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8100000014

第14章 咖啡馆,梦想的另一种表达(1)

1/6 今日咖啡

就让这里静悄悄,假装什么都不曾发生。

我写写画画,

在行走时,

遇到一处星光,

我停下来,

想邀请它和我一起。

不热闹

在学校的时候,我认识过这样一个女孩子。怎么形容她?我想过很多的形容词,后来发现真的很难。因为她从不表现自己,让你无从下手,就像“卷福”可以通过对方的发丝、狗毛、指甲缝里的污泥分辨职业和家境,但是无法从全身赤裸的the women身上获得一丝信息。

雯洁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她有很多“静悄悄”的爱好:可以一个星期不出门绣百福的十字绣,可以涂描水彩画,甚至2000块的拼图也可以玩儿上几遍,一点都不觉得无聊。这个“静悄悄”的姑娘,真是完全打败了寝室那个“热闹”的姑娘。“热闹”姑娘喜欢召集两个甚至更多的寝室的人一起出去唱歌吃饭。有她在的地方,会有三级地震的错觉。

是有一批“静悄悄”姑娘存在的,那些躲在网络或者家里的姑娘,会码字,爱画画,还有一些自己喜爱的小癖好,比如收藏各种香水小样什么的。这些姑娘也爱打扮,但是是取悦于自己用的。她们不会混迹在任何热闹的地方,因为她们并不小众,所以商家自然盯住了这样一类人群,为她们开辟了一片天地。

每一个“静悄悄”姑娘的梦想就是一个有着书吧氛围的咖啡店。

或者,是嫁给一个有图书馆大小的咖啡店和图书并存的富二代吧。

现实遗憾的是,姑娘常有,而富二代不常有。

抛开富二代,我们先聊聊既有咖啡机又有图书墙的“今日咖啡”吧。

自从“今日阅读”书店在环球中心开业后,我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尤其喜欢待在书店里的“今日咖啡”写写画画。

虽然离单位很近,坐地铁一站路的距离,但是我一般选择步行,十五分钟,听三首歌便到了。因为高新区不比市区热闹,咖啡店不多,书店更少,为了写点东西非要坐几十分钟地铁有些浪费时间。

成都的环球中心号称是“亚洲最大单体建筑”。先不管是不是最大,至少商场装修绝对高档,富丽堂皇,一副土豪气派。而“今日阅读”是目前这里唯一的书店,招牌由各式的木质浮雕汉字组成,体现着文化气质;进门右边是“今日生活区”,主要展示销售生活创意杂货,从文具到包包、手机壳以及多肉植物等都有,大多都是独家原创,我经常会在离开书店前去逛逛这个区域;然后就是各种类别的图书了,因为来的次数太多,不用看指示,我基本都能知道什么类型的书去哪个书架能找到,像进门处一般是热门图书,往左一点是旅行随记的,再往左是很多的儿童读物和插画漫画,最里面是些设计类、小说、历史读物等。

店内优雅的环境、温暖的灯光、错落有致的书架、精心挑选的书籍、浓香的咖啡以及轻柔的音乐声,令人感到亲切和温馨。你可以独自一人在舒适的沙发或凳子上落座,打开电脑上网或从书架上取一本书阅读;也可以叫上三五个朋友,一起享受新鲜研磨制作的咖啡或其他饮料。不时有读者穿梭其间,看起来像是个功能多样的咖啡图书馆。

书店的最里面一块区域就是“今日咖啡”,一面起码六七米高的书墙绝对震撼,咖啡区域整体以灰色、原木色为基调。我经常会坐刚进门的大桌子,很自由的状态,里面有很多灰色的沙发,搭配绿色的植物、简约的台灯和落地灯,非常雅致的文艺风。咖啡区还有一棵木板拼成的“树”,在射灯的配合下格外有艺术性,这的确是我喜欢的风格。

我喜欢“今日咖啡”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氛围。在这家偌大的商场,尽管书店只有一个,咖啡馆却不止这一家,我也图新鲜试着换过一两次,但都不太舒服,主要是太吵。我一个人来咖啡馆不是聊天,是来写作画图,那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氛围。如果大家都在说说笑笑,很嘈杂,那肯定没法写。

当然你不能要求人家不在咖啡馆说话,毕竟咖啡馆也是休闲的场所,所以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咖啡馆了。书店里的咖啡馆就不同了,相对安静,一般人们不会在这里高声喧哗,都是看书或者睡觉。一次,有个母亲带着孩子来了,小孩可能有些兴奋,声音很大地叫嚷,要这个要那个,母亲就对她说:“声音小点,在这里是不允许这么大声的。”

其实书店的咖啡区也并没有规定人们一定要像图书馆一样保持绝对安静,但这样的氛围就这样逐渐自然形成了。记得那次姚谦来这里办分享会就说:“我真没想到在这么大一个商场里还有这样的书店,而且一进来气氛就变了,变得很安静,舒适,不浮躁。”

书店和运动都是有着这样的魅力:让你突然忘记了自己本来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静静地看一本书,不论它是历史小说还是现代游记,它都完全不同于你的生活,让你在阅读的同时,一定不会渴望听到现实世界的一点儿声音,当然舒缓的音乐除外。

“很感谢,让我在烦闷、困惑、无助的时候遇见你,一杯咖啡、一本书,救我于危难,让我逃离苦海。”在“今日咖啡”的随笔记事本上,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不知道那人经历了什么,但我相信,这样好的气氛,他一定释怀了吧!

今日事——读书

今天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呢?千万不要告诉我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也千万不要给我你今天的工作行程。换个问题吧!告诉我今天有什么事情你特别想做而没有做吧?我感觉大多数的人的回答一定是:“没有读书。”

其实,我们是渴望读书的,常常会觉得自己空无一物,对事情没有自信,对自己没有要求,有时甚至会愤怒。而这个时候,运动也会起效,但是时间会稍慢些,但是读书就不一样了,你立刻关掉周围所有的声音,拿起一本书,一秒钟,你的心立刻安静了。

记得之前我们的一位编导同事因为太喜欢这里的氛围,主动联系书店的宣传方一起举办图书活动。一开始这件事我并不太知情,直到一天下午正好我又来画画,在“今日咖啡”碰上了这位同事正在和书店主管宣传的工作人员谈活动,我便走过去礼貌寒暄,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李宝得知我的名字后,有些惊讶地和我攀谈起来,说这个名字在哪儿听过。一聊才知道我们有很多共同的成都文艺圈好友。

李宝是河南人,一脸胡子,一副眼镜,因为“想去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而来了成都。他在长沙读完大学后,去了上海闯荡,有亲戚照应反而让他不大习惯,留下一张纸条后就离开了上海。他说不出到底喜欢成都什么,总之这里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没有好友、没有同学、没有亲人可以重新开始的地方。他顺利地进入了“今日阅读”工作,也逐渐认识很多新朋友,对现在的状态还算满意。

就这样,我也开始了更多和“今日咖啡”的缘分。在李宝的邀请下,一连友情主持了好几场他们主办的书会,很喜欢和读者一起分享书里的精彩,也很荣幸能和这么多优秀的作者对话,而“今日咖啡”也成了我名副其实的根据地。

我是不太喜欢麻烦别人的性格,但在咖啡馆里偶尔碰上李宝,他总要自己花钱请我喝咖啡,活动前讨论流程也要请我吃饭,弄得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今日咖啡”写作画画,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在李宝的引荐下,我认识了这家“今日咖啡”的总经理王西北,我们聊起了这家在书店里的咖啡店。

王西北每天的工作是到各个店去看看咖啡吧的上座率,去吧台看看他们的卫生整洁状况,看看吧员的状态和咖啡的品质,顺便再试试咖啡机,做一杯美式咖啡自己喝。他比较注重吧区的上座率和品质,毕竟业绩和品质很重要。

聊起咖啡馆在书店存在的意义,王西北有些严肃:“书店如果少了咖啡区是不完整的,我们今日阅读书店不仅要给顾客提供丰富的书籍,同时也要提供美味香醇的咖啡以及舒适的环境让顾客去阅读、休息,这才是一个整体。”

如今都说书店的生意不好做,很多独立书店都关门大吉,更多的书店甚至以咖啡区来养活书店。王西北坦诚地告诉我,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并不夸张,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咖啡区是书店收入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实体书店却遭遇着“渠道无优势”“价格无优势”“租金等成本却高涨”等诸多困惑,近几年已有大量实体书店黯然关门。

我不禁想起2013年参加中国作家富豪榜文化盛典时易中天先生说的一段话,他说之前对“作家富豪榜”这种提法颇有微词,但后来一想,又觉得没有什么不对,为什么“作家”就不可以成为“富豪”?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就不光彩?挖煤的富了,人们觉得理所应当;炒股的富了,人们羡慕嫉妒绝对不恨;炒房的富了,人们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可作家富了,好像就觉得很奇怪,很不应该。这不正常。最后他反问道:“难道最先富起来的是文化领域的人,是精神食粮的制造者,不应该吗?”

我想:如果书店里的书卖得少,咖啡卖得多,经营者是不是可以直接改成一个专门的咖啡馆呢?那样的话利润是不是更高呢?现实中也的确有书店改成咖啡店、面包房的,不过好在还有人在坚守着文化的传播。

我开咖啡馆的时候,一家“青番茄”的机构跟我们合作“咖啡馆里的图书馆”。他们提供图书,还可以更换,主办方依靠借阅赢利。我觉得想法挺好的,不过也会遭遇压力,比如客人如果只是在咖啡馆里看看,不愿花钱注册和借阅,那么就等于“青番茄”免费提供服务,不过现实应该没那么惨,多少还是有些受众的。

深圳的好朋友杨迪迦曾带我去过在市民中心的24小时书吧,那是我第一次感受24小时的书店。去的时候已经过了午夜零点,推门进去,书店灯光明亮,书架中,有五六个人在找书看书,再走进去,被震撼到了,长桌坐了一排人,每人一杯咖啡,全部聚精会神地看书或者写着什么,有的甚至电脑、书本、稿纸轮换着用,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零点时分,在这样24小时的书吧里,还有这么一群人埋头苦读。看到这番场景,太让人感动了。也有聊天的人们,不过,他们都自觉地坐在了室外,怕打搅那群“深夜勤奋者”。

我想:其实这些人不一定是没有自己的房间写东西、看东西,而是渴望一种氛围。就像大学的时候去图书馆自习室一样,大家都在学习,无形地提醒自己要努力。我如果生活工作在深圳,一定会常来。买下四张书店原创的手绘明信片做个纪念,看到这些明信片,就能想到这家书店,也就能想起这种深夜苦读的人们。

今日,如果你有机会,有时间,来读书吧!而如果刚好有心情,请再喝一杯咖啡吧!

2/6 Friends’House

我已经不需要买那么多东西,带上都是累赘。

人穷尽一生追求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

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

无须他人陪伴。

所以,

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给我自己的一样多。

——《生活大爆炸》

老友记

在成都,三个英语专业的年轻人——John(张海炎)、Josh(张煦)和Heaven(张瀚文)因为向往美剧《老友记》中朋友们在一起生活的情景,于2012年9月组建起Friends’House(朋友的房子)。在这所房子里,聚集了很多喜欢美剧的朋友,过着像美剧主人公一样的生活,一杯咖啡,一部美剧,一群朋友,他们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羡慕。这是他们生活的地方,也是一个面向社会交流互动的场所。这里除了美味的咖啡,还有每周的外国原声电影会、美语沙龙、歌曲弹唱会等。

这间Friends’House在成都玉林一个小区的一楼,其实就是普通的居民房间,但因为在一楼,刚好客厅可以向外开放,也变成了一间公共客厅。从店外的字母告示牌到屋内的很多装饰都是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就连刷墙都是自己解决。走进里面,随处可见美剧元素:右边靠墙处立着一个大书柜,摆满了美剧中的各种道具,其中一层摆放着十来只《老友记》中主人公饮水用的五颜六色的硕大瓷杯;左边墙上,用绳子挂满了各类美剧的海报,三把吉他静静地躺在角落。

很多人以为他们是为了“朋友家”的效果而故意开在小区居民房里,但其实最早他们也打算像一般的咖啡店一样,开临街的商铺,但对于刚毕业的他们来说,这样做经济压力太大。恰好在玉林遇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开放的客厅,打造出来感觉即是一家特别的咖啡店,也有点像自己生活的家,三个人都很满意。

和我聊天的John,是Friends’House中唯一的男生,不知道是不是经常说英语,听他的语音,令我一度以为他不是中国人。John给我介绍三个人的分工,自己是男生,所以主要承担体力活;Heaven平时上班做英语老师,她的朋友非常多,也有点像店里的对外联络官;而John的女朋友Josh会负责很多具体的细节工作,比如在豆瓣上面发活动信息、管理微博等。

在Friends’House,充满着一种朋友之间的自由纯真状态,你甚至无法定义这里到底是一个住所还是一个营业的场所。我问John收入怎么样,他笑笑:“持平吧,只能这样说。”三个人在经营Friends‘House的同时也在代课,这是他们的主要收入,店里举办活动会适当收费,不过都不高,基本满足活动花销而已。

所以这里不完全以赚钱为目的,更多的是朋友间的沟通,用John的话来说,这是他们希望的生活方式。

同类推荐
  • 一个人流浪

    一个人流浪

    20世纪90年代,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诗歌的重要性似乎和金钱差不多比肩齐高。年轻人爱诗,越朦胧越好。年轻人甚至把诗歌看成是感情丰富细腻的替身。一首好诗成就多少美好姻缘,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是“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系列之一。《山野的月色》收录了黄忠龙多年来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瓦房的天空》、《乡村戏台》 、《老堡子》、《老作坊》、《老井》、《粮食》、 《灰骡子》、《补丁》、《统销粮》、《土屋》、《 手推车》、《购货证》、《老广播》等。
  •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将自身特殊体验与人生感悟、现实关怀融会贯通,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局限(如某些“80后”、“90后,,作家热衷的语言游戏、虚拟生活、撒娇和玩世心态),思想视野较为宽广,具备了向上生长和向内掘进的力量。再加上张成对语言的超常敏感和悟性,对各种艺术方法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他的写作达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境界。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专著,是比较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等相关学科都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探讨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讨论之中,该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与另一位学者刘小枫就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位置展开的对话讨论。收入书中的相关文章在著名的“文化研究”网站连载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有关此书的访谈。
热门推荐
  • 春游记

    春游记

    她生下来就是短命鬼,却又幸运得举世无双。他从里到外都很厉害,甚至明摆的弱点都没人肯信。他单纯耿介至天真,却又是无法摧毁的天真。他们三人,相逢总是在春日。
  • 总裁好听话

    总裁好听话

    简介:叶伊凡因为一次无意间救下了一个男人,谁知道是一只金乌龟——顾绍晨(那个男人)爱上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叶伊凡)。三年后再次相遇,得知她过的不好,于是,步步算计,最后,成功把叶伊凡打包回家。(段落:“老公,我想吃橘子!”某人汗颜,但还是立马剥好橘子送到老婆大人嘴边:“来,宝贝,快来吃。”)
  •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精选了百余个生活小场景,呈现了心理学最基础的面貌,展示了心理学在职场、消费、爱情、生活、影视等领域拥有的神奇魅力。阅读本书,是一场奇妙的心理阅读旅程,你会慢慢发现,心理学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深,而且,那些难解的生活现象本质上也没有那么深奥。
  • 九阴九阳之阴阳神功

    九阴九阳之阴阳神功

    千年世家弃子孔玉得到天尊的传承,万千功法集于一身,以五行均衡之体演化天地阴阳,以巫族血脉修炼九转玄功。因至爱身死,为寻复活之法造下无边杀戮。孔玉以古武只手破天,以祖巫神通破灭宇宙洪荒,与天道圣人周旋,聚集天地五方旗,终成混元无极教主,在无量量劫中傲视群雄,笑傲天下。
  • 藏剑颜

    藏剑颜

    昆仑铭文: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鸿蒙之初,浑浑噩噩。有二神混生,经营天地,一神名为盘瓠,一神名为女娲。二神合造一界,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是为昆仑。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五行,化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盘瓠造兽,是为妖祖,女娲造人,是为人祖。谁能阻止爱上一个人的决心呢?爱的时候,我们看不见,说不出,听不到,等长剑斩断情缘的之后,这把剑便深藏于心了吧?
  • 青楼女子之丶废材逆天四公主

    青楼女子之丶废材逆天四公主

    她,是现代著名小说家,当然这个身份只是掩盖她是杀手的身份。在一次意外中,她穿越到了她最讨厌的人的小说里。
  • 惊心触目

    惊心触目

    帅哥变乞丐,美女随便爱,屠夫砍人如切菜……上班无工资,人生无自由,天天工作像比赛……公司像正派,老板却变态,员工能随意买卖……您也许不信,但它却真实存在……《惊心触目》为您揭示在朗朗乾坤下,就在您身边的,那惊心动魄的一暮暮……
  • 零售管理

    零售管理

    扛起中国零售业的大旗的必备书。“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这样一种业态特征不突出,竞争能力不强的混乱局面。只有学习先进的东西,对整个零售系统管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才能在这场零售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国宝传奇

    国宝传奇

    明书画大家唐寅晚年沉疴缠身,病入膏肓,似来日无多。挚友文、祝为拉兄弟出困境,想出了“伯虎兄作画,二人题词,另请七位朋友题跋,同一书画作品留迹者满十人,取十全十美之义”的提议,深合唐寅意。唐寅遂用生平功力作生前最后一幅虎,文、祝二人题词后开始全面物色题跋之友人。怎奈造化弄人,画作留迹者仅八人时,唐寅便撒手人寰。后,挚友倾洒心血请人补白,铸就了唐寅绘画另有十位明朝名人题跋的“稀世珍宝”。然世事动荡,人心不古,觊觎瑰宝者为瑰宝挖空心思,掀起夺宝之血雨腥风,唐家后人、志士舍命护宝,谱写了壮怀激越的英雄颂歌,这一切,书写成了《国宝传奇》!
  • 那年香樟树下

    那年香樟树下

    上学时,他不理他。她没有放弃,终于有一天,她打动了他,可却回不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