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3600000004

第4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22岁以后的年轻人来说,要想在生活中不为钱而发愁,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打理现有的财富,让钱生钱。世界上并没有财富的传奇,只有越早越好的理财智慧,以时间积累财富,以复利倍增金钱,人人都可以成为富翁。

人喜欢与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钱也一样

较强的赚钱欲望是大多数有钱人成功的第一要素。几乎没有一个有钱人会试图掩饰他们血液里始终兴奋着的赚钱欲望。

法国着名的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人不能光靠感情生活,人还靠钱生活。”金钱使人成为人,没有钱,你将会失去做人的基本自由。

美国着名作家泰勒·希克斯在其所着的《职业外创收技巧》中指出,金线可以使我们在12个方面生活得更美好:物质财富,娱乐,教育,旅游,医疗,退休后经济保障,朋友,更强的信心,更充分地享受生活,更自由地表达自我,激发你取得更大成就,提供从事公益事业的机会。

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已经说明:金钱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得承认,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又是万万不能的。

再没有比腰包鼓鼓更能使人放心的了。或者银行里有存款,或者保险框里存放着热门股票,无论那些对富人持批评态度的人怎样辩解,金钱的确能增强凭正当手段来赚钱的人的自信心。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口袋里有钱,银行里有存款,会使你更轻松自在,你不必为别人怎么看你而过多忧虑。如果有人不喜欢你,没关系,你可以找到新的朋友。你不必为几百块钱的开销而操心,你可以潇洒地逛商品市场,自由地出入大酒店。

通常在年轻人的聚会上,一旦有人说爱钱,其他人会鄙视其为俗人,甚至还不忘记加上一句:“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要那么多钱干嘛?真俗!”可是,几年过去了,这些所谓的“雅人”们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为下个月的生活费发愁,为孩子上学的学费发愁。而那些“俗人”们却已经开上了自己的车,住上了自己买的房。看到这些,那些自诩为“雅人”的人还会说人家俗吗?

金钱是我们生存的保障,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的自信和尊严,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地撕下一切伪装,毫不掩饰自己对它的热望。及早认识这一点,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贫穷最高尚这种思想观念,只是在特殊条件下,人无法走向富足的一种安慰剂,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先生曾经说过:“贫穷是无能的表现。”此话也许显得有些绝对,但现实生活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置业、赡养父母和抚养后代的责任会随之而来,钱在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对于22岁以后的年轻人来说,要想赚大钱,第一步就是先改变思想,尤其是思想中对金钱的负面联想必须先消除,要建立对金钱的正面联想,这是每一个有钱人都做得到的事。像有钱人一样思考,才会有和他们一样的结果。

人喜欢与接受他的人在一起,钱也是一样,你不断地想它不好、排斥它,它就不会来找你。而如果你热爱钱,也非常珍惜钱,就能保留自己已获取的财富,通过正确的理财方式,自然会成功致富。

“月光族”看似潇洒,其实并不光彩

“月光族”们偶尔“月光”一下没什么,可是之后总得组建家庭,为柴米油盐奔波,所以还是及早储蓄,为以后做准备。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光怪陆离的各种消费场所诱惑着都市中一颗颗年轻的心,从而催生了很多都市“月光族”。什么是月光族呢?月光族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洗光、吃光,身体健康。同时,也用来形容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以维持每月基本开销的一类人。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点钱的储蓄族而言的。月光族的口号是挣多少花多少。

月光族一般都是22岁以后的年轻人,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追求名牌服饰,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

小赵大学毕业两年,月收入4000元,吃饭谈恋爱租房子七七八八算下来,月月库存为零。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小赵空有一肚子理论,但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财可理!”小赵说。两年下来,虽然日日朝九晚五、辛苦打拼,但小赵仍然是个身无分文的月光族。

小赵的同学小王工作第一年,月入3000元,每月按时在银行存上500元,一年下来,小王存款6000元。“6000元有什么用?”小赵很不以为然。然而到了第二年,当小赵还在抱怨身无分文时,小王的存款已经过万。由于手中握着上万元资金,小王感到“钱生钱”有了可能,开始留意着怎样让自己的资产增值。

像小赵这样的年轻人随意花钱的做法,看似“潇洒”实则既不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今后家庭生活的美满。因此,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计划经济

对每月的薪水应该好好计划,哪些地方需要支出,哪些地方需要节省,每月做到把工资的1/3或1/4固定纳入个人储蓄计划,最好办理零存整取。储额虽占工资的小部分,但从长远来算,一年下来就有不小的一笔资金。储金不但可以用来添置一些大件物品如电脑等,也可作为个人“充电”学习及旅游等支出。另外每月可给自己做一份“个人财务明细表”,对于大额支出,超支的部分看看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在下月的支出中可作调整。

2.自我克制

年轻人大都喜欢逛街购物,往往一逛街便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因此在逛街前要先想好这次主要购买什么和大概的花费,现金不要多带,也不要随意用卡消费。做到心中有数,不要盲目购物,买些不实用或暂时用不上的东西,造成闲置。

3.投资基金

月光族们现在还年轻,可是终究要面临养老的问题,所以应该未雨绸缪,为养老做准备。将每月的结余用来投资基金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基金滚雪球式的复利增长能给其带来丰厚的回报,让其摆脱“负利率”时代通货膨胀对资金的蚕食;另一方面,投资基金比做股票等风险投资要稳妥,因为基金采取的投资组合方式可以规避股票市场的风险,使其养老金不会因为股价的大幅下跌而打水漂。此外,基金由专家操作,投资者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

4.强制储蓄

根据惯例,月光族每月至少应该将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储蓄。虽然储蓄的收益低,但必须有一笔机动款项来应付个人的日常开支。这笔钱可以分成两份:一部分存成半年期定期储蓄,一部分存成活期储蓄。这样,既不影响日常开销,又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息收益。假定某人年收入为9万元,如果从中拿出三分之一储蓄,一年就能储蓄3万元,加上利息收入,可以达到三万余元,如果连续坚持5年,就可以攒足15万元以上的资金。

5.坚持记账

很多人认为“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这似乎是很有道理的话,但只说对了一半。“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广开财源自然是好事,但能够节流可以更主动地把握住今天有限的资源。而要想控制住自己的消费,达到节流的目的,记账就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记账的方法,你就能知道自己每个月的钱到底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什么是应该花的,什么是可花可不花。而不用像以前那样每个月钱花光了也不知道是怎么花了的。而且采用记账的方法可以时刻提醒你已经花了多少了,至少不会入不敷出。也许刚开始你也不会有多少节余,但只要你能够坚持,你会发现慢慢的钱花得少了,节余也自然而然地多起来。

理财趁年轻,早理财早受益

理财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财产打理,它更是一个长期的生活规划,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选择。

22岁以后的年轻人一般工作时间不久。刚开始踏上工作岗位,大多数人的收入都比较低。而且由于青春好动,难免经常和同学、友人聚会玩乐,或者开始恋爱。因此,花销较大就不可避免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从踏上工作岗位起,就应当学会理财了。正如理财专家所提示的,年轻人理财一开始并非是以投资获利为重点,而要以积累资金及经验为主导。

其实,理财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把那些金融工具以及相关技术串联起来,参与、实践和完成财富积累的过程。

在22岁以后的年轻人中,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学历高,专业热门,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每个月工资至少万儿八千。所以他们觉得没必要理财,节流不如开源。

其实,这种随性对待自己钱财的态度看似自在潇洒,实际上还是因为没有遇到不可预期的风险。一旦遇到了问题,他们就会发现,目前的这种理财观念是行不通的,它会让你在缺乏有效防御的前提下,将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中,遭受挫折或损失。

学会理财,总有一天你会收到意外之喜,或者庆幸自己当初的明智之举。刚刚有收入的年轻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收入高的多做一些安全的投资,收入不理想,就少做一点儿,但不能不做。

人生中,永远存在各种风险。而长期理财的好处,就是未雨绸缪、积极的防御,就是制定合理健康的财务规划,把风险控制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即使在目前,你的工资已经远远高出同龄人,暂时不必担心生计问题。但是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面临买房、结婚的事情甚至以后养育子女的问题,面对这一大笔即将到来的支出,如果不及早作打算,到用钱时怎么办?其实,所有这一切不可预期的意外,只要你在平时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未雨绸缪,遇到问题时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邢欣刚毕业就进入一家大型广告公司,拿的薪水和福利待遇是让同龄人都羡慕不已的。邢欣花钱大手大脚,从来没有理财的概念,所有存下来的钱。一概扔在工资卡里就不闻不问了。邢欣眼看着工资卡上的钱越来越多,就觉得这样处理钱就已经很安全了。至于那些股票、基金之类的东西,在邢欣看来都是不实用的,说不定还会有什么风险把原有的积蓄给搭进去,哪有老老实实放在银行里安全。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几年后,许多投资理财的同事们在新一轮的牛市中,理财收益都在10%以上,加上他们原有的存款,可以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交付房子的首付钱。所以很多人都纷纷开始计划着购房置业,而邢欣的存款却只能保证他在几年之内衣食无忧而已,直到这时邢欣才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相比,已然输在了起点上。

理财的最佳方式并不只是追求高超的金融投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尽早开始,并且持之以恒。

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就是理财一定要尽早开始。许多年轻人有可能会觉得现在由于刚刚步入社会,用钱的地方很多,存钱理财有难度,还不如等将来工作比较稳定时再开始。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小王和小李两个人都是每月存1500元,只是小王比小李早存了一年。那么在二十年后,如果以5%的投资回报计算,小王可以拿到大概616550元;而小李因为晚做了一年,只可以拿到569020元。他们回报的差额是多少呢?47530元。这已经远远高于两个人相差一年的投资额18000元,这就是复利的魔力,每次投资的收益都可以作为下次投资的本金,年限越长,收益率越高,复利的效果就越明显,两者的差异会更大。

早些行动是最佳之计,再说年轻时的储蓄能力其实并不会低于年长时,毕竟没有太多的负担,主要是看自己如何规划了。要知道,拖延时间就是拖延累积财富。”

别拿钱不够花当不理财的理由

习惯于拿没钱当不理财借口的年轻人一定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是有财才理,而是理了才有财。

许多22岁以后的年轻人在谈到理财的问题时,经常会说:“我没财可理。”尤其是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更是如此。他们经常会说:“等我有了钱以后再去考虑投资的事吧,我现在可没有那么多闲钱”,“等我有了10万元再去投资也不迟,现在多多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样的见解,理财专家们相当不以为然。他们的理由是虽然青年人投资理财的资金不足,但是却有充裕的时间和学习的能力,股市有一句话叫“以时间换空间”,越早进入投资领域,个人资产增值的空间也就越大。所以千万别拿钱不够花当不理财的理由。

目前收入还不算太丰厚年轻白领,偏偏又是有最多的物质需求的一群。买房子、买汽车、买时装,以及每年的出外旅游度假对他们都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样算下来原本还不算少的收入就显得太不够用了。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他们“挣的多,花的更多”。

这些年轻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总是怀着这样的错误认识“等我升职作了XX,我就会有钱了”“等我月收入到了XX元,我就有钱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工资的增加,他们的消费水准也不断的攀升,储蓄没增加多少,各种负担却增加了。

22岁的小王本科毕业,工作刚满半年,月收入是2400元;25的小刘专科毕业,工作三年,月收入1500元。按常理小王每月收入比小刘多,他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事实真是这样吗?他们两个人均是每月月初单位开支,结果半年后,小刘存下了3300元,小王只存下了不到600元。

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小王的2400元月收入所剩无几。而小刘虽月收入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欢看书,每月花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6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小刘半年下来存了3300元,之后他又把其中的3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

其实比小王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一样能理财。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只要你有收入就应尝试理财,这样才能给自己的财富大厦添砖加瓦。

李涵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上班,月薪3500元,不算多也不算少。自从他工作后,虽然没有再问家里要过钱,但是也从没给家里寄过钱。银行卡里常常是一分不剩,典型的月光族。一年下来,他连买个新手机的钱也拿不出来。后来,他去工厂时了解到,厂里不少工人每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每年都能存下几千块钱,多的还有上万的。

李涵自叹工资不高,“就这么点钱,又不是有钱人,需要理什么财啊。每个月底都用光光了,哪里有钱再去投资什么呢。”那么,是不是没钱就不要理财了呢?错!有钱人要理财,没钱的更要理财。

刚毕业的年轻人,大多数人的工资的确都不算太高,能够不依靠父母,自食其力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要是再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那点可怜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作理财的话,听上去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但是,理财在很大程度上,和整理房间有异曲同工之处,一间大屋子,自然需要收拾整理,而如果屋子的空间狭小,则更需要收拾整齐了,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物件。我们的人均空间越是少,房间就越需要整理和安排,否则会凌乱不堪。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观念运用到个人理财的层面,当我们可支配的钱财越少时,就越需要我们把有限的钱财运用好。

不要说,理财是有钱人的事;也不要说,理财是高学历、商人的事;更不要说,理财是中老年人的事。其实,在理财面前人人平等。

年轻人由于经济和阅历等方面的原因,大可不必像中年人那样,一定要靠理财达到一个很高的财务预期。但是,作为来日方长的年轻一代,最起码的理财意识是一定要有的。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培养正确而有效的理财意识会让自己终生受益。

别让自己掉进信用卡透支的陷阱里

理财是“终身大事”,不能只图眼前的享乐,而透支未来养老的财富。财富规划所要规划的是一生的财富,是现在有形未来无形的财富。

作为追求享受的年轻一代,在消费中难免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支取以前的定期存款会造成利息损失,开口向朋友借又不好意思,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张可以透支的信用卡,便可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不是信用卡透支额越高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高透支额不利于风险控制。信用卡透支的额度越高,持卡人面临的风险往往越大,所以,在申请透支额度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够用即可,切莫盲目求多。

大一的时候,王琳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那是一张可以透支200块钱的信用卡,因为透支额度不大,所以她从没用过这张卡透支。到大二的时候,王琳在学校里看到了另一家银行设立的办卡点,正在以免费赠送礼物的形式推销信用卡。看到礼物很精美,王琳又办了一张卡。因为这张卡能透支1000元,喜欢逛街的王琳就开始刷卡购买一些小东西。那时候她还没有后来那么“大手大脚”,只是购买些化妆品、服装。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每月还银行一百来块钱。真正成为“卡奴”是在大三下学期。

那一年,王琳打算买台电脑,正好看到一家银行的宣传资料,称办卡可以分期付款购买电脑,她就又办了一张。“当时我觉得一个月还的钱不多,就办了一张卡,接着就去辽宁路买了一台电脑,”王琳说,这台电脑让她每个月背上228块钱的“卡债”,分24个月还清。除了分期购买电脑,刷顺了手的王琳已经习惯了透支购买其他用品,现在,王琳平均每月要还将近400块钱的债,成了众多“卡奴”中的一员。

时下,各家银行均在大力推广信用卡业务,并且竞相推出各种优惠举措。很多年轻的上班族认为信用卡和无息贷款一样,于是争相办理,甚至还以多开收入证明的方式来增大自己的信用透支额度,认为透支额度越高,使用才越方便,才越显示身份。其实,和徐忠一样,这些观点都是很危险的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并非越高越好,有专家指出,使用信用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通过信用卡透支进行风险投资

很多年轻的持卡族,用信用卡透支或通过消费方式套取现金,然后进行炒股、买股票基金等风险性投资。这些投资往往风险较大,投资界有句老话叫“不要借钱炒股”。因为用自己的钱炒股,最多把本钱输掉,而透支“借来”的钱不但可能赚不到钱,还有可能背上一身债务,风险实在太大了。

2.信用卡不是借贷专用工具

信用卡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消费的借贷资金,为持卡人提供透支功能,以解决持卡人的燃眉之急,并非鼓励持卡人把信用卡当成贷款。持卡人如果需要信贷资金,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这样可以享受国家的标准利率。

3.不要用信用卡存钱

有些年轻人觉得每月还款麻烦,或怕到期忘记,索性提前打入一笔大款项,让银行慢慢扣款。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除非即将发生的消费大于透支限额,否则最好不要在信用卡里存放资金。按照银行的规定,信用卡账户内的存款是没有任何利息的。信用卡提取存款时需要支付提现手续费,境内提现手续费为取现金额的1%至3%不等,最低2元,最高50元。因此,持信用卡取款时,应坚持“用多少取多少”的原则,如果持卡人透支取现,不仅要支付提现手续费,而且还需要每天万分之五的透支利息。

4.不要办理多张信用卡

很多年轻人办一大堆信用卡,享受提前消费的快感,却不知道“一人多卡”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银行对透支的利息定得很高,并且是按日计算,用卡人一旦透支过多,无力偿还,就将面临“利滚利”的窘境。其次,信用记录是带“污点”的。每张信用卡的还款期不同,如何牢记信用卡还款日及时还款,成为许多持卡人头疼的一件事。拖欠信用卡透支款会给自己留下不良信用记录,给今后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再者,每张信用卡必须使用到一定次数才可免交年费,持卡人手中的卡越多,就越难管理,其中一些卡可能从来都用不着,成为“睡眠卡”。

不要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

年轻一代,不要把“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当成一种习惯,而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当的提前消费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

22岁以后的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胆子也越来越大。据一项对都市青年的调查显示,有57%的人表示“敢花明天的钱”。这些乐于负债消费的“负翁”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年轻、学历高、收入稳定,并且对未来有着较高的预期。

步入“负翁”一族的年轻人,尽管提前享受到了拥有丰富物质的幸福生活,但同时贷款压身的巨大压力也接踵而至。一些人甚至表示,为了不出现债务危机,他们所有的精力都必须放在赚钱上,个人的自由、劳动、时间都受到了束缚,成为负债消费的奴隶。

每个月领薪水的日子是22岁以后的上班族们最期盼的日子了。这些年轻的白领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有钱用,自然是非常高兴。

他们经常是发完工资没几天就又盼着发下个月的工资了,因为薪水发了没几天就用光了,严重的甚至入不敷出,有的甚至还要大借外债。今天的钱不知道怎么就花没了,居然要花明天的钱来填补这个巨大的无底洞。

月初领薪水时,钱就像过节似的大肆挥霍,月末时再苦叽叽地一边缩衣节食,一边盼望下个月的领薪日快点到,这是许多上班族的写照。

面对这个消费的社会,物欲横流,要想拒绝外物的诱惑当然不是那么容易,但年轻人一定要对自己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负责。要具有完全的掌控权,要先从改变这些理财的不良习惯下手。以下是几点建议:

1.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预算

首先,把你这一年里固定的开销列出来——房租、食物预算、利息、水电费、保险金。然后计划你其他的必要开销——衣服、医药费、教育费、交通费、交际费,等等。拟订计划是一项需要决心、家庭合作,有时候还需要严谨的自制力的工作。我们必须决定什么东西对我们最重要,而牺牲掉最不重要的东西。为了拥有一个舒适的家,你可能得放弃买昂贵的衣服,但为了一套你必须拥有的衣服,你可能就得牺牲你的空调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这必须由你和你的家人来作决定。

2.学会积累

工资一发下来,首先不要想怎样花掉它,而要想办法储蓄。每个人都知道,小钱可以攒成大钱。但要实行,就有困难了,这需要持久的毅力和不变的决心。如果你把每年收入的10%储蓄起来,虽然物价高昂,或在经济不景气的年头,不到几年你就可以获得经济上的舒适。请注意,即使当你非常需要钱用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动用储蓄的钱,这对于你长期维持储蓄的计划十分重要。

3.留一笔紧急备用的资金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紧急的事件,这些事件又往往需要一大笔钱。大部分的预算专家都劝告每一个家庭,至少要存下一至三个月的收入,用于紧急事件。不要试着存太多的钱,不然你将难以保持,结果是根本就存不了钱。不如固定的存上一点儿,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从没有做过预算,就应该马上开始学习如何处理家庭财务的预算问题。金钱并非万能,这句话可真不错。但是,如果知道如何聪明地处理你的金钱,就可以给你的事业和家庭带来更多的心境上的安宁、幸福与利益。

22岁以后的年轻人经常是固定的收入不多,但花起钱来每个人都有“大腕”气势:身穿名牌服饰,皮夹里现金不能少,信用卡也有厚厚一叠,随便一张刷个两下子,获得的虚荣心的满足胜于消费时的快乐。

要改变“今天花明天钱”的不良习惯,首先要有理财的意识。要了解理财,明白理财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寅吃卯粮,是因为没有树立起理财的观念,没有适时消费、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的意识,一切都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有一天的钱花一天的钱,甚至是今天花明天的钱,这种混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决定了你的财务状况一团糟。

理财最打动年轻人的地方,是它可以让人合理、长远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将财富与理想结合起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稳定和健康。树立理财意识,财神就降临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理财是规划你的财务甚至你整个生活的一种观念、一种技巧、一门学问,甚至还是一门艺术。

有了理财的观念,养成理财的好习惯,就不用在钱的问题上焦头烂额,甚至可以试试当债主的感觉,当然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必修的7堂课

    优秀员工必修的7堂课

    本书主要论述了作为优秀员工应必备的七种素质,即热情、敬业、责任、忠诚、勤奋、自信等。
  •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因此,许多人说,人生是一段苦难历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伤感。只要掌握了在苦与乐、坚持与放下之间进退、选择的学问,就能品出人生的味道。本书围绕“坚持”和“放下”来阐释人生的哲理,为读者提供了在人生道路苦难与挫折的策略。成功从来只青睐人生中的种种负累,比如名和利及以往的成功与荣耀,只要淡然面对,你就可以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 中外教育经典故事

    中外教育经典故事

    本书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故事讲述一些很明白的道理,引导人们用智慧的手段促进孩子的成长。这些故事或来自国外的或来自一线教学的实践,对于教育类人群均具有启发性。
  •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对于女人而言,智商可以让女人成功,而情商不仅能让女人成功,更能让女人幸福。一个幸福的女人不但要有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本书以哈佛大学情商课的观念为核心,将女人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所需要的智慧娓娓道来。结合生动实用的例子,教女人开发自我潜能、拓宽思维方式、掌控不良情绪,巧对人际关系、学会处世的智慧。
  •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纵观南怀瑾老师一生的业绩修为,可以用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概括:“手无分文,富可敌国;身无片职,权倾天下。”他的商业实践和对工商界人士的关注与护持,他毕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众生,推进文明,其实质都是为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的写照,是中国古今文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和高度智慧的体现。
热门推荐
  • 莫吟江山如画

    莫吟江山如画

    江南才女姜楠溪就这么掉进了夫子的温润中,左胸第二根肋骨下方的小东西只为他而跳,然而夫子竟害她至深。温婉的江南女子执笔在宣纸上画下雄阔江山。
  • 上花轿的飞鸽

    上花轿的飞鸽

    在神灵诡异的双身树下,美女草灵和大力士石砣私定了终身。为了将来的爱巢,大力士告别草灵,孤身一人闯关东打工。草灵惊人的美貌,引起了当地有钱有势人的馋涎。他们施展了各种阴谋手段,有的明抢暗夺,有的绑架勒索,有的笑里藏刀……
  • 殇绫

    殇绫

    世界上最可悲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死亡准确时间,玳绫试图更改自己的命运,却因为玳雪的到来失去对生的希望,生活的一次一次给玳绫希望却又一次次得把玳绫打击的体无完肤
  • 重生狄仁杰

    重生狄仁杰

    别人穿越不是王爷就是公子哥,然并暖,哥穿越的可是鼎鼎大名的“狄仁杰”,且看穿越后的狄仁杰…………
  • 勤劳百姓的故事

    勤劳百姓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凡仙传说

    凡仙传说

    苍穹湮灭,纪元沉浮,谁能不朽不灭,万古长存。人性是善是恶,且看夏九天漫漫修仙之路。
  • 一匪冲天

    一匪冲天

    回眸百年,李非携带神秘印玺重回百年之前初穿的那个小山寨,曾经的遗憾,今世将一一颠覆?看猪角如何凭着重生两世的记忆,大杀四方?…………不过,为毛刚回来就遇到山寨毁灭前夕?貌似套路不对啊!老天爷,好歹给个准备的时间啊!……
  •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