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2700000003

第3章 1920年:决定命运的一年(2)

我连着几天在他办公室等他,但他忙得竟抽不出时间跟我谈谈。给我的印象是他要跟半个洲保持联系似的,他的桌子上放着八部或者十部电话机。他工作起来非常疯狂。他还有着惊人的勇气。他会拿自己的一切去冒险,但却从来没有跌过跤。他想尽一切办法去创建梦想中的大企业。各色各样的人物,各色各样的大人物,都在听他差遣。那时华尔街流行一句话:“杜兰特在购买……”在我返回弗林特之前,足足等了他四天;到最后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让我去纽约。我知道,跟我在弗林特不得不操心的那些事情相比,他要操心的事情应该重要得多。

克莱斯勒于1919年在盛怒之下提出辞职的时候,阿尔弗雷德·斯隆是除杜兰特以外第二个劝他改变主意的人。在克莱斯勒递交辞呈之后,负责人事和行政事务的副总裁哈斯克尔请他陪斯隆去欧洲考察,由通用汽车公司负担旅费。这次旅行的目的是考察比利急切想为通用汽车公司并购的法国汽车厂商雪铁龙的设施和管理,但是从时间安排上看,又像是引诱沃尔特·克莱斯勒回心转意的一次机会。在哈斯克尔答应通用汽车公司将为克莱斯勒夫人戴拉和斯隆夫人艾琳·杰克逊负担陪同出访的费用之后,克莱斯勒同意作为非官方的顾问前往。

最后,斯隆和克莱斯勒都觉得,并购雪铁龙会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灾难。一来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层缺乏经营雪铁龙公司所需要的能力,二来雪铁龙集团已经老化和陈旧了,改造它的费用要远远超过新建一个汽车厂的费用。虽然比利不情愿地接受了不并购雪铁龙的建议,但这次旅行更大的失败在于斯隆未能说服克莱斯勒留下来。

实际上,阿尔弗雷德·斯隆回来以后,对杜兰特的疑虑反而加重了。

斯隆和克莱斯勒一辈子都是好朋友,即使在克莱斯勒决定成立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与通用汽车公司竞争的汽车企业时也是如此。二十多年后,斯隆在说到克莱斯勒的辞职时,把责任全部归到杜兰特身上,认为都是,址兰特的任性造成的:

他(杜兰特)在底特律召集管理人员会议时,我们10个或15个人常常得等上他一天。我不得不从纽约或者其他地方赶到那里,其他人不得不离开不同城市的岗位前往,克莱斯勒则需要从弗林特驱车65英里。他经常是早上6:oo以前起床,利用宝贵的几分钟处理案头的公务。有时他没吃早饭就赶来了,因为杜兰特先生总是早早就要开会。而只要杜兰特先生到了底特律,总是先尽着接待他那些老朋友,我们就不得不等待。然后是接待一个又一个的客人,接听紧急的电话。在他消停以前,我们几乎不能做任何其他事情,因此脾气就上来了。

“要不我们先去吃午饭?”

“不,不!杜兰特先生对延迟表示歉意。他一会就接见各位。”

有时我们开会就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他开始得早一点,又常常一直不停地开下去,根本不考虑大家的肚子。克莱斯勒在等待的时候很容易暴躁……但是,克莱斯勒终于还是要离开了。在我们开会的时候他们有两次干起仗来。实际上,两个人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克莱斯勒因为饿着肚子,又惦记着自己在通用汽车公司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他辞职了。

克莱斯勒决定离开以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想:要是他回心转意该多么好啊。我们就是离不开他这个人,离不开他的力量、他的智慧和他对别人细致的理解。

摊牌的前夜

1919年8月,在克莱斯勒离开之后,斯隆给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写了一封推心置腹的私人信件(这封信一直保存在杜兰特的文件档案里)。

信件首先谈的是公司新推出的员工投资计划对工厂经营和中枢行政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斯隆认为,在当时跳槽率很高的情况下,这个计划不失为留住员工的好办法。他所激烈反对的,是比利作出的通过公司财务部门而不是通过本地经营层级来实施这个计划的决定。

在信中,斯隆担心公司内部会出现两个互不信任的独立王国:负责经营的部门会认为自己比不了财务部门,是公司的继子,而首席执行官无法弥合双方之间的距离。他这一担心后来成了所有企业的各类工厂经理人员普遍的忧虑。这封信共三页,未隔行,常常跑题(对照他1963年写的管理巨著《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中所发表的数十封信件和备忘录来看,这不是他的风格),但是他在关于计划管理部分中提出来的那些问题对今天所有的大型组织而言仍有借鉴意义:

鉴于所有的财务、会计和成本方面的事务都由财务部负责、由财务委员会指导,它与纯粹经营性的事务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经营管理人员势必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对财务方面的工作不承担任何责任。不管他们的性格如何,这种感觉他们迟早会有的。换句话说,在组织内部将会形成两个独立的部分——负责经营事务的部门和负责财务的部门。

我们都相信,储蓄和投资基金将是我们稳定工人、减少跳槽的重要举措。目前,摆在我们的经营管理人员面前的最难办的问题,是满足工人的需要、提高他们的效率。因此,在我看来,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使经营管理人员接受储蓄与投资计划,更多的是一项经营性事务,而不是一项财务性事务。把它交给财务委员会所指导的财务部门去办的话,我们的经营管理人员肯定会对它失去兴趣。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他们会的。

我觉得,储蓄与投资计划的推广,既不光要提高参与的比例,还要把它维持下去,要求我们做大量的推销工作。我认为,这件事虽然也可以由财务人员来办,但如果交给经营管理人员去做,效果会更好。

在信的最后,斯隆谨慎地对比利·杜兰特提出了批评:杜兰特先生,在提请你注意上面所述的问题时,我并不是在挑公司管理方面的任何毛病。我跟以前一样绝对支持你,但是我觉得那样做是不对的,也不符合公司整体的利益。我这封信是匆忙写下的一我马上就要离开了,只能粗略地向你陈述我的意见。

现在我们不清楚他们两个人是否对那封信交换过看法,但比利有生之年一直保存着它,由此我们也可猜想他个人是如何对待信中提出的批评的。在1919年年度报告中他写给股东的那封信里,杜兰特只是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员工投资计划:

本年公司建立了一个员工投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员工可以拿出工资或薪金的一小部分,存入计息的储蓄基金。员工存入多少钱,公司就在员工的账户中存入同样数目的钱。这些钱将投到董事会选择的证券上……在有资格参加的62 297名员工中,已经有33 641名员工参加了这个计划。’

也是在1919年,斯隆自己撰写了一个长篇的报告,对他所认为的通用汽车公司缺乏清晰的组织结构的问题作了分析。他在报告中附了一个图表,并提出一个计划,当时没有引起多大重视,但是后来被所有的公司乃至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所采用。其基本观念是“分散运作,协调管理”,它彻底改变了大企业和大机构的管理模式。斯隆向比利提交了这份报告,但比利从没有采取什么行动。随着1920年事态的发展,两人都把它归档保存起来。

由于企业还在发展,杜兰特也显然不愿意接受任何建言,所以斯隆继续将自己的疑虑埋在肚子里,至少在企业内部他没有扩散。1920年春天,他树立起自己作为团队一员的形象。他1919年8月写的那封信和他设计的组织结构图是他有据可查的、直接向比利陈述自己疑虑的两件事。

然而,在通用汽车公司之外,阿尔弗雷德·斯隆公开向可能雇用自己的潜在新雇主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通用汽车公司改善财务状况曾经起过关键作用、十年前曾一度罢黜过杜兰特的李·希金森投资银行(其所有的领导人都不信任杜兰特)坚定地承诺接纳斯隆为合伙人。

鉴于事态发展得越来越明朗和难以回避,斯隆决定休假,一来逃避一下压力,二来思考自己所面临的选择。他和夫人艾琳再次去了欧洲,不过这次就他们两个人。他甚至预定了一辆劳斯莱斯,在英国交货,他和艾琳准备从英国开始驾车游一次欧洲。

休假期间,他写了题为《一个白领男人的经历》(Adventures of a WhiteCollarMan)的回忆录,里面回顾了他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杜兰特对他所提要求的反应。这个回忆录鲜为人知,而且多有感情用事之处。回忆录出版于1941年,正值斯隆事业的巅峰时期,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余波未平的情况下,工业家作为一个集团尚处于守势。虽然回忆录是与克莱斯勒自传的作者博伊登·斯帕克斯合写的,但比起后来那本也是由斯隆自己雇用的、由一个执笔人和20多人组成的研究班子捉刀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来,更能反映斯隆这个人(《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对斯隆的生活和性格揭示得很少,但1963年一经出版就成了畅销书)。在《:一个白领男人的经历》中,斯隆描述了他1920年时所处的困境:如果我们固执己见的话,所有的事情最后都会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毁灭。我如果要保护自己、出售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的话,就不能保持对杜兰特的忠诚。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要想个解决办法。

“我想休一个月的假,杜兰特先生。”

他当时正在打电话。有时候我常常想,他怎么手里老是拿着电话?他的私人办公室里有20部电话,还有一个交换机。他与美洲各地的经纪人都有私人的电话连接。他能够同时在旧金山买进,在波士顿卖出。

我的手指敲着他的办公桌。我不认为一个公司的经营首脑有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市场营销上,哪怕涉及到的是公司的股份。他抬头看了我一眼。

“怎么回事?”他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那么客气。

“我想出去走走。感觉不大舒服。”这毫不夸张。

“没问题,”他说,“那对我也很好。休息一下嘛。”

我去了欧洲。在伦敦我拿定了主意。我回到纽约后就辞职……但就在我回来的那天,一进纽约的办公室,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比利呢?”

“走了。休假一个月。”

这可太奇怪了。他以前从没这么干过。我决定推迟提交辞呈。我本来是个制造商,而通用汽车公司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制造企业。我本不想离开。所以我就对自己说:“我要等一等,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就这样,当战后所有消费商品需求的旺盛期在1920年夏天突然终结的时候,最后摊牌的舞台也搭建好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增长战略一头撞上了一个萎缩而非扩张的汽车市场。

通用汽车公司1919年制定的那个雄心勃勃的扩张战略虽然使生产能力翻了一番,但其前提是假定销售量会持续稳定地增长:就是因为这种错误的假定,使各行各业成百上千很有希望的新老企业一蹶不振。原来的计划总支出当时预计为5 280万美元,其中一大块要靠发行新股。到1919年底,在所有不同种类的公司债券和不同类别的股票都发行完毕之后,通用汽:车公司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大企业,总资产计达10亿美元(美国钢铁公司位列第一)。

比利和他的董事会成员并没有看到通过发售新股、耗减现股价值的办法筹集资金可能带来的风险。汽车工业自诞生之日起只经历过一次短暂的衰退(即所谓的1907年恐慌),而通用汽车公司的普通股份的价格已经稳步超出了市场预期。然而,斯隆已经看到一团乌云正在升起,那就是增长过度、生产过剩、债台高筑以及企业内部责任和控制的缺乏。

阿尔弗雷德·斯隆、比利·杜兰特和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所面临的危机,导致了一场企业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最难以得见的董事会内部的政变。不论对比利和斯隆,还是对通用汽车公司,它都是具有决定性的事件。它也使一直就是企业头号大事的公司治理、领导责任等问题成了公众关心的问题。这两个人当时看待和处理那些问题的方式,现在在许多方面仍然影响着绝大多数企业和行政管理人员。

通用汽车公司1920年的危机还是美国企业在如何组织、如何对结果负责方面的一个划时代事件。通用汽车公司处理组织结构、生产控制和预测、品牌经营、融资、领导能力的提高、内部的联系沟通等问题的方式成了日后50年中所有大企业的范本.直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些制造企业确立了一种新的制造和营销模式后,才迫使通用汽车公司重新思考20年代曾经困扰过自己的那些同样的问题。

问题与危机是如何发展的,其后的应对又为何那么成功、为何对世界具有那么大的影响?

答案与教训的根源存在于通用汽车公司两个领军人物的背景与价值观的鲜明差异之中,存在于20世纪前30年汽车工业本身的发展壮大所走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之中。两个人的生活和性格实际上决定了他们对建设和维持一个企业帝国的过程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而有关的教训对现代的人们来说,跟当初斯隆和比利检验与经受它们时一样,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在斯隆密切关注的时候,1920年的整个秋天,杜兰特都在准备应对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结束其职业生涯的摊牌之日。跟以往一样,杜兰特以其一贯的、果敢而毫不动摇的乐观精神面对这场危机。

那种乐观主义已经把他带上一条对绝大多数的同时代人来说是最不可想象的旅程。

那种乐观主义从何而来?到底是比利的基因和性格中的什么成分导引着这位来自密歇根乡下的高中辍学生胆敢梦想去建立一个将改变整个世界的帝国?是什么使他与斯隆如此不同?是什么使他们对领导和管理问题采取截然相反的看法?最后,他们是否要比人们所能想象的更相像呢?

这些问题及其答案都要追溯到汽车本身在美国尚不为人知的年代,追溯到一个底特律北部65英里的名叫弗林特的乡村小镇。

同类推荐
  •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览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好婚晚成:总裁的挂名新妻

    好婚晚成:总裁的挂名新妻

    在前男友和任性婊的婚礼上,她一吻成名。也招致了他的注意。他说,给你一个报复渣男贱女的机会,条件是做我的挂名妻子。摇身一变,成为容城身份最尊贵的男人的妻子,傲娇的听着前男友和任性婊恭恭敬敬的叫她大嫂。本以为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但朝夕相处,情愫却暗生。于是,在他们的订婚仪式上,她送上一本流产病例。她说:“容臻,你杀了我的爱情,我杀死了你的儿子。现在,我们扯平了……”他痛不欲生,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去。她断情绝爱,远离红尘,以为此生不过如此。可,最后的真相却猝然而至,她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竟错得那样离谱……
  • 驭灵焚天

    驭灵焚天

    灵界之巅,旷世之战,虚空碎裂,万物泯灭。混乱中,一名老者浑身浴血,怀抱婴儿,突出重围,远遁而去…十六年后,少年终归是走出魔渊岭,踏上至强之路。
  • 大狂潮

    大狂潮

    一场交织纵横的命运安排,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狂潮,看我杨逆如何在危机重重的末世中独闯一番天下,丧尸强大变异,人类几乎灭绝,在这突如其来的狂潮中,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心灵?居心叵测的人类,强大变异的丧尸!世界崩塌,秩序毁灭!我,要活下去!一起来看大狂潮!一场在末世中的人性!一场巨大阴谋下的阴谋!书友QQ群:703778063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 狠人神帝

    狠人神帝

    【由最火的作家倾情讲述】一个腹黑记仇的小人物,从修炼天赋极差人人看不起的小乞丐,一步一步超越所有天才逆天崛起!讲了一个励志的玄幻故事!讲了一个逐渐无敌的玄幻故事!讲了一个类似倩女幽魂的世界!
  • 佛说银色女经

    佛说银色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幕下的光明

    夜幕下的光明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黑暗,躲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躲在民众和政府目光后,然而我不是孤独前行,我和人民将共同见证他们的消亡。我叫宁朗,今年35岁,是一名法务工作者,每天都会见到各种违法乱纪的人,也会有各种违法的陷井在诱惑着我。所以,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因为它会提醒我,不要走上歧路。今天,我又接到了一项新的艰巨任务……
  • 口袋妖怪之神秘的崛起

    口袋妖怪之神秘的崛起

    在芳缘大陆流传着一个传说:当神灵苏醒的时候,世界将陷入空前的危机。只有被招选者借助晶石的力量才能解除危机。水舰队和火岩队却对神的力量垂涎已久,在他们身后还有一股未知的力量…一场吞天阴谋笼罩芳缘大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豪门老公:夫人是特工

    豪门老公:夫人是特工

    瓦特?自己收养的妹妹要抢自己的男人?叔可忍婶不可忍。当她以为一切都结束时,自己的男人竟然跑向自己的妹妹身边。”喂喂喂,跑错地方了,我在这儿呢“男人连头都没回的跑向了她妹妹那边。好,很好,当她黑界第一老大是天下掉下来的吗?三年后,她卷土重来,顺带捎上了一个小正太,”你你你怀孕了?“看着男人骤变的脸,女人眼里划过一丝算计,”嗯。我怀了,不是你的“”你竟然敢坏其他男人的野种?“还未等女人说话,男人的唇便落了下来。时隔三年,她再一次被这个男人吃抹干净,”以后再敢胡说,我不介意让你多洗几次澡“”。。。。“
  • 大唐神朝

    大唐神朝

    隋唐十八好汉,个个不得了,秦叔宝一锏断江,李元霸一锤碎岳,尉迟恭横行万军中。作为主角的刘礼也不差,一柱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