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200000022

第22章 为什么我们常常骗自己(1)

当你夺走一个平凡人的人生谎言时,同时也使他丧失了幸福。

——[挪威]亨利克·易卜生

本章导读

心灵是自我欺骗的高手。自私者会坚决否认自己做过自私自利的事,懒汉会把自己树立为勤劳的典范,嫉妒心重的人常宣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方好……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自我欺骗的实例。

我们总是更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盲点,而难以认清自己对自己的欺骗。当被迫做某个决定时,我们总是不断地找理由来解释自己的犹豫。就算面对一段名存实亡的感情,很多人也仍试图挽留和维护;就算确知新的工作机会十分难得,有些人也仍顽固地坚守在原来的岗位上。当和别人进行激烈的争执时,双方都希望对方先做出让步。很多人永远不会承认,他们的批评或要求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初衷。

一部电影的背景音乐比它的图像更能影响观众的心情,但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在电视上看见鲨鱼穿梭于水中时,我们会产生轻微的不舒服感,但如果同时配上一段令人紧张的音乐,那么,整个画面就会使很多人感到心惊肉跳。我们以为引起内心不安的是这些图像,但其实是音乐,或者准确地说是这两者的组合。

很多女人在购物时十分确定,某件衣服不但物美价廉,而且非常适合自己。但回到家中,她们就把它挂进了柜子,一次也不穿。几年后,那件几乎全新的衣服被送到了旧衣物捐献处。

为什么有那么多几乎免费的购物游?因为活动组织者坚信,小小的礼物能够诱使参与者购买昂贵的商品,而参与者也的确极有可能花大价钱购买不必要的东西。所以,心灵是很容易受骗的。

一个好的销售者能让我们在几分钟之内就产生这种感觉:站在面前的是好朋友,是知己,至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究竟是不是真的?我们无从得知,只不过是凭着感觉。但感觉一定准吗?——几乎不准!

在过度美化或妄自菲薄的套话面前,我们常常紧闭双眼。我们的记忆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因为相比于现实,记忆更接近于理想——我们是回忆的总和,而非经验的总和。

自我欺骗能够稍微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保护我们的自尊心。但有几个问题:自我欺骗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是不是所有的自我欺骗都是有益于身心的?自我欺骗的“度”应该怎样来把握?

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让我们一起揭开自我欺骗的真相。

1我们为什么纠结

人类总是爱和自己闹对立,用自己目前的痛苦哄骗自己的希望,又用并不属于自己的前程,来欺骗目前的痛苦,人类的一切行为,无不打上自相矛盾和软弱的烙印。

——[法国]巴尔扎克

矛盾的小心脏

我们希望变得苗条,但不愿意挨饿;我们希望变得强壮,但不愿意锻炼;我们希望安全行驶,但不愿意放慢速度;我们希望平静地生活,但总和别人对着干;我们希望更好地理解一门外语,但害怕学习的辛苦;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生物学或天文学的知识,但懒得读书;我们希望可以与别人讨论政治或经济,但又觉得自己的知识太贫乏;我们希望定期购买一份有品味的报纸,但这要花很多钱……人人都有一颗矛盾的小心脏,就像里面藏着两个小人,不断在争吵。为了让他们暂时消停一会儿,自我欺骗开始发挥作用。

回想一下,当我们面对美食、深陷“吃或不吃”的矛盾中时,如果有一个朋友说:“这些东西卡路里很低,一会儿我陪你散散步,很快就能消耗掉。”我们是不是更容易做出决定?尽管我们知道,朋友说的并不全是真相,但就是愿意相信,并在心里暗暗地想:“就这一次,没关系的,我保证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是一个能够体现自我欺骗的非常典型的句型,类似的句型还有“待会儿再说”、“以后再说”、“先放一放”等。

诚实地问问自己:我用过吗?我们决定要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喝酒、有节制地吃饭、定期做运动、节省开支、早点儿睡觉……但没过几天,我们的内心就会出现一个声音:“今天算了吧,就这一次,我保证从明天起……”

我们想去慢跑锻炼,但今天太热了、太冷了、太干燥了、太湿润了、太晚了、太早了……还是从明天起吧。

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意,顿时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因此计划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每到周六就去参加培训。但到了周六,我们趴在床上不愿动弹,同时为自己不想参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培训要花很多钱呢,这个月要节省开支,以后再说吧。”

我们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坚持了三天。但到了第四天,我们和朋友出去吃饭,又喝了点儿酒,于是对自己说:“先睡吧,明天把今天的补上就行了。”但第五天,我们被叫去参加研讨会,或者去购物、喝咖啡、参观博物馆……我们发誓每天早上6点的闹钟一响就起床,但是9点才上班,6点半起床也来得及;或者7点起吧,吃早饭、洗澡,花不了太多时间。很快,7点的闹钟响了,唉,再睡一会儿,大不了不吃早饭了。

面对不想做的事,我们总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放弃。在“从明天起……”这个句型面前,决心极有可能很快就会被判无效,95%的雄心壮志都面临半途夭折的命运。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变得更有效率,希望生活变得更有条理,那就必须抛弃“从明天起”的谎言!

“立刻行动”的小练习

用电脑或手机做好备忘录,定好时间;当备忘提示出现时,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换一个姿势,并且深吸一口气。

把注意力转移到事情本身上来,而不是自己的情绪上。做任务就像跑马拉松,与其盯着遥远的终点,不如看着脚下的路。

设定一个最低标准或目标,按照“最低”去完成任务。

2世界是对的,我也是

你所说的一切,都应符合你的思想,否则就是恶意欺骗。

——[法国]蒙田

静态的价值判断

一旦形成某个观点,我们的心理机制就会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符合这个观点的,就被认为是“事实”或“真相”,并努力去论证;与这个观点相冲突的,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总之,当一个人顽固地坚持某个观点时,一切与此不相符的解释都是徒劳的。

有个男人一直相信自己早就死了。他去看心理医生,但几次会面下来,医生都无法将他从幻想中拉出来。

最后,医生说:“说一件你觉得死人不会做的事。”男人回答:“死人不会流血。”于是,医生拿起了根针扎在男人手臂上,鲜血立刻流出来了。“你现在有什么感想?”医生问。男人恍然大悟道:“原来死人也会流血!”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任何逻辑都无法阻碍我们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或许上面的例子过于极端,那么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一为朋友顽固地认为自己没有参加几年前的某个庆祝活动,别人向她展示了一张当时的照片,而她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照片上。然而即便如此,她也依然坚持否定:“这不可能,我根本没去!”

让一个人放弃原有的信念是多么困难,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但是,固执己见或冥顽不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试想,如果对一件事的判断常常因为某个信息而改变,那么,我们的心灵和生活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混乱中。

因此,静态的价值判断对我们的内心世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稳定作用。即使思维中的某些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也不代表整个世界观的大厦就此坍塌——在没有窗户的地方开一扇新的窗户,就是这么简单!

最好的辩护人

有时,一个愿望会滋生某些想法,但我们又拿不出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或证据来支撑这个想法,于是自我欺骗就发生了。

如果是轻微的自欺,那么当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诚恳地指出我们的盲点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这种自欺(不一定会大方地承认),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斟酌和考量;如果是强烈的自欺,那么大部分人都会想方设法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论据,完全排斥那些符合逻辑的、经过分析的论据。

例如,当我们没有取得原计划的成果而又不希望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时,聪明的心灵马上就能为我们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没有变胖,是裤子缩水了。

并不是我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而是这个任务本身就表述不清。我会走错路,不是因为没有认真看地图,而是因为路线没有标清楚。

这些借口看起来都“合情合理”,如果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我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为这些理由辩护。

我们只接受那些与自己的观念相符的解释,而当别人给出的理由无法让我们理解和接受时,我们又很容易被冲动支配。就像在前几章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相信一些事,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并不是因为事实如此。

例如,一个人觉得自己最近人品大爆发,于是去买彩票,并且坚持要自己选号。如果中了,就算金额很小,他也会欣喜若狂;如果没中,一定是因为刚才被谁碰了一下,吸走了运气!

总之,我们是自己最好的辩护人,自欺是我们最有效的手段,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打赢“官司”。

被意识遗忘的怀疑

德摩斯梯尼[1]生活在大约公元前350年,但他对自我欺骗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没有什么比自我欺骗更加容易,因为一个人想要相信什么,他就认为什么是真的。”

[1]德摩斯梯尼(Dem·sthenes):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民主派政治家。也译作狄摩西尼或德摩斯提尼。

陀思妥耶夫斯基[1]在他的《地下室手记》一书中,阐述了自我欺骗的另一面:

每个人都有一段只愿意讲给朋友听的回忆;而有些事,甚至连对朋友都不愿讲,只是秘密地埋在心底;还有一些事,甚至连自己都害怕面对——每一个正直的人的灵魂深处,都隐藏着很多这样的事。

自我欺骗会限制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当怀疑刚刚产生,还来不及被意识到时,就迅速被我们遗忘了。

我们习惯于将不愉快和难以接受的信息从意识中剔除,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进入到意识层面。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关注那些自己愿意看到的事物,而那些与自己的准则或想法有冲突的因素,则很难进入我们的意识层面,除非我们做好了一探究竟的准备。

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从第三方听到的有关那个人的话语或消息,但我们仍然声称自己的评价不受他人影响。

有人买了一辆车,理由是“安全性能很好”,而事实上,更具吸引力的是它的超大马力,因为这唤醒了他渴望在狂野飞车的欲望。不过,他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除非善良的车商帮忙指出来。

有人无法抗拒“无止境的驾驶乐趣”的广告,原因是“条件太诱人了”,但忽视了一个被商家隐藏起来的关键因素——这个广告的代言人是个性感的长腿美女。

一个女人把昂贵的鱼子酱罐头放进了购物车,她跟家人解释说:“价格还可以,不是特别贵。”而事实是,当她走到鱼子酱罐头的货架前时,[1]陀思妥耶夫斯基(D·st·evsky):1821年~1881年,俄国著名作家,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主要作品有《罪与罚》、《穷人》、《双重人格》、《女房东》、《白夜》等。

刚好有个帅气的男人朝她看了一眼,她想给那个男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她已经想不起这个最初的动机了。

共同的偏见

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人与人之间都有着相互适应的特性。我们倾向于向自己喜欢的人靠近,为此,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找出或者创造出彼此的共同点,例如:相似的兴趣爱好、相似的政治观点和道德看法、相似的休闲娱乐活动,等等。在友情中,共同的信念是友好的基础,谁会和一个与自己“道不同”

的人做朋友呢?在来往的过程中,虽然两个人方式不同,但无疑都在向对方靠拢,价值观也相互适应和趋同。

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应该坚持什么,就需要参考别人的观点。那些宣称“大家想的和我一样”的人就是这么做的。

别人的观点会影响我们形成某些观点,从而做出一些选择或评价,哪怕只是“晚上吃什么”这么平常的事,我们有时也会跟别人讨论一下。当我们要对一个医生进行评价时,会借朋友的评价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真的想要得到什么出人意料的评价,而是会特别注意与自己的观点一致的评价。

对某支足球队的偏好、对某位演员的喜爱、对汽车内部装置或品牌的选择等方面的分歧是可以被容忍的,但有些方面的分歧则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当自己的某些观点尚未通过别人验证时,我们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语气。在很多场合中,如果我们的观点没有得到赞同,或者遭到了委婉的批评,甚至只是从别人的弦外之音中听出了些许异议,我们也会调整自己,以适应别人的看法。

在讨论时,双方对“赞同”和“反对”很敏感。什么样话题受欢迎,什么样话题是禁忌?怎样提起一个话题?我们的内心都默默记录下来。就算是批判性的话,我们也会让它保持在别人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一旦分歧过大,我们就会感到不安,并试图换个话题,甚至可能对对方敬而远之。

如此便形成了共同认知的思想体系,在这个公认的体系中,共同的偏见和自我欺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我们可以活得更好

自我欺骗会减轻自我认知带来的痛苦。

——[古希腊]汉斯-约根·西贝尔伯格

从危险中生存下来

同类推荐
  •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将会指导你完善自我性格,促进人际和谐,改善思维方式,提高做事的能力和效率,在注重呵护身心健康的同时,逐渐把自身蕴藏的无限潜能一一发挥出来,直至实现幸福理想的人生。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 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心理养生将成为新时代一项备受关注的健康新课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最佳的状态,从心理上保持良好的平衡,以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实践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又是延年益寿的基础。因此,长寿靠养生,养身先养心,只有身心健康了,老年人才能尽享天寿之年,做到老有所悟,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本书为心理把脉,解读老年人心理困惑;做心理保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学心理养生,帮助老年人延年益寿。
  •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科学心理学》这是美国作家马斯洛的一部心理学著作。它在书中提出人对爱或尊重的需要和对真理的需要完全一样,是“神圣的”。“纯”科学的价值同“人本主义”科学的价值几乎是平等的。人性同时支配着二者,甚至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爱和理性完全一样,都是人性的。成长被看作是一系列日复一日的无尽抉择,每次抉择不是退向安全便是趋向成长。在这过程中,必须一次一次地选择成长,必须一次一次地克服畏惧。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人类价值,而且科学自身也构成了一种价值系统。
  •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是真正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是奢侈的物质享受,还是丰富的精神感受;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是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其实,幸福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来自女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一种满足。做个幸福的女人,用女人细腻而敏感的心记录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幸福。幸福的女人,懂得独立。拥有坚强,充满自信。富有个性,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女性的坚韧。她们会不断充实自己。活力四射地面对每一天,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情趣和精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两次宇智波斑

    重生之两次宇智波斑

    本书是主角重生成小时候的斑,代替斑活下去,但确是不一样的。主角在火影世界死后会重生在另一个世界。声明本人第一次写书,没什么,如果有需要注意的请加作者QQ:1916534540还有,我只想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斑。
  • Barrack-Room Ballads

    Barrack-Room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雨化灰

    时雨化灰

    世界的残酷,连时间也化作了雨,被战争的欲火烧成了灰...连雨都能成灰,那么值得留恋的,就只剩职责了吗?【本文是甜文,修仙路漫漫。】
  • 上苍战纪

    上苍战纪

    苏灵,一个资质低下的修士,因为一株二阶灵药被同门追杀,意外闯入一处荒芜秘地,那里永恒孤荒,一只彩蝶守着一朵血花神伤万古……血花扎心,彩蝶印眉,苏灵从此罪劫加身,逆天而上!
  • 访鬼笔录3:雾月星光馆

    访鬼笔录3:雾月星光馆

    地府是一家公司?死神是公司的经理?倒霉的小艾遭遇到了一场意外,却幸运地没有死去,反而成为了死神的助理。小艾一心想离开地府,和父母团聚,却因为阴阳 相隔,白费了力气。有一天,死神对小艾说:我可以帮你和父母联系,前提是你要替我卖命。好吧!首先,是为了和家人团聚,其次,是因为死神的帅气。
  • 所谓魔术师杀手的目标

    所谓魔术师杀手的目标

    就是从一个师从卫宫切嗣的家伙到了各个世界进行无限漫游的故事
  • 恋月玦之缘起今生

    恋月玦之缘起今生

    渐起明灭却难言,萌芽藏云两相瞒。雪天冰湖望不穿,月玦相望幽冥岩。因人恋上此中城,初晴雨寂待诗茵。轩辕千秋紫妍殇,紫叶暮离万世眠。南枫千山吟霜诺,浅渊寻美人不知。倩影迷云寻千噫,澄宣影乱北陵荒。——缘生那次的邂逅是偶然还是注定?琴音婉转,声声触心,当心防卸下,却换来致命的打击。爱,转眼灰飞烟灭。一切的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前世的羁绊,缘起今生。“我上官挽月不过是枚弃子,是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弃子…”“月儿,我等你,等到天荒地老又如何?…”练情难言,勿忘月玦。
  • 一顾雪晗笑倾城

    一顾雪晗笑倾城

    青春路上,人生途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他来到你的世界,但又离开…“顾宸,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会等…”————文雪晗。“文雪晗,等我扫除一切危险,我一定会回到你身边…”————顾宸。时光流逝,总会有一些记忆,被尘封在心里最深处…“宸哥哥,等我长大了,你就娶我吧!”————文雪晗。“好吧,我勉强收了你。”————顾宸。再次相遇,好在,我们都变成了最好的自己,好在,最后的那个人是你…
  • 青色梧桐

    青色梧桐

    每一个走出高考的人都会伴随着几分淡然,因为从那天起他们将结束没有天黑的日子……每一个走进大学的人都会伴随几分慌忙,因为从这天起他们将迎来正真的未知和迷茫……
  • 在我身边,不许走

    在我身边,不许走

    三年前,一场灾难,让玔司市死亡3万5千人。而其中就有她。三年后,他穿越回去,认识了她。这是一场平行空间为爱的冒险。但是一切又在命运之轮的主宰之下。这一次,他们会在一起么?不管怎么样,也要说这一次,在我身边不许走。【微烧脑的穿越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