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8400000021

第21章 历法的种类(2)

据传说,儒略·凯撒的生日在7月份,而7月份又是大月,所以他常常以此而引为自豪,并夸耀自己的非凡。不料儒略·凯撒在改历后1年便遭暗算一命呜呼了。他的侄子屋大维于公元前27年继位后,一跃而成了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并享有奥古斯都的盛名(奥古斯都是“神圣”的意思,这是当时罗马人对他的尊称)。不幸的是,儒略·凯撒规定的“每隔3年一闰”的法则,被僧侣们误解为“3年一闰”了,这样从公元前42年置闰到公元前9年再闰的时候,竟已经置了闰年12次之多。比原规定多了3个闰年。令人庆幸的是,此时的奥古斯都如梦初醒,发觉现行闰法是对儒略历的误解,于是他果断地宣布,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后4年不再置闰。从公元后8年重新施行儒略·凯撒“每隔3年一闰”的科学规定。从这一点来看,奥古斯都是拨乱反正了。但他却以此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竟滥用权力又从2月份拿出1天,加在他的出生月8月上,并洋洋得意表示自己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可以与儒略·凯撒媲美了。从此8月就成了31天,2月则变成了28天,逢闰年也只有29天。又由于8月改成了大月,所以干脆从8月开始逢双都为大月,逢单都为小月了。

“儒略历”的平均历年长度是365天6小时(即36525天),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400年就多出3天多,可见“儒略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到了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发了改革历法的命令,命令有两条措施:(1)把1582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2)那些世纪年号不能被400除尽的年(如1700、1800年)不再算作闰年。只有世纪年号能被400除尽的年才算闰年,如1600、2000年都是。

这两条规定十分重要。第一,“儒略历”施行后,在公元325年曾规定3月21日为春分日,但到公元1582年格里高利颁布新历时,春分日实际上已经赶到3月11日了,与规定差了10天,就是说在从公元325年到公元1582年的1257年间,儒略历的节气和实际节气脱节了10天。新历的第一条措施便消除了这一矛盾。把春分日重新回复到了公元325年规定的3月21日。

第二,新历的第二条措施把“儒略历”400年中置100个闰年的规定,改为400年中97闰年,这样新历的平均年长是(〔365×400+97〕÷400=)365.2425日,比回归年仅长0.0003日(即26秒)。可见新历经过3300多年才有一日的误差,新历与“儒略历”相比当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新历叫“格里历”。由于它很精确,所以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因而“格里历”就是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习惯上也叫“阳历”。我国于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使用公历,其他一些国家采用公历的时间如表4所示;在介绍公历由来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产生一个疑问,即公历是在公元1582年由格里高利宣布实行的,那么公历纪元的“公元”是如何确定的呢?

纪元就是记载年代的起始点,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纪年法。我国古代采用的是所谓“王位纪年法”,即某个皇帝即位的那1年为第1年,以后为第2年,第3年……当更换了皇帝之后,纪年又重新开始。例如清代康熙于公元1662年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公元1662年即称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为康熙二年,依此类推。在西欧古罗马帝国控制的地区内,或用与我国古代类似的纪年法(它似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称帝时为纪年的开始),或用“罗马建国”作为纪年的开始(罗马何时建国很难考证)。公元1世纪的时候,欧洲地区兴起了基督教,其势力和影响与日俱增,在所谓“罗马建国”后1284年,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基督教僧侣——狄奥尼西,他提出基督教徒不应该用“异邦”的纪年法,必须改由“基督诞生”的那1年算起。据他称(当然是编造)基督是在距当时532年以前诞生的,所以下1年应该是基督诞生后的533年。这种新的纪年法最初在教会中使用,到了15世纪中叶,在教皇发布的文告中就已经普遍采用了。当1582年格里高利颁发新历的时候,这种纪年法已经沿用成习了,因此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是从公元532年开始的,而不是从公元第1年开始的。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汉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年)。

至于公历的年首,则是人为的。地球绕太阳旋转是一圈又一圈,没有开头与结尾的,人们特意规定一个起点,来作为年首。按照古代的习惯,选取冬至(太阳正午高度最低的一天)后10天作为元旦(1月1日)。后来就沿用下来了。

阴阳合历

在报纸的刊头上和日历上,除了注明公历的年、月、日、星期几外,还注有农历的年、月、日、节气等等,这里的农历就是这一节要谈的阴阳合历。

我国上自秦、汉以前,下至清代末年,仅名家历法就有100余种,它们都属于阴阳合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报刊上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

一名的由来,大概是由于我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的原因吧。

众所周知,阴历的基本周期是朔望月,阳历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而阴阳合历,顾名思义是兼顾阳历和阴历的一种历法。进一步说,阴阳合历把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即朔望月)作为一个月,它又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作为一年。这种历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历月,的日期代表着一定的月相,比如初一必为朔,满月则正当月中;另一方面它又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协调。但是制订阴阳合历的最大困难在于,朔望月和回归年没有公约数,所以一年安排几个月最为合理,就成了编历家们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农历的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但1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它比12个朔望月多11天左右(29.5306天×12=354.3672天)。如果每年都是12个月,累积下去就会发生错乱现象,比如1980年春节在2月份,16年之后的1996年的春节就赶在8月份了,这是多么不方便呀!

古人在实践中想到,1年大约差11天,3年就是33天,于是就规定每过3年多加1个月,这样的年称为闰年。这样虽然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精心观测和周密计算,至迟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发现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年中设置7个闰年(闰年每年13个月),其余12个年头为平年(每年12个月)。采用了这个巧妙的办法之后,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就相差无几了。请看具体计算:

1个朔望月=29.5306(日)12×19+7=235(个朔望月)235个朔望月=29.5306×235=693969(日)1个回归年=365.2422(日)19个回归年=365.2422×19=693.960(日)计算结果表明,19个回归年和235个朔望月的天数仅有009天之差(合2小时9分36秒)。

显而易见,这一发现在我国历法史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使得阴历和阳历比较好地调和起来了,同时历的季节月令和实际天时也基本符合了。顺便指出,这一规律首先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所发现,当希腊发现这一周期时,我国已经成功地运用了160年之久。

南北朝时代,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制订了颇有革新的“大明历”,大明历创立了比“19年7闰”更为精确的“391年144闰”的方法,即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年。

在介绍“农历”的时候,有一点应该提醒,即平时有人称农历为阴历是错误的。3种历法的原理到此已经都介绍完了。我们再回顾一下,阴历仅仅与月亮的运动相关,而农历是兼顾了阳历和阴历的基本特点,它与阴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原则差别,所以不能称农历为阴历。至于农历有旧历之称,大概是相对于公历而言。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采用农历,而辛亥革命以后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于是人们习惯地称公历为“新历”,相形之下农历自然就有旧历之称了,可见新历与旧历之称只是习惯而已。

由上所述可知,阴阳合历的成功之处在于巧妙地设置闰月,但是为什么有时闰三月,有时闰五月,又有时闰八月呢?这是一个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本书分为流动的幻境、矗立的传奇、沉淀的神话、未知的魅影、灵动的王国、尘封的历史、地壳的“辞典”、神奇的怪石等八章,对中国地理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奇观做了一次全新的展示。
  • 海洋中的食物链

    海洋中的食物链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动物,依次形成被食者与摄食者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它表示在各种生物的营养层次多变情况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营养关系。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本书就带领读者去认识海洋中的食物链。
  • 植物与海洋

    植物与海洋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金字塔里面神奇的灵异事件,麦田怪圈预示什么,地下长廊真的存在吗……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缜密的思维,向读者讲述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热门推荐
  • 白色蔷薇之恋

    白色蔷薇之恋

    他,当之无愧的王;她,冰雪聪明,在他面前情商智商却为负数。他颜值爆表却冷酷无情,他的微笑是她的专属福利。“先生你吃什么?牛排?水果?还是……”“都不要。”“好,先告辞。”“除了你,我什么都不要。”“……”
  • 鬼手娘子

    鬼手娘子

    当傅承宣和陆锦成亲后,收到了一份价值千金的盆景珊瑚。第二天,珊瑚变成了九百九十九颗珊瑚珠,穿成了门帘子……傅承宣:你的手是痒的荒么!败家女人!好好的东西被你磨成这样,有人欣赏我便自挖双目!隔日,珊瑚珠帘被皇宫重金收购!最后的最后,认识那个骁勇善战为人冷漠凶残的傅大将军的人都知道傅大将军的一句名言——和夫人比技术的都是傻逼!
  • 妖迷天下

    妖迷天下

    她是异界的一抹孤魂,一朝成了九尾狐妖,错爱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本最珍贵的人,当一切再次从头再来时,她能否找到自己的爱人?他也是一抹孤魂,千年,万年……无尽的时光中,他从不同的人身上复生,再复生……于迷茫中,于万千大海中,寻找那么一个……她。跨越最长时空的爱情,当所有的记忆都回归,他们又该如何……生存?同是异类的他们到底是谁?又来源于何处?人界、妖界、异兽界、魔界、鬼界,而神界却唯我独尊的高居在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电子故事总动员(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

    电子故事总动员(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

    电子科学对人类科技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电子被应用到了通信、网络、物理、化学、生物、医药、航天等多种领域中,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从最早的黑白电视机、蜂窝手机,到现在的智能电视机、3G手机,见证了电子技术的一步步发展;从最初电子二极管到后来的电子三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看到了电子技术的逐渐成熟;从最原始的工业型机器人到如今的智能型机器人,体现了电子技术的最新成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EXO之吸血鬼恋

    EXO之吸血鬼恋

    她,一界跨国公司的总裁,血族公主,六国公认公主,刚出道就广受欢迎,她与EXO之间相遇发生的种种关系,使她爱上了他们,可是为什么一次陷害就能让他们与她彻底决裂?
  • 琼雪

    琼雪

    “天煞妖星,你能给我力量,却不能给我温暖,”慕容裳看着那个远去的白影,冷言道。他,一个让她感觉到温暖的男人;她,许以他一生幸福的女人。两人兜兜转转,爱过,恨过,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到了尽头,一场力量的爆发,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无人知晓…
  • 喵星崛起

    喵星崛起

    在黑洞星系中,有一颗叫做喵星的星球,里面居住着数以千计的喵星人。在一个小队执行任务时,不小心落到了地球。于是,喵星人与地球的一段神奇历程开始了······
  • 天使降临:奈何清凉

    天使降临:奈何清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年前,她黑发黑眸,穿着世界上最洁白的白裙;一年后,她红发红眸,穿着精致无比的红色华服。时光逝,眸色改,人心变。一年前,他被困角落,是她的闯入给他了色彩;一年后,他身姿卓越,在光明的照耀下绽放黑芒。时光逝,身份改,本心变。
  • 穿越之毒妃当家

    穿越之毒妃当家

    亲眼抓到男友与表姐的奸,你会怎么办?欧阳紫敏的第一反应便是逃离,逃离的结果便是穿越了!欧阳紫敏穿越到与之同名的秀女身体里,踏入皇宫,开始了她的宫斗生涯!她却不知,她的穿越是人为制造,她与他的相遇,是命中注定,是他逆天改命而来!当深陷阴谋的她,一步步揭开事实真相,她该如何决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