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1400000007

第7章 游历列国(2)

孟子说:“时子难道不知道我是留不住的吗?如果我想发财的话,辞掉十万钟的客卿地位,接受一万钟的教书束修,这算是发财吗?从前鲁国大夫季孙氏曾说过:‘子叔疑这个人很奇怪,自己想做官,国君不愿用他,那就罢了,结果他还四处想办法,想让子弟们去做官。谁不想富贵?子叔疑这个人偏偏要存心垄断富贵场的样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古时候在市场上作交易的人,都是拿自己有的换自己没有的。而负责市场的官吏,责任就是处理一些民间争执。偏偏有一种卑贱的人一定要找一处独立的高地,站在上面左瞧瞧右望望,恨不得把买卖的好处由他一网打尽。人人都把这种专利勾当视为卑贱行为,所以就向他征税。现在征收商人的税,就是从这个男人开始的。我绝不会学这种卑贱小人,以免受万世人的唾骂。”

去宋国推行仁政

本打算回乡的孟子听说宋王偃有心实行仁政,孟子便想趁此机会去看看。于是,他带领弟子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宋国。孟子的到来让宋国君臣及全体人民都很高兴,列国间也都知道宋国将实施仁政了。

孟子的弟子万章曾忧心忡忡地问孟子说:“宋是个小国家,如果实行仁政,一定会遭受齐、楚等大国的嫉妒。如果他们出兵征伐,将如何应付?”

孟子说:“从前商汤在亳邑,邻国是葛国,葛伯行为放纵,不讲道德,不祭祀祖先,汤就派人去问他。葛伯说没有牲畜供祭祀。汤就派人给他送去了牛羊,葛伯把牛羊宰杀吃掉,仍没举行祭祀。汤又派人问他,葛伯说因没米谷供祭祀。汤便让亳邑的壮年人替他们耕种,老弱的送饭菜给耕种的人吃。葛伯却领着自己的人民,在路上抢劫了酒和饭菜。有个小孩本是拿饭和肉要送给田里耕种的人的,葛伯竟杀死孩子,抢走了他的饭和肉。《书经》上记载‘葛伯把送饭人当成了仇敌’讲的就是这回事。汤因葛伯杀死了送饭的孩子,便起兵讨伐。普天下的人都说,汤这次攻伐不是想占有天下的财富,而是为天下平民报仇。商汤第一次的征伐就是从葛国开始的。他一共征伐了11次,天下没有人能抵敌。因为他向东征伐,西边的人就抱怨;向南征伐,北边的人也埋怨,他们都抱怨为什么不先征伐他们。人民仰望他,就像旱田盼雨水一样。而商汤军队所到之处,商贾没有停止交易,田里的人照样耕种。商汤征伐一个国家,都是杀了有罪的国君,慰问受苦的百姓,对百姓们如同降落的及时雨,他们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书经》记载:‘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一来,我们就不会再受暴君的刑罚痛苦了。’又说:‘有些诸侯帮助商纣,不肯做周朝的臣子,武王就起兵向东征伐,安抚那些受苦的人民,人民用竹篮装了币帛来迎接,并且说,他们受纣王的虐政已经太久了,现在能够侍奉顺天休命的周王,受他庇荫,大家都愿意归服于周朝。’”

“当时,商朝的官吏把钱和丝帛装在竹篮里迎接武王的官吏;老百姓则用竹筐盛满饭菜,拿着酒来迎接武王的军队,这都是因为武王能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暴政中拯救出来,把残害人民的暴君除掉的缘故啊。这么说来,宋国不施行仁政便罢,如果真的能施行仁政,那四海之内的人民,都会抬头仰望他,奉他为君王。齐、楚两国虽然强大,又有什么可怕?”

这就是孟子“仁者无敌”的政治理想。

戴不胜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孟子对他说:“你想让你们的国王成为一位贤君吗?那我告诉你,打个比方,如果一位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说齐国话,那他会请齐国人来教,还是请楚国人来教呢?”

孟子微笑着说:“如果一个齐国人教他说齐国话,但是周边有很多的楚国人却用楚国话喧扰他,那即便老师天天鞭打他,让他把齐国话学得很好,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放在齐国首都最繁荣的地方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他,让他仍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便举荐他随侍在宋王左右,以便能时时劝谏宋王施行善政。试想,如果宋王左右,无论年纪大小、官位高低,都能像薛居州一样心善、有才干,那谁会和君王做坏事呢?反过来,如果宋王左右,无论年纪大小、官位高低,都不像薛居州那样心善、有才干,没人与君王做善事,就单靠一个薛居州也是无济于事的。”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环绕在君王左右的都是一些谄佞之辈,即使有一两位贤臣,也很难让君王变好。而且忠良的贤能之士一定会遭受妒忌,不但站不稳脚,弄不好还会被奸人谗害,丢了性命,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孟子来到宋国,也很想一尽心意,期望协助宋君实行王道政治。有一次,他和宋国的大臣们谈论到税收问题。孟子的意思是应该减税,田赋减少,关卡和商品税捐要免除,这样,天下的商家才会闻风而来,不用多久,宋国就能富强。

宋国大夫戴盈之对孟子的提法没有当面反对,但认为难以实行,他推托道:“老师建议我们征收田赋时,采取古代井田制度,免除关卡及商品的税捐,现在可能还做不到。只好请宋王把旧税减轻一些,等明年才能完全废止,不知道老师意下如何?”

孟子说:“比如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做法。偷鸡的人说,那我就每月偷一只,等明年再完全歇手。想想这话能不能说通?如果知道一件事不合理,就应赶快罢手,何必非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又进一步说:“古时候的征赋,有春天征收的帛布税、秋季征收的米谷税,以及冬季征用的劳役。有道的国君,每季只征一种,其他两种可得到宽缓。如果一季征两种,人民会饿死;征三种,人民就要妻离子散了。”

在宋国这段时间,孟子曾见过滕文公。当时滕文公还是太子身份,一次要去楚国,听说孟子在宋国,特地经过去见了孟子。

孟子见他虚心请教,便诚恳地把人性本善的道理向他详尽解说,并列举出尧、舜的言行来说明。几天后,太子从楚国回来,又到宋国看了孟子。

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凡是做人的道理,只是一个性善就是了。从前齐国的勇士向齐景公说:‘他是个男子汉,我也是个男子汉,我为什么要怕他?’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有志做,一定可以像他一样。’鲁国的贤人公明仪也曾说过:‘文王是我的导师,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

“滕国现在虽小,但善于取长补短,方圆只有五十里的土地,一样能够成为完善的国家。《书经》上说:‘假如一个人服药后,不觉晕眩,这表示药力不足,那病是看不好的。’希望太子了解人性本善,也一定可以做出像尧、舜一样的事迹,不要自暴自弃,自认尧、舜的道理高远难行,便不用它来振兴滕国。”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尧、舜同样是人,就人的本性而言,尧、舜并不比别人多出什么,只要肯努力向善,人人都能成为尧、舜。孟子语重心长地勉励滕国太子,希望他不要因自己的国土太小,认为无所作为而自暴自弃,要振作起来才是。

孟子发现宋国的权臣们都缺乏为政者的改革热忱,凡事都因循敷衍、优柔寡断,抱着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即使宋王有心实行仁政、力图振作,没有得力助手,也不会有所作为的。

痛斥喜战分子

宋国不能推行仁政,孟子的下一个目标是梁。惠王当时正在厚礼招贤,孟子欣然欲往。当时的孟子已经52岁,宋王听说他即将远行,特地派人送了黄金700两,孟子欣然接受。当时,因听说有人欲加害孟子,孟子起了戒心,便取道薛。薛君派人送来了黄金500两,孟子也接受了。

陈臻感到不解,问孟子:“从前老师离开齐国时,齐王送黄金1000两,老师没有接受。宋君送来700两,却收下了;薛君送来500两也收下了。如果从前不肯接受合理的话,那现在接受便不合理了;反过来,如果现在接受合理的话,那以前不接受,便不合理了。老师的做法,必然有一件是不合理吧?”

孟子对他说:“都合理。我在宋国的时候,宋王知道我要远行,对远行的人一定会赠送路费,这是礼节。”而宋王的措辞是“送行”,我为什么不接受?到薛国时,薛君听说有恶人要加害于我,让我有戒心,便派人送来金子,做防卫的必备之用,我为什么不能接受?

“而在齐国时,安居无事,如果接受赠金,从道理上是说不过去。无缘无故就接受馈赠,那是用财货来收买我,君子怎么可以被财货收买呢?”

孟子一行人快到鲁国边境时,听说鲁景公让乐正子主政。听到这个喜讯,孟子兴奋得睡不着觉,他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能通过自己的弟子得以实现而高兴。

关于乐正子,孟子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善良、诚信的人。而孟子对善和信的解释是:“人人对他的行为都有好感,不认为他可恶,这就是善;良善的行为完全发自于内心,不是虚伪欺骗,这就是信。充实善行而至于完满,这就是美;既充实完满又能发扬光大,这就是大;既能扩大又能演化无穷,这就是圣。达到了圣的地步,那他的作为就如同天地自然的变化,别人无法预测,也就达到了神妙不可测的地步。乐正子的品格,在善、信之间,在美、大、圣、神四等之下。”

公孙丑为这件事问孟子:“是不是因为乐正子办事能力强,具有决断大事的智谋思虑,见闻阅历丰富?”

孟子说:“统统不是。”

“那老师为什么还高兴得睡不着觉呢?”

孟子说:“他的为人好,喜欢做善事。”

“喜欢做善事就够了吗?”

孟子说:“爱做善事的人,即便治理天下也绰绰有余,更何况治理一个小小的鲁国?一个人如果喜爱美善,四海之内的人都会不远千里而来,把善事告诉他。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不喜欢美善,别人会说他是自作聪朋,不愿听取好言好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会以自作聪明的态度和口吻说‘我早就知道了’,这样就会把别人拒之于千里之外。好人被拒绝了,那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谄媚阿谀的小人就都来了,跟这些小人在一起,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好呢?”

30年前,孟子游学时的鲁国,文风很盛,笙歌不断,还是一个礼仪之邦。现在再次来到故地,孟子是既兴奋又感慨。鲁国的学者和那些年轻的士子纷纷前来请教他,对他表示欢迎。在当时的文化学术界竟激起了一阵涟漪,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遭人暗中嫉妒。

一天,鲁平公正准备外出,他身旁的得宠小臣臧仓说:“君上以往出宫前,会先吩咐执事的臣子,告诉他去什么地方。今天车子都已备好,执事臣子却还不知道君上要去哪里,所以特来请示。”

平公说:“想去看孟子。”

臧仓趁机进谗,说:“君上怎么会自降身份去拜访一个平常百姓,莫非他是个贤人?礼义是应该由贤人先做出榜样,别人再去学习的。可孟子在办理母亲的丧事时,隆重的情况远超过从前办理父亲丧礼。这样的人,君上没必要去看他。”

就因小人的一句话,平公便打消了此意。

乐正子进宫谒见平公,问为什么不去见孟子。平公便把把听来的话告诉了乐正子,认为孟轲是不懂礼义的人。

乐正子说:“君上所说的丧礼上逾越的部分指的是什么?是指以前用士礼,后来用大夫礼;以前用三鼎,后来用五鼎吗?那是因为孟子后来有了官职,礼数上不一样了。”

平公说:“不是说这个,是说后来的棺椁衣表都比以前的华美。”

乐正子说:“这也不能算逾越,因为贫富情况不同啊。”

乐正子辞走后,又去见了孟子,说:“我曾把老师的道德学问告诉过鲁君,鲁君本想亲自前来拜望老师的,却被宠臣臧仓阻挡,所以没有来看老师。”

孟子说:“大道能行,或许是有力量在暗中推动;如果大道不能行,也许有力量在暗中阻止,随他去吧。我不能和鲁侯见面,岂是臧仓这个人的能力所操纵的?”

鲁国和齐国是世仇,素有积怨。鲁国想任命慎子做将军,统兵攻伐齐国。孟子不以为然,他说:“不先用礼仪教导人民却叫他们去打仗,这是祸害人民。在尧、舜时代,是绝不会这么做的。即使该战击败了齐国,取得了南阳地方,道理上也是讲不过去的。”

慎子听了该话,脸色骤变,他很不高兴,说:“我真不明白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我来告诉你,周朝初期规定,天子的地方是方圆一千里,如果不够的话,就不能接待诸侯的朝觐。诸侯的土地方圆一百里,如果不够的话,就不能保守宗庙祭秘的典制册籍。当初周公封在鲁国,方圆一百多里,不是因为周朝的土地少才给他这么多;姜太公封在齐国,也是方圆一百多里,也不是因为周朝的土地不够。

“现在鲁国的土地面积有一千多里,你认为如果出现圣王,鲁国的土地会减少还是会增加?如果不以战争的方式把南阳地方从齐国取过来给鲁国,有仁心的人尚且不愿意这么做,何况是用战争杀人的方式去取得呢?君子侍奉国君,一定要引导他做合理的事,让他的心志往仁道的方向发展才对啊。”

孟子责备慎子不引导国君仁政爱民,反而引发战争,伤害人民。这几句话,义正词严,说得慎子无言回答。孟子继续开导他说:“现在一般侍奉国君的人,动不动就自夸:‘我能够替君上开拓国土、充实府库。’这所谓的良臣其实就是古时候所说的民贼。国君心不向正道,志不在仁政,还帮着他搜刮民财,这简直就是助纣为虐啊!

“还有人说,他能替君王结约盟国,作战一定能够胜利。照着这个做法,不改变现在的人心风气,即便把天下都送给他,也不会安稳的。”

同类推荐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热门推荐
  • 我的余生都用来爱你

    我的余生都用来爱你

    那年的樱花,已开始不知不觉得凋落。头顶的流星,已在我们的爱情中,悄悄地的划过。犹记,你绝美的容颜,盛若夏花,此生有幸遇见你,足矣。只是不知,你还记得那年我们的约定吗?
  • 信我能翻盘

    信我能翻盘

    穿越成了赤舌什么鬼?草爹,别输出了,奶一口吧?柯一凡表示用臀部发功很受伤。
  • 一乘佛性究竟论

    一乘佛性究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守护甜心之魔幽神雪

    守护甜心之魔幽神雪

    她,变了,以前那个嘻嘻哈哈,喜欢搞笑的女孩儿,变了,变得万众瞩目,变得完美无缺,曾经那个重视友情的她,早就不存在了,现在的她,拥有可以毁灭世界的力量,拥有比天仙还要精致的容貌,没错,她是神,是恶魔,是天使,是公主……朋友,欺骗了她,爱人,欺骗了她,家人,依然在欺骗她,本来如纸一般脆弱的女孩儿,变得如顽石一般坚强,她不再逃避,不再犹豫,她所经历的事,谁会知道?她所承受的痛苦,谁能领会?恶魔会微笑,天使也会流泪。就这样,彻底失忆,忘记真城璃茉,忘记月凌紫薇,雨阡幽雪,复出江湖。
  • 谁在为爱哭泣

    谁在为爱哭泣

    一群年轻人在爱情中的沉浮起落。冯德的爱情宣言:你缺的那一半,由我来补。赵立的爱情理念:爱情就是一个舞台,你要学会和不同的人对戏。王靖的爱:我给!张辉:媳妇第一,其他妞也不能落。韦言:爱情是个麻烦的东西。孟诩:野百合还能有春天呢。于勇:看官且看,且慢看
  • 毒手良医

    毒手良医

    钢琴演出摔下台,舍我没谁了,本就准备全部放下,孤身一人打算走哪算哪,只是没想到自己离开的方式这么特别,演出睡着被梦直接吓到另一个时空。一朝穿越,还不让我休息休息,这是想累死我的节奏啊。
  • 幻灭:Unreal

    幻灭:Unreal

    爱是什么,梦又在哪...爱是什么,梦又在哪...
  • 渡我入魔

    渡我入魔

    她是拥有魔族神族血统灵气煞气并存的丑陋女子,日益增大的煞气将她的脸变得一半黑一半黄,为了不被魔障之毒吞噬而入魔,她踏上了修仙之路。他堕仙入魔,嗜血为生,超脱六界外,不在五行中,无情无欲,靠近她只为了夺取神族宝物开天,他日能将这六界踩于脚下。她猩红的眸子腾起了无限杀气,看着他冷漠的背影一字一顿“你若再弃,便渡我成魔!”他依旧绝然冷语道“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八个字便将她满腔的情愫生生撕裂。这是一部仙侠言情小说,神,魔,妖,仙,之间的争夺,是比较轻松的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一般,多名小伙伴表示想继续看,属于读起来不费劲型,部分发宝法术名称取自于我曾经玩的网游热血传奇,为此纪念那些玩传奇的年代。
  • 公安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公安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在我国,公安与警察两词经常混用,且都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公安(警察)机关;二是表示公安(警察)人员。但二者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