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0100000001

第1章 一波三折回到中国

“成功”的神奇出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郑芝龙,福建泉州府人,18岁时与兄弟一齐到澳门的舅父黄程那里学习经商,并在澳门接受了天主教洗礼,教名为尼古拉。他多才多艺,通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且热心学习剑术,还会演奏西洋乐器。

郑芝龙原是个海盗式的小商人,后发展成为拥有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武力和商业的团队首领。他的手下有数万人,经营走私与劫掠事业,横行于台湾海峡;后被招安,先后在明清两朝做过官员。

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奉命押送一批货前往日本。他聪慧机灵,喜欢结交朋友。在日本平户港登陆后,他很快就认识了一位华侨铁匠,名叫翁翊皇。郑芝龙经常到铁匠翁翊皇家走动,没过多久,便进入当地的华侨圈,成为华侨们各种社交场合的熟客。

铁匠翁翊皇有一个日籍继女田川氏,她是日本肥前平户岛主田川七左卫门的女儿,名叫田川松子,这时才17岁,正值花样年华,外貌美丽动人。俊朗潇洒的郑芝龙,第一次看到她时便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田川氏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性格恬静温柔。她的梳妆打扮在郑芝龙眼中别具异国风情。田川氏也很倾慕英俊魁梧的郑芝龙。就这样,他们彼此爱慕,不久便结为夫妻,可谓有情人终成眷属。郑芝龙之前曾娶过一个妻子陈氏,因此,田川氏只能算是郑芝龙的继室。

他们结婚的第二年,便有了一个儿子,郑芝龙给他取名“福松”。“福”代表不要忘了他的家乡——福建,“松”是希望他像松柏一样,长命百岁。郑福松是郑成功的本名。郑成功出生时有过一段惊险的经历。

明熹宗天启四年七月十四日(1624年8月27日),千里滨(日本九州西部平户川内浦的海滨)就像平常一样明媚、安静,和相距不远的繁华市镇比较起来,不失为一个好地方。

这天,大腹便便的田川氏正在海边散步,她边走边捡起沙滩上可爱的贝壳。忽然,刮起大风,乌云笼罩了天空。闪电像一把利剑劈向天边,雷声也咆哮起来了,一阵瓢盆大雨从天而降。刚刚还是平静温和的海面顿时波涛汹涌,海浪狂暴地翻滚着。在这个时候,田川氏忽然感到肚子一阵阵剧痛。她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分娩了,但一时找不到可以帮助她的人,也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她只好踉踉跄跄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边,就在这里她平安地生下了郑成功。

后来,这块石头因郑成功而闻名于世,被人称为“儿诞石”。现如今,这块石头仍放置在平户千里滨的海滩,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据说目前这块石头已经被海沙埋陷,潮涨时会没入海浪中,仅能够看见它的顶端。此外,在千里滨还竖有一块碑文,全文约1500字,记录着郑成功出生的事情,以及郑成功一生的功勋业绩。关于郑成功的出生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其中有一个传说非常的有趣。宋朝大学者朱熹知晓法术,曾经仰观天象、俯察地气,认为在福建这个地方,将来一定会出现一个杰出的人物,便在山顶上写了“海山视师”四个大字。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的时候,他怕将来有人会推翻明朝取而代之,便派善观风水的周德兴,除掉各地“龙穴”,以除后患。周德兴向明太祖讲述了宋代大学士朱熹的预言,明太祖听后为之一震,下令周德兴去斩断这个“龙穴”。

周德兴来到福建后,被此地奇异的风光吸引,深觉此地与众不同,将来可能会出现仁人志士。因此,想起皇帝安排的任务,他不免犹豫起来。

晚上,周德兴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声音告诉他千万不能捣毁此地的“龙穴”,否则会有大灾难。

第二天清晨,他醒来后,觉得此梦甚是奇怪,一时有些不解,就一边想一边走出门外。走着走着,周德兴不知不觉来到了山顶,抬头一看,正好看到了朱熹留下的四个大字——“海上视师”。这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气势浑厚。他回想起昨夜梦中的事情,思索半天,下定了决心:宁可违背皇上的圣旨,也不愿违背天意,坚决不能破坏此地的风水,不能斩断这个“龙穴”。

后来,居住在此地的郑家,果然出了一个为天人敬仰的大人物——郑成功。他为明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守住最后一块土地,费尽了毕生的心血。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郑成功立下的卓越功勋,恐怕当初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想不到的。

还有一个传说是,郑成功出生的时候,他家的屋顶上布满红光。邻居们都以为失火了,纷纷赶来救火,来到门前才知道原来是郑家生了一个男孩。

郑成功的千古业绩为后人所瞻仰,关于他的出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可能都是子虚乌有,但可以看出,郑成功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大英雄,人们愿意相信他的出生是不平凡的。

历经波折回故乡

虽然对郑成功的出生有许多奇异的传说,但他的幼年却是一波三折。他的母亲田川氏身兼父职,担起了教养郑成功的重任。这是因为在郑成功满月的时候,郑芝龙因避难逃到了台湾。当时日本的幕府专横跋扈,尤其对华侨进行剥削迫害。一些年轻气盛的华侨不堪忍受屈辱,打算起义反抗。没想到起义的事情走漏了风声,导致事情的失败。郑芝龙是起义的发起人之一。为了躲避风头,不得已逃到了台湾。

郑成功在五六岁的时候,被送到了一位老师家学习剑法。郑成功非常聪明,而且刻苦勤奋,不久便有了“小剑客”之称。

在郑芝龙诸多的儿子当中,郑成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当初看到刚刚降生的儿子,他便预言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在郑芝龙远赴台湾的几年中,他非常思念自己的爱子,打算安定下来后,就把郑成功接到自己的身边。

这时的郑成功完全就像一个日本的小孩子。接受明朝招抚的郑芝龙在朝中做了官,生活也安定了下来,因此很想把留在日本的妻儿接回国来,一家人团聚。事务繁忙的郑芝龙,实在无法抽出时间,可他又十分思念妻儿,就把接回妻儿的任务托付给了他的弟弟郑芝燕去办理。郑芝燕到达日本后,才发现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原来,当时的日本政府发布了命令,限制本国女子外出他国。郑芝燕只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信告诉了哥哥郑芝龙。

郑芝龙接到弟弟的来信后,又派人率领船队携带着大量的礼物,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日本。他们向日本幕府献上了大批的礼物,此外又呈上了郑芝龙的“军威图”,希望以此来迫使日本幕府让步。这么做确实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日本幕府官员发现田川氏的丈夫郑芝龙不是等闲之辈,不敢小看郑芝龙的船队,但是日本女子不能出国,是有明文规定的,日本幕府也不能因此而破坏自己的政策。

双方经过多次的交涉,最后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个中间办法,就是让郑成功回到中国,田川氏则要留在日本。因此,在当年的十月,他们把7岁的郑成功接回了中国,而田川氏留在了日本。

对郑成功来说,7岁的那一年可以说是他生命中一个标志性的时间。他离开了熟悉的日本,回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中国。

郑芝龙一直苦等着爱儿的归来,虽然没能接回自己的妻子田川氏,但是能够看到许久年没有见面的爱子,郑芝龙的高兴之情也是难以形容。

郑成功对父亲十分陌生,但是父子亲情是天性,他也不禁为见到父亲感到非常的高兴。郑芝龙无数次在幻想,儿子现在究竟长成什么样子了?如今见了面,郑芝龙欣慰地打量着爱子郑成功。眼前的郑成功,相貌端正、俊秀挺拔、气质非凡,言谈举止都显得十分有修养。他看着眼前的儿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随口又给他取了一个新名字——森,意思是挺拔繁茂、坚挺不屈。

郑芝龙回国后,奉父母之命娶了颜氏。看到这个陌生的女子,郑成功没有任何敌意,而是很孝顺地接受了她。郑成功的懂事和善良,使得郑芝龙心里十分高兴。

郑成功虽然第一次回到中国,但是他也从华侨外公那儿听到过许多有关中国的事情。如今踏上了这块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郑芝龙的手下都是些声大气粗的水手,他们大声谈笑吆喝、喝酒聊天、郑成功每天往来于他们之间,对他们讲的话、做的事,都似懂非懂。总之,这儿一切的一切,都使他一时之间感到无法适应。

过去郑成功在平户的生活,非常简单宁静,他已经习惯了母亲那种女性的温柔。如今回到中国,他的家不仅大,而且很复杂。来来往往的都是些大男人,对这样的变化,他有些接受不了。郑芝龙的部下知道这是他最疼爱的一个儿子,所以常常喜欢来逗弄他。

每天的生活虽然有许多新鲜惊奇的事情,但郑成功的心却感到无比的寂寞。他不哭也不闹,那种落寞的眼神,掩不住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七年来,他已经习惯了母亲温柔的声音和温暖的怀抱,可是现在却要孤单地面对这个陌生的环境,独自面对周围的一切。每到夜里,他总是会想起和母亲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难以入睡。郑成功凝望着东边的天空,知道在海的另一边,自己温柔的母亲也在思念着他。

年少有志投学访师

郑芝龙年轻的时候玩心很重,从不肯好好读书,如今对郑成功却寄予厚望。郑芝龙想起这个孩子出生时的异兆,一心想好好地培养他,因此郑成功回来后就为他聘请了最好的老师教他读书。郑芝龙觉得虽然自己在官场和商场上十分威风,但还是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他寄望于郑成功能在他晚年时带来更大的荣耀,能够得意科场,光宗耀祖。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看相的人,郑芝龙当时兴致很高,一定要请这个人替他得意的儿子算算命。那人看了郑成功之后大为赞赏。郑芝龙对他的称赞虽然满心欢喜,但是还觉得不过瘾,希望他能讲得更为清楚一点。因此,他对看相的人说:“我是一个粗人,没读过什么书,很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够在科举上成名,为我郑家争光,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相的人听到郑芝龙这一番话,反而猛摇头。郑芝龙疑惑不解,心想:“我夸奖我儿子科举中第,你不同意,难道要他像我一样吗?”

看相的人明白郑芝龙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说:“令郎是济世的雄才,岂是科举中人。”后来也证明了那个看相人所说的话。郑成功十分喜欢读《春秋》和《孙子兵法》。由于他喜欢读《春秋》,儒家给他的影响非常大,忠君爱国的思想深植于心;又因为他喜欢读《孙子兵法》,使他能够成为一个才能卓越的将军。郑成功用兵打仗最大的特色,就是兵力不足的时候采用智取,因此他非常精于间谍之术,并建立了灵通复杂的情报网。只要清军有一点动静,郑成功马上就知道,而且这个情报网,一直到清朝结束仍然存在着。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之深远。

郑成功喜欢读书,但从不读死书,而是能把书中的精神完全发挥出来。这样的好习惯,从他的少年时代就开始累积了。郑成功自幼头脑聪明,读书写文章绝不拘泥古人的陈见。他写的文章往往都是自己的见解,有时候都会令老师感到惊讶。

有一天,老师给11岁的郑成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郑成功一挥而就。他在文章中很简洁地说:“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

一篇文章的好坏,最重要的就是文中的思想。老师是以《论语》中的一句话出的这个题目,这句话本意是说,子夏的门人弟子在洒扫庭院、应对宾客、进退礼仪方面,做的不错,堪称典范。年幼的郑成功在这样一个有关日常生活礼仪的题目上,发挥了一番政治的联想,不能不令人赞叹。

除了读书之外,郑成功还不忘练习剑法,对骑马射箭也有很大的兴趣。他希望能成为一个文武兼修的人。虽然他花了很多时间练习剑法和骑射,但是他的功课仍然是学得非常好。

在郑成功15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福建南安县学生员,这可以说是他科举的第一步,郑芝龙感到非常的高兴。

当时有一位老先生见到郑成功之后,就对郑芝龙说:“你这个儿子的将来,绝对不是你能比得上的!”这位老先生的话确实一点也没有说错,郑芝龙在历史上的地位当然是不能和郑成功相提并论的。

郑成功19岁那年,郑芝龙就欢欢喜喜地替他安排婚事。新娘是礼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比郑成功年长一岁。郑芝龙并没有考虑儿子的意愿,其实郑成功并不十分同意这门亲事,他不想和没有感情的女子结婚。迫于父亲安排,也只好听从。

虽然郑成功并不中意他的新娘,可是这位董夫人却是位贤慧的女子。她对丈夫的不满意一点也不怨恨、不计较,而是谦恭柔顺地侍候着郑成功。妻子的这种宽容和一般人难及的涵养最终感动了丈夫,使丈夫对她产生了一份敬意。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董夫人就为郑成功生下一子,取名郑经。

娶妻生子,对郑氏的祖先也有了交代。郑成功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南京游学,增长见识。南京是当时明朝的政治中心,六朝遗风、人文荟萃之地,福建这样的边远之地是无法比及的。郑成功提出到南京游学的要求后,郑芝龙欣然答应了。不久以后,郑成功便辞别了父亲,前往南京游学去了。

当时在南京甚至在东南沿海一带,钱谦益的诗是出了名的。郑成功也读过他的诗,对他非常仰慕。郑成功到了南京后,就以弟子之礼,拜到钱谦益门下。

钱谦益看了郑成功写的诗后非常欣赏。想不到年纪轻轻的郑成功,写起诗来一点也不沾尘气,颇有才能。郑成功认为,读书人应以天下为己任,尤其是国家处在多难之秋,不应该成天吟诗弄月,而要心忧天下,因此他常常喜欢和他的老师讨论一些国家大事。

钱谦益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却不敢有乐观的想法。郑成功不这么认为,他相信事在人为,自己将来一定会大有可为的。钱谦益听了郑成功的一番话后,认为他过于年轻,对世事知之甚少。任何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非常的困难。

郑成功很不赞同老师的话,他认真地对老师说:“做事也有区别,能不能做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做又是一回事。只要下定了决心,哪怕只有将士三千,也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

钱谦益听到年纪轻轻的学生竟能说出这番话,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他知道这个学生不论是从胆识、节操还是谋略上都胜过自己,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因此对他的言行大加赞赏。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郑成功在年轻的时候便表现出了他的理想和抱负,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同类推荐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花昔七纪年

    花昔七纪年

    迷迷糊糊的在开学时撞上了曼陀罗家族的唯一继承者,还被要求做他跟班,无奈答应。渐渐的发现,其实表面上冷冷的,外人传说十分冷血的他,其实也是个受了伤的孩子,他深爱的人离他而去,剩他一人默默自责,无能为力。“笙,笙儿?……”发高烧时,他拉着他的手叫着笙儿的名字,她想挣脱却被他拉近怀抱,吻上了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霏雪传

    霏雪传

    秦霏雪,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一直找不到工作,直到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古代去成了。。。
  • 自私成性

    自私成性

    这是一个缺少关爱,自私,自闭,宁可损人不利己,看到好处就想分一分的中年大叔穿越到异界的故事
  • exo鹿晗之恋恋不舍

    exo鹿晗之恋恋不舍

    本文是转载文,男主是鹿晗,写的是校园小说,希望大家都来看看,虽然是转载的,但是我觉得很精彩内容,大家不要说我抄袭。
  • TFboys之花开那年

    TFboys之花开那年

    本文女主安颜暄,男主王俊凯,其他文中会介绍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遗忘在夏季

    遗忘在夏季

    掩饰着真实的自己,为了给母亲讨回一个公道,她,乔熙娅选择离开,隐姓埋名,开始艰辛的人生之旅.当她展现真实的自己,她的的才华,美丽,智慧,让三个优秀的男人为之倾倒,乔楠对她的依恋,吴宇锋对的爱慕,张浩文对她的痴情......然而,现实生活的残酷?..
  • 女汉子的逆袭人生

    女汉子的逆袭人生

    白小莫,一个24岁之前情感空白,职场不顺且名副其实的女汉子,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和思考决定扭转人生,成为逆袭赢家,这其中包含着对自己的改造与塑炼,忍辱与坚韧,可以说是很多女生心中想要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希望在与我陆续更新这个作品中,大家可以一同有所收获,等待你的来访!
  •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本为妖:公主军团

    我要这牢笼,再困不住我身!我要各界诸神,都以我为尊!今日,你们欺我为兽,待明日,斗转星移,异界重生,定回来,杀你们个万紫千红,百花盛开!身为人,心为妖,各色美男,尽收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