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0700000002

第2章 文学的荣耀与遗憾(2)

二、奈保尔:想象的故乡和作家的童年

想象的故乡和《印度三部曲》

故乡是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由此派生出的诸多的母题,比如记忆、感伤、乡愁等等,实际上是“时—空”变化母题的心理替代或文学化形式。但是,每个时代“时—空”变化的方式、速度和结果都不一样,它改变着我们的心理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正是那种新旧经验冲突的产物,当然也包括对这种经验冲突的原因的探究。

在农耕文明时代,文学中的“故乡”主题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或者说,它的心理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意象、韵律、节奏等形式主义的东西。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老年时回到故乡,发现它还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要不了几年,故乡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故乡的土地被商人买去建高尔夫球场和度假村了。失去土地的乡亲,像蟑螂一样涌进城市,住在像奈保尔笔下的孟买贫民窟一样肮脏、发臭、拥挤的出租屋里。当你找不到故乡的时候,你难道不着急吗?你还能用意大利美声唱“啊,美丽的故乡啊”吗?还能说“岸草这么青翠,流水这般嫩黄”吗?

故乡不会终生伴随着我们,它瞬息万变,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残片。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残酷事实。“故乡”的迅速消失,成了那些住在“地球村”里的人的一桩共同的心病。如果你一直没有机会回去看看,这些故乡的记忆残片就会凝固起来,变成你记忆中最珍贵的私人收藏物,它常常会成为你把玩、抚摸的对象,成为你美化“故乡”的原料和心理根据。其表达方式就是“抒情”,也就是将对象当成不变的整体,甚至将它置换为一个“符号”,比喻为“母亲”,占据道德制高点。

比如著名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还有《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朵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这种对故乡的表达,是一种皆大欢喜的表达,自己很开心,“母亲”和故乡人民也很高兴,但高兴之后,乡“愁”依旧。

今天,我们还能经常见到这样一种作家,一见到“故乡”,或者一提到“故乡”二字,他就当众鼻子发酸乃至热泪盈眶,并肆无忌惮地将这些煽情的内容写进作品,在形式上毫无节制(就形式而言,文学就是一种节制的技艺)。不节制,既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仪(《礼记》规定,即使奔丧时哭泣,也要“避于朝市”),也不符合现代文艺学对“情感与形式”辩证关系的要求。我只能把它看成是一种文学化的“自恋”甚至市场里的“谎言”。

另一种对故乡的表达,就是将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而对那些将“故乡”的美好毁掉的东西进行严厉批判,其方式就是“叙事”。当内容涉及童年记忆的时候,它常常是“美好”的代名词,这是每一个人内心都具有的诉求。一旦涉及故乡的现实生活时,它往往就成了批判的对象。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几乎所有近现代以来的作家(比如哈代、果戈理、安德森、福克纳、马尔克斯、奈保尔等),都会因古老的故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变得面目全非而痛心疾首,从而产生批判的冲动。这不是抒情,而是一种成人的叙事,是“介入”故乡现实的良知和冲动。

一个在异国他乡出生的孩子,从小就听外祖母对他说:有一个曾经哺育过你的奶妈,如今生活在遥远的、贫困的乡村,长大之后你一定要去看望她。幻想中那个慈祥的奶妈形象和一个探亲的愿望,一直伴随着这个孩子的童年……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去遥远的乡村看望他的奶妈,但所见所闻(衰老、丑陋、贫困、愚昧……)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如果他只是一位普通人,这件事也就很容易了结(请她吃顿饭,给她一些钱)。但他偏偏是一位作家,他感到愤怒、失落,甚至有受骗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是谁使她这样?她甘于这样吗?于是,他如实地写下了他关于“故乡”的见闻和思考。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一生数次造访他的“故乡”(祖籍)印度,写下了三部长篇“游记”(即《印度三部曲》)。其中《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出版于1964年,是1962年整整一年,他初次访问印度时留下的强烈印象的结果。《印度:受伤的文明》出版于1977年,实际上是对第一次见闻的深层思考:为什么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的文明,在经历了近千年的文化冲突之后,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却完全丧失了创造力,甚至不堪一击?《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出版于1990年,主要是写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的故事,在这座由传统和现代、信仰和欲望、贫穷和富裕、摩天大楼和贫民窟“拼贴”而成的城市里,我们看到了一具古老文明的躯体,在现代化过程中痛苦地爬行和抽搐。

《印度:受伤的文明》和《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写得有点儿艰涩、拖拉、无趣,这当然与奈保尔(叙事者)遭到批评之后的有意“隐退”有关。但是,写作这两部作品时的他,恰恰变成了一个“他者”。相比之下,《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是作家创作进入旺盛时期的作品,写得才华横溢、犀利无比,处处充满了惊人的发现,也充满了尖锐的甚至是尖刻的批评。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视为其中的一员(“我是它的远房子孙”),他积极地介入“故乡”的现实,因而,叙事中充满了爱恨交加的个人情感。但奈保尔却因此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有人认为他在书中所记录的东西(“一种不加批判,并经常是捏造的解释历史,解释贫穷、偏见、迷信、种姓、残忍、虚伪、道德败坏”的成分),伤害了民族情感,有“西方中心思想”的残余,就像一位殖民者的视角。奈保尔没有过多地辩解,他只是认为自己的故乡之行“是一个令人感伤的经历和体验”【1】,自己关于故乡的写作,是一次对“个人不幸的记录”。读完《印度三部曲》之后,我对奈保尔的说法表示理解。奈保尔当然也做了自我批评,他表示自己对“故乡”文化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还需要继续努力学习,深入体验生活。“三部曲”的后面两部,就是他继续努力的结果,但没有第一部那么真实感人,看似公允的语调消解了叙述和批评的力度。

奈保尔的确是一直在寻找一种对自己故乡的合适的表达方式——从细节、情感到文体形式。关于自己的“故乡”,奈保尔之所以没有采用“小说”形式,而是采用了“游记”形式来表达,是基于他对“小说”这种西方文体的本质的深刻理解。那种建立在“个体”基础上的、对此时此地现实生活关注的文体,是全球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它与印度文化传统和现状格格不入,印度社会或文化的“主人公”(“个人”)尚未分化出来,它依然是一个整体,一个受伤的、悲剧性的整体。将它们黏合在一起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一种信仰。外来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就是要去掉这种将它们黏合起来的传统。在殖民统治时期,这种传统信仰还在挣扎、抵抗;独立之后,对手突然消失了,人们被一种来源于自身的神秘的欲望之手拽着盲目前行,殖民文化已经在人心内部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惯性。

关于印度本土当代作家,奈保尔在接受英国《文学评论》采访时说:“我由于先人而对印度十分亲近,我在一个充满印度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那就是我的世界……那些人并不了解印度农民,他们是中产阶级。我认为即使是现在仍然只有很少的印度作家了解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我开始了解印度的不幸本质……因为中产阶级,自我欺骗的印度人不会那样思考。”【2】奈保尔认为,印度本土作家模仿西方写下的那些小说,也是印度殖民文化的一部分,其特点就是“模仿”,就像孟买与新德里的街道、大楼和生活方式中无处不在的“模仿”一样。所以,我并不认为将奈保尔的这三本书称之为“游记”是恰当的。我认为它还是“小说”,只不过小说的“主人公”发生了变化。《印度三部曲》的主人公就是作者的“故乡”印度,或者说就是一种“古老文明”及其命运的演变:从“传统的印度”到“现代性的印度”。这个“主人公”(印度)正处于裂变的过程中——真正的“个人”尽管尚未出现,却有来势凶猛的势头,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已经显露出了分崩离析的趋势。这正是《印度三部曲》的中心主题。

现代生活使“故乡”的概念变得如此复杂,并对作家的能力和智慧构成了挑战。所以,并不是紧挨着故乡你就能够写“故乡”,并不能说“爱”故乡你就了解“故乡”的本质。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很盲目的。对“故乡”的叙述,是对关于“故乡”的经验和想象(记忆)的重新整合,它类似于一种“完形心理”的作用(或者说想象对现实的修正)。对现代城市的叙述则没有这种要求,城市本来就是一堆变化无常的碎片,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万花筒”。由于篇幅的原因,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不打算涉及城市精神的问题。关于城市灵魂的混凝土性质和无根状态,它与乡村(泥土)文化之间的本质差别,以及它对个人的精神意义,可参阅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

事实上,我们现在面对着三个不同意义的“故乡”。第一个是“现实的故乡”。它就是你亲历过、生活过的乡村,是泥土、劳动、乡音,是祭祀仪式,是婚礼和葬礼上的哭闹声和喧嚣声。它有一种与土地(蕴涵着死亡和不朽双重意义)相关的本原意义。第二个是你从没见过的“故乡”,它不过是你从长辈那儿听说过的一个地名,它可能成为你“想象中的故乡”。这种“想象”的本质,是对“你来自何处”这一根本问题的无意识追寻,是你黑暗意识中的唯一的一丝光亮。第三个是作家笔下的故乡,也就是“被叙述的故乡”。它是一种补偿,对失去的完整性的一种补偿。这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可以作为辨别身份的三个条件:其一,只满足第一项条件的人是农民;其二,只满足第二项条件的人是市民;其三,具备一、二两项的是进城农民;其四,具备一、三两项的人就是小说家;其五,具备二、三两项的人可能是一位浪漫诗人。如此判断,我自己属于第三种人,一个有文化的进城农民。我的儿子则属于第二种人。

奈保尔应该是幸运的,因为他同时拥有上述三个意义上的“故乡”。一个是“被叙述的故乡”(他的作品《印度三部曲》)。一个是远在大洋彼岸的“想象中的故乡”,通过外祖母的讲述存留在他的想象中。还有一个“现实的故乡”,不过奈保尔的这个“现实的故乡”有点特殊,它是特立尼达的一个印度移民社区。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社区里,还保存着很多印度文化和传统习俗——食物、器皿、家具、生活习俗、语言等。这些习俗和传统,是顶着不同社区文化之间冲突的巨大压力而保存下来的。那个遥远的“故乡”印度,一直是作家童年时代的一个梦幻,它支撑着他的想象,并为现实生活的各个细节提供注解。奈保尔说:

小时候,对我来说,养育过我周遭许多人、制造出我家中许多器物的印度,是面貌十分模糊的一个国家。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把我们家族迁徙的那段日子看成一个黑暗时期——从大海伸展到陆地的那种黑暗,就像傍晚时分,黑夜包围一间小茅屋,但屋子四周还有一点光亮。这一圈光芒、这一个时空,就是我的经验领域。即使到了今天,尽管时间扩展了,空间收缩了,而我也已经在那个曾经被我看成黑暗的地区,神志清明地旅行过了,但那团黑暗依旧残留着——残留在今天的我再也无法接受的那种人生态度、那种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中。当年,我外祖父鼓起勇气,从事一趟险阻重重的航程。生平第一次离乡背井,他面对的是一个崭新、令人惊愕的世界,包括那个距离他那座村子好几百英里的大海;可是,不知怎的,我总觉得,一旦离开家乡,他老人家就不再观看这个世界了。后来,他曾返乡,但只是为了带回更多印度的东西。在特里尼达,为我们家兴建一栋住宅时,他拒绝参照岛上各式各样的殖民地建筑物,而是自己动手设计蓝图,建造出一间笨重、平顶、怪模怪样的屋子,而这种房舍,日后我在印度北方邦那些残破的小镇会一再看到。外祖父他老人家遗弃了印度,然而,就像金牙婆婆,他也弃绝特里尼达。可是,他却能够脚踏实地地活着。他那座村子外面的任何事情,都打动不了他的心;没有人能逼迫他的内心世界。不论到哪儿,他都随身携带着他的村庄。一小群亲友,加上几亩土地,就足够让他老人家在特里尼达这座岛屿中央,心满意足地重新建立一座东北方邦村庄;在他心目中,这儿就是辽阔浩瀚的印度大地。【3】

这个“经验的领地”,正是奈保尔从未涉足过的故乡印度。这里包含了“想象中的故乡”的全部含义,但它依托在一个特殊的“现实故乡”之上。

当奈保尔站在真正的故乡印度面前时,他发现“现实的故乡”(经历了殖民化之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成了一个文化大拼盘——印度教的(还包括它的各种分支)、伊斯兰教的、西方文化的,还有一些“拼贴”而成的“四不像”文化。其“印度性”甚至不如远在海外的特立尼达的印度社区那么纯洁、透明。但是,特立尼达印度社区的“印度性”,并不是一个自足的东西,它建立在对“现实的印度”的缅怀和遥望之上。没有那个真实印度的存在,特立尼达印度社区的“印度性”根本无法想象。在奈保尔一生频繁的迁徙生活中,这两个“故乡”在不断地交叉变换,互相补充和诠释。

奈保尔说,印度和外祖父那一代迁移海外的农民“是我的根”。对故乡的追寻、理解和表达就是一种特殊的“寻根”方式。然而,“印度”在哪儿呢?“故乡”在哪儿呢?它可能只是你心中的一个梦幻。奈保尔发现,真正“现实的印度”并不存在,它成了那个叫“印度性”的观念。所以,“印度性”是完整的,而“现实的印度”是虚幻的。因为印度古老的时空观已经没落,古老的信仰体系也已经崩溃,被一种“世俗的、同质的、空洞的现代性”所取代,“人”正在分离为“孤独的现代人”。如今的“故乡”,看来真的像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谈到“民族”概念时所说的那样,只能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事实”,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奈保尔在《幽暗国度》的结尾说:“印度精神悄悄地从我身边溜走了。在我的感觉中,它就像一个我永远无法完整表达、从此再也捕捉不回来的真理。”【4】这些话好像是对着我们说的一样。

童年的《米格尔街》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在他获奖前10年就有了中译本,十几万字,小32开,很不起眼。当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本小书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因为除此之外,国内对奈保尔所知甚少。

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夕,奈保尔接受了英国《文学评论》杂志记者的采访。记者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你不久前还说“长篇小说结束了”,现在,你又要出版最新的长篇小说《半生缘》了,你是不是在开玩笑?你在《黑暗的地区》和《印度三部曲》等书中,是不是在攻击印度文明?你为什么攻击你的出生地特立尼达?你是不是右派?抑或是左派?

奈保尔认为,长篇小说的确结束了,被所有人所抄袭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结束了。作家们在模仿和自我模仿中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但他自己还是要写一些轻松的、愉快的、“又充满各种事件”的、篇幅较长的书。

在谈到自己的游记性作品《印度三部曲》中是否攻击了自己故乡印度的文化时,奈保尔说:“我由于先人而对印度十分亲近。我是在一个充满非常彻底的印度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事实上,我被印度、被我看到的东西粉碎了……它有很多缺陷……那就是我的世界……我认为我的书不是攻击印度,它是我的不幸的一个记录。我不是在打击任何人,实际上它是一个令人感伤的经历和体验……我总是能够理解他们,那些农民、无土地者,那些底层的人们,几个世纪以来,甚至一千年或者更久以来,第一次自己来一次爆发。正是在这本书(指《印度三部曲》)的写作中,我开始了解印度的不幸本质。”【5】

奈保尔获奖之后,媒体大肆炒作,但基本上是在作家的派别、阶级地位、文化和政治立场上做文章。我读到一篇记者的文章,文中充满政治和新闻术语,很诱人,其中大段引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观点,不外乎作者怎么批评第三世界、怎么夸奖了西方,奈保尔是近年来唯一的右派作家,他如何激烈地批评宗教,等等。作家如果仅仅是想表明一下立场,问题就会很简单,就像选举投票一样,直接说出来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用长篇小说的形式?难道他试图用文学作政治的工具吗?这当然不是文学思维,而是政客思维。

在这个泛政治化、泛媒体化的时代,一切都在劫难逃,即使是文学评奖委员会,也会主动跳进这个魔圈。媒体是泛政治化时代的一条触角,就像蟑螂一样敏感。他们正在引导、操纵着读者。它试图将读者领到作家的“影子的影子”跟前。当一个模糊的、变幻不定的影子开始摇曳的时候,读者大吃一惊,记者们自己也吓了一跳。文学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民间传说”,甚至一个政治谣言。

奈保尔的双重身份——宗主国作家和殖民地移民——使他遭遇到很多一般人少见的政治麻烦。他究竟应该亲近西方文明、批评殖民地文化的粗俗野蛮,还是激烈地批评西方殖民文化、用故乡的贫穷落后向宗主国示威呢?政治思维或者媒体思维,要求人们在这种非此即彼的答案中选择:要不就是革命派,要不就是反革命派,没有什么中间派。

作为一个公民,奈保尔也经常在媒体记者的追问下即兴发言,但观点并不确定。当他批评英国首相布莱尔、批评西方中心主义、批评帝国作家、批评英国文化精神的没落时,他很像一个左派。当他批评殖民地文化的麻木、冷漠、粗俗,并夸耀西方文明的长处时,他又像一个右派。他的确喜欢跟大众媒体打交道,借助媒体说一些在小说中不愿说的话,因为写小说的时候,总不可能中断故事,去骂福斯特和乔伊斯吧。但我宁愿把这些看成是一个公民的文化表态,而不是一个作家的写作立场。

当涉及小说创作的时候,奈保尔认为,只有当他那种被压抑的“殖民地—印度的自我”身份,在写作中浮现出来的时候,他身上的普通人(公民)与作家之间的裂隙才能得到愈合。也就是说,奈保尔将自己的写作当成一种黏合剂,涂抹在殖民文化与被殖民文化、种族与种族、移民身份与世界作家的裂缝之间。

作为一个异乡人,他试图让自己和周围的人一起忘记他的移民身份,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但实际上,他的出现已经改变了那里的风景。他在非此即彼的帝国语言中,加进了一种暧昧的腔调。在这种腔调中,充满了一种对出生地文明爱恨交加的情绪,就像中国俗语所说的那样:不是冤家不聚头。

奈保尔正是将这种情绪变成了自己的文体:幽默、讽刺的背后隐含着严肃的追问和思考。这种情绪在制约着作家,使他偏离政治思维、媒体思维的二元对立和骇人听闻。在平静的讲述中包含着“融合”而非对立的愿望。在政治思维、媒体思维清晰的地方、毫不犹豫的地方,奈保尔显得暧昧、甚至有点混乱(有人批评他见谁骂谁)。但是,在政治思维和媒体思维含混不清、十分糊涂的地方,他却异常地清晰、细腻、准确。

他对特立尼达与多巴哥,对西班牙港,对一条街道的殖民文化、生存经验、独特的爱恨方式的表达,是那么清晰准确,这不是帝国的游记作家可以达到的深度。这就是作家的力量。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里说:奈保尔的作品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理的范例。

写完系列短篇小说《米格尔街》的时候,奈保尔已经在牛津大学度过了他的学生岁月。他原以为自己能说一口地道的伦敦英语,有了最让人羡慕的文凭,就已经成功地摆脱了西印度群岛。实际上纠缠着他的,还是西班牙港那些街道的人和事:垃圾堆,清洁马车,混杂着土音的英语,流浪汉,劣质朗姆酒,粗俗的辱骂声,假绅士,打斗,嬉笑和哭泣,死亡、灾难和发疯。

他用纯正的英语,写下了那些帝国文化边缘地带(混杂着各种土语的英语地区)的故事。他早期的故事,将讽刺幽默的风格,与一种隐隐的哀怨和抒情风格混杂在一起,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悲喜剧情绪。据说,这种情绪与流行在西印度群岛的黑人即兴讽刺民歌(奈保尔在短篇小说《布莱尔·沃滋沃思》中与一位当地诗人讨论了这种叫“克利普索小调”的民歌)有相似之处。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使他的小说中充满一种“迷”一般的诱惑力。故事的离奇之处,实际上就是米格尔街贫苦生活的离奇之处。奈保尔被那貌似平静的日常生活背后的离奇迷住了,这成了他创作的最初动力。

叙事者(一个少年)不知道他的邻居为什么坐牢了,街角那个小贩为什么突然死去了,男人们为什么发疯了,木匠的妻子为什么跟人私奔接着又回来了,流浪汉为什么能勾走绅士的老婆接着又日夜殴打她,花炮制造工为什么要烧掉自己的房子,女孩子的羞涩是怎样被毁掉的,善良的人是怎样变恶的,生活的目的是怎样失去的……叙事者,或者说奈保尔,仿佛在猜谜,猜他故乡底层贫苦生活的谜底。这个谜底纠缠了他一生。

像所有的优秀作家一样,奈保尔或许并没有解开底层贫苦、荒诞生活的谜底,但描述这谜一样的生活,猜测生活(特别是中美洲和印度殖民地的底层生活)这个大谜底,成了他一生的主要工作。结果是,这个谜越猜越大,越猜越复杂,以致作者越猜脾气也越大,终于变得激愤起来。于是,作品中的纪实成分越来越压倒想象的成分,批判渐渐多了,幽默渐渐少了。

如果说他后期的那种激愤情绪,开始还压抑在心底,还控制在文学表达层面的话,但在媒体的刺激下,他也经常和媒体勾结在一起,被卷进了媒体的巢穴,成了一个引起公众兴奋的G点。

如果用媒体思维去读《米格尔街》,的确可以看到奈保尔似乎在不断地批判殖民地人的麻木和落后,或者再进一步看到他的讽刺幽默技巧。但从总体上看,小说表现了一种殖民文化与被殖民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小说中一些重要主题的构成,都是这种“关系”的衍生物。

米格尔街上的人性格的确有些乖张,但他们并不麻木,也不冷漠。他们在同情与冷漠之间游移不定。当一个人喜欢抽雪茄,傍晚绅士一样散步、遛狗,说着纯正的英语,在家庭生活中规中矩的时候,也就是像英国殖民者一样生活的时候,就会遭到居民们嘲讽,受到冷落。当他开始破落、店铺倒闭、老婆私奔、说当地粗话、酗酒、生活像真正的黑人和印度人一样糟糕的时候,他会得到同情,所有人都跟他称兄道弟,称他为“好汉”。

米格尔大街上所有与资本主义市场规律、功利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人,下场都十分可悲。比如冷漠的裁缝博加特、爱幻想的木匠波普、多情的“诗人”沃滋沃思。他们看起来很有个性,但实际上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除非他适应了市场经济。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的乔治,一度试图适应市场经济,开了一家夜总会,红火得很。但他一放弃就完蛋了,最后在孤独中死去。短篇小说《布莱尔·沃滋沃思》,写了一位“诗人”。这是对与市场功利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者的命运的伤悼。叙事者说,尽管他并不会写诗,但他用一生在写一首诗。

媒体报道认为,奈保尔美化了西方文明。但在小说中,奈保尔讽刺为了考英帝国颁发的中级文凭的伊莱亚斯,讽刺为了一个拉丁文单词的拼写法纠缠不休的霍伊特。在短篇《曼曼》中他还讽刺了西方“宗教”。

没有什么比精神病更让人尊重的病了。人们害怕疯子,是因为人们尊重“疯狂”这种文明压抑之下的特殊病症。宗教也是如此。人们尊重、敬畏宗教,就是因为它是生存苦难的必然结果。但米格尔街上那个叫曼曼的人,利用了人们的敬畏和尊重。他沾染上了媒体的坏毛病,装疯卖傻,哗众取宠,一会儿像疯子,一会儿像圣徒。这个卑微的人,只不过是想吸引人们的眼球罢了,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但他玩得太过火了,竟然扮演耶稣。他试图将宗教世俗化、媒体化、妖魔化,所以遭到米格尔街人的痛击。

米格尔街的人生活在双重压迫之下,上面有宗主国的统治者,下面有被西方文明教化好了的本土上等居民。米格尔街的人过着死寂的生活。即使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为了让人注意一下,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花炮制造者》中的摩根的办法是:扮小丑,让别人嘲笑也比没人注意强。他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就是将自己制造的所有烟花,连同自己的房子一起点燃。他一生想做的两件事情终于做成了:让人嘲笑、制造最美的烟花。

按照媒体的说法,这是在揭示第三世界的落后面貌。我看不如说是在揭示殖民地文化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在奈保尔笔下的殖民地居民那里,这种文化悲剧渐渐地演变成了一种当地人的“性格”悲剧!一切骚动和混乱都源于此。

奈保尔试图通过对殖民地的描写和讲述,揭示文明压抑之下的人类共同的悲剧性格:虚荣、躁动不安、控制欲,特别是施虐狂和受虐狂心态。这些缺陷是白人、黑人、棕种人、黄种人所共有的。在这种人性的弱点面前,既定的文明、信仰、价值观(不管是西方的还是殖民地的)等等,都成了讽刺的对象。当不同肤色的文明产生对抗的时候,各自的缺陷都会变成优点。有时候,一场战争,为的就是保存自己文明的缺点。

但是,一个作家不会仅仅为了“反殖民文化”而写作。作为一个“周游世界的作家”,作为一个身份、种族、文化归属都暧昧不明的作家,奈保尔的写作同样也有一种“自我确认”的性质。他要通过写作,弥补自己身上普通人身份和作家身份之间的裂痕。他背着一个完整的审美理想(或者说像他所提倡的那种“普世文明”)四处游走,他希望脚下没有地界。但他只能在文明与野蛮、黑人与白人、先进与落后、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他的印度血统、地中海经验、英国爵士身份的混杂,使他常常有一种“无根”的感觉。他激烈的批判姿态和虚无情绪或许就是由此产生。但他只能用白人的形式讲述黑人和棕色人种的故事,他从小接受英国教育,不懂印度语。他在写作之中,试图将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糅合在一起,为自己暧昧的身份寻找归宿。但这不过是一种文学想象而已。

在《母亲的天性》这篇小说里,奈保尔塑造了一位名叫劳拉的母亲形象。劳拉的生命力很旺盛,生育力极强(跟7个丈夫生了8个孩子),有反叛精神和独立精神,朴素务实,心地善良,具有出色的辱骂能力,不畏强暴。这让我想起了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野骡子》。相比之下,莫言的叙述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更带有生活的真实感,那种疯狂的语言,就来自生活的最底层,有直接的肉体经验作支撑。奈保尔的叙述则显得理性、节制,有一种从高处往下看的感觉,还有一种旁观者的味道,就像一个伦敦的白人一样。这就是奈保尔身上的白人教养在作怪,这就是帝国文化在他内心深处的投影。因此,在寻求身份确认的时候,自己身上的殖民性是更大的敌人。

父亲的友谊和《家书》

读《奈保尔家书》的时候,想到许多类似的书籍,比如《曾国藩家书》、《郑板桥家书》,比如风行一时的《傅雷家书》。中国盛产“家训”,而不是“家书”。所谓“家书”,不过是距离遥远的训言,不能当面训斥,只好通过写信的形式来训斥。李鸿章给儿子写信,一开始就教训起来:听你哥哥说,你读书不得要领,我真是又急又恨……我现在身体不好,等我身体好了再说。左宗棠给儿子写信也是骂骂咧咧:你们读书就是在混日子,身体在桌前,耳朵和眼睛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好像读书是对付别人的功夫……你们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傅雷家书》的情况要好一点,因为他有忏悔:“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6】他知道自己曾经对孩子的管教太过严厉,现在各居一方,不免后悔起来,并且道歉了。这对中国父亲来说,实在少见,中国的父亲基本上不知道“道歉”是什么,更谈不上跟孩子交朋友。傅雷尽量表现出一种平等的姿态,但从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到他在儿子面前的威严,父子依然不是在平等地位上对话。只不过与古代的父亲相比,他的教训温和一点,委婉一点。

《奈保尔家书》是奈保尔在牛津大学留学期间与父亲、姐姐和家人之间的通信,主要是他跟父亲的通信。他们之间除了浓郁的亲情和爱(这种东西我们这里也有)之外,重要的是他们能像朋友一样交流。父亲总是不留痕迹地放低自己的姿态,使他们能像两个文学爱好者一样讨论文学,像朋友一样谈论生活琐事和经济问题。当时的奈保尔只有18岁,刚刚开始准备走上写作之路。而他的父亲已经是《特立尼达卫报》的编辑,一位在当地有一定名气的作家,而且“英国广播公司”还经常播放他的短篇小说。什么意思呢?打一个比方——父亲已经是一位省级报纸的编辑,或者是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经常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被朗诵。要教训奈保尔这个刚入大学的学生,这个资历已经足够了。但他没有丝毫教训的口气,而是一直在跟儿子交流、对话,并经常鼓励儿子要保持自信心。是不是自己的名气不够大,不能教训这位名牌大学学生呢?毫无疑问不是这样。问题不在于父亲的社会地位,而在于他的实力。奈保尔的父亲对文学十分内行,特别是对初学写作者会碰到什么难题更是了然于心。

当他担心儿子懒于动笔的时候就说:“假如一个人只是在自以为说的都是正确的话的时候才动笔,那他就很少动笔。”意思是说,有时候不一定能把你想写的事情想清楚,甚至很长时间都想不清楚。这时候你必须要动笔,不能长时间不写。怎么写呢?他父亲有很精辟的见解:“只需要注意好好地把你想说的话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不要炫示。有了绝对的、勇敢的诚实,你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你必须做你自己,必须诚实……只说你不得不说的话,而且要说清楚。有时候为了说清楚,你不得不疏忽某条语法规则,那就疏忽吧。如果为了悦耳的缘故,你必须用一个长单词,那就用吧……要写肚子里的,而不是面子上的东西。”【7】牛津大学并不教这些,而只是让奈保尔不断地写弥尔顿、蒲柏、笛福、菲尔丁、狄更斯的读书报告。大学一般不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者。因此,父亲在奈保尔成为作家的途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奈保尔成为著名作家的外部条件是什么,当然除了“天才”这种父母赐予的、与生俱来的成分(包括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特别是审美趣味等方面)。首先是他有很好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主要是在家庭的爱的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假如没有自信心,即使进入了牛津大学,不发疯也会变傻,更何况成为著名作家。第二是有一个十分内行的父亲与他平等交流(换成兄弟当然也行),并不时地点拨他、督促他,使他不断地得到鼓励,而且持之以恒地坚持。更重要的是,父亲将父子之情悄悄转化为朋友之情,乃至同行的这种姿态,其中包含了关切、爱、指导、督促。第三是家境贫困。贫困是相对的。奈保尔家的经济状况按我们的标准不算贫困,父亲当编辑,有自己的私车,还能开车到海边过周末,母亲娘家富有,特殊时刻能够给予一些资助。但在牛津大学,奈保尔无疑属于贫困户。这种贫困的状况培育了他的独立精神,不但没有变成花花公子,反而使他更加发愤。同时,也培养了他与外部世界的紧张关系,使得他的文风非常尖锐,有时还有点儿刻毒。我感到,奈保尔是幸运的。当然,读这本《奈保尔家书》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还能看到一个作家逐步成熟的心灵历程。总之,这是一本对那些开始迈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初学者很有帮助的书。

同类推荐
  •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润物细无声:文史作品选读与鉴赏

    本书分人物春秋、诗家气象、词中风情、游记四部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起点不同,各自设定的目标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的都是人生;尽管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大家都在采用加减乘除等不同的方程式来解答这些人生命题,或许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份自己满意的结果。
  •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刘子光做保安的父亲在值班时被流氓打成重伤,于是他顶替父亲,成为一家物业公司的保安。他有一双所向披靡的铁拳,这注定他要生活在风头浪尖。他单枪匹马击退了来小区滋事的黑帮团伙,却被物业公司老总当成了眼中钉。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哥斯拉太太真是这么棒

    哥斯拉太太真是这么棒

    怪兽,一个可怕的玩意,但怪兽娘,那就更可啪了!!!特摄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怪兽,怪兽娘万岁!而怪兽女王自然就是哥斯拉了!!大怪兽letthemfight怪兽娘letmefight……………………………………………………………………………………………………………………………哥斯拉平成七部曲同人,可能有超星神,奥特曼,机动警察的梗……毕竟,用本书来传教也不错……总之希望可以让哥斯拉迷满足,让对哥斯拉不感兴趣的读者对这些巨大怪兽感兴趣,就是我最大的荣誉啦!
  • 美男攻略:时空之旅

    美男攻略:时空之旅

    暗恋学校帅校草的普通女孩子夏蔓在满十六岁的时候得知自己身负宿魂卷的诅咒,活不过二十岁!妈蛋啊!她的青春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神秘古装美正太从宿魂卷里冒出来,紫发紫瞳,二次元的真人版。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手捏着衣角,一手捂住下身重要部位,颤巍巍地说:“不要碰我。”“乖,就亲一口。”来来来!!!和我们女主角穿越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攻略各式各样不同时代的美男,在攻略中成功获得美男一滴血以及解咒珠,就可顺利穿回现代。
  • 某异界的超能力者

    某异界的超能力者

    星野,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充斥着魔法与战斗的世界之中,原本他以为,一无是处的他会在这充满了危机的大陆之上很快就烟消云散,但他却发现,自己好像有着奇怪的能力。LV5的矢量操控,LV4的空间移动,LV3的透视能力,LV2的视觉阻碍,LV1的定温保存,LV0的空力使。一个个看似有用无用的能力,让星野得以在这个世界存活,甚至叱咤风云!
  • 盖世战尊

    盖世战尊

    天玄大陆,龙蛇并起。神龙遨游天际,傲世寰宇;蚁蛇屈居人下,苟延残喘。龙蛇不同窟,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不过从地球穿越而来的秦明却不甘这样的命运,他要龙盘着就盘着。蛇想飞就飞!
  • 我和美女主任

    我和美女主任

    迷雾重重,悬念迭起,仕途生态,剥茧抽丝……阳谋完胜阴谋,小助理逆袭上位。本书集都市职场、悬疑、灵异、特种兵等流行网文各种元素与一体。
  • 红叶传

    红叶传

    只想当一个小师弟,却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一派掌门,受命重振门派,却卷入这众生浮屠,森罗万象。其中滋味,聊以自尝。
  • 伪书穿贵族校园:王子别来无恙

    伪书穿贵族校园:王子别来无恙

    本文是伪书穿。入坑请谨慎。“…我只是想提醒你,裤子脏了……”温柔的笑容展现。她低头仔细一看,确实有点它来了的感觉……“嘿,臭丫头,本少喜欢你!”一个少年别扭的说着,那副神情貌似再说,我喜欢你,还不快答应?!本文多多美男,各种类型,等你来看。我是宇颖,又或者说不是,只是偶然间来到了这本书里,不知道是否能再次回去………
  • 我是一只女妖怪

    我是一只女妖怪

    我叫做安小娅,被渣男捅死后复活成为了想要复仇的妖怪。本以为我今后的生活除了复仇就是复仇!却没想到复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让我情绪莫名的两个男人。某恶心男。她不是植物妖?不是动物妖?不是鬼妖?到底是什么妖怪呢?某冰山男。你一定是个人妖。我以为,这是我认识冰山男以来,他说过的最幽默的话,可我一点也笑不起来。(三观正剧)
  • 魂器奥觉之力

    魂器奥觉之力

    “战者,战狂,开魂器,战魂,战皇,开奥觉,战神。”虽然文笔不好,但是我敢想敢写,你们敢看吗?重云身负着当年战天玄宗封印血麒麟时所幻化的强大咒印——麒麟印。重云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当他努力通过战者的考验成为战者后,战神就是他唯一的目标,重云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让我们一起见证重云的战神之路吧!
  • 拐个农女当王妃

    拐个农女当王妃

    她和父亲代皇帝体察民情,没想到在路上她却被嫂嫂派来的人杀死了。。。她是农业发展学的教授,因为一次车祸她重生在了拥有相同名字却在另外的一个时空的宰相千金身上,她想着既然让她重新活一次,她一定会替自己,会替她好好的活下去,然后她用自己的才能和知识帮助了村民,她还用自己的机警和聪慧俘获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