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500000060

第60章 警惕下一次危机

一年前,我们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不知所措,很着急。今天看到过去一年里GDP能有8%以上的增长,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甚至欢欣鼓舞。但是这个时候我想到中国古人的一句话:乐极生悲。我要讲的问题是如何防止下一次经济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其实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会不会有下次危机,而是下次危机会在什么时候,严重程度有多大。

我不同意某些人所说,中国是这次危机的根源。但是,我同意这样一句话:没有中国的话,这次危机可能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简单地说,中国经济进入世界之后,改变了世界的生产成本、经济结构和政策效果。但是中国的这种影响力并没有被各国政府,包括发达国家和中国本身充分地认识到。打一个比方,就像火车上又增加了一个火车头,所以时速由原来的120公里变成200公里了,但是在我们所有的信号系统中,包括司机脑子里面的概念,这个火车仍然是按照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跑,这样的话,它就会出问题。

具体来讲,危机是信贷扩展和低利率政策的后果。2001年之后,美联储和格林斯潘认为经济可能要萧条,所以就放松信贷,降低利率。这么做的前提是没有通货膨胀,而事实上,恰恰是由于中国的进入,世界经济的生产成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本来应该出现的通货膨胀没有显现出来,于是放纵了低利率政策的实施。

再看一下,全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恰恰是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好多国家不仅实行低利率,甚至变成了零利率和大规模的信贷扩张。我们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进行了世界货币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试验。

在过去30多年里,除了1989年之外,中国没有任何一年信贷的增长超过2009年(1989年是特殊情况),过去十几年,信贷的增长速度一般都在10%到20%之间,但2009年到11月份为止,增加了33%。投资方面,除了1985年、1992年、1993年的高增长之外,没有任何一年的投资增长超过2009年—2009年投资增长也超过了30%。

再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26%左右,之后大部分时间保持上升,特别是2004年超过40%以后,2009年达到了67%,这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过的纪录。再看信贷对GDP的比例,过去30多年,大致都在0.8到1.2之间,最多的时候是1.17,但在200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19。所以我说中国在进行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巨大的一次货币政策的试验。

这些政策有什么长远后果?猛药之后肯定有不良的反应,有两种可能诱发经济的宏观问题。一是货币增加太多,出现通货膨胀预期之后,政府肯定会采取紧缩政策,下一轮的萧条就来了;另一种可能是过度的投资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积累,由金融部门引起经济危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这个角度想,如果我们2009年的GDP增长不是8%而是6%,我们未来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

另外,我们的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太大,要继续维持比较难。2007年,在全世界各大经济体当中,只有德国出口占GDP的比重略微超过中国,中国是37.5%,德国是39.9%,其他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加拿大全部远远低于中国。

外汇储备的情况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日本和德国实现工业化的阶段,1955年到1975年,外汇储备占美国GDP的比例从来没有超过2%,但中国的这个数字从2001年之后不断攀升,现在到了12%。以外汇储备占本国GDP的比重来看,德国和日本在高速成长期很少超过5%,而我们现在超过了自己GDP的50%,也就是德国和日本高增长期的10倍。

无论是从外部还是自身的情况来看,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是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我们的出路,就是开拓国内市场。

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非常大。我们看一下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如果当成一个独立的国家算,国内第一的广东的GDP排在世界的第18位,大于波兰、印尼、瑞典和印度;第二位的山东和第三位的江苏,都大于挪威、意大利、伊朗、丹麦和阿根廷;第四位的浙江大于委内瑞拉、南非;第五位的河南大于芬兰、泰国和葡萄牙。我们最小的经济体是西藏,但是它还大于蒙古国。全世界发达国家加起来人口占世界总数的18%,而中国一个国家的人口占到了世界的20%。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讲道,中国的市场比所有欧洲国家加起来还要巨大,可惜我们一直没有很好地开发这个市场。

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能不能防止下次危机,或者使下次危机的严重程度不那么大,就看我们多大程度上开发好我们国内的市场,用国内市场的开发吸纳那些多发出去的货币和那些过度追加的投资。

开发国内市场究竟有什么障碍?为什么中国企业开发国外市场很勤快,开发国内市场这么懒惰?我总结有五个原因,第一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第二是产权制度脆弱,第三是城乡市场分割,第四是行政主导经济,第五是人民币汇率。

首先,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部门比重太大,占有的资源太多。带来的问题是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居民主要靠劳动收入,资产性收入太少,所以在GDP当中居民收入的比重很低。本来是“供给创造需求”,但是我们现在的供给、我们创造的收入大部分都留在政府部门和一些企业部门,供给不能变成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好多人说中国人不消费,中国人喜欢储蓄,但其实中国居民储蓄率比印度还要低。过去十几年里,我们的储蓄上升不是由于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在2007年的时候和1993年没有什么区别),真正变化的是企业的储蓄和政府的储蓄。而且,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政府消费的比重在不断地上升,居民消费的比重在下降。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国内市场的困难就比较大。

第二,产权保护太弱。开发国内市场不是靠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是靠企业家的积极性。如果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行政权大于产权,投资朝不保夕,企业家就没有心思开发市场。这里要特别提醒,山西煤炭的整合起了一些非常不好的示范,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扩展的话,过去30年形成的好多关于产权的共识都会受到严重的毁坏,对于企业家开发市场非常不利。这不仅是煤炭行业的问题,也是所有中国企业家都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不按照法律办事、违反产权规则的做法,侵害的不仅是企业家开拓市场的积极性,更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第三,城乡分隔,不能形成统一市场。城乡的制度性分隔是中国的特色,打破城乡分隔,特别是允许土地流转,废除户籍制度,对开拓国内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土地的流转会创造出一批类似中产阶级的人士。还有,我们应该彻底废除城乡户口制度,这方面改革有进步,但速度还不够。只有不存在城市人和农村人概念的时候,没有城市户口概念的时候,城市化才会更快地实现,占世界20%人口的国内市场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

第四,行政主导经济。行政主导必然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区域优势的发挥。下一步怎么打破行政部门对经济的主导权,对开发国内市场非常重要。

最后,企业过分依赖出口,出口市场更赚钱,跟人民币汇率有关。

人民币升值的话,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家开发国内市场的积极性。人民币升值也能创造财富效应,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消费需求。汇率问题如果不解决,未来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跟美国的矛盾,而且是跟日本、欧洲和所有国家的矛盾,因为你跟美元挂钩,意味着美元贬值你就要对全世界货币贬值,这样其他国家不会轻易认同你。有人担心人民币贬值会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损失,但我想,外汇储备账面损失一些,能换来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就等于用废纸换了有用的东西,是值得的。

总之,唯有国退民进、健全产权保护、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人民币升值,才有可能开发好国内市场,唯有开拓国内市场,才有希望缓解下次危机的严重程度。

*本文根据作者于2010年1月在第11届光华新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曾收入《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和《通往市场之路》。

同类推荐
  • 中海化学:新国企的创造性实践

    中海化学:新国企的创造性实践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国企的解读之作!新国企,是2003年以来经济学界对于一批具有股权清晰、管理规范、战略清楚之特点的新型国有企业的评价,其代表者包括中国移动、中国海油等。而中海化学则是中国海油控股的一家子公司,并且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独有的内涵让人眼前一亮。本书正是通过对中海化学独特的使命感、系统化的战略设计、从海南到全国的成长路线图、并购重组的资本运作手段、大胆而前卫的管理创新理念、整合文化的有机行程、核心团队的领导力展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观察,力图让读者在有趣的故事、严肃的论理、深刻的剖析中获得一些对于国有企业使命和管理理念的新认知。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 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于政治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沿着资源配置的轨迹、以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实际权利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的写作方法和体系。通过对于消费、生产及分配诸环节的互动研究,努力揭示权利关系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的轨迹,并对权利不对称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了对策性的思考。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热门推荐
  • 驭年记

    驭年记

    都市白领洛鸑鷟拥有着不为人知的主职,驱魔师,在某次事件后邂逅救命恩人,拥有神之力的妖族年裘,而身为驱魔师的洛鸑鷟因崇尚科学否定年裘是妖的事实,在某次事件后得知妖族和神族的存在,自此踏入除妖行列,原本只是简单认为自己踏入除妖师世界的洛鸑鷟无意召唤出穷奇,从此灾厄不断,以为只是单独不相关的事件却在特定情况下被串联起来,谜样的人物弥希珩,反叛的神族龙女,强大的神族凶兽穷奇,围绕洛鸑鷟的三大关键人物设下一个又一个的谜团,让洛鸑鷟始终无法看清真相,在洛鸑鷟自以为一切终结之时,却不知一场灭世的洪荒之战将在现世拉开序幕…
  • 异世大陆奇侠传

    异世大陆奇侠传

    一个特种兵,一道闪电,一身正义,一个侠客,立于九天大陆之上
  • 萌妻专业坑总裁

    萌妻专业坑总裁

    五年前,鱼安彤被亲爹的遗嘱坑了一把,睡了一觉肚子里就多了个孩子。五年后,偶遇孩子他爹,稀里糊涂欠下三亿巨债。霸道总裁的下属问:夫人,您打算刷卡还是付现?鱼安彤哭着说:可以分期吗?在漫漫分期还债路上,鱼安彤走上了专业坑总裁的康庄大道,一去不回头。
  • 千金归来:统领天下

    千金归来:统领天下

    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被灌下毒药丢到迷雾森林里自生自灭,而害她的正是她一直视为亲人的大娘,她发誓若她能活下来,定要伤害过她的人生不如死!!天不负她,她被灵兽之王——龙羽收养,他教他武功,帮她压制毒性,视如己出,这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十年如一瞬,当她回到家族救自己的娘亲,却只见到最后一面……她要慕容家族的人血债血偿!!!他有时淡漠,有时温柔,有时无赖,那一年,她五岁,他七岁,后来他为了国家而离开,只留下一句“等我”她便等了他十年,再次相见,她十五岁,他十七岁,好不容易两人再相见,但“寂月夜,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围城幻影

    围城幻影

    主人公作为一个“偶象级”中年知识分子,经历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当然,也经历了职场和情场巨大的“诱惑”,几度跳出别人设下的“美丽的陷阱”,尤其是当一位敢爱敢恨的人疯狂地爱上了他,并且不惜以“失乐园”的代价向他表白,他最后能否守住“底线”?,他们的最终结局怎样?面对亦真亦幻的人际关系,他能否稳操胜券?敬请期待。
  • 守望命运

    守望命运

    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没有雄厚的背景,也没有无可匹敌的学习成绩,甚至在父母关系正常的情况下,弄得像单亲家庭一样。天大的幸运降临,使他拥有了看似无上的权利。命运弄人还是命中注定?一步一步走下去吧。
  • 天剑轮回

    天剑轮回

    举头三尺有神明,或有因果,或有报应。神明头上我悬三尺剑,不说因果,只说公道!
  • 天浔紫烟

    天浔紫烟

    人生很短,但梦要够大够远。人生如梦,真的要好好做梦
  • 战武无极

    战武无极

    武道之途,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些成就大帝者,无一不是大智大勇之人。在这个向往力量的世界,平淡无奇的小小少年如何能在这大千世界立足?不举步,越不守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且看小小少年如何不甘平庸,力争上游,成就不凡。这是一个热血少年誓争上游,不甘于平凡,成就一个绝世强者的故事。一张神秘的纸条,带我们走进一个绚丽的世界。
  • 穿越皇后训夫记

    穿越皇后训夫记

    他为得天下穿越到现代,遇到了在为保护家业做奋斗的她,两人达成交易,他护她安全,她帮他找回去的办法,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家业保护战,两人强强联手,对付贱人渣男不在话下。只是,一次出游,他就这么毫无预兆的消失。再次寻到他时,却知道了让她对坚持许久的感情产生怀疑的秘密。最后,他才知道,他要的天下,不是财富城池,而是视他如命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