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700000008

第8章 相声“三字经”注释(5)

“搭桥”是相声术语,指捧哏演员在必要情况下以语言作为桥梁,使相声起承转合的不同部分之间连接得很顺畅。如《规矩论》:

甲:吃饭都是先下筷子后张嘴。

乙:我看不见得,先张嘴后下筷子一样。

--乙这句话就是搭桥,甲好模仿先张嘴后下筷子的怪样,引发笑料。

再如《武松打虎》:

甲:(拿起啤酒瓶当报话机使用)“001、001……”

乙:别喊了,你这虎形该上场啦!

--乙的这句话就是为甲搭桥,使甲所装扮的虎形得以自然上场。

相声里还有比较常用的一种处理包袱的方法,叫“先支后抖”,就是捧哏演员先把观众的注意力“支出去”,再由逗哏演员抖响包袱。捧哏的话要准确而合乎情理,合乎一般的逻辑,这样才能让观众在不自觉中按错误的思路走下去,当逗哏演员用反逻辑的、出乎意料之外的话来抖包袱的时候,观众才会幡然醒悟,哈哈大笑。如下面的例子《虎口遐想》:

甲:唐杰忠同志我问你个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你摔过跟头没有?

乙:你指的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

--乙的这句话就是“支”,让观众按着乙的思路去想。

甲:还什么工作生活,就是平时走路没留神,“叭喳”!狗吃屎,嘴啃泥,大马趴,倒栽葱!

--通过乙的“支”,使甲的话产生反差,这样效果才愈加强烈。又如:

乙:你呀,你可千万别着急,慢慢想办法!

甲:脑袋都大了!当时偷偷瞟老虎一眼,还真不错。

乙:老虎没看见你?

甲:正跟我交流感情呢!

--乙说的“老虎没看见你?”就是有意把观众的思路引向歧途,“支出去”,甲再说“正跟我交流感情”呢,包袱就响了。这就是“支”和“抖”最常见的组合方式。当然,这个包袱的构成中还有乱用词语的因素,相声的包袱构成往往是多种手法相结合的结果。

这种“先支后抖”的方式在相声中用得非常多,也是非常有效的搞笑方法,随便再举一例:

甲:那算卦的说,我二十八岁就是今年我有场大难,头些日子过完生日了,我自己还美呢!

乙:大难躲过去啦!

甲:今儿一琢磨呀,人家大概是按阴历给我算的。

--乙这句“大难躲过去啦!”就是“支”,本来按照正常的逻辑,过完生日自然就不算二十八岁了,乙再说“大难躲过去”正印证了观众的想法,因而观众在那一瞬间是完全相信甲的大难已经躲过去了。没想到甲再说“人家是按阴历算的”,这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包袱就响了。

当然,《虎口遐想》中的“支”和“抖”,和相声的传统表演方式相比,还是稍有不同的。一般来说,“支”与“抖”的两句话,字数要大概相等,如果能够谐韵更好。这样不仅在语义上反差大,在音韵和节奏上,也有很强的幽默感,比如传统相声《文章会》的“底”,结尾部分是这样的:

乙:康有为怎么夸你的?

甲:他说:“哎呀,这样的学生能作如此的文章,可称‘叭胡噜’。”

乙:好,康有为这是夸你哪。

甲:是啊?

乙:“巴图鲁”在满语里,就是好的意思。

甲:不,您说的“巴图鲁”是好的意思,他说我可称“叭胡噜”!

乙:叭胡噜?

甲:“叭”是“叭”,“胡噜”是“胡噜”,两个意思。

乙:怎么讲法呢?

甲:康圣人过来照我脸上,“叭”!疼得我这么一“胡噜”,这不是“叭胡噜”嘛!

乙:打上啦?

甲:然也。

乙:你中了?

甲:我肿了。

“你中了?”“我肿了。”是非常标准的“先支后抖”的格式。还拿《夜行记》的“底”做例子:

甲:不管它那一套,钻进胡同我就骑上了。咦?对面儿又来了个警察。

乙:那你就下来推着走吧。

甲:下来?我趁他没瞧见,扭回头来一拐弯儿,“哧溜”一下子!这回他再想:找我都找不着啦。

乙:你到家了?

甲:掉沟里啦!

“你到家了?”“掉沟里啦!”也是是非常标准的“先支后抖”的格式。一定是说“掉沟里啦”而不说“我掉沟里啦”,就是为了在字数上和“支”出去的句子保持一致。上句是四个字,如果下句说“我掉沟里啦”效果就会比直接说“掉沟里啦”差。用专业术语说,那个“我”字“挡了”,就是阻碍了抖包袱的过程,使包袱不响。相声演员常说:“说相声难啊,多一个字包袱都不响,少一个字包袱也不响。说快一点儿包袱不响,说慢一点儿包袱还不响,差一丁点儿都不行。”就是这个道理。

说中唱,唱中说。最忌讳,硬山搁。

相声中的唱是为了包袱而唱,不能为唱而唱。硬把唱段放到不相关的段子里,缺少内在联系和语言过度,行话叫“硬山搁檩”,最为忌讳。“硬山搁檩”原为建筑术语。旧时北京民房建造时要先“立架”,立起柱子,纵向架上柁,柁上放檩,檩上再放椽子。这样的结构,即使日后两边山墙倒了,整体房子还在,即所谓“房倒屋不塌”。“硬山搁檩”是指盖房子时为省木料,在两端的山墙上不放柁,直接把檩条的一头搭在山墙上。这句话用在相声当中是指把不相关的语言、唱段硬加到段子里,用白话说就是“不挨着”。

瓜已熟,蒂必落。信手拈,惹人乐。

好相声,讲结构。切不可,语言凑。

找笑料,别现贴。最可取,肉中噱。

好的相声都是所谓的“结构喜剧”,小偷是不能开公司的,让小偷开公司,公司里还有保卫科,是从结构找的包袱。百货公司是不卖猴的,采购员因为文书传达错误而跑遍全国买猴,还要一本正经地讲出买猴的意义,本身就很可笑。有些演员只凭滑稽的语言取胜,有名句无名段,不是好相声。

肉中噱,就是结构自然产生的包袱,如马三立的《祖传秘方》,把一个纸包剥开一层又一层,最后看见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俩字:挠挠。这种包袱效果最好,也最值得回味。

外插花,也需要。新奇巧,方为妙。

与相声主线无关的包袱叫“外插花”。如《一贯道》里有这么一段:

甲:现在您看哪个青年人还烧香磕头?上年纪的人还有,特别是老太太,哎!可也分哪儿的老太太,今天来的老太太一位迷信的都没有,我说的是我们街坊有这种迷信的老太太。

乙:噢,你们街坊老太太迷信?

甲:对啦。

乙:您在哪儿住?

甲:我……还没找好房哪。

这个的“外插花”“包袱”与主题并无密切联系,也可在其他相声段子里使用。

“外插花”使我们想到包袱与笑料的区别。张善曾先生曾在《八角鼓讯》杂志(2011年第五十四期)中叙述过“包袱”与“笑料”的区别,让我们现在看看如下的相声片段:

马三立的《相声的魅力》:

乙:您的相声作用可真不小哇!

甲:可以这么说吧!

乙:您说了这么多年相声起了这么大的作用,您费得劲儿不小吧!

甲:当然喽!

乙:您的身体一直也挺壮实?

甲:身体壮实。

乙:身体好,饭量怎么样?

甲:好哇!

乙:吃馒头,一顿能吃几个?

甲:吃馒头?……三四个吧!

乙:不少。要吃干饭呢?……吃几碗?

甲:……我都不知道我能吃几碗干饭。

--甲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自己说大话没边儿了,真正是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

侯宝林的《卖佛龛》:

“大娘,您这佛龛是多少钱买的呀?”

“年轻人说话没规矩,佛龛哪能说买呀,得说请。”

“对不起大娘,我不懂,您这佛龛多少钱请的呀?”

“就他妈这么个玩意儿,八毛!”

“骂上了!”

--大娘心疼钱也骂上啦!其实大娘并不迷信。突出表明了破除封建迷信的立场。

高英培的《钓鱼》:

他爱人赶紧过来打个圆场儿说:“这鱼是钓来的,是钓来的,二个他爸爸,是钓来的。这鱼可能有二斤多。”

“嘛玩意儿?二斤多?四斤高高的啦!不信你问去,就这个,掌柜的还给饶一条啦!”

“还是买的!”

--情急之下,暴露了自己好面子、编瞎话的嘴脸,达到了相声艺术的文学目的。

--仔细分析以上三个相声片段,引人发笑都是最末的一句话。这句话突出地表现了作品的立场、观点。如果把末一句删去,故事就不完整了,更没有结论了。同时把这句话放在其他作品中,是绝对不会引人发笑的,这句话与相声所描述的事物,有着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画龙点睛的一句,是相声演员与作者共同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事物的精髓,绝不是信手拈来和可有可无的。

大凡相声中逗笑的那一节,具备上述条件的可以叫作“包袱”。反之,有时候虽然很逗笑,也不能称作“包袱”,只是笑料而已。

那么,什么是“笑料”呢?“笑料”与相声所描述的事物没有血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相声作品中删除后并不影响相声作品的存在。“笑料”在任何作品、任何场合,甚至几岁儿童说出来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会引人发笑。它是和主题无关的,不是事物的总结、真谛,不是相声作品的末一句话。现在常见的所谓“笑料”大多为一惊一乍、怪声怪相、拍桌打骂、口眼斜、挤眉弄眼、互相侮辱、污言秽语、低级趣味、不卫生、不健康、不文明、不礼貌,用伦理或生理缺陷抓哏。

综上所述,明晰地可以看出“包袱”与“笑料”有本质上的区别。

从垫话儿,到瓢把儿。入正活,一条线儿。

喜剧线,不可少。始至终,包袱巧。

“垫话儿”就是在相声主体之前说的相声小段。它是独立成章的,也是可以放在不同段子之前的,但内容最好与相声主体有关联。比如,《蛤蟆鼓》当《铃铛谱》的垫话儿很合适,当《文章会》的就差一些。

“瓢把儿”就是相声主体(正活)的开头部分。在有垫话儿的时候,瓢把儿就是入活的“搭桥”,用以将垫话儿引入正题的一段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垫话儿”“瓢把儿”与正文内容要紧密联系,成为一条主线。

所谓喜剧线,即相声作品内容需具备喜剧因素,不是什么人物或任何事件都可以用相声来表现(参看附录--崔琦《相声的结构与“包袱”》)。

抓现挂,须即兴。早纂弄,不好用。

“现挂”是相声术语,就是根据演出现场发生的事情及时在节目中表现出来并找出包袱。“现挂”在传统相声的表演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使用得恰到好处,作用很大。

一次,侯宝林表演《婚姻与迷信》时,正说到旧式婚礼要迈火盆,容易引起火灾,此时剧场外边正好过救火车,声音很大,观众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侯宝林一看要乱,怎么办?当时抓了一个现挂:“您听,这不定谁家又结婚呢!”观众们都哈哈大笑,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台上。

现挂是很难的,不但演员脑子要快,还需要有很深的艺术功力,而且还要掌握时机,错过了火候,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影响自己继续演出。值钱的“现挂”是不可复制的。

现挂要即兴发挥,提前编(纂弄)好,没有意义。

好包袱,成经典。若照搬,成色减。

同类推荐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本书收有“信仰”、“孩子与音乐”、“词语”、“动物·昆虫以及心地”、“男女或情事”、“蒙古的”、“文艺方面”等短语。
  • 大佛寺诗联选

    大佛寺诗联选

    本书是一本古今诗人吟颂张掖大佛寺的诗联荟萃,作品主题鲜明,咏意厚重,风格迥异;诗集编排得体,融贯尔雅,和谐成篇。这对弘扬佛寺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热门推荐
  • 大荒行

    大荒行

    漫漫长生路,悠悠大荒行。这是一个“我命如仙乱红尘”的世界。一个起始于“修真界”和“大荒”之间的故事。我若为魔,天下无魔。我若屠仙,天下无仙。
  • 机甲之突出重围

    机甲之突出重围

    人类只是被外星生物圈养在地球上的一种材料,时机到了,地球就会启动预设指令,进行最后的收割。一百余年的黑暗末日,人类终于浴火重生,重回地球食物链顶端,建立起地球联邦。而正在此时,前来收割材料的外星生物来了。无数地球人族舍生忘死,最后关头,联邦领袖与入侵的外星人同归于尽,为余下的地球人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战争过后伤痕累累,地球科技也因此再度迎来井喷,并随时准备着应对外星生物的第二次入侵。“时刻准备着,为了守护家园而战斗!”——————————————————“这是一个前路崎岖的年代,这更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哪怕黑夜再黑暗,我也要用我黑色的眼睛找到光明!”
  • 魅力来自沟通

    魅力来自沟通

    沟通的品质决定人生的品质。沟通能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青年人成功和快乐的必要条件。第一是因为青年不再单纯是学习或工作,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个人发展目标,具备良好的人事能力能让人生的路越走越宽,反之则可能让自己陷入窄胡同。第二是因为现在用人单位对年轻人的沟通能力非常重视,不强调他们的成绩高低,注重实际能力。不强调名牌高校、高智商,注重情商。不强调专业对口,注重综合素质。因此正确引导和促进青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培育青年健康的心理,帮助青年健康地成长,提高其沟通技巧,将有助于青年人走向成功,并且为青年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打下良好的基础。
  •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

    作为中国职业界健康系列读本之一,《带着快乐去工作》一书以“快乐产生激情,快乐营造健康和智慧,快乐营造迈向成就的职业活力”为主题,讲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幸福生活观。全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快乐工作或生活方式,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郁闷、压力、缺乏原动力等问题,提出了快乐工作就是成功人生的哲理。
  • 鬼循环之鬼说诡话

    鬼循环之鬼说诡话

    传统科学认为鬼只是人们的想象,属于唯心主义,尤其对于无神论者,一般认为现实中并不真的存在鬼,鬼只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对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有神论科学家,他们虽然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但大多也认为灵魂是超自然、超物质的,是科学无法研究的。鬼是为魔王所摄,憎嫉佛法中修行之人,常有热铁槌从口而入,生前邪见迷信,不信正法,堕于地狱,多劫受苦。——————————————————————————————————————关于鬼,你知道多少?这部小说对鬼做了一个简单的诠释,有兴趣的来看看吧!
  • 清世流年

    清世流年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林萧,此林妹妹非彼林妹妹,前世的女汉子幸福终老,谁知一朝穿越竟成侯府千金,还是嫡出,哇哇,还是内定的太子妃。想想那些晃眼的金银珠宝,美味的美味佳淆,满室的仆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神马东西?原来太子只是打酱油小弟,那我的太子妃也是浮云?林萧瘪嘴,什么更糟糕的,男主竟有妻,还有青梅竹马的情人?林萧很想大声骂娘,但只能弱弱问道“俺是不是女主”·······且看现代小女子如何在古代来一场“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好戏。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特许连锁加盟战略

    特许连锁加盟战略

    在亢奋与冲动的中国特许连锁经营热中冷静观察,有诸多现象还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中国本土的很多企业草草上马特许连银锁经营,又匆匆收场;许多特许加盟商也由于对加盟知识的匮乏而遭受损失。这是为什么?带着疑问,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书刊、杂志、媒介、网页,得到的回答几乎众口一词,即企业自身特许体系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充分相信,这本书将成为你加盟特许、获得成功的指南帮手。
  •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本书总结、归纳了161个当今管理术语,涉及目标管理、领导力、执行力、一分钟管理法、企业核心能力等,并进行理论分析与论述。
  • 妃常妖娆:绝色炼丹师

    妃常妖娆:绝色炼丹师

    她跨越时空,穿越而来,只为遇见这一时空的他。她是灵族圣女,他却是上玄后人。两大传世家族,万年恩怨纠葛,他和她将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