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9500000005

第5章 蜀地生活(5)

信仰宗教往往容易造成一种狂热,那时道教正盛行,人们一窝蜂地兴建道观,信奉道教。而当时的唐朝也正值国运兴隆、人民富足、国泰民安的时代,许多达官显贵过腻了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开始对长生不死、青春永驻等道家的神话向往不已。于是许多人舍弃了尘世间的高贵身份和锦衣玉食的生活,宁愿追随高人异士去寻求得以永生的方法。这时的唐王朝,上至君王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沉迷于虚无缥缈的仙道思想。

生来就带着几分仙骨的李白自然也对此沉迷不已,他常和峨眉山上的那些方外之人谈佛论道,而每每会悦服于他们玄奥的语言境界和飘逸高洁的谈吐举止。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似乎都是不属于凡世的。李白认为他们之所以能远离尘嚣,完全是由于他们的信仰所致。望着峨眉山头来去间瞬息万变的山岚,李白心头翻涌着一股似悠扬、似惆怅的宗教浪漫情操。

李白更经常想起影响他至深的父亲,李客对道家经典接触甚多,而且常到各寺观中施舍钱财,甚至还曾经有过出家修行的念头,或许人在经历了尘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富贵风流之后,终究也会希望在信仰上找寻心灵的慰藉与依托吧!

在佛、道两者之中,李白似乎更倾心于道家,道家思想给予他很深的影响,他想过闲适清静的生活,一直向往那飘逸自如、来去无踪的仙人游侠。也许道家较接近李白那种放荡不羁的气质吧!所以李白作了许多追求游仙、辟谷炼丹的诗章,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除了想要扬名于世以外的另一心愿:

朝弄紫泥海,夕披丹霞裳。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飘飘如无倪,稽首祈上皇。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古风四十一》

在峨眉山又待了一段时间后,离家许久的李白日夜牵挂起父母双亲来。于是他辞别山中的友人,匆匆返回了广汉。李白返家后数日,月娃便病逝了,月娃很欣喜地见着了阔别数载的儿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经历了与亲人的分别后,李白似乎更加成熟了。当年的自负和侠义之风仿佛又重新回到李白的身上,但这种自负中又略带谦和,而侠风中也不再有狂傲,李白已成为一位真正的令人心仪的侠者。

周游四海

办完母亲的丧事后,家中又恢复了常态,李白决定再度辞亲远游。虽然自知现在提这件事不太合适,但李白最终还是开口向已经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提出远游的计划。这一次,李客没有像之前那样毫不犹豫地支持儿子,他闭口不言,一脸茫然地看着儿子,接着欲语还休地牵动了下嘴角,默默地对李白扬了扬手。这一年,李白24岁。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这首诗写出了李白的政治抱负和他此次远游的目的,可见李白离乡之际,心中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又有着入世之心高于一切的理想,李白在矛盾的心情下写就了这首《别匡山》之后,仗剑东行。

李白与师兄吴指南首先到峨眉去拜访老友,但未作久留,随即离开。临行前,他作了一首《峨眉山月歌》,自此他再没回到这风景如画、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离开了峨眉山,他们先到三峡,住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的西山上,后人为了纪念李白,把这座小山丘称为太白岩,还在上边修筑了一座太白祠堂。

李白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十分心仪这里的秀丽景色。如果是几年前,他也许会在这儿住上五年、十年,但此时,李白的心境大不一样了,他感到自己可以利用的大好岁月有限,于是他在夔州待了十多个月,整理了一下心绪,便又继续前进。

出川之后,李白沿着长江东下到了荆门、江陆一带,这时一路与李白同行的吴指南突然身染恶疾,最后竟病逝于洞庭湖。李白伤心得伏尸恸哭。他本想把吴指南好好安葬,无奈此时旅费已所剩不多,实在无力为其殡葬,李白只好准备就地安葬。当晚,李白守在师兄的尸首旁,直到后半夜,疲累交加的李白困极了,便在离尸体不远的一棵树下打坐,闭目养神,突然四周起了一阵腥风,吹得草木刷刷作响,李白睁开眼,愕然看见一只老虎正睁着眼睛,站在约摸十尺远的地方,注视着吴指南的尸身。李白毫不犹疑地拿起日月剑奔至吴指南尸身旁,执剑与饿虎对立而站着,也许是李白的剑道中藏有一股慑人的气势,僵持了数分钟,那只垂涎的饿虎竟然摇着尾巴走开了。翌日,李白匆匆地在洞庭湖滨掩埋了吴指南。

旅途中遇着了这种事,自然游兴大减,于是李白直下金陵。李客事业庞大,在长江沿岸大城镇都设有店铺,而李白的一位同族兄弟也居于金陵,掌管金陵一带的事业。李白投奔了金陵的亲友,在金陵住了一阵子。对于死去的吴指南,李白仍念念不忘,对于不能妥善办好师兄的丧事更是颇感不安,于是在他从同族兄弟那里得到了钱财资助后,立即回到洞庭湖滨,掘开那个临时简陋的墓穴,将吴指南的尸身重新仔细打点好,携往湖北,于鄂城择地安葬。吴指南的后事都料理妥当之后,李白才恻然离去。

离开鄂城后,孤身一人的李白出三峡到江陵,在江陵结识了司马承祯,司马承祯称颂李白为“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能够被这样一位道教宗师赞扬,李白自然是雀跃兴奋,因此写了《大鹏遇稀有鸟赋》(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大鹏鸟,又以稀有鸟喻司马承祯。

在荆州、江陵待了一阵子后,李白即继续沿江东下,最后到了会稽剡中。

青年时期的李白性格超拔,这使他不甘于平凡。在他心目中,一些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如鲁仲连、张良、范蠡等人,都是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的完美典型,所以他认为由绚烂归于平淡才是理想的生命历程。对于侠气纵横、自负傲岸的李白而言,这种思想是纯真而浪漫的。但他年纪尚轻,人生历练不够,将现实的事情看得太单纯。

李白的确有很大的抱负,他要建奇功立大业,他要以布衣之身直抵卿相,他要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因此他不愿和常人一般,按部就班地去参加科举考试,他觉得以所学来换取功名是一种低俗的交易,简直是对读书人的一种侮辱。于是他通过自己的途径,广结天下才俊之士,以此扩大自己的声名。他想着,在不久的将来,朝廷便会知晓天下间还有李白这样一位人物的。

在这段时期,他最突出的表现是轻财重义,他为了救济落魄的公子,不到一年便散金三十余万,如他在诗文中所作:

千金散义士,四座无凡宾。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赠崔司户文昆季》

李白的好客之风更是闻名遐迩,他为了沽酒招待宾客,竟把紫绮裘典当了。他根本没将钱财放在眼里,他豪放,敢作敢当,最瞧不起那些死读书又不通时务的人,他将这种人称为鲁儒或鲁生,他曾写了一首《嘲鲁儒》诗: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而对于萍踪浪迹的豪侠,李白则极为倾慕,他曾有很多诗作描述侠客,但似乎也是在描述这一时期的自己: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

李白很崇拜朱亥、侯嬴等这种“为知己者而死”的人,他们重仁义,置生死于度外,事不成则以身相殉,一旦事成却不居名利,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气节!李白时刻以他们为榜样,砥砺着自己,鞭策着自己。

他这次畅游江南非常快意,凡是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他都曾游览凭吊,如湘江、洞庭湖、钟山、凤凰台、镜湖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一路上饮酒赋诗,留下许多歌咏仙踪美景的佳作,如《越中秋怀》《苏台览古》《登金陵凤凰台》等。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这首作品是李白与群友登临凤凰台时即兴之作,颇受文友赞赏,他自己也十分得意。

在李白东游吴越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过得很惬意,同时也感触良多,生活阅历所给予人的成长使李白终于悟到“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可笑了。他深深体会到,他的这种慷慨的侠义之举和广交天下才俊并不能助他步入仕途。他有些灰心,又深悔这段日子的荒唐。而每思及自己虚度了二十余年的青春岁月,着实无颜见家乡父老,尤其是对自己期望深切的老父。李白的心情顿时陷入了沉沉的思索中。在人生的路上,他初次感到彷徨,这种懊恼情绪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一诗中显露了出来: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一日,李白游至扬州,在当地的一家小酒馆里投宿,夜晚,一弯皎洁的明月挂在窗前,身处异地的李白此时十分怀念家中的老父,想起自己纵然满腹才华却投刺无门,理想的失意令李白油然而生一股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了千古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经过一番深省后,李白一改往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形态,那种任情豪放的言行自此以后便消失了。

同类推荐
  •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本书作者收集各方资料,并亲访审判林彪、江青集团的特别法庭“首席审判员”王文正法官,通过“红色公主”孙维世的一生,重现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钓个王爷回相府

    钓个王爷回相府

    倒霉丫头方可,由于陆判错把阳寿八十看成十八而命丧黄泉,可怜丫头陆浅馨,后母恶毒,姐妹太渣,最终冤死。地府里,她们相遇,她最后成了她,方可能够帮陆浅馨讨回公道吗?她会怎样谱写属于她又或者是陆浅馨的人生…某男:本王看中了你,是你一辈子的福分。某女:不稀罕…某男:你可知有多少人中意本王?某女:啊,(终于有一点点不一样的情绪)没兴趣…某男:……
  • 鹿晗不知不觉爱上你

    鹿晗不知不觉爱上你

    我不会多说,我只会告诉你,你看这本书是不会后悔的
  • 神之浩劫秩序与毁灭

    神之浩劫秩序与毁灭

    泰坦创世,亦能灭世。【斯多洛】,这个在上古神明语言中被称之为“永恒之地”的地方这一次,神的战争在这里打响,赌注将是,无边的宇宙……
  • 武修分身

    武修分身

    穿越了,重生了。但却成了别人炼制的分身。是听天由命还是奋起反抗?如果认命一生都只能成为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如果反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灰飞烟灭。既然已经重生了,即便已经拥有了变强的机会。叶齐就绝不会认命,他要反抗!他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知道,他也有尊严,他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 太上公子

    太上公子

    神遗大陆无边无际,宗门林立,武者无数。小李探花李寻欢后人,穿越重生异界太上家族李家公子,在无法修炼神遗大陆武学的情况下,得到时空轮盘器灵的认可。一步步成长,横扫,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醉卧美人漆。
  • 君天记

    君天记

    一笑风云变,二笑鬼神怒,三笑天地惊我不知这天上有神几何,也不问这地下有鬼多少万千妖族谈笑间灰飞烟灭,千百强者在我手上难过一合天地之间,五帝之后,由我来君临天下此谓,君天!
  • 拯救我的国家

    拯救我的国家

    普通学生琉夏,由于不知招惹了谁,被人胖揍了一顿,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一个贫瘠又陌生的地方,到了那里后琉夏还发现自己竟然还拥有令植物起死回生的能力,还被人称为(消音)。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琉夏不得不背负起自己身为(消音)的使命,贵族的阴谋正在渐渐展开,琉夏可以活下去吗?
  • 仙武大唐

    仙武大唐

    在绝世强者武破虚空,打开了虚空通道的时候,项天歌在巧合之下被意外卷入虚空通道之中……历经九死一生的困境,当项天歌再次醒来,他才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无奈之下,‘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的小项同学也加入了当下最热门的修炼行列,这一步踏出,就再也没有回头……
  • 卞允晗

    卞允晗

    为爱而执迷不悟,与你而言,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亡国世子为报国仇家恨,只身踏上拜师之途…但羡鸳鸯不羡仙。
  • 狼王传奇

    狼王传奇

    上古时期,被天神选中的狼王,它和它的后代将永生永世受狼群追随。一匹幸运被天神选中的狼王,他和配偶生下个小狼王后,小狼王在一次狼王争夺战而逝。“嗷”狼王发出一声悲惨的嚎叫,在狼王的号召群狼最终杀死了那个企图争夺狼王之位狼。疾此后的路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