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4000000008

第8章 处女作(3)

与屠格涅夫的冲突

1855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圣彼得堡。

因为《塞瓦斯托波尔纪事》的陆续发表,托尔斯泰成了非常有名的作家。

圣彼得堡的一群文化界人士,把托尔斯泰当做一颗闪耀的明星,以庆祝节日的欢乐心情等待他的到来。屠格涅夫说:“俄国出现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是一种奇迹。不但如此,在枪林弹雨中能写出如此伟大的战记,更是奇迹。”

热情的赞扬和追捧使得托尔斯泰十分高兴,他形容自己“好像飞上了天空”。

这时候的俄国正在接受新的思想,亚历山大二世也在酝酿一场改革,整个俄国已进入觉醒时期。

知识分子或文学家们都集中在当时的首都圣彼得堡,等待着文艺解放的论战。民众们也认为社会的进步或文明的进展,需要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来推动。托尔斯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民众们欢迎着。

那时,托尔斯泰在日记上写道:“我认识了俄国人民对真正的功劳是如何地敏感,那些文化界人士都争相与我做朋友,热情地握手,又要我详细说明战争的激烈状况。他们招待我共进晚宴,我感谢他们的招待,也兴奋地叙述了一些战争的情形。”

虽然托尔斯泰对自己现在的声名和成就感到得意扬扬,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隐藏着寂寞与空虚。

每当他和圣彼得堡的上流人士觥筹交错,跳舞打牌时,他心里就会听到士兵们“当然要死得其所,阁下万岁”的呼声。这是那些为了祖国而在枪林弹雨中牺牲的战友们的声音,他心中忽然意识到,他们难道就这样白白地牺牲了吗?

那些歌舞升平的上流人士,还有那些自认为领导俄国文化的文学家,以及那些驰骋在战场上的无名勇士,到底哪一种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俄国人”呢?那些自认为推动俄国文化,带给人们幸福的文学家,与那些无名的战士相比,到底谁具有纯真的情感?谁才是真正为俄国的幸福而真正贡献自己的人呢?当他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就不由得一阵阵空虚。

这种空虚和寂寞的情感越来越强烈,托尔斯泰逐渐对圣彼得堡上流社会产生了反抗的情绪。这种情绪直接导致他见到屠格涅夫时,几乎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的谈话是这样的:

托尔斯泰说:“人是平等的,为了要增进人类幸福,思想家必须担负重责。在这些思想家中,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诗人,他们应该以领导世人步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为使命。但是,在我看来,现在的艺术家和诗人,大部分都是不道德而无人格的人云亦云者。相反,我在军队中认识的那些所谓的下层人物,他们才是真正具有高度热忱和牺牲精神的人。”

当他想起塞瓦斯托波尔士兵们的英勇气概,就不自觉地说出了上面这些慷慨激昂的话。托尔斯泰觉得,如果不说出来,他心中针对那些讨厌的伪君子而形成的阴影就会越来越厚重。

屠格涅夫听了他的话之后,反驳道:“你不愧是贵族出身,而且是塞瓦斯托波尔的勇士。我很了解你,你的口气中带有贵族的傲慢,但是不论你是怎样孤高的贵公子,我也要请你更正你的话。”

托尔斯泰毫不认输地说:“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你们能教导别人什么?你们对这些疑问连自问自答的意愿都没有。你们该不是一直欺骗自己这些都是不需要知道的吧?你们难道认为艺术家或诗人在领导教化世人的同时,就没有必要自省吗?”

屠格涅夫又反驳道:“你为什么总是不相信人们的诚实呢?艺术家才是真正在拼搏奋斗,为祖国和人民牺牲自己的人。你不要用这种锐利而想鞭策人的眼光看着我,我简直受不了!”

托尔斯泰的眼神一直就是锐利而具有权威性的,加之他现在又是刚从战场上回来,他的眼神可能像野兽般闪耀着光芒。屠格涅夫一定是对他这种锐利的目光有些反感,才会如此驳斥他。

屠格涅夫是许多成名作家中最先欣赏托尔斯泰作品又赞不绝口的人,但是托尔斯泰却远没有新人对前辈该有的客气,他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没有被屠格涅夫的权威所震慑。

屠格涅夫生气了,他身旁的同伴自然是站在他这边,他说:“托尔斯泰和我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他像间谍一样监视我们。如果我们稍微做错事,他就会把我们抓起来送进监狱。”

托尔斯泰连忙说:“不,这真是天大的误会!我不是间谍,更不会送你们进监狱。我生气的原因是你们没有深刻地去体验人生,你们自认为是特殊、优越的一群人,甚至总是以人类的领导者自居。我不喜欢看你们这种得意扬扬的样子,我对你们的态度很失望。”

托尔斯泰并没有错,他只是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托尔斯泰从遥远的高加索或亚斯纳亚·博利尔纳的乡下来到繁华都市中时,的确将这里的文学家们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大人物,但他们竟然是些纸上谈兵的轻薄之士,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想对人类有所贡献又甘心吃苦的,这不得不让托尔斯泰极度失望。

托尔斯泰如此看待圣彼得堡的那些文学家,同时他的内心也在不断地自我反省。这从他7月的一篇日记上可见一斑。

我不懂什么是谦虚,这是我最大的缺点。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是退役中校的四个儿子之一,幼年时失去双亲,受到伯母的照顾,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社交修养的熏陶。19岁时,便成为自由之身,没有任何财产,也没有社会地位,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既没有目的,也没有乐趣,浪费了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最后为了要逃避烦恼,以及自暴自弃的生活习惯,而将自己放逐于高加索。在那里仰仗先父与军队司令员的旧关系,26岁时,当了掌旗官,加入了达纽布军团。

我现在除了薪水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金钱收入,也没有什么积蓄,因为我所有的钱都用来还债了。

我没有监护人,也没有在社交界交际的能力,更缺乏工作上的知识与实际技能,有的只是一颗赤诚的自爱之心而已。我不断检讨我的个性到底是怎样的。

我的面貌丑陋又不加以修饰,也没有社交礼仪的修养,再加上脾气不好,在别人眼里真是个很不知趣的人,也不懂得谦虚。总之,我是个让人讨厌的人。我像孩子一样害羞,又没有学问,所知道的只是自己断断续续、毫无章法勉强学来的一点知识而已。我的教养更不行,我不懂得节制,缺乏果断力,情绪善变。可笑的是我的虚荣心太强,又容易激动,这些都和没有修养的人一样。我并不勇敢,生活也不规矩,而且还很懒惰。

我的头脑并不坏,但是我的智力却没有经过基本的磨炼,所以我既没有实际的智慧,也没有社交的经验。

但是我一直向善,我的荣誉感也非常强烈,我像在乎善行一样在乎我的名声。我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一个虚伪可耻的男人。

在自我反省中,托尔斯泰意识到自己对待前辈屠格涅夫的态度十分不应该,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断地与圣彼得堡的文学家们辩论。

不久之后,托尔斯泰完成了他身为军使的任务,又接到了新的命令。他被编入炮兵队,不必再回塞瓦斯托波尔。

1856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双方签订和约,战争结束,世界恢复了和平。托尔斯泰向军队提出辞呈,退伍返乡。

西欧之旅

1857年1月,托尔斯泰坐火车离开家乡,踏上了往西欧的旅途。

他的第一站是巴黎。他在这里逗留了一个半月。

巴黎是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中心,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旅行非常开心,他曾写了一封信给姑母,说道:“真是快乐极了,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到国外旅行。巴黎真是个好地方,我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后悔时间过得这么快,许多想做想看的事情还未完成一半,天就暗下来了……”

当然,这段旅行给托尔斯泰留下的记忆也不全是好的,有一件事情让他觉得很可怕,他甚至因此而完全改变了人生观。

他目睹了罪犯被斩首的全过程,这使他战栗不已。虽然在这之前,他还是一名战场上的勇士,曾经见过数以万计的同伴们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但是断头台上的场景远比之前所看到的那些更可怕。

这种剥夺人生命的方式,既不能发挥勇敢,也无法表现尊严,他看到的只有人类的残忍。托尔斯泰的日记上曾这样记载着:“过了六点,我去看执行死刑的情形。那样白净而健康的下颌和胸膛,向圣经做最后的祷告,然后就被……死,真是残酷极了!这是一幅令人害怕的景象。我不是政治家,但我懂得艺术和道德,不仅懂得,而且还深爱着它。……断头台使我失眠了好几个夜晚,也让我一再地自我反省。”

托尔斯泰曾经对进步和文明的近乎狂热的迷恋,在经过这件事之后全部消失殆尽。罪犯身首异处的那一刻,托尔斯泰觉得不只是他的脑袋,他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受到极大的震撼,内心更是感慨万千。

托尔斯泰记得《圣经》中曾经说过:“不要去裁判别人,要裁判善恶。”这虽不是全世界制定的法则,也不是文明的准绳,但是其中的内涵却一脉相通。而如今,世界文明发展到这样的地步,还有许多人将死刑当做是一种合法的惩处,认为死刑不合理性的托尔斯泰对文明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这之后,巴黎再不能吸引他了,他几乎夜夜无法入眠,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于是,托尔斯泰立刻离开巴黎,向瑞士进发。瑞士美丽的湖光山色,使他被断头之刑搞得紊乱不堪的心情得到了慰藉,渐渐缓和下来,尤其是日内瓦湖畔,那是他所喜爱的作家卢梭的出生地。他给姑母的信中这样写道:

姑母,我无法将此地的美丽风光完全传达给您,尤其在万物都被青紫色所笼罩,周围的一切都充满鲜花香味的此刻,更是无法描绘详尽。

我要向您报告的是,我实在不忍心离开这些湖光山色。大部分时间,我都出去散步或伫立在窗口享受着自然赐予我的喜悦,我非常庆幸能够赶快离开巴黎而在这里度过一个美丽的春天……在瑞士,托尔斯泰还认识了一个十岁的少年,他们经常一起去爬山;他也在一个小镇上欣赏了一场著名音乐家的吉他演奏。瑞士之行确实为他留下了许多值得怀念的回忆。

接着,托尔斯泰又到了德国,在这里他也经历了很多快乐和新奇的事。

1859年8月,托尔斯泰结束欧洲之行,回到故乡亚斯纳亚·博利尔纳。

看到故乡的现状,托尔斯泰之前为农奴子弟办学校的想法又萌生出来,他决定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再次开办一所学校。

同类推荐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 信念改变命运

    信念改变命运

    一个15岁的男孩,在风雪肆虐的小路上,拖着两只烂脚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爬,逐个学校去请教老师数理化难题。饿了,咬上一口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饼子;渴了,抓一把路边的雪含到嘴里……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39所中学,请教了379位老师,没用家长陪读,没花家长一分钱补课费,凭自学,学完了小学、初、高中全部课程,1978年7月20日,奇迹般地考上了大学。当年他没有考上名校,他做推销员的故事2002年却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当年他没有机会去读一所很好的学校;今天却走进了数不清的著名高校、中小学为全中国的校园做国旗下的讲话!这是一部对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颂歌和礼赞。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屠神魔痞

    屠神魔痞

    当历史学家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面红耳赤的争论着是什么使得那个男人将自己变成一个魔鬼,不,魔神一样的存在,只为了追杀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灵。“举头三尺有神明,但是谁又能知道神明在干些什么?”伟大的盖伦大帝如是说道。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挡杀佛!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下行两万里

    下行两万里

    我们的世界真的属于我们吗?我们的历史真的是我们创造的吗?时间真的存在吗?我们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
  • 沫上开花

    沫上开花

    叛逆少女—三好学生邋遢少女—人见人爱她的生命为了三个少年,她没有想攀高枝,她只想见她们一面,让最好的自己,出现在他们面前
  • 我真的是个杀手

    我真的是个杀手

    他是个杀手,却被杀手所杀,又被杀手所救。杀手,虽然这个职业看似冷酷无情,但他的内心依然温热。不为自己,只想保护好身边的人,想他们好好的,快快乐乐的,哪怕平凡一点也没有关系,但是天不遂人愿,一切乱七八糟的事情总是找上门来。曾经给自己痛苦的人,带给自己伤痛的人,程浩一个也不会放过,不管他们在哪里,他发誓一定会找到他们!
  • 戏如画,言似锦

    戏如画,言似锦

    平静的日子被打破,前世今朝,是否有你无法自拔的爱情?是前世的记忆还是后世的续缘?戏子无情却也坚强和软弱的一面…等待他的发掘…
  • 弑天九剑

    弑天九剑

    暂时停住,等我成神了一定把它写完!哎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不是逃避,不是坚持不住,暂时我的文笔写不出来。
  • 封魔仙经

    封魔仙经

    '祭品'少年神魂被锁,无法修仙,却因一场意外修行《封魔仙经》,踏上古今无人成功的修炼之途,以自身魔念为根基,净化九世,成就无上尊位,只手灭仙!
  • Thornton on Labour and Its Claims

    Thornton on Labour and Its Clai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全系主神

    重生之全系主神

    一颗珠子,一段奇幻的人生;一柄剑之法杖,一段无敌的传说........千叶,一个无敌的学霸,机缘巧合穿越到剑与魔法的世界,身后一群兄弟,开始无敌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