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8200000006

第6章 一切皆禅(3)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和尚与小偷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主张“普渡众生”。

以前小张住在旧居,每次上下班总要经过一个路口,路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挺拔屹立,浓荫蔽天。

不论晴天或风雨,不论早晨或黄昏,他总看到一位年轻和尚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他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小张无意中发现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往后经他仔细观察,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项收入。小张气愤至极,真想将小孩绳之以法。但几经思量,最后还是成全了和尚的慈怀。

不久小张迁了新居,就再也没有经过那个路口,以上的小事也就逐渐在脑海里淡忘。前天,他无意中又经过了那个路口,发现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当他迈前仔细一看,发觉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骤然间,他若有所悟。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主张“普渡众生”,无形中,小张又上了一课。

吃茶论禅

茶余饭后,闲暇之余,看三五则公案,悟几多许禅机,比之于灯红酒绿、落寞狂欢,本身就多了几分恬淡与飘逸。

松山和尚和庞居士一起吃茶。

居士举起茶托子说:“人人都有份,为什么说不得?”

和尚说:“就是因为人人都有,所以说不得。”

居士又问:“既是如此,老兄为什么却能说呢?”

和尚回答道:“总不能不说吧!”

居士点点头说:“当然!当然!”

和尚就端起茶杯吃茶,居士不满道:“老兄只顾自个儿吃茶,为什么不招呼客人一起吃呢?”和尚假装糊涂:“招呼谁?”

居士一指自己的鼻子,说:“庞公!”

和尚却不进这个圈套,答道:“何必再招呼呢?”

后来丹霞禅师听说此事,就说道:“如果不是松山,险些就被这老翁捣乱一场!”

庞居士听到这话,就托人传话给丹霞禅师说:“为什么不在举起茶托子之前就领会到呢?”

不得其门

禅道无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道、报效师恩的千古美谈,当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楷模。

古灵禅师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后,因感于剃度恩师的引导,就回到原剃度师父的身边,准备随缘回报。

有一次,师父洗澡,古灵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现。”

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又说:“佛虽不现,但会放光哩!”

师父却冥想未悟。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一只苍蝇被纸窗挡住了,飞不出去,把窗纸撞得很响,显出一副不把纸撞破就势不罢休的样子。古灵禅师的禅思触动,便作了一首诗偈——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听到弟子言语怪异,师父于是询问弟子是何缘故?古灵禅师便将悟道的因缘详细告知了他。师父得知真相后很感动,就反过来请弟子开示,终得开悟。

一休烧佛

当你想祈祷时,所有的东西都是佛。

有一次,一休在一寺庙里借宿,晚上很冷,寺庙里有三尊木头的佛像,所以他烧了一尊来取暖。有一个和尚知道了——他睡着了,这是在午夜,夜里非常冷——他感觉到有什么事正在发生,所以他看了看。

佛陀正在火中燃烧着!——这时一休正舒服地坐着,烤着手。那个和尚快疯了,他说:“你在干什么?你是不是一个疯子?——这还以为你是一个佛教的信徒,所以我让你呆在寺庙里,而你竟做了最亵渎的事。”

一休看着和尚说:“可是我在里面的佛陀感觉到非常冷,所以这是个问题,是用活的佛陀来供奉木头的佛陀,还是用木头的佛陀来供奉活的佛陀,我决定供奉活的。”

那个和尚当然是气疯了,一休在讲什么他根本听不进,他说:“你是个疯子,你从这里滚出去!你烧掉了佛陀。”

于是一休开始拨弄被烧着了的佛陀——只有灰了,佛像几乎完全被烧掉了,他开始用木棍来拨弄。和尚问:“你这是在干什么?”

一休说:“我正在找佛陀的骨头。”

那个和尚笑了,他说:“你不是个傻瓜就是个疯子,你完全是疯了!你在那里无法找到骨头的,因为这只是一个木头的佛陀。”

一休也笑了,说:“那么请拿另外两尊来,现在还是非常冷的,离早上还早呢。”

天一亮他立刻走了出去,走出了寺庙。整个早上他只是坐在寺庙外的路旁——敬拜一块儿石碑,放上一些花,他祈祷着。那个和尚说:“你这傻瓜!晚上你对佛陀不恭敬,你干了什么?你犯了罪了,现在你又在对这块儿石碑做什么呢?它又不是一尊佛像。”

一休说:“当你想祈祷时,所有的东西都是佛像。在那个时候,内在的佛陀感到非常冷,在这个时候,内在的佛陀感觉到要祈祷。”

禅与巴掌

禅宗参学之法,动则就是打骂,其实禅者的温和洒脱和打骂的行为皆是禅道,只不过打骂表达禅道来得凌厉,让你彻身彻骨容易感受罢了。禅者的风范,能屈能伸,打破茶杯,把它捡起来;泼出的茶水,可以把它擦干,这还不够体悟吗?

有一学僧拜访越溪禅师,问道:

“禅师!我研究佛学、儒学二十年,但对于禅道却一窍不通,你能开示我一些吗?”越溪禅师并不开口,只是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学僧夺门而出。学僧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一定要找他理论。正在生气的学僧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看他一脸怒相就和蔼地问道:

“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开始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地打他。当学僧这么一说时,冷不防老禅师立即挥手也打了他一巴掌,手中的茶杯“哗啦”一声摔在地上,老禅师道:

“刚才你说已懂得佛法儒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就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了吗?”

学僧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老禅师又追问一次,学僧始终答不出来,老禅师道:“真不好意思,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说完,就把打碎的茶杯捡了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刚才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接着又说:“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终于体悟,“禅道”即在身边!从此便在越溪禅师座下参学。

不病的体

说到生病,色身肉体上自然有生老病死,但法身本性上就没有生老病死,色身肉体不离法身本性,法身本性亦不离色身肉体,但如何从色身肉体上悟法身本性呢?

洞山良价禅师,浙江人,俗姓俞,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曾亲近过南泉、灵佑、灵岩等禅师,后因见水影而彻悟。

洞山禅师行脚参访的足迹遍布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各省,最后在江西洞山普利院十年,盛开化门,接引学子不计其数,最为杰出者首推云居道膺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洞山禅师六十三岁将圆寂时,曹山禅师问他道:“老师身体有病,是否还有不病之体吗?”

洞山禅师道:“有!”

曹山禅师再问道:“不病之体,是否看得见老师呢?”

洞山禅师答道:“是我在看他。”

曹山禅师不解,问道:“不知老师怎么样看他?”

洞山禅师坦白说道:“当我看时,看不到有病!”

这意思是说,色身有病,可看可知;法身无病,就不可看不可知了。

不久,洞山禅师就感到身体不适,便开始洗脸沐浴,披上袈裟,敲钟向大家辞别后,端坐着不再呼吸。学僧们看到这种情形,都忍不住地大哭起来,甚至有人责怪曹山禅师,硬把洞山禅师逼死了,此时洞山禅师突然张开了眼,对哭泣的学僧们说道:“夫出家心不依物,是真修行,何有悲恋?”

同类推荐
  • 总有一个人,温暖你远方

    总有一个人,温暖你远方

    迷茫·不畏将来。人生是没有答案的,我们都是边寻找边学习着生活。青春·告别与寻找。我遇见了未曾预料的烟花,与未曾预料到的告别。那些想要说出口的喜欢和我的眼泪,请一起淹没在森户海岸。行走·慢品时光。一段什么都不用担心的时光,一座不担心浪费生命与时间的小镇。邂逅·都是想象。似乎有些事情,存在在你想象里的才是最好的。梦想·拼尽全力。即使我们都在担心未来,悼念过去,每个人都在如此拼命地活着,拼命地向前奔跑着。爱情·终于等到你。在全世界与我为敌时,你说会跟我站在一起。远方·美好将至。你所坚信的、一直努力的东西总有天会来到你身边,在最好的时刻。
  •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本书结合当前我国公司发展的实际和现状,提出了“做强胜于做大”的经营理念,有针对性地指出经营公司应考虑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如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强、做久,而不是一味地做大,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你是不是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别人想到的好点子,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差异。创新能力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做个富人

    做个富人

    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本套丛书无论从编撰体系还是引经博典,行文中体现成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所谓成功学又是一门“经济的哲学”。本套丛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人们寻找最佳成功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丰富广博的知识。
  • 箴言化灵魂:能说会道经典

    箴言化灵魂:能说会道经典

    本书箴言包括了修身种德、人生七彩、男女有别、处世要道、友谊莹然、爱情难绝、家庭真趣、幸福自明、哲理思辨、经验方圆、成败取舍11个方面。
热门推荐
  •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

    做事与做人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如何做好事、做好人,以及如何处理好做事与做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获得成功人生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做好了人,做事才不误入歧途,才能为做事赢得良好的人际支持。做事是我们立身成人的必要技能,不做事,做人就没有内涵,我们生活资料的获得、能力与价值的体现等都要通过做事来实现。本书详尽阐述了关于做事与做人的重要规则,帮助读者掌握做人的准则和做事的艺术,把“能做事”与“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凭借人格魅力为事业创造左右逢源的环境,从而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 娇妻在上:误惹危情总裁

    娇妻在上:误惹危情总裁

    上一世顾安好被父母厌恶,被姐姐算计,被爱人欺骗。最后她落得死无全尸,葬身海底的下场。当顾安好再次睁开眼睛,她竟然变成刚进入娱乐圈的小模特。这一次,她只为复仇而活,前世的债,她会全部讨回来!所有欺她辱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可是一纸合约,竟然让她和恶名远扬的纨绔大少肖宁远纠缠在一起。顾安好步步后退,警惕的看着肖宁远:“你……你究竟要做什么?”肖宁远靠在顾安好耳边,声音低哑:“仇,我帮你报。你安心做我的女人,怎么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界狂刀

    三界狂刀

    灭门少年窥破家传刀法,进军三界,层层迷雾之后是惊人的真相;刀灵与圣魂随行,纵横天地、屠神灭魔,成就万古神帝!
  • 我为资本着迷

    我为资本着迷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皇家”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吗?刘文华会告诉你除了这条,还有另外一条出路——赚钱。“害怕官府侵蚀财产?”刘文华告诉你,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敢夺我财产,我要你小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家的土地太多了!”刘文华会告诉你,土地给你,哥不要,我只要土地上生产的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质疑录

    质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空珠

    时空珠

    林逸,为了理想而拼搏,九死一生却意外收获,从此展开了梦幻般的人生。。。
  • 父母妙答:好孩子的怪问题

    父母妙答:好孩子的怪问题

    本书是一本专门回答宝宝各种怪问题的书,书内不只提供参考答案,更主要的是,笔者和家长朋友们一起来探索,寻找到最佳的、最适合宝宝的方式。我们相信,有时候学到方法比获得答案本身更重要!本书告诉家长朋友们,点亮宝宝智慧人生,您们可以这样做:回答未必正确,态度必须诚恳。
  • 遗落的牧歌

    遗落的牧歌

    为什么活着?她推开门,看见他站在那里,看着阳光流过他的侧脸,她刹那就迷失了双眼。他穿着白色的衬衣,休闲而又优雅,他绝不是俊美无双的,但是她就觉得他就是他,怎么样都好,怎么样她都喜欢。
  • 超级人品系统

    超级人品系统

    高考前一百天,兄弟的背叛,女朋友的抛弃,还被查出了癌症晚期,原本已经选择死亡的伊昊任居然意外得到了人品系统,背叛?抛弃?死亡?不不不,作为拥有系统的男人这一切的一切肯定都可以远离了,什么?千亿分之一的概率抽到长生不老?万亿分之一的概率抽到传奇功夫?亿分之一的概率抽到一千亿?丫的,这人品系统是不是在逗我呀?