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8300000323

第323章 死后还存在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因为什么原因?贪爱什么?执着和挂念什么?就会生起这样的邪见:「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没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没有所谓的生死轮回,也没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父母,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循环往复出生、成长、存续、发展、生病、衰老、死亡的众生;世间没有通过修习正行、正道证悟解脱果位的出家人、修行人,没有已经证悟解脱果位后为世间人宣说从生死轮回中永远解脱出来,达到不生不灭涅槃境界的圣者;没有从生死轮回中永远解脱出来,达到不生不灭涅槃境界的修行解脱方法。当由四大(四大解释,见第八十一章)生起形成的众生死亡后,地大回归地界,水大回归水界,火大回归火界,风大回归风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解释,见第一百二十四章;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就是四大,四大解释,见第八十一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等等各个器官的功能全部都会丧失,全部都会不存在,全部都会化为乌有,全部都会变得如同虚空一样不复存在。这时,四个人抬着死去的人,一边念着哀悼的言语,一边将死去的人抬到火葬场,当尸体被大火焚烧,骨头被烧成了灰白色的灰烬,这个死去的人就化为乌有、不复存在了,如果还要用各种供品祭奠这个死人,还说供养这个死人能够让他或供养他的人获得福德、功德,那就是愚蠢的人,世间任何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的说法都是虚假、不真实的,都是欺骗世间人的谎言,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比丘们!这是外教宗教领袖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对他的信徒们所说的法!”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以您所说的正法为修行的根本,您是带领我们解脱的引路人、导师,您是我们的皈依,世尊,如果您能为我们解答刚才那个问题的话,那就很好了,我们听闻您的教导后,就会时刻忆念您所说的正法,并按您的正法去修行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你们要认真的听,你们要仔细的思考,如来现在要开始说法了。”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我们会认真听您说法的,我们会仔细的思考的,恭请世尊您为我们说法。”

佛陀说:“比丘们!因为有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形成、存续、发展,贪爱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就会生起「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这样的邪见,比丘们!你们要明白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起、形成、存续、发展、衰败、灭亡、消失的,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生起、形成、存续、发展,满足一定的条件也会衰败、灭亡、消失,认为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从来没有存在过,那是极端的断灭论,什么是断灭论呢?就是认为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虚假、不真实的,认为世间一切的事物灭尽、消失后就永远都不会出现了,就永远都不存在了。认为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真实、永远的存在就是极端的常恒论,什么是常恒论?就是认为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比丘们!你们要明白断灭论与常恒论都只是看到了世间事物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断灭论者看到了世间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阶段,常恒论者看到了世间事物生起、形成、存续、发展的阶段,有这两种见解的世间人,它们没有整体的来看待世间的事物,世间一切的事物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起、形成、存续、发展的,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衰败、灭亡、消失。满足条件就会生起、形成、出现,满足条件就会衰败、灭亡、消失,既不是真实、永远存在的,也不是虚假、不真实的,是缘生缘灭的,是随着各种条件变化的,所以「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这样的见解,就是断灭论的见解。至于善恶行为导致的善恶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自己不想被恶行对待,别人也同样不想被恶行对待,自己愿意接受善行,别人也同样愿意接受善行,就如同种植蔬菜和稻谷,只有认真细心的耕耘、施肥、浇灌、善待这些种植下去的幼苗,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获得丰收。不耕耘、不施肥、不浇灌这些幼苗,甚至于踩踏这些幼苗,拔出这些幼苗,恶意毁坏这些幼苗那是无法获得丰收的。想要获得什么就要先去种植下什么,对别人善行、善言、善念的付出,就会获得善行、善言、善念的回报,就如同种植蔬菜和稻谷一样。内心不执着和挂念世间的事物虽然可以让自己安住在清净的境界中,可是并不是说世间的事物不发生变化,世间一切的事物是随时在变化的,不会因为内心没有生起念想就不发生变化,让内心的念想不生起,那只是让自己摆脱念想的控制,不让自己沉浸于欢乐、开心、舒畅、安心、期望、忧愁、悲伤、苦闷、忧虑、恐怖、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等等的念想之中,然而世间一切的事物还是会随着它们既定的规律、规则运行,就比如正在下雨,内心没有生起下雨的念想,虽然不会执着和挂念下雨的事情,可是雨仍然会下,不会因为没有在内心中生起下雨的念想,就不下雨,只是说没有生起下雨的念想,就不会被下雨这件事情扰动、污染内心,就不会被下雨的念想束缚捆绑,产生烦恼和痛苦,烦恼和痛苦是由念想产生的,要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就要先从念想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完全的解脱。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物质事物是会衰败、灭亡、消失的,物质身体是会生病、衰老、死亡的。”

佛陀说:“比丘们!既然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那么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还是最终带来快乐的呢?”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物质事物、物质身体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物质事物的时候,当这些物质事物衰败、灭亡、消失的时候,当物质身体生病、衰老、临死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世间的物质事物、物质身体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佛陀说:“比丘们!物质事物、物质身体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如果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任何的念想,那么内心会生起「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这样的见解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既然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身体,不对物质事物、物质身体生起任何的念想,内心都没有念想生起,哪里可能还会有「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的见解,这个见解也是内心的念想呀。”

佛陀说:“比丘们!众生在世间任何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比丘们!也就是说众生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永远存在,永恒保持不变,是能够永远拥有的,还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

佛陀说:“比丘们!既然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那么是最终带来痛苦的,还是最终带来快乐的呢?”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最终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就算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快乐,那都是短暂的。世间一切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随时都在变化,无法永远的存在,无法永恒的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痛苦,之前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当失去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的时候,当这些让世间人、众生满意、开心、快乐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让世间人、众生不满意、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带来多少痛苦,所以众生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带来的最终都是痛苦。”

佛陀说:“比丘们!众生在世间任何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如果不执着和挂念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不对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内心生起的念想生起任何的念想,那么内心会生起「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这样的见解吗?

比丘们!也就是说众生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是最终带来痛苦的,如果不执着和挂念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对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任何的念想,那么内心会生起「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这样的见解吗?”

出家弟子们回答:“世尊,既然不执着和挂念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不对眼睛看见的事物,耳朵听见的声音,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感受,念想,行为,认识,分别,判断生起任何的念想,内心都没有念想生起,哪里可能还会有「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没有任何功德,没有所谓的布施、供养、供养物品、施舍可以获得福德、功德这样的说法;身体行为做善行,口说善语,内心生起善念不会获得善报、福报,身体行为做恶行,口说恶语,内心生起恶念也不会带来罪业、恶报,根本就没有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的因缘果报的说法;…………世间任何众生,不管是愚蠢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不管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世间任何的人、众生,他们死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腐烂、消失,他们都将永远的不复存在。没有什么生死轮回,没有什么不生不灭的涅槃,死后就永远不存在了。」的见解,这个见解也是内心的念想呀。”

佛陀说:“比丘们!当圣弟子们,他们解除了六处的疑惑,什么是「六处」呢?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内心接触外界事物的地方。也就是眼睛看事物的地方,耳朵听声音的地方,鼻子闻气味的地方,舌头尝味道的地方,身体触摸事物产生触觉、感觉环境变化(冷热、舒适等等)的地方,内心接触思想、念想的地方,要注意只是接触的地方,还没有对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环境变化、思想、念想产生认知。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简称为「六处」。

他们解除了痛苦的疑惑,解除了痛苦起因的疑惑,解除了痛苦灭尽的疑惑,解除了灭尽痛苦修行方法的疑惑,他们明白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他们明白四圣谛(四圣谛解释,见第二百三十五章),他们明白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并实践的去修行。这些圣弟子就被称为:「不会堕落到痛苦、不幸的地方,不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必定能够最终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到达解脱彼岸的圣弟子们。这些圣弟子也是证悟须陀洹果位的圣者。什么是须陀洹果位呢?就是除灭了有「我」真实、永远存在的见解;灭尽了那些对解脱毫无帮助的苦行、禁戒、禁忌;消除了对如来正法的疑惑,消除了对如来,对如来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的疑惑。对如来,对如来的正法,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对如来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生起了坚固的信心,已经初入圣道,进入圣者之流,须陀洹果位也称为初果,这些证悟须陀洹果位的圣弟子们,他们也被称为证悟初果的圣者。他们不会投生到恶道,不会投生到痛苦不幸的地方,不会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最多在天界与人间投生七次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证悟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同类推荐
  • 1840大国之殇

    1840大国之殇

    在《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里,端木赐香以女人的笔调写出了非同寻常的大清王朝史和没落时代的帝国往事。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复兴中华,整个民族的精神必须脱胎换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导致的最终结局只可能是在断头台上依然画不完心中的圆。当我们捧读《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时,会从字里行间读出:教训远比经验宝贵。鸦片战争使我们看到了天朝的“小”;看到了精神不得复兴的民族,永远与强国无缘。中华民族须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态度反思历史,痛定思痛,谋求真正意义上的强盛。
  • 雁落沉鱼

    雁落沉鱼

    传说的古城,遗落…三国崛起,她,是尘世中的昙花,还是飘渺云烟,只在一念之间。
  • 大王爷

    大王爷

    我宁愿做一个无拘无束,快乐的王,也不愿做一个政务缠身,忧愁的皇!一个意外回到汉朝的现代人,刚一开始仗着自己熟悉未来历史,便阴谋造反,但是却被自己身边的贴身侍女所出卖,原本他能够君临天下成就九五至尊之位,但是却为何到最后失败后只有他自己一人,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不可重演亦不可改变。本故事纯属虚构,里面的历史也并非真正的历史,以及一些人物,民族都是按照作者自己的意愿而来的,请切勿与真正的历史相互比较!
  • 乱世青语

    乱世青语

    天下之势风起云涌,但我不求高高在上主宰万人,只求问心无悔。我喜欢看着人们安居乐业的样子,但我也绝不惧怕杀戮和鲜血,纵然归来之日墨衣滴血,所过之处千夫所指我也不悔此生,不负瑶华。所有人都劝我回头是岸,但我的岸只在前方。我名字川,后化为染,只求我血染尽天下红!
  • 三国烽烟

    三国烽烟

    身为历史系高材生的刘鹏穿越了,穿越的主人不是威猛的武将,也不是智谋无双的谋士,恰恰是那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无能”又被刘备从手中夺走益州的刘璋!还未曾抱怨自己的运气差,刘鹏就又发现了一个史书上都未曾记载过的信息:刘璋居然是刘焉的私生子!巨大的危机包围着刘璋,面对刘焉正室和三个哥哥的排挤迫害,面对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刘璋是否还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的得到益州?是继续做那暗弱的刘季玉还是做那出渊的潜龙?是继续做那守成之主还是争霸途中分得一杯羹?
热门推荐
  • 与EXO的甜蜜时光

    与EXO的甜蜜时光

    宠文,甜文—一次意外,来到这个世界,进入EXO,成为世界巨星,可谁知好好的生活,却被他们搅乱。“小晞,你是哥哥的,不是别人的!”“哼,小可爱是我的,不是你的,鹿哥不要跟我抢!”“你们都欺负我,我生气了!”“她是我的。”“是我的!”“是我的!”我就静静的看着他们抢我,啊,我才不是你们的,我是我自己的!!!
  • 没有抱怨的世界

    没有抱怨的世界

    本书采用了大量心灵美文和人生故事及深入浅出的处世哲理,告诉我们以感恩的、没有抱怨的积极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学会调整心态。
  • 太阳播撒的毁灭

    太阳播撒的毁灭

    在2024年初(太阳活动峰年),一次拥有巨大威力的太阳风暴席卷了地球,巨大的能量毁灭了地球上的生命和电子产品,只有精心准备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 暮安晨歌

    暮安晨歌

    她是亡国末世的公主,带着月凉石吸收未亡人的记忆,以求岁月逆流,起死回生,再回当初日暖风香的柳国时光。只是,时光可以重来,命数可以重写,那么,人心是否依旧呢?
  • 火影之血雪

    火影之血雪

    “我掌握冰的力量,冰寒冷,无情,也温柔,多情..”把某群群主逼迫,无奈,这个发上来Q群:216302534有兴趣的就加吧...
  • 查理九世之梦魇萦绕

    查理九世之梦魇萦绕

    梦魇……究竟是什么…萦绕在心头……一直……一直……
  • 邪王爆宠:纨绔祸水妃

    邪王爆宠:纨绔祸水妃

    一世为人,二世为将,三世为妖。她魂穿异世,乃金厥国第一女将。奈何城破国亡,她立下血誓若有下世定要颠覆江山。再次重生她是妖界公主,兄疼妖宠,万人敬仰。意外重返人间,魂附将军府嫡小姐之身。她惊才绝艳,蛊惑皇子,整治恶女,潜入皇朝,步步为谋,只为当年血誓。冷艳将军,温柔四殿下,腹黑三殿下,痴情狼妖,忠心狐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她眼里只有他?且看她如何定江山,平定混沌三界?【女强男强+美男多多】
  • 天使与恶魔之契约

    天使与恶魔之契约

    一世间的轮回,阴差阳错的安排,敌人怎能成为兄弟?!“放心,我会保护你的。”他温柔的声音响起。为何,我待命运如此不薄,命运却待我如此恶毒?错误就此诞生,被误以为天使的撒旦,逐渐变得冷血,逐渐看清这个世界。身负重任的六翼神,想尽一切办法挽回已失去的他。他与他,结局如何?
  • 强者传

    强者传

    强者?什么才是强者,关注此作品,容在下细细道来。
  • 捡了个女友

    捡了个女友

    张扬,在遭遇前女友分手痛不欲生,却在一次偶遇中遇到了所谓的“恶魔”,从此颠覆了他本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