教学之道,同时也让阅读本书的学生能从本篇中吸取一些有益的见解,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涯。

1.1 大学生就业何其难

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达23%,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上升。例如,199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为84.7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11年里,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了7.2倍,而1999—2008年的10年里我国经济仅增长了3.7倍,毕业生增长快于经济增长。2008年就业率为70%左右,一方面,就业形势供大于需;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观念一时难以转变,产生结构性失业。加之大量的“海归”人员、下岗工人和农民工三大就业群体,形成与大学生争夺有限岗位的态势,致使大学生从结构性失业逐渐向结构性和总量性失业并存的局面转变。

在就业的严峻形势下,2009年7月份《羊城晚报》的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期望薪酬降至冰点,20%的大学生期望薪酬仅为1000~2000元/月。毕业生们面对就业难的形势,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国企或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工作。而事实上,这些铁饭碗的争夺是闯独木桥式的激烈,极少比例的大学生能够去从事这些工作。

有专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难还源自大学生的所学并非所用,大学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不符合社会职业和岗位的要求,所以大学生的竞争力并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期待为:大多数都是需要再培训,不能上手即用,可能还有一些大学生有眼高手低、书呆子气等“毛病”。社会的用人制度也是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和成长。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千家万户,原因不能从单一的因素上去找,教育问题从来都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大学的教育质量、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还有社会生活的习俗也对此产生了影响。

那么,究竟大学应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如何才能让学生就业生存?梦想的大学生活,憧憬的毕业前景,当这些美梦都不能成真时,大学还要不要读,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现在整个社会开始倡导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要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我国的高等学校也早已接纳这一理念并广泛开展创业教育。但创业者寥寥无几,成效不明显。即使从事创业,也是学生个人努力的结果,而非学校培养的必然。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率极低,尽管低,但必定是一条新路,必须要走。

就业与创业是两个很不同的概念,创业又意味着就业,能够养活自己,但是如果仅停留在创业是为了就业生存而已,那么创业教育也就并不见得有多高尚和值得大张旗鼓地加以倡导。创业人才培养比就业人才培养有更高的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的兴起,对中国高校来说,应该是一场难得的变革的机遇,对现行教育将产生强大冲击。

1.2 上大学之要务

面对就业难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无动于衷,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无可奈何,走一步算一步,也从未想过如何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事先为毕业铺好道路。大学毕竟与社会有一墙之隔,对于大学生来说,从艰苦的中学好不容易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很多学生都把大学看作是休闲玩乐的好地方,学业放松,及格万岁,在个性方面容易形成懒散、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和行为。而在未走向社会之前,大多数学生接触不到工作的压力和社会竞争的现实,所以还能够整天在大学宿舍里享受睡懒觉、打游戏、聊天、打牌等悠闲生活。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人们担心教育质量问题,在美国,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毕不了业,大学和教授的期望与要求被迫随着大学申请者能力的下降而下调。许多之前的一般性要求已经从大学课程安排中消失了。中国的大学教学质量也面临问题,大学生不爱学习,对大学毕业前景担忧。大学生的教育一方面要保障学业,另一方面要为就业做出准备,这两者本身是不矛盾的,但是目前要统一起来却面临着问题,似乎不读书反而容易就业,有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实质上是“书如何读”的问题。

1.2.1 明天的胜负由今天决定

大学生在学校中的精神面貌关键是受到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其次是社会和家庭。中国家庭的一大特点是非常注重子女教育,所以家长一般会给予大学生尽可能多的经济支持,这更使得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延迟发展。社会和家庭的环境影响不是大学可以控制的,但是大学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在很多的报道和校园调查中,都能发现现今学生的精神状态堪忧,读完大学仍然要问:大学生能顺利就业、成为人才吗?这是教育有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者必须首先考虑的是:大学生在校时都在忙什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神采奕奕地度过大学生活,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充实起来?

非常实际的一个例子,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某大一学生,暑假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淘宝”创业之中,在40天时间里销售额超万元,淘宝店铺信用等级达到两钻。每天接10个左右的单子,最多一天达到16个单子。白天除了接单外,还要跑市场选择新商品,下午打包交物流公司寄出,要到晚上8点以后才能吃晚饭。晚饭后整理淘宝店铺、打理商品并继续接单。夜深人静时潜心研究《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书籍,直到凌晨2点左右才能入睡。整个暑假全家人都沉浸在儿子创业成功的喜悦之中。暑假前全家人都为儿子的前途担忧,儿子自己也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现在全家人都信心满满,儿子也铁下一条心要创业当老板。根据他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毕业前成为皇冠级别的卖家且月收入超过万元应该不成问题。作为父母,最高兴的不是儿子赚了多少钱,而是儿子有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但暑假中很多大学生,却是另外一种活法。无所事事,精神不振,整天与电脑相伴,以游戏度日,生物钟错乱,白天黑夜颠倒。有的连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料理。

某位大学本科一年级的男生,中小学时是父母的骄傲,自觉自律,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奋发向上。让父母想不到的是,上了大学变了个人,节假日回家时总是看不见他看书写字。暑假更是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电话铃响了不接,雨水打入房间不关窗,吃饭时要母亲端饭到电脑桌前。母亲曾问儿子是否有作业,儿子闷声一句:“又不是小学。”自那以后父母不敢再过问。让人不禁要想,上了大学反而“堕落”了?

暑期状态是典型反映一个大学生是否充实、是否努力的标志。同样是大一的学生,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大学生们明天的差异。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不是决定于上怎样的大学,也不是决定于读怎样的专业,而是决定于怎样学习。

正如北大教授饶毅所说:“大学的名气并不能直接影响人的关键发展。”如果没有主观上的努力,即使考上了985大学、211大学,也不能对你的未来有任何帮助。就节假日的利用而言,节假日占全部时间的二分之一,一个本科生浪费了节假日,四年就变成了两年。开学时,同时起跑。毕业时,有的出国深造,有的考上研究生,有的进入公务员队伍,有的成了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自主创业当了老板;而有的英语四级不过,有的学位证书没拿到,有的找个临时工作度日,有的甚至走投无路。

竞争越激烈,越要学会利用时间,越要学会学习。自己明天活得怎么样?不需要有更多的猜测和抱更多的幻想,只要看看自己今天的活法便能寻找到答案。

1.2.2 不会学习就不配称为大学生

何为大学生?大学生该怎样学习?早期北大代理校长马相伯先生的一段话:“诸君皆系学生,然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诸君在此校肄业,须尊重道德,专心学业。庶不辜负大学生三字。”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也曾说过:“当一个青年进入到大学以后,他就被赋予了一种责任,即他应该以充实的学问为责任,他应该沉浸在理性的精神当中,于图书馆、实验室、教室与教师一起,在知识的大洋中做创造性的航程。”学习是大学生天然的、神圣的职责。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是每个新生面临的首要任务。

大学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时有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安排。到了大学,就不能再等老师来布置作业、交代任务了,一切都要自己选择,自己决定。

大学也会有一些老师布置的作业,但作业完成决不意味着学业就完成,对于大学生来讲,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英语、计算机是当代人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你必须掌握;学好专业,除了钻研教科书外,还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专业参考书;提高人文的素养、拓宽知识面,大量的课外书有待自己去阅读;大学的学习还不仅是书本知识的学习,社会调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都是不能偏废的学习内容。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大学生成长和进步所不可或缺的。大学是知识的宝藏,图书馆、阅览室、数字化校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完全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不同层次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但不论哪所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都包含学会学习。不同层次的大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高职院校更加偏重实践和技能,研究型大学偏向理论知识探索,但不论哪一类都是要求学生利用好时间,自主学习,掌握创新的能力。在今天,更多强调创业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创业的学习是另一种更有挑战性的任务。

大学的学习决不限于高中时代的那么几门课程,大学每堂课的学习容量都是中学时代的几倍。学的东西这么多,那么什么时候去学呢?中学的时候,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多学少学往往身不由己。大学也有作息时间安排,但主要是上课时间的规定,而关于早自习、晚自习大多数学校都不会有统一要求。

大学生的进步,上课听课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课余时间的利用。除了上课,所有时间都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怎样利用这些时间,没有人给出规定和安排。这些时间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不仅关系到学生眼前的学业,更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甚至一生的成就。

课余时间是最佳的学习时间,包括双休日、寒暑假、其他节假日的利用。平时晚上10点前都应是学习时间,不可以移作他用,双休日要按时起床。要知道,名牌大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学风好,绝大多数学生比高考复习还要忙。像清华、北大的学生,往往要到后半夜才能休息。是这种学习习惯让他们变得卓越,变得有成就。一所学校,可能没有这样好的学风,但也总会有一部分人有这样的学习习惯和毅力,大学生应成为这部分人中的一员。

学会了利用时间,还要懂得该怎样学习。大学不像高中,没有固定的教室,因此先要解决到哪里去学的问题。很简单,未被上课所占用的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是你学习的最佳去处。大学寝室的条件普遍比高中好,有自己的自学位置,虽然寝室是可以学习,但绝不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因为寝室里干扰的因素太多,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上大学后,要习惯于背着书包去教室、图书馆自学。同时,要让自己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也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只有在亲身参与中体会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的大学生,只会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作业就不知道干什么,只好玩游戏;有的大学生把上大学理解为上课,把课余时间理解为天经地义的休息娱乐时间;有的大学生误把寝室当成学习的场所,一下课就窝在寝室,学习效率始终处在“少慢差废”的状态。不同的学习方式将导致毕业时的天壤之别。

大学是容易成就人的事业的场所,也是容易让人迷失的地方。要知道,不学会学习就不配当大学生。

1.3 现行高等教育的价值

大学毕业生如果在经过大学教育之后不能有很好的出路,那么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就会遭受质疑,人们对读大学就会失去兴趣。大学之梦总是源自对接受大学教育之后获得更好的回报的期待。

高等教育的目的向来有“认识论”和“政治论”之争,对于学生、教育者和行政管理者等不同群体而言,大学的作用是不同的。大学经典的三大功能只是论述了大学在做什么,而为什么这样做,这所有的做法是否有价值,是否合理,对谁有意义,都没有定论。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大学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任何更高层次的目标和需要都首先要满足这最低层次的需要。当然,学会生存这一目标在中学教育就应该完成,大学教育旨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事实证明,大学生上大学的第一目的都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对于普通院校而言,抛弃原先那些清高而无用的目的,切实地教给学生生活的本领,才能够指望培养的学生将来能够为社会尽职尽责。

每个学生都享有自主发展权,现在的高校已不再给学生提供学费、生活费,也不再给学生分配工作岗位,因此,以往那种学生的一切事务都由高校说了算的管理模式就显得不再合理。

学生为上大学付了相当高昂的费用,从顾客的角度讲,学生有选择专业、学习方式和知识的权利。而目前大学教育沿袭的制度是管得过严、过紧,对学生有太多的不允许,高校管理的出发点并非是为学生“顾客”服务,而更多是为了管理的方便和教育上的稳健。

正如奥尔特加·加塞特(2003)所论述:高等教育机构及大学的建设都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大学必须是按照学生比例体现规模大小的一个机构。学生具有两方面的特点:首先,他是学习能力有一定限度的人;其次,他为了生存必须掌握知识。我们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必须从学生的水平和学生的需求出发才能得以体现。

观点:

你能在大学生时代创业——大学的今日决定未来成败。

大学生的要务是学会学习,掌握创业的本领。

高等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文凭,而是教给学生生活的本领。

同类推荐
  •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众所周知,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他们处于“上传”和“下达”的枢纽位置,企业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他们。而像发动机的活塞一般不停运转的中层管理者,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多的,要想让许多问题简单化,中层管理者就必须学会授权,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授权是一种技巧,授权更是一门艺术,本书阐述的这些最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保证授权交办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层管理者掌握这些管理智慧,可以让自己的业绩不断提升,可以让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
  • 死角:问题困境与破解之道

    死角:问题困境与破解之道

    本书阐述的是企业经营中最容易出现的,不容易被忽略的,看似正常普遍,但可以带来巨大危害的死角。也许,很多事例极为常见,但其中同样蕴含了新的解读与被解死角的眼光与方法。
  • 金牌营销员必备

    金牌营销员必备

    这是一本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来源于实践,又能全盘指导实践的营销培训手册。本书从专业角度出发,针对性强,内容翔实生动,但阅读门槛低,便于各种层次受训人员快速掌握。本书涵盖了大量经典的营销实例,举一反三之后你将受益无穷,因而本书不仅是营销员提高自身水平的专业宝典,更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必备读物。读者能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领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实际工作,你将很快成长为一名万众瞩目的金牌营销员。
  • 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本书所选择的案例包括宁波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君禾泵业有限公司、宁波沁园集团、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高发汽车拉索有限公司、浙江企赢控股集团共八个“单打冠军”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个头不大,但各具特色,他们采取了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追赶道路,在一个个细分市场中确立了优势地位。在对8家宁波“单打冠军”企业追赶历程分析的基础上,并借助所构建的后发企业追赶理论分析框架,从具体到一般,本书最终归纳出三种不同后发企业追赶模式及其特点,包括得力文具和音王集团创造的“基于品牌塑造的追赶模式”,君禾泵业、沁园集团和九龙物流创造的“基于创新推动的追赶模式”,西摩电器、高发拉索和企赢控股创造的“基于价值链拓展的追赶模式”。
  •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本书提倡“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的公司管理理念,认为来自于领导之“管,,只是暂时的行为,而来自于员工自身的“管”才是长久行为。阅读本书,可有助于公司领导在管理这方面真正领悟执行这一概念,真正让自己的公司产生活力和高效运转。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异界奇遇

    穿越之异界奇遇

    少年奇遇不断,兄弟奋相奉死助,情谊厚重难举,定当舍命帮。儿女情长,相缠难忘。生死大难,长牵肠。
  • 系统大爆炸

    系统大爆炸

    穿越了,重生了,而且还是一个平行世界那么,按照正常的情况不是应该有一个金手指的吗?哈哈~超级作家系统~!!!嗯嗯~看来,注定是要让我成为一代文豪的节奏啊额??超级歌神系统?超级厨师系统?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多?不是吧~!还有.......
  • 九幽修仙传

    九幽修仙传

    历千年之磨难,囚众生之牢笼。穷白首之长生呼?不知凡几?历千年之转变,九斗星逆转,苍天泣血,众生灭天?六道崩,阴阳颠倒,妖魔现世,何去何从?待得来生重依剑,我以我血泣苍天!
  • 恶魔超市

    恶魔超市

    想要无尽财富吗?想要永生不死吗?拿你最珍贵的东西来换吧。钱、生命、女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没有的,我叫苏天,一个恶魔的代言人……
  • 九龙

    九龙

    第三纪元,地球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灾难过后,妖兽肆虐……且看一名地球少年,如何在逆境之中,迎难而上,一杆长枪,斩妖除魔的故事……
  • 眯眯眼不懂人心

    眯眯眼不懂人心

    我叫雾岛慧。我的妹妹叫逢坂大河。…………还不够吗?
  • 邪王独宠呆萌王妃

    邪王独宠呆萌王妃

    她是2016的超级乖乖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诉她只有她拥有重生体质,还非要她帮忙!好吧……帮就帮吧!可是谁能告诉在现代堪称完美的自己为什么会变成人人唾弃的妖怪!还是个最没有地位的庶出!还有个传说中阴狠邪媚的王爷自称是自己的未婚夫!不管怎么样!看她这个新世纪的新兴人类怎么玩转这个奇葩王朝!
  • 圣域狂天

    圣域狂天

    我可傲天,皆因我有资本傲。我可狂天下,全因我有实力狂。傲凌云,便是我的名字。我要天下,唯我称王
  • 穿越之独为你(完-番外中)

    穿越之独为你(完-番外中)

    她,本应有一个都市型的浪漫爱情,但却为他,放弃自己”唯一“的原则,因为她爱他。他,本应有古代帝王的后宫三千,但为她,他只取一瓢,因为他爱她。文文结束了,言言想问一下亲们,对独为你里面那个情节印象最深?言言的QQ:1033274219亲们可以加言言哦!有建议可以给言言提。记得在身份验证中写个独为你,或者是青楼冷姬,亲看的那本就写那本吧!
  • 比邻星的侵略

    比邻星的侵略

    人类于2016年在比邻星旁发现了类地行星,由于该星离太阳系仅仅4光年。一时间,人类的太空殖民热情空前高涨,甚至有大国提出联手合作,通过太空殖民来缓解因为资源日益紧张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殊不知,类地行星上的生命一样对地球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