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7700000014

第14章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1)

公司职务: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年龄:74

身价:67亿美元

成功理念:通过投资于内容(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和出版)和渠道(电视网、有线电视、卫星和报纸),创建了第一家全球媒体王国。

出名事迹:他引起恐慌,政客面对他的报纸和电视网都瑟瑟发抖,对手企业的高管表示,在他们的对手中,默多克是最令人叹服的战略家。他的雇员从来不知道,深夜里哪个钟点没准会接到这位老板的电话,要他们修改报纸头版或撤下一档电视节目。

今年,他对互联网再度表现出热情。5年前,他曾短暂投资于网络公司但时运不济,他还花费逾10亿美元收购在线业务。但过去12个月,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抵御另一位媒体大亨约翰·马龙(John Malone)的进攻。约翰·马龙是自由媒体(Liberty Media)的董事长,他一直在收购新闻集团的股份,这不禁使人质疑鲁珀特·默多克还能控制该集团多久。他的长子拉克兰(Lachlan)辞去高管职位后,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加紧迫。

他说:“我是个数码移民,并不依靠网络生存,也不沉溺于电脑。不过,我的两个小女儿将是数码本地人。”

有人说:“再也不会出现另一个鲁珀特·默多克了。”——拉克兰·默多克。

1.麻痹对手,给同行以轻敌感

1953年9月初,鲁伯特·默多克接管了他父亲留下的财产及阿德莱德《新闻报》,当时他年仅22岁,从此开始了他征服世界传媒业的历程。担任《新闻报》的主编是默多克父亲的生前好友里维特,里维特在刚到该报社的最初两年,日子不好过,该报严重滞销,利润下降。里维特拼命工作使报纸发行量升至7.5万份。因此,当鲁伯特·默多克来到阿德莱德这座保守的城市接管《新闻报》时所面临的处境是:一个由默多克家族拥有的一份小报《新闻报》要同大公司先驱集团的分支《广告商报》展开激烈的竞争。默多克站在《新闻报》小小的白色办公室里回想过去,面对现实,感慨万分。

《广告商报》的董事长劳埃德·杜马爵士在1953年初曾向伊丽莎白报价15万英镑购买《新闻报》这个小公司。对此鲁珀特·默多克的反应是“让这个建议见鬼去吧,我们将进行决斗”。《新闻报》主编里维特果断地决定向社会公布杜马爵士带有威胁的信,他们在《新闻报》上发表标语:“报纸的投标”,由此杜马爵士立刻受到舆论的攻击,社会舆论对杜马不再信任。

《广告商报》董事长杜马于1953年10月24日推出《周日广告商报》,与《新闻报》的周末刊《邮报》相抗衡。当时《广告商报》的销量为16.7万份,大大超过《新闻报》的10.2万份,但《邮报》销售量高达17万份。由默多克掌管的新闻公司办周日版《邮报》时风格独特,这与《邮报》主编罗恩·博兰有关,博兰把《邮报》设计得很漂亮,是双面印刷的大幅报纸,非常具有新闻价值。这对竞争对手《周日广告商报》形成巨大压力。

两家周日报刊激烈竞争持续了两年,双方付出沉重代价,最后以杜马爵士失败而告终。1955年,两家周日报达成协议,把两家星期日报纸合并,两家各持新报纸的50%的股份,1955年12月,这两家周末版正式合并,但新闻公司赢得了有利可图的印刷合同,这就是事实上杜马已退出了报纸的经营业务,新闻公司控制了经营、印刷和发行报纸,得到管理费。这一合并可称为默多克传媒生涯中的第一个胜利。

默多克喜欢自行其是,里维特也同样如此,不过两人配合得还较为默契。默多克比里维特年轻14岁。默多克尽管因为商界礼节不得不穿三件套的深色西装,但他脸膛宽宽,看上去是一副孩童相,于是人们常称他为“娃娃鲁珀特”。他精力充沛,浑身的力量似乎即将进迸发而出。到了报社,他让里维特来应付记者,自己亲手管理财务、广告、发行、工会和新厂。他对报纸的各个环节都仔细地严格把关。他常常脱下西服,在办公室卷起袖子,手上布满油墨,专心地研究印刷、广告、琢磨报纸经营的各个环节。默多克坚持削减开支,整个编辑部的人员不到40人,每天每个人的工作量极大,有人夸张地称,可能一天要有20个故事。后来他经常称自己在阿德莱德的这些岁月为他日后从事报业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默多克住在市中心,常下馆子,这一习惯伴随了他一生。

他还喜欢豪华型美国骄车,常常载着主编里维特家的孩子疯狂地快速行驶并高声尖叫,以此吓唬孩子们,而他自己哈哈大笑。每逢周末,他都要去赛马场试试运气,他还喜欢去南威尔士州的布罗肯小山玩牌。他还喜欢开派对,而这些派对也往往在赌博游戏中结束,人们常称他“孩子出版商”。他的赌博嗜好给他的竞争对手留下了一种错觉:这个年轻人成不了大器,不必认真对待。

1957年4月,默多克和里维特之间第一次发生严重的分歧。默多克订购了一台可以印72版的大型印刷机。正在国外进行每年一度的旅行的里维特从印度发回电讯,供新机印刷的第一期报纸刊用。里维特回国后发现,默多克把体育版从背版调到中间版页。他对默多克不打招呼就随便移动体育版而感到恼火,但默多克认为,背版必须卖给广告商。里维特对此愤愤不平:自己才是真正的主编。此事虽小,意义重大,默多克要自己当家做主了。

2.垄断扩张,小崽子把他压死

靠默多克和里维特的辛勤经营,《新闻报》发行量不断上升,财源滚滚而来。随着财富的增加,默多克扩张的本性也日益膨胀。1950年,默多克购入面向妇女读者的墨尔本《新思想》周刊和由佩斯西部出版社出版的《星期日时代报》。1957年又买了阿德莱德SDN电台的少数股份。而由联邦政府分配的电视广播执照对年轻的默多克来说,是最具有诱惑力的。

如何才能得到电视执照成了他的当务之急。为此,他先后两度出国考察、参观国外电视台。考察期间,他突发灵感,应该办一份电视节目周报。于是摹仿美国《电视指南》的《电视周报》在澳大利亚应运而生,此刊物成为了默多克在澳洲最赢利的出版物,被列入澳洲历史上最成功的出版物之一。1957年9月,澳洲邮电总长宣布实行电视执照申请制。随商谈的进行,一些公司向他提供了具体建议:广告报团建议同默多克合伙申请执照,被他拒绝;费尔法克斯公司愿意在他未来的公司持少数股额,他答复说现在不缺钱。默多克力争独立自主,单枪匹马地干,这就是默多克的风格与行为特点。

1958年4月28日,默多克飞抵布里斯班,参加由澳大利亚广播管理委员会召集的电视执照申请听证会。他作为一个直言不讳的垄断主义的鼓吹者出现在听证会上,当问及商业电视台的垄断利弊何在时,他回答道:益处无穷。他有一家垄断性晚报,这要比两家相互竞争的报纸强过百倍。

经过精心的调查和准备工作,在阿德莱德地区举行的听证会上,默多克从公众和经济角度对开设商业电视频道的可取性进行详尽的论证,他的论点明确,证据确凿,论证合理,给广播委员会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但广播委员会没有立即把执照发给他。

随着大选的到来,谋求连任的政府寻求大报团的支持1958年10月13日,广播委员会宣布9频道由南方电视公司掌握,默多克的新闻公司握有其60%的股权。后来默多克搬到悉尼后不久就免去了罗汉·里维特担任的阿德莱德《新闻报》的总编之职,由《星期日邮报》的主编罗恩·博兰接替,从此《新闻报》变成了一份安份的报纸。

50年代后半期,新闻公司为默多克赚了足够多的钱,默多克感觉阿德莱德已经太小了,已不再适合他发展了。

3.推销有术,美女加色情使促销大获成功

60年代的悉尼是一个日益繁荣的大都市,悉尼的歌剧院世界闻名,同样就在这里默多克塑造了自己,在悉尼的大众传播市场上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天才,使整个世界都认识了他。

当默多克来到悉尼时,新闻业被三大集团所主宰,自19世纪末以来就这样。费尔法克斯与帕克家族是最大的两家,第三家集团要小得多,由诺顿家族控制,拥有《每日镜报》和《星期日镜报》。1958年,费尔法克斯买下了诺顿的报纸——《镜报》与它的星期日副刊,即《星期日镜报》,主要是为了使它们免于落入墨尔本论坛集团之手。该集团也变得极度扩张。默多克深知悉尼的这些权势排外意识很强,他秘密地来到这一城市,委托一位名叫约翰·格拉斯的商人,以极高的价钱买下了一家名叫《坎波兰报》报纸的公司,该公司每周发行近40万份市郊报纸。交易完成后人们才知道真正的买主是默多克。

实际上,默多克来悉尼想要购买的是大报。当时费尔法克斯集团董事长亨德森因为《镜报》经营不佳而陷于困境,最后于1960年把《镜报》卖给了默多克。亨德森是要把更多的钱投资到悉尼的“7频道”电视台,他并没有把默多克这个“孩子出版商”视为一种威胁。亨德森认为默多克接管《镜报》后很快就要破产。

然而事实证明亨德森错了,默多克开始建议《星期日镜报》刊登一些美女照片,发表一些充满性描写和色情的文章与报道。从此《星期日镜报》成了刺激、敏感和粗俗的代名词。一些触目惊心的大标题,如《洗澡女人被人盗去衣服》、《巴士顶上赤裸身体,悉尼震惊》等赫然刊于报纸之上。同时又从阿德莱德带来了“促销王子”格拉姆·金,《星期日镜报》迅速取得成功。但默多克遭到了人们的谴责,甚至包括他的母亲伊丽莎白女士。

《每日镜报》比《星期日镜报》安分得多。《每日镜报》尽管无情、残忍,但它主要是极力地追逐政治和社会新闻。譬如,60年代它曾派出记者前往印度尼西亚追踪报道,或者大版面报道美国和英国大选。这份报纸努力模仿伦敦《每日镜报》,力图展现清新、明快、敏捷、明智的风格。

默多克苦心经营《镜报》的真正意图是占领悉尼的电视业,因为阿德莱德的电视业已经给他挣了大钱,商业电视台简直就是“印钱的许可证”。但悉尼的广播控制委员会最后并没有把经营证发给默多克。而默多克并没有放弃,他决定以曲线的方式——从郊区打入悉尼的电视业。他从悉尼南边60英里的一个钢铁和煤矿小镇“卧龙岗”买下了一家正陷入困境的电视台——“WIN4频道”。从理论上说悉尼南面的整个地区都能收看到WIN4,但需调整天线。默多克花16万英镑买下了“卧龙岗”的32万股,他很快明白,难点在于悉尼的新闻业的垄断者帕克与费尔法克斯都禁止他们的美国分销商把节目卖给这家电视台。他立刻给纽约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朋友莱昂纳多·戈德森打电话,然后直飞那里。当时在澳大利亚电视公司中有个君子协定:没有一个公司每小时的节目付费超过6000美元。默多克告诉ABC公司马上撕毁这项协定。

ABC的全球运营主管哈里·普莱特告诉默多克,如果这样做,他以后不再在澳洲卖出一个节目。默多克同意支付ABC巨款1000万英镑,而得到ABC的25000个小时的节目。

包括一些极成功的连续剧,如《科巴特》、《本·凯西》和、《亡命徒》。为了证明不毁约,默多克首先支付了ABC公司500万美元。因为在普莱特看来,“他是个痞子”。

回到悉尼后,默多克公开了他向帕克、费尔法克斯挑战,声明他不再理会他们对“卧龙岗”电视台的限制。随后,《镜报》公开刊登广告,宣传WIN4频道。默多克告诉他自己的杂志《电视时代》:“在悉尼有两百万的电视观众可以收到4频道的节目,我们应当跟在他们的后面。”

结果默多克获得成功,帕克爵士选择了和解而非战斗。

通过这件事,默克多认识到,对于传媒业来说,电视节目(后来人们常说的“软件”)是最重要的。

4.蛇吞大象,见孔就钻智取收购

凭着在澳洲的不断扩张与不懈努力,默多克羽翼渐丰。

对他来说,澳洲作为他驰骋的舞台已经很小,他的目光逐渐投向另一块沃土——英格兰。

默多克多年来一直梦想买下伦敦的《每日镜报》,但经他的朋友卡托(伦敦摩根·格林菲尔投资银行和澳大利亚联合公司的合资企业经理)多方了解后才得知该报的主人国际印刷公司并不想卖掉它。1968年底,卡托告诉默多克,《世界新闻报》有可能买下来,默多克立即产小厂兴趣。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最大众化的报纸之一。不过它的新闻常被人们称为“恐吓新闻”,是英国最为淫秽的周报,专门刊登有关淫荡的牧师、同性恋者、乱伦、性倒错者等的新闻。该报的体育版办得非常出色,是英国最成功的报纸之一。其发行量在1950年高达850万份,1968年仍有600万份,它是保守党坚定的支持者。

该报在创办时资金缺乏,一个名为斯塔福德·萨默菲尔德的编辑带领着几个记者进行工作。萨默菲尔德被认为是一个“天才”、“舰队街的明星”。

这次默多克控制《世界新闻报》不是因该报陷于困境而去收购,而是利用该报在控股方面出现的漏洞而智取的。

同类推荐
  • 最流行的管理寓言

    最流行的管理寓言

    本书中含现代经理人不可不知的124个流行管理寓言,智慧尽在本书中隐藏,全书分为七编,有战略·决策·变革、员工·团队·制度、选人·用人·育人、激励·授权·沟通、计划·执行·成效、竞争·危机·创新、领导·品质·技能。快快买回家收藏吧!
  • 微管理:用人的智慧

    微管理:用人的智慧

    本书从选人、定岗、协作、激励、授权、培训、留人等方面,选取了用人管理中的76个典型行为,按“问题界定 案例解析 实践指南 管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管理者在用人过程中的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更好地选人用人、励人管人。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 E营销

    E营销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今商业最热门的商业模式之一,现在网络营销也成为最火热的话题。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地介绍网络营销的整个过程。本书从网络营销理论、网站平台建设、搜索引擎优化、平台推广与传播、网络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效果评估以及网络技术人才等七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为了方便读者学习与落地操作,本书在几个核心的章节都设置了一份落地作业,具体介绍了在做网络营销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数。
  • 打动人心的98个推销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98个推销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本书从推销员的基本技能和要求出发,以推销活动程序为线索规划内容,本着精炼理论、强化应用、培养技能的原则,主要阐释和解决推销实践中的98个具体问题。全书具有内容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深入浅出,案例生动丰富,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外读物,同时为需要职业推销员的企业提供了一本实用的员工技能培训资料,也为广大推销员提供了一本有益的自学用书。
  •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公正是最大的动力

    激发员工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这是很多企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薪水是最大的动力。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把薪酬作为激发员工的第一动力。管理者通过提高薪酬待遇从外单位聘请优秀人才,对本企业内业绩突出的人才施以重金。但本书作者却认为是公正。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作者到底是怎么阐述这一理由的。
热门推荐
  • 神奇知识大百科

    神奇知识大百科

    一本让你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书。神奇知识:指的是琐碎的、庞杂的事情或知识等,或许饶富趣味、并随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却鲜少人会去注意。不冷不知识,胡说八道也是一种凉凉的知识……做一个“神奇知识知识达人”,让你在日常交际中成为耀眼的“话题王”。丰富的冷门知识,让你备受欢迎与人沟通更加自如更加高效。现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 雪山暗影

    雪山暗影

    一个女孩穿越到了古代,邂逅了蒙面男子然后你们呢自己看看吧啊啦拉,对了,有的时候作者没有很多时间更新,所以很慢才会更新(⊙o⊙)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叛逆的我:救助站的生活

    叛逆的我:救助站的生活

    那天我离家出走,在认识到社会的可恨和可敬后,随着好心人的指示找到了救助站。虽然在里面的生活只是短短一个星期,并且里面天天吃面条的习惯都快把我的肚子给吃抽经了。但是,让我感到的快乐和满足的不仅仅是我的初恋,还有大家在一起所构成的有趣和温馨。
  • 霸道总裁心已碎怎么爱

    霸道总裁心已碎怎么爱

    她的家因为父亲变得支离破碎,为了外婆她不得已再次回来,却有一次被这个所谓的父亲算计,她开始封闭自己,不敢再相信任何人,直到他的出现,叫她打开了自己封闭的心,他霸道强势,她小心翼翼,守护者这份感情,却都不曾说过爱对方,当她决定对他坦白自己的心时,却被他狠狠地伤害,她伤心欲绝的“离开”,这时他才得知真相,才明白自己的心,她却不在了。三年后,她强势回归,她要报仇。但对他却下不了手,也不能下手,真的好郁闷。他却要弥补她那个支离破碎的心。
  • 继承者们来报道

    继承者们来报道

    *“你们要不是杀手吗?!杀手也需要感情?”“杀手不需要,你要!”*”你怎么在我家啊!““我们可是有婚约的哦~”“混蛋你起来!”某男笑的奸诈“叫那么大声会被误会的哦~”
  • 华闱乱:弄玉传

    华闱乱:弄玉传

    从卑贱宫女,到当朝太后;从孤苦无依,到权倾朝野;弄玉、弄玉,你的双手沾了多少鲜血,你的脚下踩了多少人的尸骸;你卑鄙无耻、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两面三刀、蛇蝎心肠、祸国殃民……总有一天,你会有报应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他是抄袭】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弯弯的沙河

    弯弯的沙河

    你来自那名不见经传的七十二条沟八十一个山头,你斗折蛇行,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寨,也串起了沙河场,然后你不顾儿“拖”女“拉”,你不惧屎污尿染,纵身跳进“坑”中,来不及整理行囊,又匆匆地裂开河谷平坝钻出重围汇入渠江涌进长江投身大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