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8300000430

第430章 诃梨提迦尼居士的提问

有个时候,迦旃延尊者住在阿槃提国的拘罗罗迦罗山中,有一天,诃梨提迦尼居士来到迦旃延尊者的住处,他顶礼迦旃延尊者后就在一旁坐下,诃梨提迦尼居士对迦旃延尊者说:“尊者,世尊曾经说过一句法语:「由种种「界」为前提条件生起种种「触」,由种种「触」为前提条件生起种种「感受」」,尊者,这句法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请您为我讲解这句法语的意思。”

迦旃延尊者说:“居士,眼睛能看见物质事物的范围就叫做「眼界」,以眼睛看见物质事物为前提条件生起「眼触」(眼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眼睛、物质事物(通过光线传递)、眼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眼触」(眼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眼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眼触」为前提条件,眼睛看见喜欢的物质事物生起快乐的感受,眼睛看见不喜欢的物质事物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眼睛看见普通平常的物质事物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眼界」为前提条件生起「眼触」,以「眼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耳朵能听到声音的范围就叫做「耳界」,以耳朵听到声音为前提条件生起「耳触」(耳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耳朵、声音(通过各种介质传递)、耳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耳触」(耳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耳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耳触」为前提条件,耳朵听到喜欢的声音生起快乐的感受,耳朵听到不喜欢的声音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耳朵听到普通平常的声音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耳界」为前提条件生起「耳触」,以「耳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鼻子能闻到气味的范围就叫做「鼻界」,以鼻子闻到气味为前提条件生起「鼻触」(鼻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鼻子、气味(通过各种介质传递)、鼻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鼻触」(鼻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鼻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鼻触」为前提条件,鼻子闻到喜欢的气味生起快乐的感受,鼻子闻到不喜欢的气味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鼻子闻到普通平常的气味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鼻界」为前提条件生起「鼻触」,以「鼻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舌头能尝到味道的范围就叫做「舌界」,以舌头尝到味道为前提条件生起「舌触」(舌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舌头、味道、舌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舌触」(舌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舌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舌触」为前提条件,舌头尝到喜欢的味道生起快乐的感受,舌头尝到不喜欢的味道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舌头尝到普通平常的味道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舌界」为前提条件生起「舌触」,以「舌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身体能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的范围就叫做「身界」,以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为前提条件生起「身触」(身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身体、触觉(或者环境变化感觉)、身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身触」(身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身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身触」为前提条件,身体触摸感觉到,领纳到喜欢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生起快乐的感受;身体触摸感觉到,领纳到不喜欢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身体触摸感觉到,领纳到普通平常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身界」为前提条件生起「身触」,以「身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内心能想到见解、思想、念想的范围就叫做「意界」,以内心想到见解、思想、念想为前提条件生起「意触」(意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也就是内心,见解、思想、念想(可以由物质事物或者精神思想生起见解、思想、念想),意识三者汇合、和合产生「意触」(意识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以「意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各种「感受」,也就是以「意触」为前提条件,内心想到喜欢的见解、思想、念想生起快乐的感受,内心想到不喜欢的见解、思想、念想生起烦恼和痛苦的感受,内心想到普通平常的见解、思想、念想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以「意界」为前提条件生起「意触」,以「意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

居士,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就是种种「界」;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就是种种「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解释,见第四百二十二章)。由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为前提条件生起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由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为前提条件生起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等等的「感受」。居士这就是「由种种「界」为前提条件生起种种「触」,由种种「触」为前提条件生起种种「感受」」的法义。”

迦旃延尊者说法后,诃梨提迦尼居士再次的顶礼迦旃延尊者,他随喜赞叹迦旃延尊者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迦旃延尊者所说的法去修行。

同类推荐
  • 回味宋朝

    回味宋朝

    宋朝是一个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时代。它在经济、文化、科技上都创造了光辉的成就,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两宋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则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连现在的余秋雨都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可见宋朝的魅力。
  •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穿回元朝之一战神横世

    宇宙飞船进入黑洞,利用黑洞引力加速重回地球,时间维度已经是元朝,由于当时地球引力场与现代不一样,飞船没有在设定位置迫降,并失事。吕文耀的安全舱降落到钦察汗国南部的一个山区。恰巧妮娜逃避官府追捕,妮娜救了吕文耀。在吕文耀的帮助下,博格达村民与官府对抗。
  • 关公吕将之重生决战

    关公吕将之重生决战

    三国关羽被吕蒙所杀,一千三百多年后关羽重生,开启复仇之旅。是生是死,敬请期待。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召唤猛将之大汉帝国

    召唤猛将之大汉帝国

    一位游戏软件的制造者被带入三国时代,成为东汉少帝刘辩,为了保全性命重塑大汉帝国,利用可以召唤历朝历代猛将的系统来统一天下,他能否成功呢?
热门推荐
  • 刀徒

    刀徒

    有个老头儿出剑天下第一快,却偏偏热衷开酒楼;酒楼里的白衣书生儒雅极,唯一爱好是烧菜;隔壁和尚不知羞,天天和花魁来作诗;瘦弱少年在打铁,红衣女子掩袖笑;说脏话的胖子心思细,双胞胎姐妹相附应。英雄榜和红颜榜双双立,谁家儿女名在上?这是个有趣的江湖,有趣的不是江湖,而是江湖里的妙人儿。而总是笑吟吟的青年从玉京走出,佩了把无刃的铁刀,一步一步捅破天。
  • 天玄一斗

    天玄一斗

    藏匿于深处的神秘世界,葬于远古天际的边缘拉开了一角…千世万世,纵使时间与时空同时隔绝,也依然阻挡不了来自远天的呼唤。
  • 罪者所执权剑

    罪者所执权剑

    阴暗下的辉煌,狂风之中撕裂,远处无尽浓烈硝烟,点缀着荒凉寂寞的平原。一轮绯红的月,随着日落升起,满目无穷废墟疮痍,是这个破碎世界的叹息。从何处奏起的止战之殇,将扼住战争的咽喉。从何处举起的反抗之枪,将毁灭虚伪的和平。我将手执象征着王者的权剑,背负一切应受恶报的罪孽,立于那万物之始的奇点。
  • 逆天王爷:富婆妻

    逆天王爷:富婆妻

    来到异世,遇到了一个跟前世的他那么相似的人,她怀念想念,当她正要喜欢上他时,却被一个霸道无赖的王爷强娶为妻。某女在树上抓狂,双腿不听使唤的颤抖:“上官景云,你这个白痴,你给我回来。”某男又把她丢树上了。某男笑的一脸明媚:“王妃不觉得树上的空气更好的。”
  • 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财政管理体制概述、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考评、分税制财政体制“缺陷性”分析、财政管理体制国际比较借鉴等。
  •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这是恩怨情仇,王俊凯一个总裁,无人能敌。却载到在一个女人手里。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你是我王俊凯这辈子永远的女人。他的霸道,一步步逼近她。直到有一个红色本本到她手里。
  • 是忧伤

    是忧伤

    忧伤,总是伴随着每一个人的一生。或是一个人的夜里,或是一个人处在热闹的人流中。我的忧伤,又该何处安放呢。我寻找心灵的归宿,想要述说。却发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忧伤。两个忧伤的人,相遇,却无法理解对方的忧伤,这又是一种何等的忧伤。从,青春起,我们变开始忧伤。直到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开始渐渐麻木,而那些充斥着淡淡忧伤的日子却又美好的日子。被我们渐渐淡忘,青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开始怀恋。
  • 我欲焚天

    我欲焚天

    莽荒之中强者纵横,妖人不止,群雄林立,强者万万。我楚劫长剑所指,那个敢作声?踏九霄,碎星辰,怒斩圣贤,我欲焚天!
  • 爱的意见

    爱的意见

    这一瞬间,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她给的我不是那帜热的情怀,而是那无尽的悲痛。
  • 明朝权臣

    明朝权臣

    他十年寒窗,高中状元,却摔落马下,穿越到金陵城外一个十五岁少年身上。家有极品后娘,慈爱老爹,萌萌哒小厮三两只,难免一地鸡毛。收拾好后院,带上四书五经八股文,再次走向考场,谁言少年不能一飞冲天?嘉靖西苑炼丹,严嵩把持大权;财政空虚,兵备废驰;倭寇扰民,鞑靼侵边;他以一介文官之身,斗严嵩,平倭寇,驱鞑靼,还大明一片安宁。自身终成旷世名臣,当朝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