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400000011

第11章 相遇是缘,我们都曾来过(6)

苏轼的著述宏丰,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其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3.米芾

米芾,一作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相传,他爱古好奇,常穿了唐代服装在大街上四处走;又喜爱石头,看见奇石就下拜,呼之为“兄”,因其举止狂放疯颠,故世称“米颠”。

米芾书法成就最大者是行书和草书。他能博取前人所长,用笔俊迈豪放,自谓“刷字”,意谓“运笔迅速而劲挺”,世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黄庭坚说:“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当所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他曾自述云:“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八面。”后人更称赏他是“八面出锋”。

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之气势。传世米芾作《苕溪诗》

作品如《蜀素帖》、《苕溪诗》是其书风成熟时得意之作,用笔跌宕起伏,雄健异常,变化多端,为难得之书品。

《宣和书谱·行书六》称:“大抵书效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谓善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识者然之。”

曾自负能提笔作小楷,笔笔端谨,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皆若大字,然不肯多写。曾奉诏仿《黄庭》小楷,作周兴嗣《千字》韵语。

他学过很多名书法家的作品,临摹得十分逼真。据说他曾向朋友借了古书画,临摹后,将真迹和摹本一起交给物主,物主竟无法辨认。有人评说:“善临摹者,千古惟米老一人而已。”其擅画,曾创“米字点”,作夏雨图,苍茫沉郁,大雨滂沱,为世所重。

著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砚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行书书迹有《多景楼诗》、《苕溪诗》、《蜀素帖》、《拜中岳铭》、《三吴诗帖》、《与景文书帖》、《天马赋》、《方圆庵记》、《三帖卷》、《跋陈摹褚本兰亭》、《李太师帖》、《张权帖》(一称《河事帖》)、《张季明帖》、《伯充台坐帖》、《步辇图题名》、《陈揽帖》、《叔晦帖》、《知府帖》、《春和帖》、《珊瑚帖》、《复官帖》、《诗跋褚摹兰亭》、《紫金帖》、《鹤林甘露帖》等;草书有《元日帖》、《中秋登海岱楼二诗帖》、《论草书帖》、《吾友帖》、《两三日帖》等,亦曾书《千字文》,其《鲁公仙迹记》原在湖州鲁公祠,石佚后已重刻。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好收藏名迹,能以假乱真。他以行草书最著,博取前人所长,用笔俊迈豪放,《宣和书谱》论其书:“大抵初效羲之”、“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深得意外之旨”。

《蜀素帖》笔法苍老凝练,行笔涩劲,沉稳爽利,世有“清雅绝俗,超神入妙”之叹。其书体虽属宋朝简札书风,是“二王”及唐、五代书风的延续,但细察似乎与前人书法无一相似之处,是米芾自家风格的最好体现。明·董其昌跋曰:“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以及“沉着痛快”的风格。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浑厚的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非“矫揉造作”;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其画山水出自董源,天真发露,不求刻意,多用水墨点染,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子友仁继父法有所发展,自称“墨戏”,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氏云山”和“米派”之称。

米芾还爱砚。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为书画家必备之物。米芾于砚,素有研究,有《砚史》一书,据说对各种古砚的品样及端州、歙州等石砚的异同优劣均有详细的辨论,倡言“器以用为功,石理以发墨为上”。其子米友仁书法继承家风,亦为一代书家。

4.赵孟頫

赵孟頫,元代大书法家。其书风探远源古,力追“二王”,斟酌隋、唐风格,一变而为宋代“习尚”;其用笔流丽圆转、骨力秀劲,呈现出富有个性的娇美风格、自成一家,世称“赵体”。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今属浙江)。他是宋朝的宗室,宋亡后仕元,深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宠遇,被授予各种官职,在政治上相当显赫。但因他是宋宗室而为元朝高官,故颇为宋朝遗民所轻视,且常遭到蒙古贵族中一些人的反对,因而心情矛盾,故他的诗文中常会流露出抑郁之情,并将大量精力用在书画创作中。

书法则工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草书,各体皆能;早年曾学宋高宗的字,中年后取法“二王”和智永(僧),晚年则师法李邕,兼取颜真卿、米芾之长,最后兼容并包、取众之长,形成了“结体严整、运笔圆熟、姿态妍媚”的“赵体”。

存世书迹甚多。正书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妙严寺记》、《信心铭》、《续千字文卷》;小楷有《汲黯传》、《道统源流册》、《道德经》、《道统生神章》;章草有《临急就章》;行书有《洛神赋》、《绝交书》、《临兰亭序》、《临集王书圣教序》、《胆巴碑》、《心赋》、《雪赋》、《湖州妙严寺记》、《归田赋》、《兰亭十三跋》等。此外,所书碑石也不少,其中《张天师神道碑》存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松江有其《松江宝云寺记》。

在绘画上,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孟頫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据说他自五岁起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尚“观书作字”,对书法可谓“情有独钟”。其提出“作画贵有古意”、“云山为师”、“书画本来同”等法度,颇为后人所重。

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云:“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俊秀、清雅飘逸,结体严整端庄,笔法圆熟妙丽,世称“赵体”。其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所书,尤其擅长楷书和行草。其小楷,书体备极楷则,墨迹如《道德经》等;其大楷,书体法度森严,如《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其行草,书体优美洒脱,墨迹如《洛神赋》、《兰亭十三跋》等,时人有评云“花舞风中,云生眼低”。

如何写一手好字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一一要我来讲关于写字的方法。我想写字这一回事,是在家人的事,出家人讲究写字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这一次讲写字的方法,我觉得很不对。因为出家人假如只会写字,其他的学问一点不知道,尤其不懂得佛法,那可以说是佛门的败类。须知出家人不懂得佛法,只会写字,那是可耻的。出家人唯一的本分,就是要懂得佛法,要研究佛法。不过,出家人并不是绝对不可以讲究写字的,但不可用全副精神,去应付写字就对了。出家人固应对于佛法全力研究,而于有空的时候,写写字也未尝不可。写字如果写到了有个样子,能写对子、中堂来送与人,以作弘法的一种工具,也不是无益的。

倘然只能写得几个好字,若不专心学佛法,虽然人家赞美他字写得怎样好,那不过是“人以字传”而已。我觉得:出家人字虽然写得不好,若是很有道德,那么他的字是很珍贵的,结果都是能够“字以人传”。如果对于佛法没有研究,而且没有道德,纵能写得很好的字,这种人在佛教中也是无足轻重的了。他的人本来是不足传的。即能“人以字传”一一这是一桩可耻的事,就是在家人也是很可耻的。

关于写字的源流、派别,以及笔法、章法、用墨……古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而且有很多的书可以参考,我不必多讲。现在只就我个人关于写字的心得及经验,随便来说一说。

诸位写字的成绩很不错。但是每天每个人只限定写一张,而且只有一个样子,这是不对的。每天练习写字的时候,应该将篆书、大楷、中楷、小楷四个样子,都要多多的写与练习。如果没有时间,关于中楷可以略掉;至于其他的字样,是缺一不可的。且要多多地练习才对。

我有一点意见,要贡献给诸位。下面所说的几种方法,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我对于发心学字的人,总是劝他们先由篆字学起。为什么呢?有几种理由:

(一)可以顺便研究《说文》,对于文字学,便可以有一点常识了。因为一个字一个字都有它的来源,并不是凭空虚构的,关于一笔一画,都不能随随便便乱写的。若不学篆书,不研究《说文》,对于字学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一一简直可以说是不认得字啊!所以写字若由篆书入手,不但写字会进步,而且也很有兴味的。

(二)能写篆字以后,再学楷书,写字时一笔一画,也就不会写错了。我以前看到养正院几位学生所抄写的稿子,写错的字很多很多。要晓得:写错了字,是很可耻的一一这正如学英文的人一样,不能拼错一个字母。若拼错了字,人家怎么认识呢?写错了我们自己的汉文字,更是不可以的。我们若先学会了篆书,再写楷字时,那就可以免掉很多错误。此外,写篆字也可以作为写隶书、楷书、行书的基础。学会了篆字之后,对于写隶书、楷书、行书就都很容易一一因为篆书是各种写字的根本。

若要写篆字的话,可先参看《说文》这一类的书。有一部清人吴大澂的《说文部首》,那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部书很好,便于初学,如果要学写字的话,先研究这一部书最好。

既然要发心学写字的话,除了写篆字而外,还有大楷、中楷、小楷,这几样都应当写。我以前小孩子的时候,都通通写过的。至于要学一尺、二尺的字,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那就可用大砖来写,平常把四块大砖拼合起来,做成桌子的样子,而且用架子架起来,也可当桌子用;要学写大字,却很方便,而且一物可供两用了。

大笔怎样得到呢?可用麻扎起来做大笔,要写时,就可以任意挥毫。大砖在南方也许不多,这里倒有一个方法可以替代:就是用水门汀拼起来成为桌子。而用麻来写字,都是一样的。这样一来,既可练习写字,而纸及笔,也就经济得多了。

篆书、隶书乃至行书都要写,样样都要学才好;一切碑帖也都要读,至少要浏览一下才可以。照以上的方法学了一个时期以后,才可专写一种或专写一体。这是由博而约的方法。

至于用笔呢?算起来有很多种,如羊毫、狼毫、兔毫……普通是用羊毫,紫毫及狼毫亦可用,并不限定哪一种。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写大字须用大笔,千万不可用小笔!用小的笔写大字,那是很错误的。宁可用大笔写小字,不可以用小笔写大字。

还有纸的问题。市上所售的油光纸是很便宜的,但太光滑很难写。若用本地所产的粗纸,就无此毛病了。我的意思:高年级的同学可用粗纸,低年级的可用油光纸。

平常写字时,写这个字,眼睛专看这个字,其余的字就不管,这也是不对的。因为上面的字,与下面的字都有关系的一一即全部分的字,不论上下左右,都须连贯才可以。这一点很要紧,须十分注意。不可以只管写一个字,其余的一切不去管它。因为写字要使全体都能够配合,不能单就每个字去看的。

再有一点须注意的:当我们写字的时候,切不可倚在桌上,须使腕高高地悬起来,才可以运用如意。

写中楷悬腕固好,假如肘部要倚着,那也无妨。至于小楷,则可以倚在桌上,不必悬腕的。

以上所说的,是写字的初步法门。现在顺便讲讲关于写对联、中堂、横披、条幅的方法。

我们写对联或中堂,就所写的一幅字而论,是应该有章法的。普通的一幅中堂,论起优劣来,有几种要素须注意的。现在估量其应得的分数如下:

章法:五十分。字:三十五分。

墨色:五分。印章:十分。

就以上四种要素合起来,总分数可以算一百分。其中并没有平均的分数。我觉得其差异及分配法,当照上面所分配的样子才可以。

一般人认为每个字都很要紧,然而依照上面的记分,只有三十五分。大家也许要怀疑,为什么章法反而分数占多数呢?就章法本身而论,它之所以占着重要的原因,理由很简单,在艺术上有所谓的三原则。即:

(一)统一。

(二)变化。

(三)整齐。这在西洋绘画方面是被认为很重要的。我便借来用在此地,以评论一幅字的好坏。我们随便写一张字,无论中堂或对联,普通将字排起来,或横或直,首先要能够统一:字与字之间,彼此必须相联络、互相关系才好。但是单只统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须当变化才好。若变化得太厉害,乱七八糟,当然不好看。所以必须注意彼此互相联络、互相关系才可以的。

就写字的章法而论大略如此。说起来虽很简单,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经验的,多多练习,多看古人的书法以及碑帖,养成赏鉴艺术的眼光,自己能常去体认,从经验中体会出来,然后才可以慢慢地养成习惯,并且有所成就。

同类推荐
  • 天使走过人间

    天使走过人间

    本书由近百篇短小精悍的充满亲情爱意的故事组成,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哲理,清新透亮,潇洒超脱,读者群广泛,是家人互赠礼品的最佳选择。
  •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散文集。包括:我喜欢北京人,北京口味,小议京菜,朴素的北京人,北京最美的东西,北京房子,冷漠的北京人等。
  • 静如花开

    静如花开

    全书分“写古意” 、“在路上”、 “品人生”、 “寄相思”、 “忆往昔”共五辑,作者用文字记录了她这些年来的生活点滴及所思所想。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热门推荐
  •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诶,你就是转世的鲲吧”某仙曰。某鱼懵逼。“既然君上把你交给了我,那就要好好照顾呀”某仙曰。某鱼依旧懵逼。
  •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炼大道

    修炼大道

    一个平凡的人,因求生欲望误食一株神草,从而有了成神的一个契机,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成为人上人...
  • 重振家园

    重振家园

    灾难降临,末世危机,军旗下的誓言要守护华夏!华夏禁军不出懦者,烈士陵园不葬庸人。
  • 羌希暗夜之夫君快到碗里来

    羌希暗夜之夫君快到碗里来

    “你就是灵界的耻辱!”她是被老灵王定为最卑贱的族人,在灵界遭受着白眼和嘲讽。遇见他,不知是命运的眷顾还是作弄。护法?灵杖的主动契约?魔王示爱?寻找河罗门?只是为了离他更近。越靠近他,为什么身世的秘密就越多人知晓?!大战四起,神兽被灭,被追杀,,封印被冲破,她觉醒与四界为敌。他说:谁敢伤害她的性命,我便让谁陪葬!谁敢拆散我们,我就吞了谁的祖魂!这一世,下一世,生生世世,她都是我的妻!
  • 天使鸣奏曲

    天使鸣奏曲

    那一年,她来到了乔言,遇见了他,从开始与他小吵小闹到了慢慢接受他。在她有困难时,毫不犹豫的帮助她;在她哭泣时,放下一切安慰她。在她终于要接受他时,却发现哪一次车祸跟他有关,一瞬间,情人变仇人。在好友的帮助下,她来到日本的”白虎“。三年后,她回归,复仇开始!直到她把枪口对准他的胸口才发现,她完全下不了手。原来她的心早已归他。喜欢是心动的开始,心痛才是爱...
  •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他说,阿黎,待我荣登大宝,必十里红妆迎你入宫。但他朝权稳固之时,不但灭她满族,还将她送给他人做妾。赫连清绝,我若不死,必要你血债血偿!不堪受辱,濒临死亡前赌下血海誓言!***再次醒来,她竟成了将军府嫡女,千方百计入宫,争得荣宠,为的就是他的命!悬崖边,女子长发乱飞,红衣妖娆,魅惑众生的笑容下,是血肉入腹的滋滋声。“为什么?”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尽没入腹的匕首,面色苍白如纸。“因为,我要你陪葬!”苏家一百多口的性命,还有他……身子不受控制的往后,她笑,风华绝代,入目里,却是他惊恐跌来的声音。“阿黎——”她身形一震,笑容在脸上碎裂开,震惊的看向他泣血的双眸。你早就知道我是苏黎,对不对?所以才容我,纵我,宠我,对不对?可是清绝,阿黎已经死了。人生没有第二次……***再次归来,她已成当朝清王疼爱的宠妃,再见,她眉眼温润,往昔不在。他声声唤她,“阿黎。”她回过头来,笑容灿漫,“皇上认错人了吧。”【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大气磅礴的复仇重生文,喜欢的亲一定不要错过!】
  • 坏小子在都市

    坏小子在都市

    他,是三好学生,腿好牙好精神好,他,有三大爱好,杀人,泡妞,赚钱。
  • 紫环戒

    紫环戒

    他,任百花无数,我只摘一朵;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任群芳百艳,我只在乎你他说我想牵你的手,从心动,到古稀他,爱若是你给的天灾,我注定要被害她、和她??????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微微笑颜我许你当歌纵马,四海为家
  • 友谊路过,时光正好

    友谊路过,时光正好

    人生啊,总之就是这样,兜兜转转,竭尽全力,最后却回到起点。从相遇、相识到相问、相知,一切都那么难得,那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