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3100000004

第4章 痛经(2)

用法: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气海用3寸毫针先直刺1.5~2寸,上下徐徐提插3~5次后,再将针提至皮下,向中极方向透刺2~2.5寸,按上法上下徐徐提插3~5次,待有强烈沉胀感后留针20~30min;天枢针1.5~2寸,刮针手法,留针时间同气海;三阴交针1.0~1.5寸,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行针至腹痛减轻或消失后留针,与上两穴同时起针。同时嘱助手手持点燃之艾条,灸烧气海穴上下部位,每次灸烤30min。于经行腹痛或经期前后下腹部疼痛时进行,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原发性痛经。

方6

取穴:十七椎下(第5腰椎棘突下)为主穴,足三里、三阴交。

用法:让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枕头,消毒局部皮肤,于第5腰椎下指压取穴后,取2.5寸毫针直刺穴位,徐徐捻转进针,刺入约1.5寸,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min。配穴: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取1.5寸毫针,直刺1寸深,得气后留针15min。痛经发作时治疗,可起到迅速止痛的效果。周期治疗,选择治疗时间为经前5d开始针刺,经后连续针刺3d,每日1次,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一般2~3个疗程即可痊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7

取穴:双侧三阴交、神阙。

用法:让患者取仰卧位,选用直径0.26~0.35mm,长度40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快速刺入皮下,“得气”后使针尖沿经向上,让针感沿足太阴经脉上行至少腹部,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针1次。在针刺留针的同时,在神阙穴用自制的艾灸筒艾灸30min,使腹部产生温热感。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8

取穴:双侧承山。

用法:痛经时患者俯卧,取双下肢承山穴常规消毒后,用1.5~2寸30号毫针呈45°由内向上斜刺,进针1~1.5寸,并快速提插捻转,使局部产生麻胀感,行针1~2min后留针15~30min,并每隔5min提插捻转1次,以加强针感。每天1次,1个月经周期针5d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9

取穴:寒湿凝滞型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针用平补平泻之法;肝肾亏损型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针用补法。

用法:按分型针刺上穴,得气后皆施温针治疗,即用艾条1.5~2cm插入针柄上,从下部点燃开始施灸。直到艾绒燃尽冷却,疼痛缓解以后起针。

适应证:主治痛经。

二、灸疗法

方1

取穴:主穴取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气滞血瘀加膻中、太冲;寒湿凝滞加地机;虚证加足三里、肾俞、太溪。

用法:着肤灸,每穴5~7壮,每日1次,或用艾条悬灸。经前3d开始治疗。

功效:调经止痛。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关元、归来、交信、气海、血海、三阴交、至阴、命门等(最佳穴位为归来、交信)。选穴顺序为先阴后阳,先上后下。加减:行经期仍疼痛者加灸命门、血海、三阴交、至阴。

用法:于经期前3~5d开始施灸,每日1~2次,操作时以两根艾条同时进行,每次灸15min,灸至月经来潮,此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地机、至阴、中极、子宫、大杼。加减:肝郁气滞加太冲;气血亏虚加足三里、三阴交;寒邪凝滞加关元。

用法:每穴用艾条灸疗10min。为了缩短治疗时间,采用双艾条左右同时灸。于两月经周期之间开始,每日1次,至月经来潮为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气滞血瘀型取关元、太冲(双)、三阴交(双);气血虚弱型取三阴交(双)、气海、关元、腰阳关。

用法:术者手持艾条点燃,让其点燃的烟雾直接熏灸于所取暴露的穴位,着火点离穴位皮肤1~2cm,施温和灸法,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待其感到局部灼热,见局部皮肤潮红,再灸其他穴位,每个穴位累计灸5min左右,一般患者每日施灸1次,疼痛严重者每日可施灸2次。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5

取穴:神阙、关元。

用法:将纯净干燥精细食盐填于神阙穴中,使之与脐平,上置备制好的新鲜姜片(直径大约3cm,厚约0.3cm,中间刺数孔)和大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然后再将制备好的新鲜姜片放在关元穴处,上置大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疼痛不能忍受时,可用镊子上下移动姜片,切勿烫伤。

根据痛经的轻重程度规定壮数,轻度灸4壮,中度灸6壮,重度灸8壮。共治疗3个疗程(月经周期)。第1个疗程于疼痛时开始治疗,每日1次,直至痛止;第2、3个疗程于月经前3d开始治疗,每日1次,治疗到痛止为1个疗程。若经第1个疗程治疗后不再疼痛属于巩固治疗,第2、3个疗程于月经前3d开始治疗,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三、按摩疗法

方1

取穴:三阴交、次髎、太冲、关元。

用法:用指压法。任选一组穴,或两组穴交替使用。每穴压3~5min。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次。

适应证:痛经,小腹胀痛或腹痛绵绵不止。

方2

取穴:三阴交、内关。

用法:用指压法。一面缓慢地吐气,每隔6s用力按压三阴交1次,重复20次;再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内关2s,反复做5次,左右侧穴位交替进行,如此,月经痛就会消失。

适应证:月经痛。

方3

取穴:关元、归来、地机、三阴交(后3穴均取双侧)。

用法:用指压、揉压法。先以拇指揉压关元和归来穴(双)各3~5min,再强压双侧地机和三阴交,每穴1.5~3min。于经前1周进行治疗3~4次。

适应证:痛经(气滞血凝型),兼治经闭。

方4

取穴:三阴交、关元。

用法:用指压法。以双拇指强压双侧三阴交,再揉压关元,每穴3~5min,若属寒证,再擦上穴,均为透热为度。虚证以揉为主,实证以压为主。每于经前1周治疗2~3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亦可配合呼吸法治疗。

适应证:痛经。

方5

取穴:中极、关元、气海、子宫、归来、次髎、血海、地机、三阴交、太冲。

用法:用点、按、压、捏法。先用中指指端以重力点冲按压中极、气海、次髎,每分钟200次以上,连续点冲按压各2~3min,均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止。再以拇指指腹用重力扪按关元、子宫、归来、血海、地机穴各2~3min,每隔10s放松1次,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止。然后以拇指指腹用重力捏按三阴交穴,每隔20s放松1次,反复捏按3~5min;又捏按太冲穴2~3min,每隔10s放松1次。均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宜。每日治疗1次,于经前5~7d开始治疗,5次为1个月经周期。

适应证:痛经。

四、沐浴疗法

方1

配方:五灵脂、香附、延胡索、当归各20g,赤芍15g,桃仁、没药各10g。

用法: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5~20min,每2d1剂。于月经前3d开始使用,连续3~5剂,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适应证:血瘀型痛经。

方2

配方:红花5g。

用法:将红花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泡5~10min后,水煎2次,二液合并,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日1剂,再将红花药渣捣烂,外敷于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剂。于月经前1周开始使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适应证:血瘀型痛经。

方3

配方: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g。

用法:将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洗浴并足浴。每日2次,每次30min,每日1剂,连续2~3d。

功效:活血散寒,温经止痛。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配方:温水1桶。

用法:取木桶1个,加入温水,将双足置于温水中足浴,并时时用毛巾搽洗至膝关节上下。每日1~2次,每次10~30min,连续2~3d。

功效:温经散寒。

适应证:痛经。

方5

配方:杜仲、菟丝子各等量。

用法:将二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5g,于夜晚睡前置于浴盆中足浴,每日1次,连续2~3个月。

功效:补益肝肾。

适应证:血虚型痛经。

方6

配方:香附30g,柴胡10g。

用法:将二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日1剂,连续3~5剂。于月经前1周开始使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适应证:肝郁气滞型痛经。

方7

配方:当归、益母草各10g。

用法:将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min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晚1次,每剂药可用3d,连续2~3剂。

于月经前1周开始使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功效:养血、活血、止痛。

适应证:血虚型痛经。

方8

配方:益母草20g,香附20g,乳香20g,没药20g,夏枯草20g。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煮,滤汁,倒入盆中,待温时浴足15~20min。每日1次。连续3~5次。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9

配方:艾叶、益母草、延胡索各15~30g。

用法:上药加清水1000ml,煎沸10min后,将药液倒入脚盆内,待温时浸泡双足。每日浸泡1次。于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至经行停止,也可每日1剂,头煎内服,日服2次,二、三煎泡脚。

适应证:主治痛经。

五、刺血疗法

方1

取穴:隐白、大敦。

用法:用三棱针刺络法。于行经期间交替点刺隐白、大敦两穴,出血1~2滴,隔日1次。经期结束后停止治疗。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次髎。

用法:用梅花针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穴区叩刺出血,用闪火法拔罐,每次留罐15~20min。一般在月经来潮前3~5d开始治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骶部。

用法:用注射针头刺络法。用注射针头在骶部皮肤数处进行点刺,深度为1~4mm,挤压周围皮肤使之出血,或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毫针针刺内关、三阴交留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次髎、关元。

用法: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法。次髎穴用三棱针挑刺后拔罐10min,使其出血2~5ml;关元穴向下斜刺1.5~2寸,针感达少腹及阴部,留针20min。于每次月经前3~5d开始治疗,每日1次,至开始行经时止,每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5

取穴:太冲、大敦、大椎、肝俞、膈俞、期门、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

用法:先取太冲、大敦,用三棱针点刺三下出血即可,继取大椎、肝俞、膈俞、期门、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弹刺出血后,用火罐拔吸15~20min即可。

功效:活血通络,调经止痛。

适应证:主治痛经。

六、耳穴疗法

方1

取穴:神门、肝、肾、内分泌、内生殖器。

用法:以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按压0.5~1min。如效果不显着,每隔5~10min自行按压10~15次,贴压12~24h,双耳同时进行。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子宫、内分泌、交感、肾。配穴:肝、脾、皮质下、神门、下腹、会阴、肾胞。

用法:每次选主穴2或3穴,配穴根据不同证型选3或4穴。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所选耳穴上,嘱患者每天按压3或4次,或痛时按压,每穴1min。

按压力以能耐受为度,单耳取穴,两耳交替治疗,从经前2d开始,每天1次,每月经周期治疗5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盆腔、交感。气滞血瘀加肝、神门,气血亏虚加肾、脾,寒湿凝滞加脾、三焦,肝郁湿热加肝、脾,肝肾亏虚加肝、肾。

用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每天对应按压,早、中、晚饭前30min及临睡前各按1次,以有酸胀热感为止,每穴按压3~5min,每隔1d换药1次,左右耳交替,连续4d,于经前2~3d开始,取穴4~6穴。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①寒湿凝滞型。子宫、内分泌、交感、皮质下、神门。②气滞血瘀型。子宫、交感、卵巢、肝、脾。③气血虚弱型。子宫、肝、胃、内分泌、神门、心。

用法:取王不留行籽贴压上穴,用拇、示指按压使其产生酸胀痛感,每天3~5次,每次1~3min。2d更换1次,3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5

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缘中、神门。配穴:皮质下、肝、盆腔。

用法: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min,每日或隔日1次,或左右交替针刺,10次为1个疗程。也可用耳压法。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调理冲任。

适应证:主治痛经。

七、埋线疗法

方1

取穴:气海、太冲、三阴交、内关。

同类推荐
  •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与疾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护理学相关理论、护理学理论、护士与患者、评判性思维、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循证护理。
  • 实用妇科医学

    实用妇科医学

    科疾病长期困扰广大妇女。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妇科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在帮助我们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对妇科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广大妇科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实用妇科医学》。全书共十章,系统地介绍了妇科炎症、妇科胂癌、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急症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妇科介入和妇科微创等新技术和新理论也做了简要的说明。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操作性强的鲜明特点。本书可作为妇科临床工作者日常的参考书,可供各级妇科医师、临床研究生、进修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师参考。
  •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本书由药学和妇产科专家共同编写,详细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处方。主要包括妇科感染性疾病、妇科急症和妇科急腹症、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盆底疾病;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并发症、异常产褥、新生儿常见病、产科特殊处理措施、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等。每种疾病按概述、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编排。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经典、简明实用,针对品种繁多的药物和疾病,提供了临床用药的最佳处方,适于妇产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祁连医录

    祁连医录

    中医学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中医之显著疗效是其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医学之所以能长期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尤其是在基层,就在于其应用简便,就在于其疗效能确实。重视实践,注重实效,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孜孜不倦之追求。
  •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秘方、妙方大多从民间土、单、偏、验方中汲取营养,并经过数代人的反复实践、验证、修改,而成为普济之方,这些民间秘方、妙方也是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傲古符帝

    傲古符帝

    “符公子?”“不是!”“你是符公子!”“符公子只是传说。我不是传说。我只会御符杀人!”话音方落,风声骤紧,天地间,白线骤闪!“千古符道第一人,管你是否符公子!”符仲嘴角边上溢出一丝讽意,转身投入暗夜。风雨之夜,符仲自紫焰宗破门而出,成就赏金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位符道帝尊!
  • 大次元时代

    大次元时代

    三个月前,宁慕钧得到一种名为重启的能力。只要他遇到倒霉的事,整个世界的时间就会倒流回他遇上倒霉事件之前!————————————————————标(正)签(体):黑暗系治愈轮回系
  • 古今:前世今生的约定

    古今:前世今生的约定

    本书说白了就是故事集,有古代,有现代,故事或笨拙,或引人深思。它们是泪水与笑声的交集,是自由和背叛,白昼和黑夜,友情和爱情,人性的百般丑态和美好都乔装混在其中。有份爱情从小学到大学,跨越了整个青春,有份思恋从古代到现代,跨越了整个沧海桑田。但愿一个个短小的故事能作为你一个个故时的友人,给你送去那岁月的问候。
  • 萧红作品集(四)

    萧红作品集(四)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江湖来,江湖去

    江湖来,江湖去

    大家擦亮眼睛!由于作者的粗神经搞错了作品类型。这是一本打着武侠小说的名头,写着风花雪月言情的古风小说!并不是现代言情!以下是正式文案:天宝元年的那场杀戮,成为街头巷尾的饭后茶资。天宝十年,一名来历不明的黑衣少年横空出世,从塞北到渭城,再到姑苏……江湖恩怨江湖结,莫道谁人不识君。PS:架空。
  • 辉煌玄术次元

    辉煌玄术次元

    ━━━本书暂且无作品介绍,之后作者家吾再补充━━━
  • 神通大陆传

    神通大陆传

    对于一个从小看着哆啦A梦长大的人来说,杨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随身携带着任意门在另外一个神奇的大陆上打架泡妞,经历各种匪夷所思的际遇。“拥有神通,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穿越众杨一如此说道。且看主角如何在异界风生水起,叱咤风云!
  • 独上青天

    独上青天

    生来逢时,恰遇群雄四起。乱哄哄,你方唱罢我来登场。岁月荏苒,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独一人,负手上青天!
  • 大湘西匪殇

    大湘西匪殇

    本书真实、客观地描写了大湘西三大匪帮“鼠大王”瞿伯阶、“彭叫驴子”彭春荣和“古丈魔王”张平的兴衰史,并配有上梁、哭嫁、抢婚等湘西特有的民俗描写,是一部真实再现20世纪20~40年代,大湘西三大强人与他们美丽的压寨夫人田幺妹、周纯莲、杨炳莲在深山密林幽洞中共同开创绿林传奇。
  • 秘密列车

    秘密列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台湾特务机关获悉中共正组织一批著名核科学家成立原子弹的研制小组,将由北京乘秘密列车开赴大西北某核武器试验基地,于是下令在路上消灭这一专家小组。为护送专家们安全抵达,我党派出以龙飞为代表的特护小组,在列车上与敌特展开了殊死较量,最终胜利完成保卫任务。小说继承了张宝瑞小说系列一贯的惊险玄疑风格,在环环紧扣的故事情节中,将敌我错综、正邪难辨、明暗互现的斗争展现出来,追求一种心理上的紧张和刺激。其中,智勇双全的龙飞、稳重精细的肖克、美艳狡猾的白薇、老谋深算的白敬斋等人物,形象丰满。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复杂难辨:情人?敌人?知己?对手?正是在他们针锋相对的斗争中,故事被逐步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