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100000028

第28章 少壮多努力(5)

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她学习盲文,学习语句表达,还学会了说话。二十岁时她考进哈佛大学,并完成全部学业。之后,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被动接受别人帮助的残疾人。人类也少了一段奋斗不息的励志传奇。

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父母、同学、老师、书本、网络、社会都是我们很好的“教师”,我们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原则、维持生活的技能,等等。其中,书本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知识最为渊博的“老师”了。从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每年月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我们的总理温家宝也积极倡导青年人多读书。他认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这么忙怎么会有时间读书呢?其实,我认为读书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人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积累到几部书。另外,读书要有选择,阅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独存下来的书。只有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思考。

读书还要讲究方法。对于读书的方法,我国南宋时期的教育家、理学大家朱熹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第二,熟读精思,切忌读书贪多。第三,虚心涵泳。既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意,也不能死守着之前的观点,不肯接受新的进步观点。第四,切己体察。读书必须联系自己,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第五,抓紧用力。时间上要抓紧,精神上要振作。第六,居敬持志。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认为读书重在求意。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最终为我所用。他进而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读书时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摒弃读书的功利性。古人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功利性思想的体现。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做了友人,将读书当做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通过和书本的交流,阅读者获得的是更为充实的精神愉悦。从古至今,很多人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为后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由于个人的阅历和悟性不同,因此,我们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正文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注释

致君:辅助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

泽民:用自己的行动为百姓造福。

人在幼年的时候学习圣贤之书,长大以后就会行圣贤之事,对上辅助君王,对下造福百姓。如果做到了这些,你的声名得到了宣扬,祖先得到了尊容,也给后代树立了好的榜样。

心解

学习的目标

当今社会,人们要经过胎教、幼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教、成教这些终身教育之后,还要经历临终前的教育,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煞费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曾国藩曾经说过:“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自卫其身。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三字经》认为,幼年志在求学,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就要学以致用,将自己的学问反馈给社会,上报效国家,下为苍生造福。这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意义。

古时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学习是为了光宗耀祖。“扬名声,显父母”,出自《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人行孝道有始有终,孝道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孝之终“就是要”扬名声,显父

母“。”裕于后“是为子孙后代积累福德,让自己的德行像奔腾不息的江河水一般,一代代地川流下去。儒家思想偏重于入世,因此唐以后的读书人,均以建立世功、光前裕后、封妻荫子为理想目标,都涌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举道路。

一则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给予很多青年以学习的动力。这句话出自华人首富李嘉诚。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生计,李嘉诚被迫辍学。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六十五倍。

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股权。年,香港地产业陷入低谷,李嘉诚大胆投资地产;年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超过四百二十亿美元。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八千一百二十亿港元。年月日,李嘉诚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用于为灾区学生设立特别教育基金。年月日,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一亿元。从贫困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大亨到救市的白衣骑士,从”超人“到新经济的领袖,从管理大师到传媒高科技弄潮儿。在以一百二十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时,他也以浓缩了无数人财富缔造梦想的亲身经历成就了自己在华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一个穷困的少年,凭借自身的勤奋与智慧,用几十年的时间,缔造了财富创造的神话,以自己的不凡经历书写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

“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后的命运是什么呢?绫罗绸缎、雕梁画栋、山珍海味?在成功以后,李嘉诚积极回馈社会,获得的是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精神财富、心灵满足以及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

读书可以带来物质财富,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读书的唯一目的。我们不要做“高雅”的酒囊饭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验:读的书越多,你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以前完全没有体验过的世界,内心的充盈和满足感是任何物质都无法代替的。摈弃掉学习的功利性,完全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需求,而人生也会焕发出多重的光彩。

正文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注释

籝:竹筐。经:经典著作。功:成果,收获。戏:嬉戏、懈怠。

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留给他们一部经书,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勤奋就会进步,嬉戏有害无益,你们要努力学习,不可松懈。

心解

勉励后代

世人留给子孙的都是满箱的金银财宝,我留给子孙的只有这一部《三字经》。这几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中的道理却非常人所能理解,要想做到更是难上加难。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段话:穷人的孩子上学读,是为了以后挣钱。富人的孩子读文学,是为了享受钱的感觉,而富人的孙子读的却是鉴赏和收藏,至于孙子的儿子,则要考虑怎样保持不破产了!这段话非常准确地把金钱在人们心中的无上地位表现了出来。而最现实的道理也恰恰就是“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正因为金钱如此重要,因此大多数人都是勤俭持家,其原动力就是为了给下一代打基础。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为下一代留下财富呢?

《三字经》所说的“我教子,惟一经”是汉代“二疏”的故事。“二疏”是疏广与疏受叔侄二人的合称,他们生活于西汉汉宣帝时期。疏广,字仲翁,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深受汉宣帝的赞许,后被选为太子太傅。同一时期,他的侄子疏受也以“贤良”的资格被举荐为太子家令。从此,叔侄二人朝夕相伴,共同辅助太子,朝廷中一时传为美谈。除了每日给太子讲授《论语》、《孝经》等典籍外,疏广、疏受还经常教导太子将来贵为人君后要以民为贵,省徭薄赋,体恤下情。五年后,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疲劳。功成身退是天下的道理。现在我们当到这么大的官,可谓功成名就,再不辞去官职,将来恐怕后悔莫及了。不如我们叔侄一起回家养老岂不好吗?”疏受欣然接受。于是叔侄一起称病辞官回归乡里,他们的行为得到人们的赞叹。皇帝为了感激他们对皇太子的教导,在临行前特意赐给他们黄金两百两,太子也奉赠黄金五百两。回到故乡后,叔侄二人几乎天天设宴款待亲朋,乡邻有了困难,他们也慷慨赠金。当地老百姓还特地修建了“散金台”,以感念叔侄二人的散金善德、济贫之恩。日子一长,族中亲友便私下劝说:“你们不要再馈赠别人了,该留下点钱为子孙购置些产业才是。”疏广、疏受二人却笑着回答:“我们散尽金钱正是为了子孙着想啊。只要子孙安分守己,辛勤耕读,自有前程。如果给他们留下过多的财产,不用劳作就有优裕的生活,这只会助长他们的惰性,日子久了,容易变得骄奢淫逸、游手好闲。我们何苦去贻害子孙呢。”听了这番话,乡亲们方知他们的用意,非常佩服他们的远见卓识。

人的美德属于心性,通过日常的耳濡目染是可以“遗传”给后人的;物质属性的钱财是不能遗传的,故有“富不过三代”的古训。此外,林则徐也曾经有过一段阐述,林则徐写有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所以古人才说:“积财给子孙是留祸,积德给子孙才是留福。”

北宋名相寇准幼年家境贫寒,全靠母亲为人织布维持生活。寇母经常是一边劳动,一边教寇准读书。在寇准做官后不久,母亲就病逝了。寇母临终前,亲手绘制了一幅《寒窗课子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儿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母让仆人将这幅图收藏起来,并嘱咐在适当时候交给寇准。寇准一路仕途顺利,一直做到了宰相。有一次,他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准备大肆操办。仆人见时机已到,就将这幅《寒窗课子图》交给了寇准。寇准边看图边读诗,不觉泪如泉涌。于是,寇准立即撤去了寿宴,辞掉了寿礼。从此,寇准清正廉洁,勤于政事,终成一代名相。

寇母将她的金玉良言留给后代,清朝康熙年间的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徐乾学,传给儿子们的则是知识---图书,他说:“吾无美田宅、园池、台榭、金玉玩好之物以传后,

所传者惟是尔。”因此将其藏书楼命名为“传是楼”。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书中的真理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是这一部分的总结和概括,再次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孔子在《论语》中也反复强调“学而时习之”的重要。学了知识,要能够随时思考、随时见习,随时要有体验,要能够反省,这就是学问。古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我们都要以此为座右铭,时时刻刻地勉励自己。

同类推荐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吉祥对联2000副

    吉祥对联2000副

    本书收集吉祥对联2000副,包括福字联、吉字联、祥字联、红字联、喜字联;还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一直到二十字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好记好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本书将展示给您历史中的种种玄机:关于攀升的学问,关于明哲保身的计策,关于统驭天下的智谋,关于处世的哲学,关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争斗……带给您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您掩卷而思时,您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
热门推荐
  • 夜梦魂

    夜梦魂

    江晓雪在一个午夜时分接到了未知的电话后,她的生活看似无任何的波动,可是在以后的每个夜晚里开始有永无止境的梦境缠绕着她。他东方逸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怎么遇见了这么个奇葩的“鬼”?想是上辈子造了太多的孽,今生得还了吧!想我这等天才美少年一世英名就这么毁了。死了就死了吧!碰见了鬼打劫的,连衣服都不放过呢?她江晓雪,经历过了太多的事,可是好死不死的竟然被个小毛孩当成了鬼,还是个“丑八怪鬼”呢?有种把我当成鬼,你就有种接受被吓的勇气来了。
  • 曾经羽翼

    曾经羽翼

    左耳是轰鸣的音乐声,右耳是周遭嘈杂的喧嚣,我仿佛站在岸边纵身一跃便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
  • 校园三十六计:甜心PK校草

    校园三十六计:甜心PK校草

    当她第一天来到这个学校,就遇见了一个嚣张讨厌的校草!好吧,来日方长,她有的是时间陪他慢慢耗!第一回合:篮球。哈哈哈,给你个下马威!第二回合:攀岩。开玩笑,这是她强项好不好?第三回合:琴棋书画……好笑,就没有她不擅长的!……可是,每一回合,她都完败给校草!小心灵受到一万点伤害啊!什么?要和校草同居!OMG,她内心在滴血啊!不过为什么这么看来校草还是蛮帅的?啊~怎么办?她好像喜欢上校草了!
  • My的世界生存简历

    My的世界生存简历

    我的世界作为一款大作,很多人在心里YY去到那个世界自己能怎么怎么!别急,本书讲的就是穿越我的世界。神奇的系统,好玩的奖励MOD,和游戏我的世界MOD同步哦。看看机智的猪脚怎么改变一个原始的世界吧!欢迎读者给我留言,如有MOD想让我写进书里,我会考虑考虑的!
  • 王爷的倾城妃:王妃不要跑

    王爷的倾城妃:王妃不要跑

    待我长发及腰,君娶我可好。奈何我长发及腰,君却已娶她人。……她被她自己最信任的爷爷给杀了,她死了。她被自己的亲妹妹活活打死,她死了。被自己信任的爷爷谋杀,当她变成她。神奇的世界,五岁开始凝聚召唤戒,她十四岁成功,惊讶的修炼速度,神奇的医术,厉害的神兽。她为她报仇。她很想报完仇之后一个人安安心心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却不成既然遇见了他。似乎是上天已经安排好这一段缘分,可是她一点儿也不相信别人……他说:谁若伤了她,他百倍还;谁若杀了她,他必让天下陪葬!她说:他是小爷的,你们谁都不许抢。神抢?杀神!魔抢?杀魔!(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可能会有点虐啊!)
  • 青春1968

    青春1968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接触的知青题材作品中史料容量、思想深度、作者评述最具历史价值的作品。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可以看看来自国内外的一些评论——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
  • 沦

    天堂与地狱唯是比这里多些向往,一颗心,也就足够了。
  • 未来之荣光

    未来之荣光

    城市荒废,高楼倾塌,物种进化,时局乱如麻。冻结在公元2016年的荣光苏醒了,却发现外边的世界和记忆里的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带着疑惑的目光,荣光走进了熟悉又陌生的未来世界,开辟属于他的,新的荣光!Come-on!来吧,荣光!
  • 风起幻界传说

    风起幻界传说

    身份成谜的孤儿,生长在错误的世界,被命运与现实所困惑,直至神秘人物的出现,才带他展开了属于他的人生旅途
  • 爱情无须做媒

    爱情无须做媒

    女主有轻微回避型依恋人格,也就是所谓的恐惧于一份感情的接受。可能会显得拧巴,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显得做作,但,这就是她啊。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人啊。暂停更新中考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