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9200000011

第11章 悄然长逝(1)

知交零落

杜甫在成都草堂的这段时间,生活安逸和谐,但外界依然战乱不休,武臣得势,恣意跋扈。

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四月,梓州(今四川三台)刺史段子璋驱走驻绵州(今四川绵阳)的东川节度使李奂,自称梁王,改绵州为黄龙府。五月,成都尹崔光远同西川牙将花敬定攻克绵州,斩段子璋。花敬定觉得自己杀段子璋有功,在东川任意抢掠,侵扰人民,崔光远竟无法制止。杜甫曾作诗讽刺花敬定的跋扈横行及纵酒丝竹。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

十月,崔光远卒。十二月,朝廷以严武为成都尹,兼剑南两川节度使。这时高适仍为彭州刺史。杜甫因和严武是故交,常有诗作互相唱和。当他获悉严武执掌蜀地的消息后,兴奋得几夜都睡不着觉。

严武在肃宗、代宗年间是独当一面的将帅,年轻时便平步青云于宦途。他是华州人,父亲严挺之是睿宗、玄宗两朝的名臣,曾做过汴州等地的刺史,与杜甫的父亲杜闲也是好朋友。两家可谓世交,严武比杜甫小14岁,但他与杜甫情意真挚,感情深厚。

安禄山叛乱之前,严武是太原府的参军事,后迁殿中侍御史。至德元年(756年),严武一人奔赴肃宗所在。那时的宰相是房琯,房琯因严武出生于世家,允文允武,于是荐他为给事中。至德二年,长安收复之后,严武做了京兆少尹。后来,房琯被罢相,严武被认为是房琯的同党,于是被贬为巴州刺史。不久又擢升为东川节度使,适逢花敬定事件,朝廷遂废东川节度使,转令严武为成都尹。

虽然严武一直是位军事家,但因其出身于书香门第,深受父亲的影响,所以对于诗文也很有才华。他和杜甫虽很少见面,但彼此书信来往频繁,严武一直对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态度的杜甫感到无比钦佩。当他被贬为巴州刺史时,杜甫在长安曾寄诗安慰他,他也做了一首诗回赠给杜甫,诗中流露出对杜甫的浓烈的思念之情。诗曰: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

由此可见杜甫和严武之间存在着一段真挚而深刻的感情。杜甫在至德二年(757年)时,曾有一首酬赠严武的诗,当时因为长安刚收复不久,严武官拜京兆少尹,地位非常重要,为台阁之首,因而杜甫称他为阁老。这首充满亲昵知己之情的诗便是《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

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奉赠严八阁老》

虽然严武一直官运亨通,仕途如意,而杜甫却潦倒穷困,辗转流徙,彼此在命运上有着完全相异的遭遇,一是绚烂,一是黯淡,但严武却没有半点瞧不起杜甫的意思,反而对年长的杜甫十分敬爱,而杜甫也很珍惜与严武的友谊,两人之间很有默契,故而杜甫会有“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的轻松语调。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末,严武来到成都,第一件事便是亲自到草堂拜访阔别已久的杜甫。当严武看到简陋的草堂以及被光阴摧折的老迈的杜甫时,不禁感到一阵心酸,倒是杜甫满脸喜色,因为严武一来,他不但多了一位好友可以倾诉衷肠,可以论诗饮酒,而且一家人的生计也有了指望。

果然严武到任之后,不但时加馈赠,帮助杜甫一家解决生活问题,还时常在公余之暇,抽空来看望杜甫。有时严武还偕同高适带着酒食,与杜甫一起论诗饮酒,三人共度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有时严武和杜甫相约在浣花溪钓鱼,一个拄着竹杖的老者,拖着沉重的脚步,和一个面色红润、春风得意的中年人,有说有笑地垂钓溪边。

杜甫是善感的诗人,因此对于严武的来访和照顾,他既高兴又感激,为此他写下了很多诗句,为他和严武之间的友谊做下了记录。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

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严中丞枉驾见过》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老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其一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洗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其二

严武知道杜甫喜欢喝酒,所以不时地送酒给他,不拘形迹的杜甫有时在接过酒后,就举杯痛饮,豪迈之气尽显。

严武不但对杜甫特别关切照顾,他对蜀地百姓的疾苦也很关怀。当地百姓知道严武世家出身,有拨乱之才,因此对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能保障蜀地不卷入战事。有一天,杜甫和一位很熟的老农一起夜饮,老农不断地赞美严武,尤其是严武将长期当兵的男子放归帮助农忙一事,更使得那位老农神采飞扬,夸赞之声不绝于耳。原来老农的大儿子最近被放归务农,减轻了他的负担,无怪乎他高兴地说严武这样的官吏鲜见少有。

听到蜀地百姓如此赞扬严武,杜甫心中也觉得很骄傲,他把这件事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下来。

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有严武这样的知己,杜甫无疑度过了许多洒脱宽怀的日子,这对杜甫的生命可以说是一种补偿。自从杜甫成年后,这样集知己、幽静美景于一时一刻的光阴,真是绝无仅有。

可惜良辰美景总是最易消逝,严武到成都的第四个月,肃宗崩,太子代宗即位,是为宝应元年(762年)。七月,严武奉召回朝,临行的那一天,杜甫前往相送。严武这一去,他又要落得寂寞无依,因此越发地依依不舍。

虽然离别多恨,但杜甫知道严武这次回京,朝廷会倚重他,因此他叮咛严武要尽心尽力,忠于国君,保卫家邦,还隐约透露出恨不得随之回京的愿望。出了绵州,严武要杜甫不必再送,他不是不愿与杜甫多聚片刻,而是担心杜甫老迈的身体受不了长途跋涉。但杜甫却坚持再送他一程。

善感的诗人最不愿面对离愁别绪,但没有人能将时光倒流,也没有人能驻足不前,终于到了不得不挥手作别的时候,杜甫望着严武一队人马渐走渐远,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里,一时惆怅难遣,轻轻吟出了他的怆然。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严武离开成都后,蜀地宛然无主。他曾经的部属为争权夺利不惜起兵作乱,一向宁静的蜀地竟陷入烽火满天的乱局。

老来残病的杜甫眼见战乱临身,不得不设法逃难。他先把妻儿暂时安置在原处,自己一个人先到梓州想办法筹措经费,打听路线。由于此时是深秋时节,梓州一带显得特别凄凉,更加深了杜甫的悲愁。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悲秋》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客亭》

杜甫伤感自己像无根的浮萍,漂泊半生,转眼之间,已是51岁的老翁,再无法报效朝廷,只能叹一声“飘零似转蓬”。

内乱方平

杜甫到梓州去投靠一些老朋友,希望他们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好举家迁出纷乱的成都。不久后,妻子写来家书,杜甫反复读着信,感伤得夜不能眠,因为他依然没有接走全家的能力,只好希望妻子能够谅解他的难处。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夜》

重阳节后已是深秋,杜甫终于将妻儿设法接到梓州。一家人总算又团聚在一起,虽然日子依旧清苦,但家人都在身边也算是一种安慰了。偶尔杜甫也会四处走走,十一月,他曾到陈子昂故居凭吊。十二月,又到邻县去拜会朋友。这时的杜甫虽然闲居山野,与友宴饮,但他的心情依然是抑郁的,时常回忆起一生飘零的离苦岁月,不时借酒消愁一番。

冬去春来,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杜甫从邻县朋友处回到梓州,忽然听到一个好消息,唐军已经收复了河南、河北。杜甫特别高兴,不禁喜极而泣,涕泪满襟,他想也许不久后就可以回故乡了,平日的忧愁都一股脑抛到了九霄云外。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其实早在去年冬季,洛阳、郑州(今河南郑州)、汴州(今河南开封)等地就已经被收复,不过由于交通不便,消息断绝,杜甫直到次年春天才知道这个消息。不久后,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缢而亡,他的部将纷纷归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战火消弭,天下逐渐呈现出和谐的景象,杜甫的心绪也日益安宁,他依然过着交游论诗的生活,有时在梓州家里看书,有时到别处去探望朋友。

八月,房琯病逝,杜甫前往吊祭。当年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曾照顾过他,两人也算好友,而今房琯长眠地下,但他依然像流云般飘飘荡荡,居无定所。杜甫难免感伤欷歔,写下一首悼念房琯的诗。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别房太尉墓》

在梓州住了一年,杜甫感到梓州也不是久居之所,且归乡之心十分强烈,于是决定离开梓州,先到阆州(今四川南充一带),然后沿嘉陵江东下。这时是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奉命为成都尹,将再次镇守蜀地,消息一传来,杜甫高兴地放弃了东下的打算,携着妻儿一起回到成都。途中,杜甫一直兴高采烈,他不但渴望和故人把盏言欢,更牵念浣花溪畔的草堂。杜甫在途中写了五首七言律诗给严武,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流露无遗。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锦宫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五

杜甫一路上在猜想着草堂的风貌,不知如今已变成了什么样子,是否周围已经荆棘满地、藤蔓乱攀?是否药圃已经损毁?当年手植的松树有多高了?一种近乡情怯的情绪萦绕在杜甫的心间。同时,诗中也表现出对严武的感激,以及两人真挚的情谊。

二月时,杜甫已身在草堂。只见绿苔覆满门前,当初他种下的四棵松树依然挺立,邻居们携来酒菜表示欢迎。虽然一切都洋溢着喜悦和希望,但杜甫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哀愁,他自忖时日无多,而盛世不再,是否能在平静的岁月中安度余年,实在难以预料。

杜甫想要在浪漫的春光里舒散郁闷的心怀,于是便时常到溪畔走走,或登高望远,可是,身旁的景物越是美好,杜甫越不禁要感叹世情多艰。

同类推荐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慈禧全传全3册

    慈禧全传全3册

    叶赫那拉氏族在朝鲜边境一带驻扎繁衍,乃至繁荣。这一带位于长白山区,是满族真正的起源地。在不断侵袭相邻富饶土地的过程中,杨吉砮和他的族人逐渐掌握了精良战术,侵略欲望与贪念也与日俱增。现在看来,这片富饶的土地沦落到其他部族手中甚是可惜。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明四家传(上下册)

    明四家传(上下册)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热门推荐
  • 九重仙上仙

    九重仙上仙

    问:你们第一次相遇是在什么时候?女主:在青丘男主:在凡间问:对彼此第一次的印象?女主:一只傲娇的狐狸(男主:本神才不是狐狸!)男主:历劫的上神(女主:我那时是历练!)看来,你们对彼此还不太熟悉哦。男主右手神力凝聚,微微一笑,“嗯,不熟?”呜呜,被威胁了,采访中断,采访者已倒地不起。
  • 网游之骷髅王者

    网游之骷髅王者

    别小看一个骷髅的威力!!!!--------------------------------------------开学突然决定住校,悲剧了,下次更新估计会很久以后,不过问题不大,反正每章的点击只有2-3而已,但是,我还是要对那2-3的点击说一声,此书没有太监,依然会更新。9.12:我回来了!其实昨天晚上就回来了,然后几小时之后就要离开了。。。。这次回来只更新了一章,不过也算是更新了不是。。。。下次回来估计就是中秋,国庆的事情了。。。。
  • TFBOYS之梦色青春樱花

    TFBOYS之梦色青春樱花

    易家和凌家是世交,就因为是世交所以两家承诺如果是一男一女便成为亲家,可她逃了婚,和妹妹从韩国来到了重庆,一次巧合使她们和王俊凯、王源成为同桌。在这期间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天才宝宝:特工妈咪带球跑

    天才宝宝:特工妈咪带球跑

    带着天才宝贝回国,神神秘秘隐藏自己。单亲母亲?作家?真实的身份却是一流特工!与昔日的初恋,现在的冷面总裁一朝相见,“怎么这个孩子这么像我?”“我的孩子,当然是遗传了我的优秀基因!”“哼!我会查清真相的!”
  • 修缘斩凡

    修缘斩凡

    碧海三生,缘起缘灭,尘世乱象,潮起潮落。这是一个羁绊重于一切的世界。有人斩缘修凡,斩去一切缘法以凡修仙,有人修缘斩凡,修缘分脱凡身。蒙尘带着二十世纪的知识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他会选择斩缘修凡,还是斩凡修缘。
  • 冥报记辑书

    冥报记辑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灭的灯

    不灭的灯

    《不灭的灯》作者侯发山的小小说创作,情感真、发掘深、不造作。他的创作立意离生活很近,紧贴老百姓。手法多采用线形叙事,在叙事的逻辑上,亦多采用反正常逻辑的写法,不仅使人耳目一新,而且拓展了现实生活的广度,给人更多的回味空间。他的作品以朴实风趣幽默的风格见长,乡土味十足,他能以原生态的日常生活语言让人物更接近生活、贴近读者,读来富有亲切感。在小小说文体形式上,侯发山也有创新的探索,它所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绝不是其他形式的小小说所能比拟的,还因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联,从而呈现出宽阔背景下的真实感。
  • 寂寞人海

    寂寞人海

    一个痴情而又坚毅的少年,一个羞涩而又暴力的双重人格女孩,和一个温柔似水楚楚可怜的女孩,在茫茫人海里,寂寞的他会选择那个去追呢?……
  • 小呆先生的笨笨爱

    小呆先生的笨笨爱

    故事提纲故事讲述了一位男女主角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相遇,在老天的安排下,她成为他的下属,做事讲究完美的他,忍受不了她迷糊健忘,在多次提醒、“教导”后还未积极改进的做事态度,如换成别人早就回家吃自己了。可为什么每次他大声“教导”她时,只要她露出那副可怜的表情,他就会觉得于不忍心。她想她真的日久生情喜欢上他了,就当她明白自己的情意,勇敢向他表白后,他却恢复他的鸵鸟心态,认为她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才想要跟他在一起的,虽说他曾经有过一段不理想的恋爱经历,但他怎么能这样诋毁她,把她的真心放在地上踩呢?正当她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却又一再的对她示好,这,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 梦回白洋淀

    梦回白洋淀

    文溪大学毕业被世界五百强CNT公司录取,在白洋淀经历了一个月的新员工训练营封闭训练。这期间认识了同为新动力的东南大学研究生李星辰。两人在CNT公司十年的共事生涯里,为了各自的信仰努力坚持。他们几经交汇与分离,能否在人生路上谱写出动人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