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0400000054

第54章 附录原始儒家君臣观的历史演变(3)

尽管“以是谏非”属下忠,但苟子仍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加以提倡,可见他对“忠”的独特理解和对臣之谏争作用的高度重视。苟子有时又依据臣下谏争和辅佐君上的不同情况,将其区分为谏臣、争臣、辅臣、拂臣,指出:“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子兄弟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之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荀子·臣道》)他认为谏、争、辅、拂之人皆属“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应当得到明君的敬重,然而遗憾的是,暗主惑君往往“以为己贼也。”(《荀子·臣道》)

苟子提倡人们做谏臣、争臣、辅臣、拂臣,反对做谄臣、篡臣,“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荀子·臣道》),谄臣为取得君上的恩宠而绝对地服从(从命),篡臣企图取而代之而一味地抗上(逆命)。对这两种情况,荀子认为都是不可取的。他主张从利君利国出发,去谏、争、辅、拂,认为这才是合乎情理的态度。他虽然也意识到人民有推翻君上的力量,但那只是提醒君上自重,苟子心里并无孟子那样的革君之命的思想。

苟子也意识到现实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面对专制君主的反复无常,简单的直言直行,谏、争、辅、拂,有时不免危及个人的生命。因此,苟子又权衡利弊,为臣下设想万全之策,提出所谓“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傅,主信爱之则谨慎而赚,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为奸也。是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也”(《荀子·仲尼》)。这是提醒为臣者要想持宠处位,就须谨小慎微,所行所事视君上的态度和为人而定。《苟子·臣道》篇说的更露骨:“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桥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通‘讳’)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苟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明哲保身的行为态度。当然,这种观念在荀子的臣道观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关于君臣关系,苟子讲求尊君爱民。所以有必要尊君,在于就像为父者乃“家之隆”一样,为君者乃“国之隆”,而“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致士》)。认为一山不容二虎,君上的至尊地位不容动摇,否则势必导致争乱。荀子又说:“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很显然,君之制臣与臣之受制于君亦正是从君上的至尊地位而引申出的观念。这种观念与孟子的君臣相对论及其所体现的民主性远逊十万八千里。当然,苟子亦讲“爱民”,他要求为臣者做到“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荀子·臣道》)。不过,他所以强调“爱民”,与其提倡“尊君”一样,亦主要是从维护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政权稳固出发的。

苟子经常用上下关系来释解君臣关系。《苟子·君道》篇云:“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

衡石称悬者,所以为平也;上好倾覆,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这是说,君上倘若不能“为公”、“为信”、“为平”、“为啧”,则臣下百吏势必铤而走险,以权谋私。荀子又从积极的意义上论述上下关系:“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如是则虽在小民,不待合符节、别契券而信,不待探筹投钩而公,不待衡石称悬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喷。”(《荀子·君道》)

臣下的行为态度依君上的行为态度为转移,君上尽君道,臣下自然尽臣道;君上臣下都能遵从礼义,恪尽职守,天下百姓必将纷纷效仿,而致上下安乐,社会稳定。于是,苟子得出“上者,下之本也”的结论,并提倡君上“利明”、“利宣”,摒斥“利幽”、“利周”,认为“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荀子·正论》)。君上的政策、君上的意图要鲜明、有透明度,这样臣下百吏才易于知晓、把握,从而亲上贵上,致上下皆安;反之,君上的意图、政策幽险、神秘,臣下百吏则难以知晓、把握,从而贱上畏上,这样君上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因为“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难一则不疆;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荀子·正论》)。这是将祸乱的根源归之于君上的“周密”、“幽险”、“偏曲”。荀子的分析是很细腻和深刻的。

四、结语

原始儒家的君臣观与其政治观、伦理观、人生观等等一样,皆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产物。孔子生活于春秋末年,当时周天子的存在实际上只剩下一个牌位,传统的绝对君权的观念发生动摇,然新的君臣关系模式亦未真正确立。孔子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对旧的君臣观进行批判改造,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新认识,从而适应时代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当时诸侯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各诸侯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纷纷礼贤下士,或委之以官,共谋大业;或厚禄将养,讨论学问和政治,亦方便请教治国方略诸问题。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家各派在讨论学问和政治的过程中,无不论及君臣关系问题。各家的主张径庭有别,孟子的主张亦极鲜明,表现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和更大的民主性、进步性。苟子生活于战国末年,当时社会政治的发展表现出趋于统一的趋向,而政治上的统一反过来又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关于君臣观的看法不能不受其影响。因此,苟子的君臣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回归传统的倾向,然也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有新的理解和新的发展,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孔孟苟的君臣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一些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他们都没有君权至上或绝对君权的思想。他们虽不否定君主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他们同时认为,这种必要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君主之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君主没有权利、没有理由任意胡为。他们不否认君臣是一种上下的关系,但更主要的,他们视君臣为一种相对的关系,为臣者固然有服务君上的义务,但这种服务不是一味地服从、顺从,而是“以道事君”,引导君上作出正确的抉择。他们都对臣下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孟子提出“格君心之非”的主张,认为君上的言行一旦出现偏差或错误,臣下有职责予以纠正和批评。因此,他们都把犯颜谏君作为纠正君上失误的一条重要途径予以提倡。他们都有非常鲜明的是非观、善恶观,对于昏君、暴君、谄臣、篡臣等,他们表示深恶痛绝,而对于历史上的圣君、谏臣、争臣、功臣、拂臣等,则给予肯定和推崇,他们的评价标准即是他们所标举的“道义”或“礼义”,他们要用“道义”这把尺子来为曾经活动于不同时期的政治舞台上的君臣进行历史定位,任何为君者抑或为臣者不论在世时是如何作为,最终都将在“道义”或“礼义”面前接受检验,接受历史的裁决。他们都强调无论为君者抑或为臣者都应当为民爱民,尤其是为君者更当如此,孔子要求君上对待民众要“富之”、“教之”,反对“不教而杀”;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论,要求君上“与民同乐”,反对“独乐乐”;苟子提出“君舟民水”论,告诫君上务必“平政爱民”。凡此皆在于他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力量是不容漠视的,否则,一旦把人民逼上绝路,则必将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最终为人民所唾弃。

由上述一些基本的方面不难看出,原始儒家的君臣观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经过扬弃和改造,对当代中国社会之上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改善,不无借鉴和启示意义。当然,原始儒家的君臣观中也还存在一些明显消极的因素,他们虽然在理论(人性论)上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却没有推而广之于政治层面,承认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他们没有否定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君臣、君民之间的从属关系。他们主张积极用世,主张为臣者应为君主的事业和国家的安危、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同时又认为,一旦其主张、意见不被君上接受,臣下就应该辞职隐退,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也。尤其是苟子还为为臣者设计了一种滑头的“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表现出一种明哲保身的人生态度。凡此种种观念,无疑有必要予以揭露和批判。

(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热门推荐
  • 玄天魔神

    玄天魔神

    当今世界,寻常的大都市下,生活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妖魔和一些拥有灵力的人类。普通的人根本无法知晓除了人界之外,还有另外两个神秘而又无法触及的空间——神界和冥界。原本三界维持了千年的和平,却发生了一起令众神与妖魔都无法看破的神秘事件。可笑的是,这件神秘的事件却在2000年前被一个凡人所洞察先机,他将整个事件的始末记载到了一本古卷中。主人公原本是北方神玄武,他是这个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失去力量的他为了解开所有谜题,来到了M城中化身成一个普通的咖啡屋店员,从此开始了他新的冒险旅程。
  • 曾先生

    曾先生

    失忆的曾先生,为了找回记忆,查清当年的事情,不断接受关于异能者的委托!
  • 换面总裁,等我来爱你

    换面总裁,等我来爱你

    “如果你早些告诉我,你有妻室,那么我会努力管好自己的心。如果你没有给我那么多希望,那么我不会把这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当成是巧合。”————张凝第一次见面,他是个小校警,她是个初三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宣布班委名单,班长:冷雪尘……再见,她们同班,他是她们班的班长。毕业之际,他把礼物交到她的手上,说道:“凝儿,等我,我会带给你惊喜的!”多年以后,他换了面容出现在她面前,不但成为宋氏集团的继承人,还是……听说,他为了追到那个貌美如花的妻子,曾经害死过人,辍过学,刺过青,当过小混混。而她,分明还记得那个刺青的位置,她涩涩的问他,“莫小夕是你的妻子,是吗?”他默然。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她等了那么多年的‘惊喜’,其实只有惊,哪里会有喜?!明明知道,她是害死自己哥哥凶手的女儿,可是看见她流泪,自己为什么还会心痛?她把等他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她说,因为有爱,她才能生活下去。他说,张凝的名字已经刻在了他的心上,如果要抹去,那么就只有死。有人淡淡一笑,“别那么在意,这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简介先这样吧,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 修真之旅之魔神同体

    修真之旅之魔神同体

    你想看修真飞天吗?你想看青梅竹马的爱情吗?你想看男男cp吗?你想看因灭门而搞得四大门派差点报废吗?你想看霸道总裁吗?点击这里吧
  • 萌宝驾到:亲亲我的宝贝

    萌宝驾到:亲亲我的宝贝

    她十八岁时跟很多女孩一样,梦想着能够遇到帅气多金的白马王子。二十八岁的时候,她被现实打倒,梦想彻底破裂,成为剩女。三十岁的时候相亲无数,机缘巧合闪婚嫁给了农村大龄青年。婚后不久怀了小宝,由于她的疏忽,怀孕七个月时产检,宝宝竟然患有严重的先心病。她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勇敢的生下了小宝。医生建议打掉的小宝宝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奇迹属于勇敢的人。
  • 此爱绵绵

    此爱绵绵

    一个天资聪慧、理性又充满热情女孩、她的爱给予每一个人!亲情、爱情和爱国情结让她为之付出一切!!!!
  • 巨星们的糕点屋

    巨星们的糕点屋

    刚经历了亲妈跑路和亲爹殴打的元鸥得到了一个只能种植的空间,她本想就这么低调而骚气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天不遂人愿,国内最大的娱乐公司突然搬到了仅有一街之隔的对面!于是元鸥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
  • 阴阳鬼皇

    阴阳鬼皇

    逆生死,踏轮回。八方云动,试问天下,谁是英雄!一代死神,掌握阴阳之力,却毁于一夕之间。且看他如何强势归来。这里有激情,有热血,有豪气,诸天之上,天地星辰,日月乾坤,他让天地失色!万物臣服!阎夜笑着看向面前的汪洋大海,把玩了一番手里的戒指,随后大手一挥,在天空中用白云留下了一行字:本书q群欢迎加入阴阳鬼皇粉丝交流群,群号码:539467549
  • 阳光姑娘

    阳光姑娘

    这是一颗向日葵一样的阳光姑娘,明媚而忧伤。
  • 超能兵王

    超能兵王

    他是恶贯满盈的佣兵之王,他是神秘莫测的贴身保镖。昔日的黑暗之子重归罪恶之都,带着无尽的传说与神话。兄弟与女人是他的逆鳞,背叛与欺骗是他的底线——触之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