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9100000020

第20章 寂静的祠堂

秋天的福州应该说已经有了凉爽的感觉,但我们从北方初到福州,仍然脱掉了外套,换上了夏装。在马不停蹄地观看了福州市城市建设项目,感受了福州市悦目的城市新貌之后,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傍晚的风携带着闽江的湿润,轻轻地吹拂着,柔和地从脸上掠过,让人感到舒心和惬意。这个曾经重在备战没有什么基本建设的边陲城市,如今开发的新城和改建的老城遥相呼应,已经成为一座新兴的大城市了。傍晚时分,我们被带到老城区澳门路的一条树木葱翠的巷子里,参观了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林则徐祠堂。祠堂不大,参观的人也不太多,与喧闹的街区相比显得有些冷清。巷子幽深寂静,使祠堂在幽静的气氛中更显古意。站在祠堂过庭的廊道上,能听到风摩挲树叶的声音和小鸟的啼鸣,祠堂里显得有些萧疏。也许时近黄昏,喧嚷的人群已经离去。也许这里本来就这么清静。总之,我被浸在这静谧的氛围之中。

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祠堂的每一个部分和林则徐的一生,最后讲解员说:“道光三十年七月(公元1850年)广西农民起义,林则徐带病奉旨驰往‘剿办’,行至广东潮州,病卒于普宁县,享年六十六岁。归葬于福州北门外马鞍山。”同时讲解员幽默的说:“历史成全了林则徐,如果林则徐剿办了农民起义,那么对林则徐的评价就有些复杂。”在寂静的祠堂里,听了讲解员这样平静的讲解,我的心绪却难以平静了。即刻,脑子里就冒出一个很直白的想法:即使林则徐没有病故于剿办农民起义的路途,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了这件公差,他的作为又有什么错呢?林则徐这位生于乾隆盛世,从政于道光年问穷秀才的儿子,他的所学、所思、所为,就是为学致用,报效国家。并以诗明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做官的初衷和做官的作为,充分体现了“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思想。可以说,这一思想在当时和现在都没有什么错。从朝廷官员这个角度来说,忠心于朝廷,尽心竭力,尽职守责,是应该做到的份内之事。林则徐按照朝廷的安排做事,作为一个忠诚正直的官吏,更是无可厚非的。倘若官员们见了有利享福的好差事就趋之若鹜,争功摆好;遇到难办的事、苦差事就推托躲避,趋利避害,那国事就难以办好。倘若哪个朝代的官吏们都不按朝廷的意旨去办事,那这个朝代的统治就会从混乱走向灭亡。历史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历史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

公正地评价历史,是我们冷静地认识现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清代的中国是农业文明发展和进步,出现过康乾盛世的伟大时代,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为。但天朝大国无所不有的自满思想导致了封闭,封闭导致了落后。落后脆弱的农业经济经不住一丝风吹草动,如经不起外来打击的瓷器一样,当西方的工业文明和凶猛的经济贸易忽然间冲击而来时,这个表面坚硬光滑的瓷器顷刻间便粉碎了。自鸦片战争后,大清朝由落后走向衰败直至灭亡。这一过程应该说是封建的政治体制所导致的,是执政集团的执政失败。然而在当时,昏庸的道光皇帝却把鸦片战争的引发,归咎于林则徐的焚毁鸦片和强硬的禁烟措施。如果我们从皇帝的角度思考问题,假若没有林则徐因鸦片惹出的这么一场战争,大清王朝的日子不仍然过得很好吗?至于民众吸食鸦片造成的损失,与动摇江山社稷的战争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

冷静地分析鸦片战争,是不是可以不打呢?现在看是可以不打的。如果当时林则徐不是简单地将鸦片一烧了之,跳出禁与食的思维方式,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上,考虑大清王朝如何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问题,也许中国的发展将是另一种情形。但是,当时的林则徐能具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吗?他能够主导执政集团的思考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千年的封建政治,形成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用人现象:那就是把做官和干事俨然地分离开来。执政者在封官用吏时,想到的往往是听话的,乖巧的,用起来顺手、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愚臣蠢臣;而遇到什么难办的事,麻烦事,苦差事,需要用能干事的人去干事了,这就想到了那些忠诚正直,能办成事,能把事办好的能臣。能臣离执政集团中心远,皇帝们怕这些人靠近他们,怕能臣们看到他们的愚蠢、软弱和无能,看到了他们的弱点和丑陋的暗部。而蠢臣却离执政集团中心近,皇帝们喜欢这些人紧随他们左右,喜欢听蠢臣们阿谀奉承的恭维话,他们感到放松,时时都能找到皇帝圣明的感觉。这种现象使许多本来可以顺利办成的事,有了挫折和难度,使许多本来就不好办有困难的事更加复杂难办了,使许多能办好能办成的事,也办不好,办不成。坏了许多大事,伤了许多能臣忠臣们的心。江山社稷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但即使这样,能臣忠臣们仍然忠心耿耿地在艰难的困境中坚守着忠诚,苦心地维护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文天祥的忠义千年传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颂扬和期望。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恰恰就是民族精神的呼应。正是有了这样的呼应,才使我们能够代代相传这种高贵的民族精神。有了这样的传承,就不断地涌现出英雄。

林则徐这位能臣忠臣,他的命运和历史上许多能臣忠臣的命运一样,也是皇帝遇到难事、麻烦事才能想起的人。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同清朝官吏、商贾勾结,走私鸦片,残害了民众的身心健康,造成白银外流,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在“禁”与“弛”的争论中,林则徐持主禁的观点,疾呼:“若泄泄视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道光皇帝有了禁鸦片的念头,想到了多次为朝廷分忧解难,督办河道海防等棘手事务的林则徐。在道光十八年寒冷的冬天,道光皇帝八次召见林则徐议禁鸦片之事。林则徐提出禁烟六策,表示了禁烟的决心。道光皇帝在犹豫中下了禁烟的决心,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督办鸦片,并命节制水师。正月;林则徐抵广州。二月,限令英国人缴出鸦片。四月,在虎门销毁鸦片20283箱。严令外船入口必须检查,凡夹带鸦片者,人即正法,货即充公。态度是坚决的,措施是具体的,收效也是明显的。但是,好景不长。因为通商和闭关锁国在当时的世界大形势下,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自己不打开国门,侵略者就会强迫你打开国门。在第二年六月,英国的坚船利炮便打到天津大沽口,威胁着北京。道光皇帝发怒了,斥责林则徐“办理不善”,革职调往浙江军营效力。不久,又责令遣戌伊犁。林则徐轰轰烈烈的禁烟举措失败了,大清朝的江山也开始动摇了。自鸦片战争始,中国的历史就有了割地赔银的记载。

林则徐在这样一场大剧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在新疆呆了三年的林则徐被皇帝赦回,那时陕甘、云贵一代回汉矛盾突出,皇帝又想到了林则徐这位善办苦差事的能臣,命其为总督,办理回汉冲突事,剿办汉族地主的武器,镇压回民起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告病还乡。这一年,林则徐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退休还乡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干了一辈子苦差事的林则徐不得安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已是六十六岁的林则徐又被道光皇帝想起,那时广西农民起义,朝廷又需要他出力了。可是道光皇帝也许忘记了,这时的林则徐已经是一个垂暮老人,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无力为朝廷分忧解难了。我甚至为林则徐暗暗地庆幸,如果他不病死于路途,他又如何面对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呢?他又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呢?这一切我无法想象,更无法推测。但我想,其实林则徐早已预想到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更不去计较祸福得失,更没有计算史书的品评。他是一个效命于朝廷的清朝官员,他只能做他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作为一个封建官吏,他无怨无悔,生死无憾!

当我走出寂静的林则徐祠堂时,暮色沉重。我匆匆地回首,看了一眼那座带有浓郁的闽南建筑特色的祠堂大门,紫红色的墙壁上风雨留下的渍痕,犹如流泪的诉说。在暮色中祠堂显得更加幽静,像站立在幽静处的一位孤独的老人,宁静地守望着遥远的海天。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寂静了。

晚上在浙江卫视的某纪实新闻中,看到了这样一条报道:杭州某公安派出所,将一批外地来杭州打工患艾滋病的青年,收容起来集中管理,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报复社会的倾向。这些打工青年大都是因吸毒而患艾滋病的,患病后丧失了劳动能力,不得已返回家乡,而乡村又不能接纳他们,受到歧视,因此返回城市集聚在一起报复社会。同时报道说:在杭州吸毒人群中,有100多人患有艾滋病,占吸毒人群的70%以上。受害人群大多数是低收入人群,还有学生。这个报道使我又想起了林则徐祠堂,又有了那种寂静的感觉,电视上的声音逐渐遥远了,图像也成了彩色的光斑。我恍惚地意识到,虎门硝烟仅仅是付出了惨重代价的早期预警。

同类推荐
  • 唱出我们的沉默

    唱出我们的沉默

    成长的真理是—— 自我教育。是的,你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接受教育,惟因如此,我要让你们现在就记住这个真理: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且不说今天的教育体制有诸多弊端,不论体制之优劣,你们都不可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你们要自己做这个过程的主人,这便是自我教育的涵义。放弃做这个主人,任凭成长受外界的因素支配,是对成长的真理的背离。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也有更多的机会游览祖国河山,抒发自己的郁闷的心绪。但同时他也绘制了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瑰丽的风景画:广大的乡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静静的顿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腾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风雪……在它的作品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无怪当时就有人说,读了普希盘的诗,俄罗斯人的压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罗斯人仿佛从普希金的诗中才以识了自己伟大的祖国,认识了祖国的美。这至少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
  • 烙印的灵魂

    烙印的灵魂

    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以此书和亲人朋友道声问候,与父老乡亲打个招呼。这辈子你一直作客他乡,睡梦里都在遥远的地方在漂,在流浪着……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作者将多年流浪闯荡的经历、沉淀蓄积于心的情感不时诉诸笔端,在花甲之年把三十多年来写成的感悟随想收集整理,完全透明地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心灵的彻底表白。
热门推荐
  • 腹黑首席:溺宠小呆妻

    腹黑首席:溺宠小呆妻

    替闺蜜挡酒,醒来却只身在帝国酒店的总统套房里,身边还躺着个绿眸金发的混血美男。宋呦呦打量了眼男人的细胳膊细腿,下意识认为自己是酒霸王硬上了弓,只好硬着头皮付下了天价房费。谁知再次见面,男人竟摇身一变成为第一财团的行政总裁,而且对自己还是一副冷漠不曾相识的态度。于是,前台小妹竟在公司门口拦下了总裁大人并质问道,“喂,你是精分吗?!”---------------------------------------------------------------一边是青梅竹马的大明星,一边是一夜情缘的霸道CEO,她究竟会选择谁?每天晚上九点更新,求收藏求评论求包养,么么哒
  • 炮灰女配的重生

    炮灰女配的重生

    林丽是个可怜可恨的女人,上辈子母亲为了继女让自己处处忍让,这辈子林丽变成了恶毒的女配,不管什么是我的全面争取,算计我的继姐看谁算计了谁,莫名出现的男人,大男子主义什么的一边去,这是一个不是生就是死的故事,也是一个软弱女子变恶毒女配驯服忠犬的故事。
  • 抗战之间谍传说

    抗战之间谍传说

    他,叫黄子韬,徘徊在爱与恨的边缘。看清楚了现实的他,渐渐的明白了,想要在这个军阀混战,人心不古的年代生存下去,“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才是唯一的生存法则。他对世界不再抱有希望,杀伐专断也不再犹豫,他变成了’阎王。纵使双手因沾满鲜血而肮脏不堪,但他还是渴求能找到发小张艺兴一起去过平常人的生活,殊不知物是人非事事休,当他们再次见面却是各为其主,而一直被他视为过命兄弟的边伯贤,有一天站在他的对立面,并且要侵犯中国。双手沾满的血,肩上背负的债。他能否自我救赎?兄弟之间感情的纠葛,以及矛盾的再次升级,他能否化解误会?兄弟情,爱国意,他该如何抉择?一场爱与恨的自我救赎即将开启!一场国家保卫战即将打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京都之恋:总裁狂追妻

    京都之恋:总裁狂追妻

    她,A市一所小公司董事长的独女;他,在京都叱咤风云的总裁。两年前,她喝醉酒吐了他一身;两年后,他开启了狂追妻的模式。“喂!小心眼的男人,我不就吐了你一身吗?有必要那么记仇吗?”“女人,那天我穿的衣服,你确定赔得起?要不你以身相许?”
  • 倾世毒妃:魔尊霸宠狂妻

    倾世毒妃:魔尊霸宠狂妻

    云灵儿,王府嫡女,血液有起死回生之用,引来,神、鬼、人、魔四界疯狂追杀。魔界之尊,为护云灵儿周全,在她八岁时,亲手封印了她的命格,并亲自收入门下,教她法术,护她周全。云灵儿对她师傅产生爱慕之意……
  • 守护甜心之血月璃尘

    守护甜心之血月璃尘

    落日余晖,撒向大地,昔日欢颜,早已消失!当她的女儿银发紫眸时,当她的女儿复仇完毕时,当血月入初她原有的模样时,就会是她陨落之时,可真的会么?他对她说好的,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她对他说过的,世界还小,你陪我去到天涯海角。他说,嫣儿,你若能幸福?我死又有何妨?天空再次布满血红色的云朵,血月慢慢升起,鲜红色的暮光照耀在她苍白的脸庞上。她说过的,要陪自己去看天荒地老,去到天涯海角,她不会失信的。她说过的,要自己做他孩子的干爹,一定可以等到那一天的。......她说过的
  • 重生千金:过去的并不遗忘

    重生千金:过去的并不遗忘

    她,曾经是千金大小姐,因为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出轨,被后母狠狠地扔出了家门。一场无意的车祸,使她重返16岁,她能否改变这场局面,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本书分为“民主”的呼声、古田会议、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等部分。
  •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下)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下)

    中学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在这个阶段,尽早懂得人生道理,是中学生日后取得成功的前提,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给青少年最深刻的人生启示,它将改变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使青少年终生受益,在花季中成长,在雨季里成熟,懵懂青春总会亮出一些桀骜不驯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