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2900000034

第34章 世无完人,做好自己(1)

用知识来丰满自己

众所周知,任正非是一个重视知识的企业家。华为创立之初,任正非就主张以自主研发的方式掌握核心技术。表面上看,任正非是为了摆脱在市场上处于被动的劣势,但同时也能够看出他对知识的尊重。在这一观念中,他将知识放在了一个有高度的层面上。因为他本身就十分坚定,相信“知识就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伟大力量”。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是靠正确地做事,现在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过去是资本雇佣劳动,资本在价值创造要素中占有支配地位,而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雇佣资本。知识产权和技术诀窍的价值和支配力超过了资本,资本只有依附于知识,才能保值和增值。

从华为的发展历程来看,你会发现,任正非更喜欢同朗讯、马可尼等公司合作。曾经有很多人,甚至包括华为的一些高层领导,都对此感到不解。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当任正非还是一个青少年的时候就对那些科学家和发明家有着崇拜之情。

深圳龙岗区的华为坂田基地也曾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那里参观过的人恐怕至今还记忆犹新。这其中的原因便是坂田基地的特殊设计,因为基地里的每条道路都是以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而命名的,比如贝尔路、居里夫人路、稼先路等,而这些路都是任正非亲自命名的。

在参观贝尔实验室的时候,任正非甚至夸张地说过:

我年轻时代就十分崇拜贝尔实验室,仰慕之情超越爱情。

从任正非的种种表现不难看出,他的敬意是给了那些科学家、发明家,但他真正敬佩的其实是这些人所拥有的知识。任正非为何会如此执着于知识呢?这还要从任正非小时候的经历说起,他对知识的信奉主要得益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任正非并非出身文化世家,他的爷爷任三和是做金华火腿的师傅,他的子女们,除了任摩逊(也就是任正非的父亲)之外,都没有读过书。任摩逊也是因为自己的百般坚持,最终才读上了书,他也是家中唯一一个读过大学的人。后来因为父母相继病逝,任摩逊才告别了他热爱的大学,回到老家在职业学校当老师。抗日期间,任摩逊曾积极投身革命,后来为了躲避特务的追捕来到了贵州。之后,他便与任正非的母亲程远昭结了婚。任摩逊其实也是一个胸怀抱负的人,可终其一生也未能充分发挥才能,到头来也只是一个乡村教育者。

成大事者多艰难,任正非的青少年时代就经历了不少的苦难。在家里,他还有六个弟妹,全家九口人的生活全部靠父母微薄的收入来维持。除此之外,父亲还要往老家寄生活费。家里的一条棉被是几个人合用的,做饭时就在地坑了。任家的贫困程度可谓是难以想象的,以至于后来来抄家的造反派看到之后都目瞪口呆了。任正非在家从来没有穿过衬衣,而且即便到了夏天也只能穿厚外衣,根本没有可以替换的衣服。

即便在如此贫穷的情境下,任氏夫妇依然坚持让七个孩子都上学。任摩逊一直勉励任正非,告诉他要好好学习。而父亲的谆谆教导也确实深深地影响了任正非,使他渐渐养成了淡泊名利、好求知的性格。在当时的社会,任正非的父母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学校教员,不能给予儿女们更多的东西,但至少教会了他们热爱知识。

任正非在重庆上大学时正赶上“文革”,学校里到处都是斗争。任摩逊作为文化人自然也成了斗争的对象。其间,任正非扒着火车回了一趟家。父母害怕他也受牵连,第二天一早便将他赶了回去。临行时,父亲嘱咐道:“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任正非将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于是回到重庆后,他便埋头苦读。

任正非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学习高等数学、计算机、自动控制、外语、逻辑、哲学……没错,他几乎看到什么学什么。不过,这种学习方式确实让任正非掌握了不少知识,使他成为了一个见解独到的人。这一点,从任正非后来在华为内刊上发表的文章,以及他在各个场合上做出的讲话就能够看出来。

贫寒家境与对知识的追求便是任正非整个青少年时代的主题。所以说,任正非价值观的形成,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踏实上进、淡泊名利的心态以及热爱读书、追求知识的品格,都是在那些青涩的岁月里成型的。而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后来也发挥到了他在华为的发展和建设中。

同时,也正是年少时的这些经历让任正非对那些改变了人类命运的科学家们产生了崇拜之情。因为任正非深深地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从此,他便开始笃信知识的力量。任正非在访问美国回来后,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教育经费的缺乏、文化素质的低下,是中国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正非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予知识,是因为他相信知识是创造价值的有生力量。在他看来,知识就是一种财富,而且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源源不断地获得,对众生而言,是平等的。很多人难以想象,这样的认知竟然出自一位商人,因为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学者对知识的迷恋。

当华为还处在创业期时,公司的管理者们没有一个人具备高科技产业管理经验,无论是从研发到市场,还是从生产到财务,统统都是外行,这当然也包括任正非在内。一直以来,他们是靠着摸索前进的。于是,任正非认为公司有必要进行一些培训。为此,华为还专门建立了部门学习制度,目的就是要让公司的成员不断地进行学习,同时提高彼此之间的共同交流。在任正非看来,学习对于华为的管理有着重大意义:

在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做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华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完全靠摸索,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在残酷的竞争中学习;在中国,做一个以几万年轻知识分子为主的企业,竞争又是全球范围和世界级水平,华为没有任何成功的实践可以借鉴。

因此,任正非在公司里特别重视学习,因为他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管好华为。任正非每周至少都会看两本书,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但大部分都围绕着与企业有关的书,比如公司管理和技术进步等。因而,任正非对联想、宏基、IBM等知名企业的实践经验了如指掌。同时,他也会要求干部们多读书,有时甚至让公司买书,然后发给各级主管和员工。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培训中心成为公司内部最重要的一个机构,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就出身于培训中心。公司在坂田基地建设培训中心时,把它盖成了一个豪华酒店。当时,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是一种资源浪费。但任正非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一种投资。而任正非在审批各部门提交的年度预算时,总会指出培训预算太低的问题。

重视培训,这并不是任正非一个人的观点。从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看来,培训支出不再是支出去的一笔费用,而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华为每年支出的培训费用就高达数亿元,他们自行编写教材,总会在其中加入许多实际案例,以供员工学习和参考。华为的培训并不是“走过场”,其结果还要有一个严格的考核评估。

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公司已经做出了方方面面的努力。公司还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办学目的就是为员工及客户提供各种培训课程,这其中还包含了华为一贯秉承的宗旨,即“与客户共同成长”。

华为的培训系统也一直处于建设和完善当中,因而除了深圳总部,华为在北京、广州、南京、昆明、杭州和重庆等地区也分别成立了区域培训中心。而在国外,比如欧洲和非洲的几个国家,华为同样建立了综合性的培训中心。国外的这些培训中心,不但要向各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培训的服务,同时它也是向合作方传授经验和技能的一个最佳平台。

不可否认,任正非就是知识的信徒。他尊重知识,热爱知识。他用知识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他用知识塑造了引领世界的中国通信产业;他用知识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雷厉风行是一种素养

说起任正非的时候,人们还习惯用另一个词来形容他,即“军人总裁”。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曾是一名军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任正非将军队管理的思想植入到了企业管理当中,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一位新员工进入华为时都要接受培训,其中就包括极其严格的军事训练。

青春永远都是人的脑海中镌刻最深的记忆,岁月的积淀换来的是最深刻的人生启示。人们在看任正非的时候也许会想:如果没有14年的军旅生涯作为铺垫,也许世界上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教父”。

在重庆读完大学后,任正非即将面临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按照学制,任正非本该于1967年毕业,然后参加工作分配。然而,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毕业生的分配被推迟了一年。这次分配提出了面向基层的方针,即毕业生要先去当农民、当工人。但这两条路任正非都没选,而是直接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由工人、农民和军人主导的。所以,这一选择对于任正非来说很现实。特别是经历过“文革”的洗礼后,任正非更加认识到得到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重要性。

说来也很幸运,父亲任摩逊的问题没有定性,部队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结。因为当时整个中国被打倒的干部不计其数,任正非的问题就并不那么突出了。另外,任正非的好学以及他对知识的掌握也给他加了不少分,部队也需要人才,特别是掌握技术的人才。于是,任正非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一名基建工程兵。直到转业,任正非在军队里整整待了14个年头,也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14年。

基建工程兵主要承担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和国防施工任务。后来,国家还对这支部队进行了扩充,使其发展成为国家基建战线上的一支有力的突击队。

刚入伍不久,任正非就随部队参加了一项军事工程,代号为011。该工程是西南地区三线备战建设的工程之一,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主要任务是建设战略大后方的军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这一任务让任正非充满了激情,大有一种“投身革命”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任正非感到高兴,那就是该工程的实施地点就在他的家乡贵州安顺地区,尽管不能随时回家,但这还是让他感到兴奋。

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其实很艰苦,但任正非却并不觉得辛苦。每每回忆起这段国防施工的经历,任正非的内心都会升腾出一股英雄主义情怀。那里虽不是战场却胜似战场,每个人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后来,任正非总是不自觉地将那些场面与华为创业时的艰辛联系在一起,甚至在称赞华为市场部的员工们时说道:

没有他们含辛茹苦的艰难奋战,没有他们的“一把炒面、一把雪”;没有他们在云南的大山里、在西北的荒漠里、在大兴安岭风雪里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远离家人在祖国各地,在欧洲、非洲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面对花花世界而埋头苦心钻研,出污泥而不染,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一直以来,任正非都没有荒废自己,努力钻研知识。于是,他很快便在部队中崭露头角,表现出了良好的科技素养。在部队期间,任正非拥有多项技术发明创造,甚至两次填补了国家的技术空白。任正非跟随部队,先后参与了几十个项目的建设,包括总装厂、飞机洞库、试验场地等。任正非一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任正非虽然在部队创造了很多技术创新和发明,但因为他父亲的原因,他多年来都未曾获得任何表彰,入党申请也未得批准。他的身边每年都有很多立功得奖的战士,而他这个领导者却始终一无所有。如果说非要找出他的一项荣誉的话,那便是安慰奖--“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不过,任正非曾表示自己对此并不在意:

我已习惯了我不应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培养了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时期终于到来,这也使任正非一家得到了解放。“四人帮”被粉碎后,各地陆续开始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任正非所在的部队直接派工作组去了他的老家,去查清任摩逊的历史,而调查的结果是没什么异常情况。于是,任正非的父亲得到了平反。父亲的事情弄清后,任正非顺利入党。1982年9月,任正非还出席了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不过很可惜,这一年也是任正非离开军队的时候。

军队的领导哲学与企业的管理哲学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以美国西点军校为例,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其中一大批最后都成为了商界领袖。其实,国内企业的军人总裁并不只有任正非一个。比如,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中粮集团的宁高宁、万科的王石等都曾在部队服过役,都有过从军的经历。

任正非曾向华为培训中心推荐过一本书,名为《西点军校领导魂》。这本书是美国西点军校退役上校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点军校是如何培养军队领导者的。任正非还引用了麦克阿瑟将军提出的西点军人应该坚持的三大信念-“责任、荣誉、国家”,并将其改成“责任、荣誉、事业、国家”。他将这几条信念灌输给员工,希望他们能够永远铭记。

同类推荐
  • 认真胜于能力

    认真胜于能力

    世上万事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毛泽东也曾说:“做任何事情最怕认真。”无论你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你拥有了认真这一法宝,就能够战胜它、获得成功。可见,认真做人、认真做事、认真生活不应该只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做事必备的品质,应作为目标努力去实践。
  •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营造素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营造素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冯仑内部讲话

    冯仑内部讲话

    本书通过冯仑的经历和他曾经的讲话,还原了他们创业的过程,找到了万通地产发展、壮大的关键时间点,并展现了冯仑在该时刻扮演的角色及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对冯仑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剖析和拓展,探讨了他的做法中哪些能给人理论上的启示,哪些值得现实中直接推广和学习。通过这些,让读者对冯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创业及管理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介绍了许多人曾经为了成功而努力,到了最后一次却挫败的原因。
热门推荐
  • 纯萌宫女:卧底鬼王府

    纯萌宫女:卧底鬼王府

    大周国的楚王府,每个月的十六都会从里面搬出一具少女的尸体。传闻楚王府练功走火入魔,每个月的十五都要吸食一个少女的血来恢复正常,两年来从未间断。可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外人不得而知。冷若水为了救爹爹,卖身到王府做卧底,想要弄清楚真相,开始了她的卖萌七十二计。第一计,投怀送抱。趴在梯子上,看到王爷走过来,故意脚下一滑,想要他来个英雄救美。只听到啪的一声,狠狠的摔在了地上,痛的她直咧嘴。冷面鬼王走过去看都没看一眼、没关系,我还有第二计,第三计............
  • 那一段铭心刻苦

    那一段铭心刻苦

    有人说爱情向天空一样的湛蓝,可是天空又是什么样的色彩?当我终于可以看见那片天空,理解了人们口中的蓝色的时候,那本该鲜艳的爱情却悄然的退却成了斑杂黑!柯古,你还欠我一个结局,无论那个结局是悲还是喜!
  •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今天怎样当好校长

    今天怎样当好校长

    本书从如何提高校长领导能力,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如何创新,新时期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如何进行学校品牌管理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对引起关注的校长专业化发展问题展开阐述,对校长专业化与校长职业化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详细的讨论。
  • 天女迷踪

    天女迷踪

    几个传承千年的家族,肩负一个不为人知的任务,揭秘短而富饶的隋朝秘史,寻找传说中的护国天女。跟着作者一起探秘都江堰,青城山,古都西安。
  • 易经随笔

    易经随笔

    满篇胡言乱语,千万勿信,勿问,勿较真!认真你就输了!
  • 蜀山剑侠传(卷八)

    蜀山剑侠传(卷八)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八。
  •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姻缘

    水姻缘

    双生姐妹,一模一样的脸蛋,个性迥异,一次偶然的邂逅,造成了一段阴错阳差的姻缘。姐妹易嫁,瞒天过海,恕不料一步错,步步错。只是错误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人,姻缘天定,看百炼钢如何成为绕指柔?
  • 那片花海

    那片花海

    TF家族里又多了几个才女,他们之间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还闹了好多笑话。但渐渐地,他们也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那个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