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5300000009

第9章 经济(1)

第一节生产关系与经济体制变革

一、封建土地

据1950年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占武威县农业人口9.11%的地主,占有耕地28.22%;占农业人口0.03%的半地主式富农,占有耕地0.16%;占农业人口3.1%的富农,占有耕地5.88%;占农业人口0.87%的小土地出租者,占有耕地1.62%;占农业人口39.2%的中农,占有耕地41.36%;占农业人口34.5%的贫农,占有耕地17.58%;占农业人口10.8%的雇农,占有耕地2.27%;工商业家、公庙等占有耕地2.89%。从以上情况看,占农业人口只有12.24%的地主、富农却占有耕地的34.26%,平均每人有耕地9.39亩;而占有农业人口45.3%的贫农和雇农,仅占有耕地19.85%,平均每人仅有耕地0.77亩。许多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受着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终年不得温饱。

二、社会主义改造

武威县从1951年2月至6月,进行了减租反霸,同年10月至1952年3月底,进行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中,依法没收地主土地31.67万亩,半地主式富农土地1418亩,小土地出租者土地5830亩,工商业者土地954亩,学田2.13万亩,庙田1.03万亩,祠堂土地2049亩,公产田1598亩,其他9094亩;牲畜1.97万头、农具16.94万件、房屋4.94万间、衣物3.48万件、粮食547.82万公斤。按照土地法规定,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分配给无地、少地和缺乏生产、生活资料的贫苦农民。有4.5万多户25.21万人,分得土地34万亩,每人平均1.3亩。其中雇农1.05万户、4.57万人,分得土地11.77万亩;贫农2.65万户、14.61万人,分得土地16.22万亩。土改后,占全县农业人口45.9%的无地、少地的贫雇农占有总耕地面积的38.2%的土地,平均每人占地2.92亩。

互助组

武威县农村贫苦农民之间,历来就有亲友、邻居互相帮工,以人工换牛工等形式变工的习惯,农民本着自愿结合、等价交换的原则。1954年全县互助组发展到7150个,除个别农户外,全县农民基本上参加了农业互助组。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首先在互助合作基础较好的截河坝和达家寨两个互助组试建初社。具体作法是:土地按等级评分入社,按股份参加分红;大牲畜、大农具折价入社,统一使用;小农具自管自用;劳动力按强壮和熟练程度实行“死分活评”,发劳动手册,逐日登记,按所得总工分参加分配;肥料以地亩分摊,按质折顶任务,超交部分合理作价,参加分红。入社股份基金,按地七劳三的比例筹集。1955年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发展的一年。共建初级社1179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7.73万户的92%,实现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化。1956年将主要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实行土地、劳力、耕畜、资产“四固定”,普遍推行按劳计酬。到3月底,建成31个高级社。1957年底,共有高级社220个,入社农户7.79万户,占总户的99.79%。全县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初级社转高级社的工作,由于当时绝大多数初级社转高级社尚不具备条件,产生了要求过急、步子过快的急躁、冒进倾向,加之经营管理上的混乱,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生产。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56年减少23.48%,农业总产值减少21.54%。

人民公社武威县委根据全国公社化的形势,1958年9月将原来的220个高级社,改组成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7个,取消了乡、村建制。

公社在劳动组织管理上,“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社队逐级实行以战斗团、营、连、排、班的军事建制,搞大兵团作战,以大队为单位统一种植,统一核算,贫富队拉平。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半供给制,大办公共食堂,统吃大锅饭;吃饭不要钱,错误的强调“一大二公”;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的上调,过多地搞义务劳动,把生产队以至社员的一些财产无偿地收归社有,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社员自留地被取消,家庭副业被禁止,伤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群众的积极性。

1960年,停办了公共食堂,而“左”的错误仍在继续蔓延和发展,导致了后来人口外流、牲畜死亡、粮食大幅度下降的局面。1962年,按总耕地面积的7%划给社员自留地,允许每户喂养3~5只自留羊,同时还划给社员自留树,开放农村市场,同时,将17个人民公社划为53个,259个大队划分为571个,2503个生产队划分为3180个。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并实行“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投资,超产奖励)和“四固定”(土地、耕畜、农具、劳力)。收益分配采取基本口粮加劳动工分分配的办法(劳七人三或劳六人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又收交了社员自留地、自留树,不允许经营家庭副业。推行大寨“自报公议工分”制,在分配上搞绝对平均主义,严重地挫伤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员生活。“文化大革命”10年中,人均分配仅61.28元,人均口粮低于182.5公斤的就有4年。

三、农村承包

1979年2月,在洪祥公社天泉六队、永昌公社刘沛六队、康宁公社三湾四队等进行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试点。1982年年底,全县3533个生产队全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取消了生产统一核算,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人定亩,以地定产,以产定提留、定征购的办法,签订合同书,包干到户。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营管理以户为主,彻底改变了农业合作化以来长期存在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0~1989年连续增产增收,粮食总产量由3.29亿公斤增加到3.82亿公斤,平均每年递增1.7%;农业总产值由1981年的1.54亿元上升到1989年的2.7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6.8%;农民人均口粮由262公斤增加到53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2元增加到470.1元。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农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经济联合体在农村不断涌现。1985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户6988户,占总农户的5.3%,从事专业的劳动力2.06万人,占总农业劳动力的6.3%;新经济联合体194个、966户,占总农户的0.7%,劳动力2309人,占总劳力的0.71%。农村经济总收中的各种经济类型构成了很大变化。乡、村、组企业收入占10.6%;集体经营收入占1.8%;新经济联合体收入占2.1%;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85.6%。1989年,粮食总产达到3.82亿公斤,农业总产值达到2.77亿元,自1990年以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及良种引进、科学施肥、改进种植模式等一系列的新的种植技术的利用,对粮食的增产增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到2006年底,全区粮食总产量631065吨,农业总产值达37.23亿元,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步入极其旺盛时期。

四、企业改制

凉州区的企业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以后进行的,针对不同时期的改革重点和企业的不同情况,先后推行利改税,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领导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权,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企业内部配套,企业的“三改一加强”、“五整一改”等改革措施,这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企业机制转换,活力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逐步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四自主体”。

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4年,对企业厂长(经理)任期做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在全县所有国营、集体企业中,厂长、经理一律实行任期制,一般每届任期为4年。对于厂长(经理)的任用资格,做了严格的要求,作为企业的厂长(经理)要懂经营管理、懂专业技术、敢于选拔启用人才。

企业的承包经营

从1987年开始实施企业承包经营制度,对各企业实行定产值、定利润、定税金,采取工效挂钩。这一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在此机制下,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67万元,销售收入440万元,创利润64.3万元,分别比原计划增长11.3%、25.7%、55.6%。

企业间的横向联合

从1987年到1996年,原武威市对市上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了联合与技术协作,联合不受地区、部门、行业界限的限制,不受所有制的限制。先后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取得横向联系,开展协作,每年都引进技术项目和资金,仅1996年,就引进项目45项,资金200多万元,新增产值1500多万元。1991年,引进技术41项,资金430万元,新增产值3500多万元。

企业的“五整一改”

1997年,原武威市实行“五整一改,一步改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改革方案,通过买断工龄和职工出资购买产权等办法,整体转让国有产权,形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到12月底,全市158户企业中已有104户完成了改制,整体买断工龄的人员为9997人,资产额5523.05万元。2001年,按照“大的骨干企业规范完善,中小企业转让出售,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重组”的工作思路,凉州区实施新一轮企业改革。到2006年,全区列入改制的134户国有、集体企业全面完成各种形式的改制,通过改制共盘活有效资产19.81亿元,理顺职工劳动关系24154人,有126户企业共引进区内外资本和非国有资本8.66亿元,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最大限度的激活了民间资本,为有效推进投资发展、创造效益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计划统计审计物价

一、计划

1、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武威县政府无经济计划机构。1953年8月设计划统计科,先后行使经济计划职权。1956年1月5日,成立武威县计划委员会。1985年县改市,武威县计划委员会更名为武威市计划委员会。2001年7月市改区之后,更名为凉州区发展计划局,科级建制。

2、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全县国民经济以农业占绝对优势;农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工业除几个手工业作坊外,基本上是空白。商业、服务业和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缓慢。1953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农业、工业、运输、商业、基本建设、文教卫生、城市公用事业、财政收支8个方面。提前1年实现了“一五”计划目标。这一时期的武威是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

“二五”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各种经济活动均受指令性计划的约束。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各种计划指标订得过高,基建摊子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工农业总产值1962年比1957年下降56.03%,全县经济陷入困境。

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

武威县在计划安排上采取压缩基本建设规模,支持发展农业、轻工业和稳定市场的措施,3年内,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44.6%,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0)

计划工作被削弱,计划内容相对减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效益下降。“三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6.43%。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71~1975)

在资金、材料上,适当向农田水利建设倾斜。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99%,初步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

先后完成了农业、工业10年规划;商品粮基地建设8年规划;农机化3年、5年试点规划。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68%。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

市(县)计划体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由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1985年武威被列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单列的试点。总产值年均递增9.1%,农民人均收入5年净增2.55倍。科、教、文等社会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6~1990)

1989年,武威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到4.59亿元,为1980年的216.39%,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七五”期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8.69%,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七五”时期和整个80年代是武威市经济充满活力、社会政治稳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

同类推荐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本书内容包括: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繁花落尽

    穿越之繁花落尽

    她,只是一个无依无靠却坚强自立的孤儿,却在一场车祸中奇妙穿越。一个奇怪的时空,一群奇怪的人,一些莫明其妙的国名……她只想做个平凡的小人物,和自己心爱的人,养一只可爱的宠物,可现实却总是不那么让人满意。他,是冷情冷性冷心的冰族人,一出生便拥有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权力与能力,但他却恪守祖训,维护大陆的和平。直到她的出现,打破了他被尘封多年的心,即使是放弃所有也誓要相依的女子。但她却悄然离去……于是,大陆上多了一座无法融化的冰山……他,邪魅多情,一身浑然天成的王者之气,发誓要称雄天下,只为寻找记忆中的那一双水晶瞳。多情却不专情,因为他的情早已在十几年前随她而去。后宫佳丽虽有无数,却无一人坐得后位,入得他心。只是一宏图的琴娘,竟能俘虏他的冰山师兄,让他忘记曾经誓言,他不允!所以他要毁了她的一切……当所有的真相被公布于天下时,她被推上权力至高的巅峰,高处不胜寒的凄凉与寂寞,让她毅然抛下一切,隐于山林。秋叶缤纷,繁花落尽,她的后半生谁能与之相伴?
  • 豪杰演义

    豪杰演义

    田和一梦回到数千年前。灵士、羽士、大妖!远古神话的神秘面纱在田和这个混蛋的面前被粗暴撕开。征伐杀戮、国国兼并!名不聊生的惨况怎会如此真实?百家争鸣豪杰并生的乱世吗?“看我凭依《夺天奇册》的威能,悟彻六大神通的秉性,潇洒纵横人世间!”田和躺在脂粉堆中,单手撑头大言不惭。嗯,是该搞点事出来的时候了。
  • 吴亦凡:大魔王,快走开!

    吴亦凡:大魔王,快走开!

    作为包裹的吴亦凡会与当红女演员叶梓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吴亦凡,快从我身上下来!”“不要!”“吴亦凡,快从我床上下来!”“不要!”
  • 云荒仙纪

    云荒仙纪

    小世界里,仙魔倾轧,人才辈出,式云凭借逆天魔体,铸造不灭神话;浩瀚大荒中,道统无数,群英荟萃,式云用一部经文成就古往今来第一仙帝!从血泊中重新站起的那一刻,命运之手便推着他走上了一条荆棘血路。当仙的世界已变得腐朽不堪时,便是魔开始普渡众生。仙魔共尊,天下归心,新的纪元来了!讨论群云荒一组:485046445
  • 魔弓

    魔弓

    他曾傲然立于这世间巅峰,他被人们称为箭神,一场阴谋让他陨落于世,若上天再给一次机会,他将告诉所有人——箭神依旧!
  • 永远的青鸟

    永远的青鸟

    她,身世坎坷,却不放弃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屡受挫折而愈挫愈勇;他,怀着对她的执着爱恋而远行非洲,经历考验对她痴心不改,演绎现代版的白雪公主与王子的唯美爱情故事。
  • 小草根的绝地逆袭

    小草根的绝地逆袭

    同一天内失业失恋受伤,热血屌丝青年郝潇洒脚踩狗屎运逆袭成王……
  • 万道魔神

    万道魔神

    杀神灭佛九尺魔剑、掌控三界魔神之威、开天辟地我为魔神!在一个群雄并起,万族林立的世界,少年西域走出,杀天神,灭天尊,成就万道魔神!
  • 大雄只有哆啦A梦

    大雄只有哆啦A梦

    “我要是外星人就好了,这样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把你掳走了,当然你还可以免费搭乘UFO,如果到那时你不是很重的话。”安宇熙嬉皮笑脸地说着。“哼,我才不要跟你走,我要跟我对象在一起。”苏小陌嘟着小嘴,愤愤地说道。“对哦,你有对象…而我,只是陪伴你的男闺蜜……”安宇熙小声地嘀咕着。
  • 凶灵附体

    凶灵附体

    本以为自己得了脑癌的杨啸,在一个神秘的老道士处得知其实自己是被凶灵附体,为了活命,只有踏上一条凶险的旅程。这才发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背后,竟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神秘事物。西藏邪恶的沙姆巴拉洞穴,罗布泊地下的千年古墓,昆仑山中神秘的宫殿。经历了一道道凶险,解开一个个谜团,一个恐怖的阴谋渐渐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